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尜尜

天山孤鹰

<h3>打尜尜是一项古老的游戏,各地民间都会玩,更是我们新疆农村儿子娃娃们的最爱。</h3><h3>尜尜,一般用柳木做成,粗跟成年人的拇指差不多,长二十厘米左右,两头尖中间粗。也有一种两头尖,中间粗而圆,长不过六、七厘米,跟鸡蛋大小相似,我们叫它”鸡蛋尜”。有人说“尜”字就是为了这个游戏而创,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个字没有其他任何意思,是这个游戏的专有汉字。这在咱们汉字里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吧?</h3> <h3>用什么打尜尜?</h3><h3>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尜尜棒了,而打尜尜用的击打棒,我们这里一般是用榆木做成的。有句老话说得好:柳木尜尜榆木棒,坐上飞机追不上。因为柳木轻而柔滑,榆木硬而沉,所以击打起来会飞的更远,飞的更高。</h3><h3>这个游戏需要在比较宽广平坦的地方玩,偶尔也会在山间地头拉开战场。击打时先将尜尜放置于两个砖头或石头块上(这叫击打台),击打尜尜的棒插入两个砖头块之间,先挑起尜尜,然后击打。现在的体育项目棒球比赛,感觉与打尜尜的难度不相上下。只要击打中了尜尜,尜尜的飞行速度是相当相当惊人的,在我们眼里堪比火箭升空的速度。因为速度极快,尜尜在飞行过程中总会伴有尖利的啸声。</h3> <h3>打尜尜的规则:</h3><h3>一、人数至少两人,多则不限。参与的人分为两拨,一拨击打,另一拨防守。防守方成功封杀击打方就交换攻防。</h3><h3>二、击打规则:先用石头剪子布决定攻方和守方,首先攻方将尜尜击打出去,然后把击打棒放在砖块的前面,而防守方在尜尜落地处捡起尜尜将尜尜投掷到击打台前碰到了尜尜棒,这个击打队员即被封杀;击打方挑起尜尜后没击中而使尜尜落地也会被封杀;如果击打方将尜尜击打出去,尜尜在飞行过程中被防守方在未落地前接住,这个击打队员也被封杀。待攻方队员全部被封杀就攻防转换。</h3><h3>三、丈量尺数:当防守方没有接住尜尜,投掷尜尜也没有碰到击打棒,击打队员就要将尜尜在地面上剁起,再向远处击打。(如果此时击打队员将尜尜在空中掂打几次,丈量尺数就会乘以几倍),尜尜落地点到击打台的距离由击打棒丈量尺数。待一方丈量尺数达到约定的尺数,另一方就输了(如果在约定尺数达到后与击打台还有剩余的距离时,击打人常常会一边装模做样的丈量,一边嘴里还自言自语的念叨:黄瓜辣子蒜苗子,捣了你的黑勾门槽子……)。如果击打队员没有剁到地面上的尜尜(我们叫做剁死头)或在剁起之后没有击打到尜尜,这个击打队员立即被封杀。</h3> <h3>凡是比赛总会有输赢,凡是有输赢,必须有奖惩。打尜尜输了咋办?那么就来到了这个游戏的高潮和最精彩的时刻了。</h3><h3>这时,赢家便会使出传说中的抖尜术,小心翼翼的用榆木棒一挑一抖,只见尜尜轻盈的飘起,随后快速的旋转,当尜尜在空中如蝴蝶般的飞舞时,他立即轮起榆木棒,在空中画出一个神秘的半圆,然后使出洪荒之力精准的打在尜尜的腰部,当我们的耳边传来”…………啪…………嗖…………呜…………”的声响时,尜尜早就消失在了阿斯麻上了。</h3><h3>这个时候输家的惩罚就此开始了。</h3><h3>嚎嗦。什么叫”嚎嗦”?就是要你在找到从阿斯麻上落下的尜尜后拿起尜尜夹在两腿之间从尜尜落点处极速的跑回击打台,期间尜尜不但不许掉落,还要边跑边像驴一般的”嗯昂……嗯昂……昂勾……昂勾……”的大声嚎叫。规则是不能间断,要一口气的跑回,如果中途嚎着嚎着断气了,或者尜尜掉落了,就得重新开始。这个时候如果你自以为自己百米冲刺的速度还可以,肺活量和嗓门还说得过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按着规则你的身后会出现拿着榆木棒的赢家如影随形的跟在你身后使出百般手段干扰你,阻拦你,并在你屁股上用棒子乱捣,你跑的越快,他捣的越狠,这种变态的惩罚就算飞人博尔特和海豚之音维塔斯二神合一也会败下阵来的。</h3><h3>而就在这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撕心裂肺般的驴叫声中,山谷里总会响起一片拖拉机般的笑声。</h3> <h3>打尜尜这游戏靠的是速度、力量与精准度的完美结合,各个步骤必须要拿捏的恰到好处才能成功的打出一局。而女孩子在这些方面就显得差强人意了。因为只要是有她们参加的,总会发生尜尜没打着榆木棒却脱手飞出招呼在了队友头上的惊险一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试问这样的队友谁敢要啊。再说一旦输了还要接受如此残忍的嚎嗦惩罚。</h3><h3>基于此,打尜尜只能是男孩子的专属了。就算女孩子们哭着闹着:把我要航撒,把我要航撒。拖着两股清鼻涕但却懂得怜香惜玉的我们总会绅士般的婉拒:sorry,丫头子不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