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旅游要去人少的地方才能玩出味道;人一多,再山青水绿的地方也只能玩出逛庙会的感觉。<br> 所以这次选了一条人少的线路:日本中部的"升龙道"。<br>选定这条线路后,向两位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的同事咨询,结果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升龙道"。<br> 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条线路是日本官方最近几年推出的,因为交通不像关东、关西那么便利,所以去的人比较少。实际走过一遍后,感觉也可能日本中部这块地方相对偏僻,对喜欢买买买的中国游客来说缺少吸引力吧。</p><p> 这里顺便科普一下:<br> 升龙道是一条连接从日本中部最大城市名古屋到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的东海北陆高速公路的旅游线路,因其走向形似一条龙而得名。2012年作为日本国家级旅游开发项目,开始向国外游客全面推广。</p></h3> <h3><p> 因为线路推出才五六年的时间,网上的攻略不多,但已足够为我所用了。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最终确定了以下的线路:名古屋——下吕——高山——金泽——名古屋。行程总计7天。</p><p> 我这条线路的亮点:温泉(下吕、高山)、世界遗产(白川乡)、日本园林(金泽)、日本战国名城(名古屋)。<br> 交通方面:虽然有升龙道周游券可用,但研究以后发现,这个周游券虽然比较经济,但只适合马不停蹄赶景点的人,既然是自由行了,就肯定不愿意把行程安排得像跟团游了。最后定下来的交通方式是:名古屋到下吕(火车)、下吕到高山(火车)、高山到白川乡(浓飞巴士)、白川乡到金泽(浓飞巴士)、金泽到名古屋(火车)。其中的高山到白川乡到金泽这一段,只有巴士,没有火车,而且巴士的很多班次必须在网上预约,可提前一个月预订。浓飞巴士有官网,官网主页虽有中文界面,但点进去订票时是全日文的。为了不出差错,请了我亲爱的懂日语的同事mio帮忙订好了票。票订好后可以不付款,我是把网页打印好,到日本的高山浓飞巴士车站付的钱,也可以到日本的7-11、喜士多等便利店付款,付款后才能拿到车票。至于火车票,随到随买,买自由席即可,反正上去都有位子坐。</p></h3> <h3><p align="left"><br /> <b> <font color="#ed2308">到下吕泡温泉</font></b><br />上海——名古屋——下吕<br /> 中午1点不到就到了名古屋机场,用谷歌搜索了一下火车班次,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线路、不同价格。我们搜到的是先坐名铁从机场到岐阜,再从岐阜坐JR东海线去下吕。<br /> 到了岐阜,出站时,郑老师突然发现自己的火车票不见了。我们就到窗口向里面的大叔说明情况,表示我们是买过车票的,希望大叔能通融一下。结果大叔很干脆地说:那你再买一张吧。日本的火车票很贵的好不好!说了两三遍,工作人员还是那句话:再买一张!只好乖乖掏钱……<br /> 这样磨蹭了一会,再去坐JR的时候就错过了一班车,只好在岐阜车站再等一个多小时。</p></h3> <h3> 日本的火车真的有点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下雪的原因(广播里的通知听不懂啊),火车走走停停,两个多小时的路硬是走成了三小时,到下吕时比时刻表晚了四五十分钟,已是晚上6点多了。<br>好在JR站步行到酒店只要四五分钟,而且酒店还有车接!<br></h3><h3><br></h3><h3>下吕住的酒店:水明馆:</h3> <h3> 晚上六七点钟的下吕,清冷,不见人影。虽然寒冷,但空气湿润而清新。在街上转了一会,只找到一家小店开着门,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我们点了两份简单的套餐,坐在日本小餐馆常见的那种狭窄的长条桌上默默地吃,店主在里面默默地忙碌。<br /> 下吕的夜晚静谧而悠长,夜幕为她披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走在街上,能看到四周黑黑的山的轮廓,能听到飞騨(tuó)川汩汩的水流声。时间仿佛在这里凝止。如果不是山脚下的民居里,有鹅黄的灯光在暗夜中闪亮,提醒旅人这里还有着人间的温暖,你甚至会觉得自己来到了"涧户寂无人"的秘境。<br /> 当第二天早晨的阳光把我们唤醒,这个温泉小镇的清新容颜才展现在我们面前。</h3> <h3><p> 这里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到处都会有热气从地底下冒出来。</p><p><br /></p><p> 下吕温泉是日本三大温泉之一(其它两大是有马温泉和草津温泉),到下吕的主要目的就是泡温泉。下吕真的很小,一小时之内就可以把这个小镇逛个遍。找个好酒店很重要,水明馆是个温泉酒店,应该是很有历史的一个酒店,酒店里陈列了一些历史照片,明仁天皇曾经去参加过活动。酒店的温泉水质非常好,顶楼的公共浴池有巨大的落地窗,面对着白雪点缀的阿尔卑斯山和清澈的飞騨川,小镇风光一览无遗,边泡温泉边赏景也算是人生一大享受了。</p></h3> <h3><b><font color="#ed2308"> "小京都"高山</font></b><br /> 临近中午,坐火车继续往北去高山。<br /> 下吕车站候车室相当小,人稍多一点就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h3> <h3> 火车依旧是走走停停。但沿路的风景很美,越往北,积雪越厚,景色越美。</h3> <h3> 中午时分,来到了高山这个有“小京都”美誉的地方。</h3> <h3> 街道上有厚厚的积雪,没有人为道路除雪,这里的人们好像连自家门前雪都不扫。背阴的路都结了冰,一不小心就要打滑,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h3> <h3> 看这冰凌,天寒地冻的感觉。</h3> <h3> 看到这条街,就知道这里为什么有“小京都”的称号了。整个高山市以木建筑为主,自古以来,飞驒木雕工艺技术就居日本之冠,飞驒的木匠一直被征召为日本皇室建筑宫殿屋舍,京都奈良地区的寺院也大多出自飞驒工匠师傅之手。<br> 大概因为天气寒冷吧,游客很少,街道显得冷冷清清。<br> 高山市被米其林旅游指南评定为三星,三星为该评级的最高级别。<br> 高山市的官网有中文版,上面有如下介绍:“被高度评价的原因在于,除在日本国内亦极有人气的高山祭及庆典活动屋台外,江户时代的木造建筑犹存,至今仍被作为住宅及店铺使用的‘古街风貌’。”<br></h3> <h3> 我们去了这里的历史建筑高山阵屋参观。“阵屋”是江户时代的官府,类似的建筑原来在日本有60多处,现在只剩高山一处了。</h3> <h3> 下图木柱上这个黑色的装饰物叫“钉隐”,作用是为了遮住钉子,让建筑物显得美观。</h3> <h3><p> 阵屋里面非常寒冷,又是要脱了鞋参观的,结果我就被冻到了,胃极不舒服,本来计划晚上吃与神户牛肉齐名的飞騨牛肉,只能遗憾地错过了。</p><p> </p><p> 高山另一处古物:飞驒国分寺。</p></h3> <h3> 高山早市是日本三大早市之一,应该是比较热闹的。可是我们早上特地到高山阵屋前看早市,却发现只有五六个摊位,冷冷清清,基本是卖水果蔬菜和自家腌制的酱菜。冬天实在太冷了吧,在露天摆摊也是需要勇气的啊!</h3> <h3> 高山街景:</h3> <h3> 到高山,泡温泉仍然是主题之一。我们选择的高山樱庵酒店,还是一个温泉酒店。</h3> <h3><p> 公共浴池在13楼,也拥有整整一面墙的巨大玻璃,可以俯瞰高山全景。还有露天浴池,零下10度的天气里,身体泡得暖暖的,脑袋冻得受不了,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泡温泉时头上要顶块毛巾了。</p><p> 就温泉水质而言,高山的水质远远比不上下吕的。国内的温泉,腾冲的可以和下吕媲美。<br></p><p> 公共浴池不能拍照,以下为网上盗图:</p></h3> <h3> 这个酒店还有贷切风吕,就是独享式温泉,运气好的时候不用排队。可以用30分钟,当然这全靠自觉。<br> 贷切风吕是半露天式的,傍晚的时候看着暮色从四面围拢过来,月亮慢慢升到天空,覆盖着积雪的屋顶在夜幕下泛着白光,使这个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不显得黑暗。</h3> <h3> 酒店离JR站很近,楼下就是铁路,窗口就能看到火车,但晚上仍然异常安静。</h3> <h3> 一到高山就去JR站旁边的巴士站换好了网上订的浓飞巴士票:</h3> <h3> 离开高山前,去古街买了两个飞騨牛寿司,以弥补头天晚上没有吃飞騨牛的遗憾。</h3> <h3><p> <b><font color="#ed2308">冰雪童话白川乡</font></b></p><p> 从高山到白川乡只能坐高速巴士(浓飞巴士),车程50几分钟。我们坐的是中午11:20的车,基本满座。</p></h3> <h3> 到白川乡就是去看雪。<br>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莫名喜欢川端康成《雪国》开头的这句话。巴士从高山出发后,便驶进冰雪的世界了,路旁的雪堆有时比大巴的车身还高,让人惊叹!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汽车穿越一个又一个隧道,向着山的深处驶去;长长的隧道,仿佛没有尽头。虽然知道,这里并不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但心里执着地想着,这就是雪国了。<br></h3> <h3><p> 白川乡到了! </p><p> 白川乡位于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环山、水田纵横的安静山村。<br> 现在,它完全被白雪覆盖了。</p></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先找个地方吃饭。</h3> <h3> 到山上的观景台俯瞰白川乡全貌需要坐景区的巴士。巴士20分钟一班,排队的人挺多的,我们等到第二辆车才上去。冰天雪地里等半个多小时还是够冷的,幸亏穿了厚实的雪地靴。</h3> <h3> 天上开始飘起鹅毛大雪,雪花开在空中、挂在树梢,心里也开出了无数的花……<br> 从观景台俯瞰,觉得自己一下子掉入了童话世界,一座座尖顶的房子顶着厚厚的雪被,静静地站在雪地里,背景是挂着雪花的黑色的树林和苍茫的远山。</h3> <h3> 身处这白色梦幻的童话世界,拿着相机一顿狂拍,久久不愿离去。</h3> <h3> 下了山,在村子里穿行。积雪很深,没到了我小腿肚上,踩上去像棉花糖般松软。作为一个江南人,真的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雪啊!这雪还美得那么不真实!</h3> <h3> 白川乡的闻名源于这里独特的建筑“合掌造”民宅,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顶,110 多栋连成一片,1995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造房屋是一种建造于约300年前的历史建筑,是当地人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严冬和豪雪,创造出的适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筑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br> 白川乡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活着的人类历史博物馆,这里仍然居住着许多原住民。而且这里没有商业化气息,进村子是不要门票的。</h3> <h3> 村里的和田家是可以买票进去参观的,这个非常值得,可以了解合掌屋的内部构造。(进入白川乡是不用买门票的,不像国内的古镇一律要收昂贵的门票。)</h3> <h3> 合掌屋内部:</h3> <h3> 点灯时的白川乡更为梦幻(图片来自网络)。</h3> <h3> 但是,每年的点灯日只有几天,2017年有6天,2018年只有4天。白川乡交通不便,晚上没有公共交通。所以要看点灯必须住村子里的民宿,而点灯日的民宿必须提前个一年半载才能订到。我们去的那天虽然不是点灯日,但是我看了一下,民宿也是订满了。所以最后我选择的日子巧妙地避开了点灯日,免得到时候人山人海。总之,白川乡玩个半天就够了,想看点灯的一定要尽早规划。<br> 以下是网上查询到的信息:</h3> <h3> <b><font color="#ed2308">盛产特色手工艺品的古城金泽</font></b><br /> 坐下午4:20的巴士离开白川乡,前往金泽,一路上依然是白雪皑皑。路程一个半小时左右,到金泽时已是华灯初上。</h3> <h3><p> 金泽市位于日本石川县,是北陆地方最大的城市。到金泽是因为想看看日本三大名园之一兼六园,金泽21世纪美术馆;还有这里的手工艺品如雅致的九谷烧瓷器、漆器和金箔制品都非常值得一看。<br> 去兼六园的时候是上午,雨雪后的园子显得清冷,没几个游人。<br>兼六园是池泉回游式园林,建于1676年,直到1871年才完工对外开放。<br> 兼六园还是跟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名字取自于中国宋代诗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阳名园记》,因为兼备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的名园条件,所以命名为兼六园。<br> 在园子里转了一圈还是有点小失望的,不知是不是积雪覆盖的原因,院中景色略显单调;而且看惯了江南园林的曲折雅致、深远意境,这个院子就太一览无余、没有韵味了。</p><p><br></p><p>兼六园的标志: </p></h3> <h3> 天气有点冷,湖面结了一层薄冰。</h3> <h3> 这次的日本中部北陆之行,在几个地方都看到了“雪吊松”的景象。这片地区冬季常有大雪,为了防止大雪压垮树木,这里的人们想出了一种办法,用绳子把树枝一根一根吊起来,这样就能保护好树木,让它们安然过冬了。<br></h3> <h3><p> 兼六园中有个日本古典风格的茶室,名字明显是唐诗的韵味,叫“时雨亭”。我们决定去体验一下正宗的日本茶室文化。</p><p> 门内卖票的中年女子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就跟我们说起了中文,虽然她会说的中文有限,但还是让气氛亲切友好了起来。</p></h3> <h3> 进茶室点了两份茶点,抹茶和煎茶各一份,粉色的和果子真是可爱、不忍下口。茶点如此精致,茶具却是粗粝的。茶道的审美,是完全源于禅宗的审美,即追求“拙”的境界。茶碗用粗瓷,便能体现拙朴之美。</h3> <h3> 正宗的茶道,程序应该是很繁琐的,是以繁琐的方式达到朴素与清雅,以诚心与专注的态度去达到品茶的初心。但估计日本现代的茶室大多已经把程序简化了,一位女子给我们上过茶点后便退去了。<br>即便这样,从茶室的布置、茶具的使用来看,还是能看出所谓“禅茶一味”的精神。<br> 清幽的茶室,传递着深深的禅意。“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千利休制定的茶道“四规”。字幅下的茶花一枝,流露着一种恬静、简约之美。</h3> <h3> 我们进园时,天还是阴阴的。参观茶室时,猝不及防地,太阳就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了进来,窗外的白雪亮得晃眼,园子里顿时有了生机。</h3> <h3> 兼六园对面的金泽城公园:</h3> <h3><p> 金泽市的21世纪美术馆离兼六园很近,从兼六园出来我们是步行过去的。</p><p> 美术馆的外观犹如透明飘浮的大扁圆岛一般,馆内采用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让人们更多地感受艺术和城市的关连。它的建筑设计获得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p></h3> <h3> 门口的一个彩色透明玻璃装置骗了我们,我们以为这就是美术馆的门了,结果进去转了一圈又转出来了。设计者是要跟每个进馆参观的人开个玩笑吗?</h3> <h3> 我们到这个美术馆来的目的其实是来玩游泳池的。这个游泳池由一位阿根廷的装置艺术家设计。</h3> <h3> 金泽市有江户时代留下来的茶屋街,我们去了东茶屋街。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又是旅游淡季,这地方显得冷清萧条,很多店铺都关着门。不过古日本风情隐约犹在。</h3> <h3> 金泽的金箔制品非常有特色。出发前两天,恰好看到电视里介绍金泽,其中一段就是介绍卖金箔制品的名店“箔一”,这家店就位于东茶屋街上,店里的各式金箔制品让人大开眼界,各种美容护肤用品里放点金箔已很奢侈,超出想象的是还有各种点缀了金箔的食品,金箔吃下去可不会被消化和吸收,最终的结局嘛……特地上网查了一下,金箔为什么可以吃,因为它非常非常非常薄!当然单位价格也是比一般的黄金贵很多。</h3> <h3> 金箔面膜是主打产品,橱窗里陈列的面膜,300多人民币一片,土豪可以尝试一下。</h3> <h3> 金泽的武家屋敷是日本战国时期中上层阶级武士的居住地,这里保留了日本战国时期石川县的原貌,石铺小路、土墙等完整保留着当年町街风情,甚至战国时武士们的后代仍然住在他们祖传的屋子里。</h3> <h3> 冬日的武家屋敷,屋顶和街道残雪覆盖,少有游客。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有一家店出售金泽著名的瓷器九谷烧,瓷器制品都非常精美。“九谷烧”是彩绘瓷器(“烧”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发祥地是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历史。瓷器是明朝末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所以有些作品还留有明显的中国风韵。<br> 九谷烧的陶瓷还是有点小贵的,所以在店里转了一圈只买了一个招财猫(下图中间的那只,其它两只是在名古屋机场买的,很便宜。机场所在的常滑市是招财猫的故乡,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去机场途中下去溜达一圈。)<br> 金泽的漆器也是非常漂亮,喜欢的话值得购买。<br></h3> <h3> 在金泽住的是金泽站附近的日航酒店,第一天的晚饭在酒店的地下一楼一家店吃的刺生,食材非常新鲜。但是付钱的时候两个小伙子居然多收了我们好几百日元,幸亏我们小学算术学得不错,及时发现、及时止损了。不知道那两个小伙子是故意的还是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的。</h3> <h3> 金泽安排一整天的时间应该够了,城市比较小,可以玩的地方也不多。我们虽然住了两个晚上,但是头一天是晚上到的,第三天上午就离开了。<br> 第三天上午是准备坐9点多的一班火车去名古屋的,结果去买票时发现那班车因为下雪线路冰冻而停运了,直达名古屋最早的只有中午11:48的火车了。</h3> <h3> 一下子多出来两个小时,查了一下周边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地方,只好去金泽站旁边的商场等开门。虽然有点小郁闷,但是换个角度想,还好,这条线路结冰了,另一条线路还能开,这么想着,就觉得自己还算幸运的了。我是个喜欢把旅途安排得很有计划的人,但是行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意外,好在这次的行程安排得很宽松,没有对后面的行程造成影响。<br> 在金泽站的商店里买了个荞麦面三明治带到火车上当午饭,便宜又好吃。<br></h3> <h3> <b><font color="#ed2308"> 日本的战国古城名古屋</font></b><br> <br> 从金泽到名古屋,一路向南,三个多小时的火车并不寂寞,赏赏窗外的雪景,看看书,上上网,难得的悠闲时光。不过火车仍然没有准点到,这次坐的几趟火车,没有一次准点的,大概跟冰雪天气有关吧。</h3> <h3><p> 名古屋(Nagoya)历史上是日本战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本来我们以为这里会有很多古迹,但逛了两天后发现事实不是这样,便是连名古屋城这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二战后重建的。查了点资料才发现,名古屋是日本中部的工业重镇,二战时是日本的飞机制造中心,三菱重工(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丰田都在这个城市,所以二战时名古屋几乎被夷为平地,这对日本人来说属于自作孽。</p><p><br></p><p>1959年修复的名古屋城:</p></h3> <h3> 名古屋城里的表演。忍者的扮演者很配合地摆POSE给我拍照,哈哈……</h3> <h3> 名古屋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公园德川园,是日式的池泉回游式园林,座落在一片宁静的街区。公园里也是很幽静,游人很少,三三两两走着的都是周末在这里打发时间的日本人。</h3> <h3> 保护花过冬的小草屋:</h3> <h3> 我们还去名古屋大学转了一圈。名古屋大学,是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诞生过6位诺贝尔奖得主。<br></h3> <h3> 2月3日是日本的“节分日”,看时间就像是中国的立春吧。日本人在这个节日,开门开窗、人们一边喊着“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br> 我们去热田神宫(日本三大神社之一)的这天正是节分日,许多日本人到神宫求签、祈祷,看上去很虔诚。</h3> <h3><p> 这次住在名古屋站附近,出行很方便。名古屋站里有很多的商店,吃货和购物狂人都可以满足需求。周日的早晨,高岛屋商场外面排起了长长的等开门的队伍,目测本地人居多。商店开门晚、关门早,我们只是在晚上快8点的时候到了高岛屋楼下的超市,离打烊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了,但是超市里仍然人潮涌动,因为这个时候买东西太划算了,所有的寿司、刺生都在打对折或有更低的折扣,食材看上去都是非常新鲜。挤在人群里转了一圈,看得我们弹眼落睛,这个超市的食品品种实在是太丰富还养眼啊!</p><p> </p><p> 名古屋商业中心“荣”街景:</p></h3> <h3><p> 从旅游的角度说,名古屋的旅游资源说不上丰富,所以回顾名古屋两天的行程,可写之处真不多。不过去参观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算是意外的收获吧。<br>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距离名古屋站2公里多一点,尴尬的距离,我们就第一次在日本坐了回出租车,人民币五十多块钱,这个价钱路程稍微长一点确实要坐得心惊肉跳的。日本的出租车里里外外都擦得纤尘不染,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开车的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看着很谦和的,一上路就把车开得飞快,明显是在抢时间,这点跟中国的出租车司机没有区别。</p><p><br>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是丰田集团利用其发祥地——原丰田纺织公司总部的厂房遗址建设的专业性博物馆。纪念馆非常大,主要有汽车馆和纺织馆。汽车馆里所有的汽车机械原理都实现了动态演示,参观者自己按一下按钮,机器就开始运作了,我们在里面也玩得不亦乐乎。爱科学的小朋友也会很有兴趣,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自己动手拼装汽车模型,拼好了可以带走,这些都是免费的。<br> 馆里还有对于丰田公司历史的完整介绍,感觉这里不仅是展示了一部丰田的企业发展史,也是一部日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一个日本学生如果在这里阅读、动手、体验,不仅会产生对于汽车、科学的兴趣,也会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民族产业而骄傲吧,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呢?</p></h3> <h3><p> 第一次到日本的时候,在京都、奈良的游历,为找到几近消失的唐风宋韵而欣喜;享受日式贴心服务的时候,困惑于眼前的日本人怎么会是历史上侵略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残暴之徒的后代。于是,翻看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籍,不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也试图解开困惑于心的疑团。也于是,有了三次的日本之行。</p><p> 阅读,行走,慢慢接近一个文化的核心,也以此更好地了解世界,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p><p> </p><p> 机场巨大的落地窗,阳光下泛着波光的海水晃得人睁不开眼,飞机静静等候,又一批旅客将要启程。升龙道的7天之旅结束在下午明媚的阳光里……</p></h3> <h3>附:行程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