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门前有颗葡萄树,嫩绿刚发芽,蜗牛背着壳,步步往上爬。树上黄鹂鸟,嘻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现在上来干嘛?黄鹂鸟你别笑,等我上去葡萄就成熟了。</h3> <h3> 这首诙谐风趣的台湾歌曲让我记忆犹新,虽然40年过去了,但我还是能记住歌词,吸引我的不是蜗牛,而是歌词里面的黄鹂鸟。可惜的是只见过蜗牛,没有见过黄鹂鸟,一直是个遗憾事。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这里也会有黄鹂鸟,而且还拍到了该鸟育雏的镜头。</h3> <h3> 黄鹂鸟把巢建在树木的顶端,一般情况下镜头很难够着,只有小鸟出飞儿的时候,由于小鸟还飞不远,落在附近的树枝上,老鸟不辞辛劳,一遍遍的捉虫喂食,所以只要我们隐蔽起来,不惊动它们,就不难拍到老鸟育雏的场景。我和大石,中年老师就是躲伪装网后拍摄的。</h3> <h3> 黄鹂(学名:Oriolus oriolus)是中型鸣禽。体长24厘米。头全黄色。体羽鲜丽,主要由为黄和黑的颜色组合,雌鸟与幼鸟多具条纹。雄性成鸟眼先、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虹膜红色;嘴红色;脚灰色。喙长而粗壮,约等于头长,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跗跖短而弱。</h3> <h3> 树栖性,鸣声洪亮悦耳。栖息于绿洲内的村落附近大树上,在山区可沿河谷向上分布到海拔1650米。</h3><div> 以昆虫为主食,亦嗜食浆果,主要是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螳螂等。在水平枝杈间编织碗状巢,产卵3-5枚,主要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3-15天,雏期约等于孵化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至西伯利亚西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东地区、非洲。</div> <h3>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混交林,也出入于农田、原野、村寨附近和城市公园的树上,尤其喜欢天然栋树林和杨木林。在山区可沿河谷向上分布到海拔1650米</h3> <h3> 黄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h3><div> 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有时边飞边鸣,飞行呈波浪式。</div> <h3> 每年5月迁至繁殖区,多为雄鸟先出现,不久即配对,鸣声宏亮而多变。以昆虫为主食,亦嗜食浆果,以桑椹、沙枣等为主,其余为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螳螂等。</h3> <h3> 其一般繁殖习性似黑枕黄鹂,在高大树的水平枝杈间编织悬巢,由雌雄合力完成但以雌为主,雄鸟主要收集巢材由雌鸟编织。巢以植物纤维及长的草茎编成,每窝产卵3-5枚,以4枚为常见。</h3> <h3> 孵卵主要由雌鸟负担,雄鸟衔虫喂雌或短期换孵。孵化期13-15天。刚孵出的雏鸟具有长而发黄的雏绒羽,再经亲鸟饲喂多日后离巢。</h3> <h3> 记住一点,拍摄是一定不要惊动鸟类,让它们心无顾忌的好好养育后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