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非洲(肯尼亚见闻)

蒲公英

<h3>2016年的8月12日</h3><h3>一直以来,都是在电视里看世界,看动物。今天,跟着亮和她的朋友几家人五小八大一行从广州机场飞到肯尼亚。这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机场,我们于8月13日早上七点多到达。8月份是中国的炎炎盛夏,可是内罗毕机场的黑人工作人员,却都穿大衣,羽绒服上班执勤。原来现在是南半球的冬天。</h3> <h3>地陪导游詹姆斯接到我们这团,带到他所在的旅游公司让我们休息了一会,就送我们去了小飞机场。这里停着的小飞机和直升飞机都是去往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必须交通工具。</h3> <h3>大草原上分布着一些接待游客的酒店,小飞机相当于公交车的作用,航路上停靠了两家酒店、上下了两批旅客后,就飞到了这里降落下来。这个荒原上的停机坪简陋至极,几辆大巴早在这里等着载游客们去酒店。</h3> <h3>小飞机震动颠波一个半小时,bobo早已难受不堪。</h3> <h3>阿骏还好,跟我们一样没有晕机。</h3> <h3>上了大巴车,去往草原深处的酒店途中,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风景,广袤无边的荒原,孤单的一棵树,静立的一头长颈鹿。这是非洲草原的经典风景。</h3> <h3>长颈鹿母子优雅闲致。</h3> <h3>视野中出现了角马大队伍。真是移步换景,随着车子往酒店的行进,眼前不断出现大片羚羊,成群斑马,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看清楚的小型动物。</h3> <h3>来到了草原腹地,掩映在小树林里的一座帐篷酒店。酒店名字已经忘记了,但它是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里连琐帐篷酒店的其中一家。</h3> <h3>进入酒店大堂,屋顶是帆布帐篷,其他由土木料板石构成,餐厅的桌椅都是粗犷原始且笨重的木料板条桌凳,真切感受到原始古朴风情。</h3> <h3>这是我们入住的帐篷别墅门口,从大堂餐厅出来走过一段石板铺就的丛林小路就到了。房间其实就是掩映在灌木丛林中一栋栋帆布别墅,团友们按分配的栋号分别入住收拾行李。</h3> <h3>房间里铺位整洁干净。四周“墙壁”和屋顶都是帆布而成,大门也是两扇帐篷门,拉链一拉上加把小锁就锁门了。</h3> <h3>房间的窗户下一只小鹿悠闲自在地活动,并不理会房间里的人语喧哗。真是与大自然的无缝衔接啊!</h3> <h3>用过午餐,(原先担心吃不惯肯尼亚的餐饮,我还自带了一个小锅一斤白米,准备孩子们吃不惯就给熬点粥喝),才知道跟国内自助厅没多大差别,蔬菜水果干饭面条稀粥面包都有,大人小孩也都吃饱喝足。虽然已是下午四点,兴奋的团友们整队分两辆越野车出发追寻动物。</h3> <h3>苍穹下辽阔的草原并不空旷,随处可见悠闲漫步的草原各族种居民们,它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h3> <h3>离群的大角羚羊</h3> <h3>与枯草浑然一体的狮群</h3> <h3>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斑马们要不要归巢?长颈鹿,大象,狮子,水牛,角马等硕大身躯的动物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夜晚?是不是就在自己的领地里席地而卧或坐呢?大家好好奇哦!</h3> <h3>14日早上六点半起床出发,晨曦撒在铺满黄草的荒原上,一片金黄。乗坐热气球的游客们已经升上空中了。</h3> <h3>膘肥体壮的草原居民们不知道是起得早,还是压根就没睡觉休息?</h3> <h3>角马是这片草原的主角,无论是数量还是体型,它们都当之无愧。越野车行进途中,角马总是以庞大数量出现在人们眼前,要不一长列队伍浩浩荡荡,要不满山坡黑压压一大片。</h3> <h3>朝阳升起,草原上一片金光。</h3> <h3>lie狗,应该评为草原上最丑陋的动物了。它们一般都一两只出现。但有一次,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只鬣狗捕捉猎豹两只幼崽失败,被猎豹妈妈追得落荒而逃,而后它召来三个同伴,在山坡上形成半圆包围圈,摆出不得手决不罢休的阵势。猎豹妈妈藏好自己孩子,与鬣狗展开了一对四的轮番搏斗,一直追到了山坡的天际线上,只见坡天相接的一条线上,几个黑点在前追后堵,坡下我们七八辆越野车上的游客看得目瞪口呆,不禁为猎豹妈妈悬着心。正在紧张时,天际线上出现了一辆吉普车,用倒车方式对着鬣狗猛退过去,鬣狗的包围圈被冲散了,四散奔跑仓惶逃命!吉普车也没再追,消失在天际线。当游客们回过神来,看到猎豹妈妈已回到半坡的一丛灌木下神态安详,身边站着它的两个宝贝。当我们翻过这座山坡时,看到了这辆吉普车,车上的两位工作人员笑着向经过的车辆挥手致意。导游说,这是国家公园里的工作人员,猎豹妈妈从怀孕起就受到工作人员的关注和保护,刚才的险情就是他们及时赶到排除的。</h3> <h3>在草原上也不时见到驼鸟,但它们也只有一两只同时出现。</h3> <h3>太阳升高,气温也逐渐升高,早上出门穿的厚衣服都脱下来了,体会到了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好悬殊哦,轻车熟路的司机找个安全的树荫下停下车来让大家休息进餐。</h3> <h3>下车来,大家不免担心这地方会不会有狮子出现,导游和司机都说这里很安全,大家才放下心来。</h3> <h3>孩子们迫不及待动手了。</h3> <h3>上午八点多了,铺上地毡,司机和小黑导游拿出酒店给我们预备的早餐,每人一份套餐,吃饱喝足还余不少。</h3> <h3>大象妈妈带小象散步,神情无限温柔。</h3> <h3>马拉河里,晒太阳的河马(孩子们认为)就是一堆堆看起来恶心的肉团。</h3> <h3>鹿和猴和平共处同一家园。</h3> <h3>猎豹母子四个在小丘上的灌木下晒太阳。</h3> <h3>母狮和孩子。狮群,是大草原上常见的动物之王,但雄狮是独行侠,狮群总是由一只母狮带领两三只未成年狮构成。有一次我们的车驶近一个狮群,透过右边车窗望出去,大小四个一群就在离车窗不到三米距离,母狮抬头坐起望下我们又懒洋洋躺下,三只半大小狮睡得正鼾,我们得以看得真切。当车子调过头来,原来的左边变成右边时,我们惊讶发现,右边草丛里也有一个狮群!这头母狮甚至坐都不坐起来,仅是抬头睁眼望着车子驶离它们身边。</h3> <h3>黑人司机只循车辙印开车,虽然草原平坦,但决不随处行车,只为了保护这片草原一一动物们的家园。</h3> <h3>为了看日出,又一天早起,还是没赶上,但是寂静草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这情景还是很养眼。</h3> <h3>浩浩荡荡整齐有序的角马队伍,一个接一个,不插队不掉队,步伐沉稳地行进!</h3> <h3>角马队伍集结在马拉河岸的小树林中,准备渡河。</h3> <h3>角马大部队奋勇涉过马拉河后,站在山坡上并不走动,这是为什么?原来,它们在等待受伤掉队的同伴!直到孤独无助的同伴几经挣扎终于归队时,角马们才散开活动。</h3> <h3>黑水潭里,藏有多少河马和鳄鱼?只见水面上此起彼伏的河马头。</h3> <h3>一只大秃鹫在撕扯一头斑马尸体,一群秃鹫在翘首等待。等大秃鹫吃饱飞离就一拥而上抢残食。原来动物世界也是阶层分明以强凌弱的。</h3> <h3>斑马、角马、大羚羊的混居地,这里没有狮子在,大家相安无事。</h3> <h3>疣猪,奔跑时尾巴竖着像根天线。</h3> <h3>身手敏捷善奔跑的长角羚羊总是成群结队出现。</h3> <h3>去访问马赛人的村子。热情的马赛男丁们早早在村外等候迎客。</h3> <h3>团长老宗走进村长家。随后我们也跟进去,屋里漆黑一片,我们打开手机电筒,才看到屋子小得站下我们六七个人就转不过身,而村长的妻子正抱着孩子坐在石头和树枝牛皮搭成的床沿上,神情呆滞一声不吭地看着我们。</h3> <h3>村长妻子。马赛人一夫多妻,不知道这个是第几位?一个男人有几个妻子,取决于他的财富一一牛羊的多少。</h3> <h3>村长家的厨房,底下烧干牛粪,铁丝架上面放个盆或锅煮食物。相当于几十年前中国农民家冬天的火塘。环顾小屋,估计不到二十平米,没有水管水龙头,没有电,没有厕所和洗浴间。他们是怎么生活的,语言不通,无法详知。</h3> <h3>马赛村里的围墙(种的篱笆),住宅(一人高用树枝搭成糊上泥巴和牛粪的小房子),摆地摊的马赛儿童。这个马赛小村落,总面积(篱笆里面)约三个篮球场,圆形,沿篱笆墙搭建了一圈十几栋牛粪小房子住人,中间空地就是晚上牲口归巢地,各家牲口集中在这过夜,白天再由男人们赶出去放牧。</h3> <h3>一块木片一根小木棍,三下两下就冒烟起火了。</h3> <h3>马赛人至今大部分人还采用原始的方法钻木取火。阿骏和兜兜也现场学习钻木取火,但怎么也钻不出火花来。</h3> <h3>我们把带去的一大袋小食品交给了村长,由村长分发给孩子们。</h3> <h3>可是马赛儿童不懂这些小零食怎么吃,阿骏赶紧上前挨个教他们拆小包装。</h3> <h3>兜兜也来帮忙教孩子们拆小食品包装。</h3> <h3>被冷落的小娃。</h3> <h3>马赛酒店大堂。泥土地面泥土墙,木头屋架上盖的是茅草。</h3> <h3>酒店客房挺干净舒服的。</h3> <h3>马赛酒店的客房也是一栋栋帐篷房子。</h3> <h3>BoBo在马赛酒店度过了八岁生日,厨师们专门为她做了生日蛋糕。</h3> <h3>这家高原酒店的名牌。</h3> <h3>通往酒店的小路被高大的仙人掌丛林掩映。</h3> <h3>穿过仙人掌丛林就来到客房,每栋独立又相连的小房子有上下两层客房,每层只有一套双标房间。</h3> <h3>客房内部。</h3> <h3>酒店外面湖边的树林草地,各种动物和鸟类。据说,曾有一次河马母子上岸来到酒店门口的草坪上,一位中国3O岁年轻女游客不顾规定去与小河马拍合照,因而受到母河马攻击不幸命丧此地。</h3> <h3>湖面上鹈鹕成群游弋。</h3> <h3>吃饱了休息的灰鹳。</h3> <h3>湖的浅水边长满水葫芦,酒店不打捞它,让它们自然疯长,应该是湖中河马的饲料。</h3> <h3>手机相机拍不停。</h3> <h3>碧波荡漾的湖面又见一群鹈鹕。</h3> <h3>船工兼导游为游客表演鸬鹚捕鱼,可惜没抢到镜头。</h3> <h3>夜晚八点多,厨师们完成了工作,收拾好厨房,便各持锅碗瓢盆中一件,敲打着唱着从厨房鱼贯而出,音律节奏整齐,唱的调子却只有重复的一句,他们在室内餐厅到露天餐吧穿梭往来,对每张餐桌上的客人报以温和的笑脸,热情温馨的气氛感染着游客们,很多人放下刀叉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在我们住过的酒店里,好像都有这个惯例,所不同的是,这家酒店高端豪华,厨师们也不穿白色工作服,而换了整齐的表演服。一</h3> <h3>路过一个村子,司机和导游下去办过关手续,小麦麦下车给树下玩的当地小朋友发点小食品。</h3> <h3>麦麦的妈妈也下车去支持儿子。</h3> <h3>赤道村里的地球仪,黑人讲解员在解说有关赤道与节令和时差的知识。</h3> <h3>一脚北半球,一脚南半球,两脚之间就是赤道线。</h3> <h3>赤道村里赤道线上。在这里,当地人为我们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打来一盆清水,随手从地上折根草茎约一寸长丢进水里,把这盆水放在北半球的一边,水往右边旋转;搬到南半球一边,水往相反的方向转;再把水盆移到我们两脚之间的赤道线上,盆里的水却静止不动了,我们惊讶不已!</h3><h3>小时候在地理课上学到赤道线的基础知识,一直以为赤道线是几十米或几千米的宽带形状,不料想现在亲眼所见,环绕地球的这条赤道线竟只有几十厘米宽!人类的祖先是怎么精准发现这条赤道线的?</h3> <h3>火烈鸟湖边,咕嘟咕嘟沸腾的高温泉里煮鸡蛋,好香好吃!这个未开发的湖边到处是大大小小沸腾的温泉,连脚下的地面也是热的。湖很大,由于湖边有浅水和滩涂沼泽地,火烈鸟食物充足,各处的火烈鸟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漂在湖面上东不见头西不见尾,人一走近就扑啦啦飞起一大群,在空中绕一圈落在另一头湖面上,十分壮观!</h3> <h3>湖面上漂着的大片火烈鸟,远望时以为泡沫垃圾呢!</h3> <h3>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山顶酒店名牌,与高原酒店是一家。</h3> <h3>酒店外部全貌。五十米外有铁丝防护网隔离动物保证游客安全。今天下午两辆车在分岔路口走散了,我们在黄昏时分到达这家酒店,可是阿骏和大姐姐们乗坐的后车迟迟没有回来,团长着急得频频联系(草原上没有任何通讯网络,幸亏团长是长驻非洲工作的华为人,他自己备有设备)司机,得知后车被大群水牛挡路,司机只得退而改道,走了一段又被一大群水牛挡路,等了好一会也没让路的意思,只好又退回绕道而行,这么来,晚上九点多才到达酒店。但这车人却很兴奋,因为第二次被水牛挡路时,他们看到了白犀牛,这是百里逢一都难有的机会。</h3> <h3>我们住在山下面的客房里,清早起来登上山顶大堂,我被满眼清新景致陶醉。导游詹姆斯来到观景阳台笑问:“酒店怎么样?”我说:“真好!这自然环境太漂亮了!这是不是肯尼亚最高端的酒店了?”他说:“不是。肯尼亚旅游业很成熟很发达,是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我问第一经济支柱是什么,他说“农业。”导游在中国留学,学习中文,因而我们可以交流沟通。</h3> <h3>酒店客房</h3> <h3>猴爸爸遛娃</h3> <h3>长角羚羊总是群活动</h3> <h3>树屋酒店名牌</h3> <h3>世界著名的树屋酒店全貌。为了保持原生态与动物融合,酒店外墙全部包裹树皮,这也可见这里的人们对动物的尊重。</h3> <h3>树屋酒店局部。这家外表其貌不扬内部设施也狭窄陈旧的树屋酒店之所以扬名世界,其一是它坐落于山林之中,一切环境都保留原始生态,且与动物零距离融洽相处;其二是伊丽莎白女王两次光临酒店,一次是少女时代还未当女王,一次是女王八十多岁时。酒店餐厅里的女王照片年岁虽高,却依然高贵典雅光彩照人。女王当年住过的房间比普通客房稍大一点,这次导游就安排给了老宗一家四口住了。</h3> <h3>傍晚时分,大象们从山林中走出来,排队走向树屋酒店楼下的水坑边喝水。</h3> <h3>喝完水再玩一会,啃点水坑边的泥土。</h3> <h3>酒店北边水坑边的泥土是动物们喝完水都要啃吃的,不知道含什么成分?而在酒店南面也有一个水坑,也是原生态没有任何人工修饰加工,里面却长了茂盛的水草,坑边没有动物脚印,也不见有动物去喝水,真是一个谜!</h3> <h3>大象们离去后,水羚羊们也来喝水。</h3> <h3>水羚羊体型像头小牛。</h3> <h3>这条路是动物们喝水出入山林踩出来的,并非人为。</h3> <h3>轮到小个的瞪羚来喝水时,天色已暗,只拍到它们映在水坑里的倒影。看来,动物世界享用自然资源水也是有规定秩序的,体型最大的象群先喝完,依次按种类分批来喝水,最后来到水坑边喝水的竟然是鸟类。这种井然秩序是怎么建立的?谁帮它们建立的?</h3> <h3><font color="#010101">瞪羚哺幼</font></h3> <h3>肯尼亚马路边的加油站</h3> <h3>经过乡镇的集市。</h3> <h3>海伦故居旁边的餐馆。宽阔的草坪绿茵茵,温暖明媚的阳光,让人全然忘我的境地。</h3> <h3><font color="#010101">欧式风情的露天用餐,穿花衣服的是餐厅服务生。阳光透过树叶,把斑驳的光影投在草地和喁喁私语的食客们身上,此刻,是那么安静祥和。</font></h3> <h3>我们团队的最后一次聚餐,感谢两位司机和小黑导游詹姆斯的七天陪伴,愿永远是朋友。</h3><h3><br></h3><h3>后记:出行之前各种担忧:非洲安全吗?疟疾,毒蚊子,传染病,野蛮的黑人…肯尼亚之行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非洲草原见闻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丝毫未减,时常会想起山坡上公路边放牧的少年,见到满载中国人的车经过,又笑又跳挥手致意,有的甚至飞奔过来,他们说“最想去中国!”行程中接触到的当地工作人员,很多人都在找机会跟游客们学中国话,限于篇幅,展示有限。非洲人民的热情友好,肯尼亚青少年对中国的热切向往,都让我们印象深刻,让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行走在那片土地上,看到肯尼亚在发展,看到铁路公路,小城市里不多的大楼,都能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存在,回程中正好与中国水电部一群回乡休假的援非建设者同坐一舱,聊天中得知他们在非洲施工偶尔也会发生绑架、勒索小事件,是当地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所为,公司为了保障员工安全,有一些严格的规定和措施。不禁要向远离亲人和祖国,置身万里之外艰苦环境中勤奋工作的中建中铁中水电中路桥华为等等中国人致以敬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