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新西兰南岛最西南的角落里,有一片神秘的自然保护区~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整个保护区占了新西兰全国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并于1990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当时这里被描述为"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是研究地球自然历史的优秀范例"。</h3><h3>本篇要介绍的米佛步道则是在位于峡湾公园内,从缇阿瑙湖的最北端入口,沿着克林顿峡谷和亚瑟峡谷蜿蜒前行,中间由麦金农隘口将两座山谷区隔开的,一条已经运营了一百多年的世界著名步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慕名而来,而步道平均每年大约总共只能允许14000人进入,有的人甚至要排队等几年的时间才能订到进入步道的许可。这条步道还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彩的三条步道之一(另外两条一是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安娜普纳环线,二是秘鲁的马丘比丘步道)。</h3> <h3>2018年1月1日清晨,我们从皇后镇登上了开往峡湾国家公园 (Fiordland National Park) 的大巴,车窗外,瓦卡缇波湖上的晨雾,如梦幻般飘渺……</h3> <h3>大巴司机很敬业,一路两个多小时完全不停地在介绍,可惜我早晨起的太早,在车上一路睡过去了。不到10点大巴抵达了缇阿瑙—Te Anau。</h3><h3>缇阿瑙湖(Lake Te Anau)是新西兰第二大湖,面积大约只有陶波湖(新西兰第一大湖,在北岛)的一半多一点大,缇阿瑙湖的成因是冰川融化冲击形成的冰川湖泊,而陶波湖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哦)。新西兰的国家级九大步道,其中有三条,就是在峡湾国家公园内围绕着缇阿瑙湖以及周围几个冰川湖泊而展开的,其中米佛步道(Milford Track)被称为最精彩的一条。</h3> <h3>这是缇阿瑙的峡湾国家公园游客中心(Fiordland National Park Visitor Centre),我们要在这里转车前去Te Anau Down码头,再转乘快艇,才能抵达米佛步道的入口。</h3> <h3>在峡湾国家公园游客中心的门口,有这样一个人物雕塑---奎顿 麦金侬(Quintin Mckinnon),让我们从这个雕塑开始,追溯一下米佛步道的历史吧。</h3><h3>可以说米佛步道的历史之悠长,甚至几乎可以和新西兰这个国家的历史相提并论了。早期的毛利人,经常穿越这条步道,前往米佛峡湾去收集绿石。到了1880年,Donald Sutherland先生——第一位在米佛峡湾定居的欧洲人,最早发现了新西兰最高的瀑布——萨瑟兰瀑布,他于当年把米佛峡湾宣布并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从那时开始,萨瑟兰先生就开始开拓出一条从米佛峡湾沿着亚瑟山谷前往萨瑟兰瀑布的步道,这样就可以让游客们前往他的萨瑟兰瀑布观光,但是由于步道入口的局限,使人们越来越希望找到一条陆路的通道,而可以通过亚瑟山谷通往米佛峡湾,这个时候便要提到这位著名的探险家——奎顿·麦金农(QUINTIN MCKINNON)了。他是19世纪70年代移民新西兰的苏格兰人,是生活在但尼丁的职业测绘师。1887年麦金农被奥塔哥调查部雇用,请他率领人马,去寻找一条通往米佛峡湾的旅游线路。他的第一次出征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放弃,并积极准备着再次探险,他的朋友们也在积极配合,甚至举办大型餐会,邀请首席地型测绘师、职业摄影师、著名政客为他的计划造舆论。 1888年奥塔哥调查部再次聘请麦金农出征考察勘探,这次他成功了,他和他的狗穿越了克林顿峡谷、麦金农隘口(这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亚瑟峡谷,在蒂阿瑙湖和米佛峡湾入口间找到了一条通道。在荷马隧道(HOMER TUNNEL,1953年)开通以前,这是到达米佛峡湾的唯一陆上通道。这位热爱自己的事业,坚信米佛峡湾能够繁荣发达的苏格兰人,举家迁到米佛峡湾,组织志愿者修缮步道(据记载,当时参加修缮步道的还有一些是监狱的犯人),为人们提供从蒂阿瑙湖到萨瑟兰瀑布的导游服务,在蒂阿瑙和米尔福德峡湾之间运送邮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条魅力步道。</h3> <h3>在游客中心等待转车,队友们利用这点时间抓紧休息……睡姿都好潇洒,有木有啊……</h3> <h3>到了Te Anau Down码头,再转乘快艇,直奔缇阿瑙湖最北端</h3> <h3>透过快艇的舷窗,拍不完的美景</h3> <h3>1892年11月29日麦金侬驾船驶进蒂阿瑙湖北湾,目的地是他熟悉的米佛峡湾,但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他失踪后有关方面组织了大范围搜索,于1893年1月发现了失事的小船,但没有找到他。为纪念这位了不起的探险家,人们在米佛峡湾步道及周边地区,把许多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在发现他的失踪小船的北湾小岩礁上立了十字架。</h3> <h3>一眼可以望见湖底的千年枯木,看似很浅的湖,实际上可能有百米深喔!</h3> <h3>我们于当日下午3:10抵达米佛步道起点-Glade Wharf,这里是缇阿瑙湖的最北端,克林顿峡谷(Clindon Vally)的入口. </h3> <h3>米佛步道的起点!</h3><h3>——全程53.5公里(当然中间很多side tracks没有计算在内),需要分4天完成,步道全程设有三个木屋,每天可以分别接待40位徒步者留宿。</h3><h3>我们一行7人,每人的背包里有睡袋,干粮,衣物和水等必须品,每天需要负重约15公斤左右,这样的负重连续徒步,我是没有本事再背相机的,所以,整个行程的全部照片都是手机随拍。</h3><h3>四天的征程从这里开始了!</h3> <h3>穿过一片山毛榉树林,眼前豁然开朗,焦黄的茅草一直延伸到陡立的大山脚下,青山掩映下,一排漂亮的黑木屋在焦黄的草原矗立,这就是---Glade House, 是专门为聘请导游的那种徒步团设立的进山第一站,里面有漂亮的餐厅,豪华的客房,时间不方便或行动不方便的徒步者,可以选择这种方式,他们不必自备睡袋和干粮,还可以洗上热水澡。</h3> <h3>别墅刚过,便是克林顿河,这是米佛步道上的第一座吊桥</h3> <h3>一路美景引我们停下拍摄</h3> <h3>米佛步道主要是沿着两条峡谷行进,并在两条峡谷的中间翻越一下麦金农隘口,步道的主路上,路标标识非常清晰,但主路的旁边,时不时地会出现其他标牌,告诉你旁边会有一个什么值得去看的地方。</h3><h3>这不,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条side track,路口并没有写前方是什么,只是有一条蜿蜒的木板栈桥在长满铁锈般苔藓的地面上指引我们往前走,栈桥周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峡谷沼泽,栈道尽头立着几块牌子,用照片和文字介绍湿地知识及动植物。</h3> <h3>继续前行,怎么,很多人在溪水里嬉闹,毫无疑问他们也是徒步者,但又不见岸边有他们的衣物和大背包……</h3> <h3>原来,溪水里那些人是先行抵达hut的同伴,很快我们也抵达了第一个小木屋---Clinton Hut,两间大大的卧室,一间生活室里有燃气灶,桌椅长凳,另外还有冲水厕所和洗手池,相当满意了!</h3> <h3>我们放下背包,也立即冲向hut不远处的克林顿河,河水清澈见底,但水是冰凉的啊!正好冲洗一天的燥热,但是我却不敢贪玩,就在我涮毛巾的瞬间,大团大团的沙蝇围着我疯狂起舞,我只能迅速拔腿上岸,撤回hut屋里</h3> <h3>Hut管理员Rose,年龄至少超过60岁了,傍晚在给今晚入住的所有人开会</h3> <h3>第一次知道,在米佛步道里,夜晚,鞋要这样挂起来,否则第二天鞋就会不见了……</h3> <h3>2018年的1月1日正值农历十一月十五,满月🌕,月光透过hut的玻璃屋顶洒满了整个hut,这张照片拍摄于1月2日凌晨2:59,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么我这是十五的呢,还是十六的呢?</h3> <h3>第二天的征程开始了</h3> <h3>一直沿着溪水前行</h3> <h3>远处的山顶仍有积雪,想象着这里冬天的样子……</h3> <h3>被地衣包围的树根</h3> <h3>喜欢这种阳光斜射下静静的树林</h3> <h3>步道一路上会有几十座这样的吊桥,因为米佛地区的降雨量,超过其他地区好几倍,经常会大雨倾盆,溪水暴涨,吊桥是专门给徒步者提供方便的。在冬季冰雪覆盖大地之时,步道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很少有人会进入了,环保部会将其中的部分吊桥撤走,否则吊桥会被凶猛的山洪或泥石流毁坏或冲走。</h3> <h3>Side Track~Hidden Lake</h3><h3>那几个伙伴是与我们同船抵达步道入口的</h3> <h3>峡谷的轮廓清晰可见</h3> <h3>终于抵达了第二个木屋~Mintaro Hut,这是这条步道上海拔最高的hut,海拔600米,据说这里即便在盛夏,也可能赏到漫天飞雪,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眼福了,抬眼看,晴空万里,没带来一片云彩☁️……</h3> <h3>我们的卧室</h3> <h3>离hut不远便是Mintaro Lake,我们放下行囊,不肯错过任何风景……</h3> <h3>清晨天还没大亮,起床去洗漱,在hut的廊子下,第一次见到这久闻大名的家伙——高山鹦鹉~Kea,下意识的赶快去看看挂在墙上的鞋有没有被叼走</h3> <h3>第三天,出发!这据说是整个步道行程中最艰苦的一天,先要攀爬500多米,翻过海拔1154米的麦金农隘口,再直下到海拔只有125米的Dumpling hut,而且还要特别绕道去拜访萨瑟兰瀑布,总共至少要走二十多公里。</h3> <h3>山路一直向上👆</h3> <h3>看到这个牌子,可以歇歇脚了,因为在这之前的几公里内,一直都会看到有写不能停留的牌子,这是因为之前的一段路,地质情况比较复杂,那是给徒步者的安全建议,而这个牌子则告诉大家已经走进了相对安全的地带……</h3> <h3>牌子的旁边,果然有一个天然植被小板凳,太cute有木有啊!</h3> <h3>从半山纵览山谷</h3> <h3>之字形的上山路</h3> <h3>翻越麦金农隘口,山顶依稀可见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探险家而设立的纪念标志</h3> <h3>这只高山鹦鹉在山顶跟我们玩了好一会儿,他意思说:给点儿好吃的,咱们可以做个朋友,否则的话……哼哼!🤪</h3> <h3>Canyon 与 Valley</h3> <h3>山顶的无限风光,真的舍不得离去……</h3> <h3>这一天注定精彩不断,累并快乐着!下一个目标出现了——初见萨瑟兰瀑布,这里是这个三叠瀑布的最顶部那段。</h3> <h3>就是远处两座山头中间夹着的一条小小白道道</h3> <h3>一路穿溪流,过吊桥,赏瀑布……</h3> <h3>拴绑吊桥钢索的大树🌳</h3> <h3>看到了!萨瑟兰瀑布如一条自天上垂下的白丝带!</h3><h3>1880年萨瑟兰先生大概也是从这个点发现了大瀑布,他当时估计瀑布大概有5000英尺高,是世界上最长的瀑布,到了1888年10月,来自奥塔哥的首席测绘师Charls Adam率领12人团队进行了精密测量,得出了1904英尺(580米)的精确数据。这是新西兰最高的瀑布,这个高度,在世界排名第五。</h3> <h3>当时新西兰邮政局为此发行的邮票</h3> <h3>接着很快就抵达了第三个木屋~Dumpling Hut,这一天是集结了好几个整个步道之最:是攀爬最高的一天,路程最长的一天,风景最独特的一天,走过全程海拔最高点的一天,最累的一天,最快乐的一天……</h3> <h3>最后一次木屋管理员开会。前后三个木屋管理员,其中两个是女的,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数十年徒步经历的;他们每次在步道木屋的工作,都是要连续在木屋呆上一个月的;他们每次进入步道木屋工作,都是要徒步进入他们的工作地点的!不会有直升机送他们来上班——这件事,直到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与我们逆行的,刚刚被换班离岗的hut管理员时,我才恍然大悟。</h3> <h3>萨瑟兰瀑布无处不见——第四天,刚刚离开hut不远,就又可以远眺到那一条飘舞的白丝带。</h3><h3>在丹尼尔山与哈特山之间,有一座在山下看不见的冰川湖,一股水流溢出湖面,直接落下青灰色的山墙,犹如一条细长,永恒的流星雨,喷着白雾洒向森林,汇入迷人的湖……</h3><h3>……没见过这样的落水,在这个世界上她独一无二,美得令人窒息。</h3><h3>她不与其他瀑布比流量…她是温柔细腻,灵魂超脱,直接来自天堂的仙女。</h3><h3>——常年生活在新西兰的英国女诗人Blanche Baughan 在1908年的《伦敦观察家》杂志上撰文,这样描述着萨瑟兰瀑布</h3> <h3>仙境也不过如此……</h3> <h3>Giant Gate Fulls,步道上的最后一个瀑布</h3> <h3>Lake Ada</h3> <h3>步道终点~Sandfly Piont!</h3><h3>名副其实的沙蝇据点!</h3> <h3>快艇来接我们了</h3> <h3>美丽的峡湾</h3> <h3>几天来出没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终于见到了出海的游船</h3> <h3>四天的步道穿越,一路伴随着沟壑纵横,激流飞瀑,鸟语花香……</h3><h3>正如——The Milford Track takes you on so much more than just a physical journey!</h3><h3>感谢同行伙伴们提供的部分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