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大名著和中国酒文化 (本文节选于公众号~红酒资讯)<br><br><br>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酒,一定会有人惊呼:中国必将痛失四大名著! 如果没有酒,四大名著里面的这些经典桥段又能如何演绎的惟妙惟肖,成为世人流传的经典呢? 《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醉打老虎;孙二娘开店用酒灌醉顾客;鲁智深醉打镇关西等等,都是因酒而起,因酒而终。没有酒,你让武松去喝水么?如此的话,那么想必英雄不是在去打虎的路上,而是在去找厕所的路上。。。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蟠桃盛会上,也禁不住酒香的诱惑,偷喝了天宫的玉液琼浆,香醪佳酿,于是乱了蟠桃盛会,闹起事端,轰轰烈烈的西游活动由此开始。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充分表现了曹操的老奸巨猾和敏锐的目光。除了酒,实在想不出能“煮”什么论英雄?煮开水论英雄?喝茶论英雄?能体现出英雄的胸襟气概来?难免太小家子气了。关羽的温酒斩华雄,亦用酒突出了关羽的神勇。 《红楼梦》中贾、荣两府的主人们,过生日要饮酒赋诗,逢年过节要饮酒赋诗,就是观花赏月,下了大雪赏雪也要饮酒赋诗,真是雅致之极。 酒被上升为一种文化来解读已经有些年头了,中国人喝酒讲究酒,但更讲究的是喝酒的热闹,喝酒的一醉方休;要讲段子,要开涮,要妙语连连,要高谈阔论,雅者吟诗赋词,俗者行令猜拳。 中国人的社会活动,酒一定是少不了的。温文尔雅,也绝非中国人喝酒的做派,洋酒、白酒、红酒和啤酒,“乒乒乓乓”,来者不拒,看上去很粗俗,很没有文化。中国人不喝酒的时候,心灵的门虽设而常关,大都趣味淡淡,谈锋平平,幽默稍稍,连笑容也是一丝丝的牵强。三杯酒下肚后,那三巡之酒,对血脉阵阵推波助澜,心灵之门没做严防死守就完全敞开,矜持的表情被脸上的红晕一扫而光,想说就说,再也不像喝酒之前,要把一句话的语法修辞逻辑都想明白了才姗姗开口,这种心灵的推动,不在乎是什么酒、什么礼仪;一个乏味的人会变得灵动,一个拘谨的人会变得生动。与其说这是酒的作用,还不如说这是文化的作用,喝酒的文化。 其实,我们中国人喝酒还可以这样喝,带一瓶珍藏多年的纯正白酒,邀三五老友,远离酒店的笙歌和排档的喧哗,择一安静之处,开启那尘封多年的瓶盖,惬意地品闻那沁人心脾的酒香,细细地品味那经岁月洗礼蕴藏瓶中的精华,聊聊尘封多年的往事,那些年,那些事,都是好时光!<br>老酒专卖~电话(微信号)13505031201地址:安溪凤城河滨北路592号山典水茶行<br></h3> <h3>人参酒生产于东北国营酒厂,岁月的洗礼,已经不知道生产日期了。</h3> <h3>有些老酒,你不一定要喝它,留一点念想!</h3> <h3>2009年52℃北大仓,东北纯粮名酒!</h3> <h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故里安徽亳州名酒古井贡,2009年45℃冠世墨玉</h3> <h3>2011年52℃泸州老酒坊。泸州,名酒之乡,经常被遗忘的角落,中国白酒的未来之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