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云之歌

<h3>  迷迷糊糊一年又过去了,转眼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去护城河边散步,看到一串串红灯笼挂起来了,在灿烂的阳光下煜煜生辉。国人对灯笼有一种独特的感情,那热情如火的中国红,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喜庆。灯笼一挂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如意。</h3> <h3>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总听大人们这样叹息 :小孩儿盼年,大人为难。我们还小,哪会理解大人的心情。总觉得过年多好呀,有好东西吃,还有新衣服穿。而且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再长大些就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h3> <h3>  在我们天马行空的期盼里,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天传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妈妈在那天会做好几个菜,放在厨房里灶王爷画像的小桌上。妈妈肃然站立在小桌前,双手合十,嘴里念念叨叨 :“灶王爷,您老人家到天上多说好话,保佑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平平安安的!”看到妈妈站在灶王爷画像前虔诚的样子,我想笑妈妈迷信,可是终究怕挨骂不敢笑出声。妈妈祷告完毕,我们就可以享用那些好吃的饭菜了。 </h3> <h3>  小年过后家里就忙开了,擦玻璃扫房子,辞旧迎新。那时家里住的是土房,时间长了会有一些蜘蛛网。房子高够不着,妈妈把扫帚绑在长长的木棍上,打扫房顶和墙壁的灰尘,还有那些蜘蛛网。我们负责擦门窗玻璃,打扫平时不经常清扫的角角落落。</h3> <h3>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六,是我们乡村里的大集。那天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吃过早饭跟着爸妈去赶集。集市上人挤人人挨人,卖鞭炮的,卖菜的,卖鸡鸭鱼肉的,买衣服鞋帽的,应有尽有。特别是那些卖鞭炮的,大声喊着:“买鞭炮啦,五百响的,一千响的都有啦,便宜又响亮,快来买呀!”他们嘴里说着,还不时的点响一个或几个鞭炮吸引顾客,吓得我们这些小孩儿之哇乱叫。男孩子喜欢放鞭炮,看到爸妈买了鞭炮高兴的手舞足蹈。我们女孩子则喜欢漂亮衣服,还有那种戴在头上的红红绿绿的纸花。记得那一年,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紫地白竹子叶的斜纹罩衣,我穿上到镜子跟前一站,真好看。我留着两条大辫子,配上紫色的新衣服,邻居嫂子说我就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听嫂子这样夸我,我美的不得了,高兴的又唱又跳的。小孩子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件新衣服就能高兴好多天。 </h3> <h3>  赶完大集,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七了,就要准备过年吃的东西了。妈妈知道我们喜欢吃年糕,蒸了满满一大锅镶嵌了红枣的黄米面的年糕。年糕又粘又甜,我和弟弟都爱吃。下午妈妈蒸了白菜猪肉包子,看着白白胖胖的包子,我们馋得不行,也不管热不热,拿起一个就吃起来。包子真香呀,白菜味猪肉味在唇齿间缭绕。</h3> <h3><font color="#010101">  腊月二十八煮肉和排骨之类的东西。还要炸藕盒、炸带鱼、炸绿豆丸子。我最喜欢吃妈妈炸的绿豆丸子,又香又筋道,味道美极了。妈妈炸的藕盒也很好吃,里面夹了韭菜和肉馅,咬一口满嘴流油。妈妈就是这样的,哪怕平时节省点儿,过年也要大大方方。她常说:“过年就要吃好喝好,来年才有力气挣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放完鞭炮开始吃午饭,午饭很丰盛,有鱼有肉。爸爸还打开一瓶酒,高高兴兴地喝一杯。我们不会喝酒,拿着茶水和爸妈碰杯,庆祝新年快乐。吃过午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大街上找小伙伴们玩耍。男孩子们喜欢恶作剧,故意把鞭炮点着扔过来,吓得我们女孩子笑骂着跑远了。我们结伴来到小桥北边的打麦场,踢沙包、跳绳、踢毽子,玩得不亦乐乎。男孩子们在场院上打陀螺推钢圈,他们太调皮了,高兴的大喊大叫。</font></h3> <h3>  准备好了所有过年的吃得用的,终于盼到了年三十。爸爸妈妈起了个大早,打扫清爽庭院,把两扇大门也扫干净。妈妈在蜂窝煤炉子上打了浆糊,让爸爸贴春联。贴春联哪能少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掺和,我们高高兴兴的帮爸爸拿着春联,看着爸爸用炊帚沾了浆糊用力的刷在大门上,赶紧把手里的春联递给他。春联上写得都是吉祥祝福的句子,我们大声读着,虽然不是太懂什么意思,心里却是欢喜的。贴完春联该吃午饭了,这时候热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我有些害怕鞭炮声,总是捂起耳朵躲得远远的,看到爸爸把鞭炮搭在晾衣服的铁丝上,点燃鞭炮。一阵清脆的噼里啪啦,浓浓的年味就来了。我家的小狗胆子小,听到村子里鞭炮声吓得夹着尾巴藏进了狗窝里。</h3> <h3>  一起玩耍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感觉不一会儿黄昏就来了。晚上妈妈包了韭菜猪肉水饺,几个饺子盛一碗,满满堆了一桌子饺子。妈妈告诉我们多吃几碗,年三十的饺子多吃来年会学习好。妈妈做的饺子是最香的,我们姐弟几个吃得幸福而快乐。那几年农村还没有电视,吃完饭一家人围在方桌旁边听收音机。收音机里的节目不少,有刘兰芳播讲的评书,还有刘晓庆、潘虹演得广播剧,还有少儿节目。听完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妈妈要求我们洗脚睡觉,说是明天初一家里有拜年的,必须要早起。</h3> <h3>  初一早上爸妈天不亮就起来了,敞开大门不多久,拜年的乡亲们就来了。爸爸在村里辈分高,又在外面上班,所以来家里拜年的晚辈特别多。那时候拜年是要磕头的,晚辈们跪在大桌子前面的蒲团上,嘴里喊着:“二爷爷,给你拜年了。二奶奶,给你拜年了。”爸爸妈妈眉开眼笑的,又是拿糖又是拿瓜子,招呼着拜年的晚辈儿们。屋子里走了一拨儿人又来一拨儿,等着拜完年早已经日上三竿了。打发完了拜年的人们,爸妈照例要去姑姑家里走一遭,拜个年说个体己话。我们跑到大街上,又是一番疯跑疯玩儿。</h3><div> 童年是美好的,过年更是最快乐最幸福的记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