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h3><h3> 那是青春吐芳华。</h3><h3> 铮铮硬骨绽花开,</h3><div> 漓漓鲜血染红它。</div><div> 啊!绒花</div><div> 一路芬芳漫山崖!</div><div><br></div><div>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div><div> 那是青春吐芳华。</div><div> 花裁亲人上高山,</div><div> 顶天立地映彩霞。</div><div> 啊!绒花</div><div> 一路芬芳漫山崖!💐💐💐</div> <h3><br></h3><h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上,记载着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草原骁骑——内蒙古骑兵。</h3><h3><br></h3><h3><br></h3><h3>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驰骋在辽阔的北疆大地上,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肃清内蒙古草原残匪,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们3次参加国庆阅兵仪式,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h3><h3>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又为朝鲜战场运送和调训战马、支援前线。70年过去了,当年“马蹄踏处坚城破、战刀挥舞鬼神惊”的英雄们好多已不在人世,在世的也已到了耄耋之年,但是他们的传奇故事早已铭记在草原人民心中。</h3><h3>“八.一一”起义后,当时伪满洲国陆军兴安学校的起义学生组成了王爷庙民警大队,这个民警大队就是后来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的前身,随后民警大队扩编为民警总队,民警总队又扩建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抗战胜利初期,草原上牧民子弟牵着自己家的马踊跃报名参军,兄弟几人甚至父子、叔侄一起参军的情况很多。他们从小和马打交道,马术很好,经过短期军事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马上射击、拼杀、冲锋等动作。正是草原人民的支持,使内蒙古革命武装力量成长壮大成为5个骑兵师。</h3> <h3>1946年4月3日,内蒙古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在承德召开,会议结束了内蒙古历史上长期被分割的局面。“四三会议”后,当时东蒙古人民自治军3个骑兵师番号被取消,统称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同年9月,卓索图盟骑兵纵队在赤峰成立。这样,内蒙古人民武装就发展为5个师、1个纵队,共2万多人。其中,除警卫团是步兵外,其余全部为骑兵。1948年1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统一整编,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下辖骑兵第一、二、四、十一、十六师以及卓盟纵队、警卫团、独立骑兵第三团和第九团,同年5月又成立了人民武装部和兵站部。同年9月,骑兵4师与卓盟纵队合编为骑兵第十师,11月成立锡察军区,统一指挥骑兵第十一师和十六师作战。</h3><h3>1948年9月,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第一场战役——辽沈战役拉开了序幕。骑兵第一师主力奉东北野战军总部电令,阻击廖耀湘兵团。在胡家窝棚和青苔泡阻击战中激战52天。参战部队英勇顽强,与敌人死打硬拼,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胡家窝棚阻击战是黑山战役的序幕,也是骑兵第一师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阵地坚守战。</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23日凌晨3时许,胡家窝棚阻击战打响了。</p><p class="ql-block">敌人二O七师三旅在重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向我骑兵第一师一团胡家窝棚防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面对五六倍于我方的国民党部队,一团将士勇猛抗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坚守阵地7个小时,毙伤敌人数百名,65名将士英勇牺牲,为黑山、大虎山阻击战赢得了时间。在辽沈战役的52个日日夜夜中,内蒙古骑兵第一、二师始终配合东北野战军战斗在最前线,胜利完成了所担负的任务,为解放全东北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解放东北和华北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当时,内蒙古骑兵第一、二、三师主要征战于东北战场,配合东北解放军部队参加了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而第十六师、十一师则配合华北战场作战。1948年9月,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师奉命参加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大虎山地区阻击战和围困长春、解放沈阳之战。骑兵第十六师和十一师配合华北解放军主力参加了察绥战役。同年12月,骑兵第十一师参加了平津战役中的张家口围攻战。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新的篇章。</p> <h3>骑兵具有快速、机动、灵活、勇猛的特点,擅长战役侦察、远距离奔袭、运动防御、追歼敌人。骑兵相比步兵,不但能徒步作战,还擅长马上射击和劈刺。蒙古族的骑兵战士都精通马术,他们跨上战马以后,在马上简直什么都能做。当时为了躲开敌人的空袭,骑兵部队经常白天隐蔽、夜间行军。在夜间行军时,几百人、上千人的骑兵部队,只要最前面的人和马清醒,其他人都可以边骑马边睡觉,战马会按照队列的顺序走,绝不会有一匹马掉队。当时骁勇善战的骑兵战士挎着马刀、端着机关枪在茫茫草原上长途奔袭,如神兵天降,让敌人措手不及、闻风丧胆。与国名党打仗的时候,国名党部队将领面。对溃败的战事,无奈地对属下讲:“你们不要逃跑,外面有5万蒙古骑兵,你们跑出去就会被他们全歼。”当时战俘也称:“我们就怕拿着大刀的蒙古骑兵部队”。</h3> <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1日至1949年4月30日,内蒙古骑兵部队与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军作战633次,毙伤俘敌19875人,缴获各种炮69门、轻重机枪132挺、长短枪8359支、各种炮弹1203发、子弹68935发、战马20082匹,击毁敌机一架。</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改称内蒙古军区,下辖骑兵第一至五师,原第十师改称三师、原第十一师改称四师、原第十六师改称五师。内蒙古骑兵部队是驰骋于东迄长春、沈阳,西至绥蒙原野的快速机动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肃清匪患,安定社会秩序,在区外配和野战军部队作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英名。</p><p class="ql-block">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这支部队这支部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撤销了内蒙古军区第一、二、三师,成立了锡林郭勒、察哈尔、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呼纳军分区。1952年5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撤销了内蒙古军区骑兵第四、五师和各军分区骑兵团的番号及军区警卫团的番号,从这些部队中各抽调一部分合编为国防骑兵第五师,直属华北军区领导(1954年改为内蒙古军区领导)。1957年7月,撤销国防骑兵第五师师部,所属骑兵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分别归平地泉、昭乌达军分区和军区领导。1959年3月20日,我军开始了平息西藏叛乱的作战。内蒙古军区骑兵第十三、十四团奉命赴青藏平叛,受兰州军区指挥,1961年冬归建。1964年重新组建骑兵第五师,军区骑兵十三、十四、十五团归该师领导。1969年,全军最后一个师撤销了,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五师奉命改变为北京军区守备第二师,1985年奉命缩编为北京军区守备第二旅,1992年9月,北京军区守备第二旅番号奉命撤销…</p><p class="ql-block">骑兵师番号撤销,组建了军分区,其余部分干部转业到乌兰察布盟等地方党政机关,投入到了地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大部分战士复员回乡参加农牧业生产,骑兵师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这支部队是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传统的老部队。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平津战役和绥包战役。建国初期,几次奉调参加国庆大典,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检阅。1958年骑兵第十三、十四团参加了青藏剿匪平叛战斗,两个团分别被授予“战功伟绩”锦旗,受到朱德委员长的接见。和平建设时期,圆满完成了军事训练,国防施工、生产、营等各项任务,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东乌旗骑兵后代高娃巴特尔夫妇为呼和浩特抗击疫情捐了2000元人民币;内蒙古骑兵红色后代群心系呼和浩特疫情,在3月5学雷锋日,为呼和浩特抗疫一线捐赠2000元。</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骑兵后代合唱团,在2022年3月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呼和浩特爱心公益协会捐款3800元。</p> <h3> 如今刀光已经远去,军号不再争鸣,那炮火纷飞的年代已是过去,那血与火的拼杀、生与死的搏斗已成历史。但她那浴血奋战的历程,熠熠生辉的战绩,报国救民、危难莫顾的情怀,跃马横刀、冲锋陷阵的精神,是我们今天用以净化人们灵魂、陶冶人们情操、砥砺人们品行、鼓舞人们勇气、激励人们斗志的巨大精神力量。</h3>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 孟宪宏,内蒙古骑兵二师后代,原51089部队战士。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会员,内蒙古爱心公益协会理事,内蒙古骑兵后代艺术总团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