节日的回味——过年(二)

飞翔

<h3>  再有几天就是除夕了,村里到处是忙碌的景象。已经有人到我家写门上的对联了,他们是来找我爷爷的。我爷爷写一手好的毛笔字,不是狂草,是工工整整的楷书,从那字上能看出力道,看出笔力,一笔一划都体现出他的书法功底。我爷爷也乐于助人,只要有人上门讨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尽量满足村民们的需求。我们那个生产队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着我爷爷写的对联。我记得大多写的是毛主席诗词:“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为了写出不同内容的对联,爷爷把毛主席诗词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认为有意义的句子都抄在一个本子上,为的就是别人请他写对联时,一笔挥就。不管自家有多大事,只要有人上门,爷爷就会放下手中的活,铺开红纸,投入到书写中,从来没见过有人送什么东西给他,都是免费的。我识字也是从认门上对联的字开始的,所以我也记住了不少毛主席诗词中的精彩句子。毛主席的诗词充满着革命激情和豪情壮志,我在后来的初中阶段一度对毛主席的诗词如醉如痴,能背诵许多杰出的作品。</h3> <h3>  但也有不是毛主席的诗词却让我印象深刻,“一年一度人不同 桃花依然笑东风”。后来我查了一下这诗句的来源,出自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我觉得新年的大门上贴着这副对联,也许更有某些人生感悟。<h3> 盼过年还因为可以换一件新衣裳。为了喜气洋洋地过年,父母也会考虑给孩子们添一身新衣。大多是去买了布料回来,自己裁剪,家中有缝纫机的,自己做。没什么款式,就是用布做成衣服就行了。好多人家做不到,衣服总是老大旧了给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穿,衣服上还有补丁叠着补丁的。我们一家能在新年穿上新衣已经是很幸福的了。爷爷总忘不了给我买个新帽子,我正在不断地长个子,一年下来衣服已经明显小了,去年的旧帽子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h3></h3> <h3>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饭,菜也是相对丰富的,父亲从公社回来也会买点吃的。有一年,他就买了一节香肠回来,以为这一节香肠就能供全家人吃了,没想到一上桌子就被我们一抢而光,大人们一片也没有尝到。他也是第一次见到香肠这东西,也可能比较贵舍不得多买,他也忽视了我们的战斗力,在吃上从来都是当仁不让。<h3>  不管年夜饭桌上有多少丰富的菜,有一道菜是必须有的,那就是奶奶准备的“康乐菜”。</h3><h3> “康乐菜”不是什么高级菜,说穿了就是现在的什锦素菜,里面有胡萝卜丝、菠菜、扁豆角、马齿苋、野菜等。到了冬天,有些菜还能找到,比如野菜还能挖到,胡萝卜也有,但扁豆角、马齿苋这些春天、夏天才有的放不到冬天。奶奶为了在除夕全家人能吃上,她早早地就准备了。在春天或者夏天,她就把扁豆角和马齿苋收集好,用水洗净,然后放到热开水里烫,烫好之后再把它们放在屋外的阴凉处凉干,最后就成了干丝。我开始不明白奶奶为什么把这些菜晾晒成干丝,像一堆枯草,还能吃吗?奶奶说,哪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你们没有吃呀?我这才想起来。她把那些晒成干丝的扁豆角、马齿苋拿出来浸泡在水里,让它重新膨胀开,这些菜仿佛被唤醒,在水中显出生机。把这些春天或夏天的菜与冬天的蔬菜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四季素菜”,据奶奶说吃了这样的菜会身强体健,一年平平安安不生病。我对马齿苋特别有好感,马齿苋是野生的,长在路边的草丛中,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青的时候没人吃,它的叶很嫩,用手一掐就有浆液渗出来。这种浆液据说有解毒功效,小时候被什么虫子咬了,特别是柳树、槐树上的“毛辣子”叮了,就会隆起一个大包,无法消肿。奶奶只有去找马齿苋,把它的扁平的叶子掐碎,然后涂抹在隆起的大包上,过不了多久,包就下去了,肿胀消除了。马齿苋能吃也只有奶奶用的这个方法,干菜状,吃在嘴里别有风味。</h3></h3> <h3> 还有一道菜要上的,那就是芋头,寓意就是遇到,希望在新的一年遇到好人,遇上好运。另外不能把汤倒到饭碗里,意味着泡汤,不吉利;桌上的鱼不吃,第二天再吃,叫年年有鱼(余)。</h3><h3>  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会喝酒的,在我的印象中就没有拿出酒来倒上一杯,我的爷爷、父亲、二叔都滴酒不沾,在后来的若干年中也是如此。</h3><h3> 吃完之后还有一项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的事,那就是给压岁钱。那个年代还很贫穷,能给小孩子压岁钱的人家可能也不多,最多是象征性给几毛钱。但我们家就算好的了,可以给到一块钱。爷爷奶奶给一块,父母给一块,其他有没有人给也忘了。但我记得给的一块钱压岁钱都是新票子,可能是大人们特地换的,或者留着的。我和妹妹们每人拿到了压岁钱就心满意足地去睡觉了。睡觉之前奶奶还会发给我们每人一小袋果子,说是大年初一醒来时吃,先吃一下果子再叫人。</h3><h3> 那一夜,我体会到了节日浓浓的气氛,远处近处的鞭炮声不断传来,清脆或者沉闷,家中正屋的柜台上还点了蜡烛,跳动的火苗也增添了节日的神圣。那时还没有通电,也没有电视机等,娱乐活动基本上没有,吃完了饭天也黑了,除了上床睡觉没有其他内容。</h3> <h3> 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有早起的人家放起了鞭炮。我在床头找昨晚奶奶给的果子,先吃几个,然后就准备穿衣下床了。大年初一,见到每个人都要说一句祝福的话,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比如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等,那时就一句话:恭喜某某精神好。我到爷爷奶奶面前,第一句话就是恭喜爷爷奶奶精神好!看到父母亲也是这句,只要见到长辈都要说。这一天不能说其他不吉利的话,不能瞎说,更不能打骂人。总之,在大年初一这一天要特别小心,除了说好话外,不能随便说其他,比如叫你起床,你不能因为还困,不想起来,就说,我起不来了。<h3>  大年初一吃元宵,这一习俗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就是我们身居南京也一样。元宵是在三十晚上就做好的。大年初一,女人们可以睡一睡,都是由男人先起来,开门前先要放一串小鞭,意味着开门大吉,放完了才开门。然后男人到厨房里做事情,煮呛豆,伴凉菜、把粘元宵的白糖芝麻都准备好,这时通知大家起床了,元宵也可以下锅了。元宵煮好之后,先盛一碗敬菩萨,端到正屋的中堂,那时家家户户都贴有一张毛主席像,他就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也是神圣、至高无上的大菩萨。热腾腾的元宵摆放在柜子上,还要点上蜡烛,点上香,以示虔诚。大家都起来洗漱完毕,开始坐到桌前吃元宵。一年之中也就是在大年初一才吃到。平时也没有吃的,虽然做元宵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吃完了,就去放鞭炮,那时候的鞭炮没有现在的响,大的叫炮仗,是粗粗的一根,可以抓在手上,把火线引好,点支香烟或者一根香,点燃火线后把炮仗高高地举过头顶,听到“怦”的一声后,就把炮仗扔向天空,接着炮仗在空中炸响,发出第二声有力的声响——“叭”。顿时空气中充满了火药的味道,炸开的鞭炮也散发出一股浓烟,浓烟在空旷的乡野上随风飘荡,最终散去。吃完了元宵就可以出去玩了。一般都会有文娱宣传队走村串户来表演,但要到晌午。最早的要数一帮孩子,他们会三三二二地到每户人家拜年,会说的说几句恭喜的话,“拜年拜年,花生和钱”,不会说的就呆在门口望着你,大家心知肚明,赶快回屋拿糖果、花生、葵花仔,钱是没有的。他们每人一份,拿到了有人说一声谢谢,有人一声不吭,立马就飞奔而去,他们还要赶往另一家。我也曾经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在我们小村庄上一家家去拜年,回来的时候,我的口袋里满满的,都是水果糖、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每户人家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知道大年初一会有孩子们来登门拜年。</h3></h3> <h3> 一般快接近中午了,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知道文娱宣传队出来活动了,他们不是家家都走,一般去军属家庭。我家因为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二叔参过军,所以他们一定会来的。他们浩浩荡荡而来,穿着演出的服装,有些人脸上还化了妆。那些女子都是挑选出来的,高高的个子,身材很好,不仅长得漂亮,还能说会道。到了我家门前,先把一张大红的慰问信张贴在我家屋内的墙上,然后在我家门前锣鼓喧天,琴声悠扬,歌声嘹亮,好一派热烈的景象。我家人拿出香烟、糖果、花生瓜子欢迎他们,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拍手叫好。时间不长,也就十分八分钟,他们演出完毕后又敲锣打鼓,扬长而去。</h3><h3> 我的口袋里装着拆散开来的小鞭,手上点着一支香,跟在他们的后面,走一段路就点燃一只小鞭,“卟”的一声。许多孩子都和一样,这天基本上都在放鞭炮,这也是春节里最开心的事。有时我们把小鞭放在冰层下,看看鞭炮能否把冰炸开。有时还会往水里扔,这需要掌握好技巧,要等到火线正好烧到里面还没有爆炸前投入水中,鞭炮在水中炸响了,激起一点小水花。我们有时就站在桥上,一个一个往河里扔,看谁的判断力最好。整整一天,我们就奔跑在乡间,一路追逐着欢乐的声音,直到夜色降临,大人们站在门口大呼小叫地唤着我们的乳名才一个个不舍地回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