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海对通常传统诗律讲法的几点浅见

白云

<h3><br><br>格律诗传统讲法有多少种,这里不作探究。下文谈到的是最通常的一种讲法,是一种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讲法,也是实际中被普遍运用的一种,因而定性为“通常传统诗律讲法”。下面我对这种讲法的弊端谈几点浅见,以供初学者参考:<br>一、传统诗律的讲法,七言句型(句式)分类把句类分为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分别如下:<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但这四个句型在五言中却摇身一变成了仄起平收、平起平收<br>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即<br>仄仄平平仄<br>平平仄仄平<br>平平平仄仄<br>仄仄仄平平<br>同一个句式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在七言里是平起仄收,而在五言(七言删除前二字)里就成了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而仄起仄收在七言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样就容易使初学者混淆。<br>二、传统讲法的讲法在押韵方面有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之分。在同一联中讲究“对(平仄相反)”,不同联间讲究“粘(平仄相同)”。这里也存在弊端:一是说对不完全对,说粘不完全粘。具体而言,说“对”,其实就是在首句不入韵时才对。而首句入韵的情况下,并不完全相对,如:<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第一联只有前六字相对,而后一个字并不相对,恰恰相反末字不仅不相对,却相同。再如:<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平平仄仄仄平平<br>平平仄仄平平仄<br>仄仄平平仄仄平<br></h3> <h3><br>同样是前六字相对,而末字相同。这就是前六字“对”,而末字实为“粘”。<br>所谓“粘”就是说前两句(上一联)的下句与后两句(下一联)的上句平仄相同。说“粘”其实是前六字粘,而末字并不粘,却是相反,即“对”。<br>综上所述,这种讲法,所谓的“对”中其实包含“粘”,所谓的“粘”中,实则包含着“对”。是“对”里含“粘”,“粘”里含“对”,不伦不类,很容易把读者搞糊涂,让初学者望而却步。<br>那么,传统讲法的意义何在?无非就是让人知道:格律是有讲究的,是讲究音律的,“对”能避免音韵上的重复单调。“粘”能从音韵方面避免上两句(上联)与下两句(下联)脱节(两张皮)。但这些可在讲格律的意义时,在初学者不理解搞平仄有什么用时讲,而不应当讲格律时讲。<br>三、传统讲法,讲究禁忌“三仄尾”和“三平尾”及“孤平”。<br>又讲“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个句子一、三、五不论,也就是第一、三、五字可平可仄。按照这种说法,那么后一个句子就可以成为“仄仄平平仄仄仄”(因为第五字可平可仄嘛),这不就是“三仄尾”吗?既说不能“三仄尾”,又可“三仄尾”,这不是自相矛盾吗?<br></h3> <h3><br>传统讲法讲究不能“孤平”,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为了避免孤平,只能第一、五字可平可仄,而第三字只能为“平”,若第三字为仄,就会导致第四字“孤平”,成为“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就是“拗”,因此,为了避免“孤平”,第五字必须为平,成为“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样就避免了“孤平”,叫做“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此谓“拗救”。但是,在所谓的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的两个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如果前一个句式的第一、五字为“仄”时,就成为“仄平仄仄仄平仄”,这样第二、六字不就成了“孤平”了吗?而后一个句式,当第三、五字为仄时,成为“仄仄仄平仄仄仄”,如此第四个字不就成了“孤平”了吗?说是不能“孤平”,实际上有允许“孤平”,也是自相矛盾。<br>当然,有不少人按通常传统诗律讲法学会了写格律诗,实际上有两种情形,一是机械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也能学会,但要困难的多,运用起来也要费劲的多。一是反复不断地琢磨总结,最终还是总结成四个句式,四种组合,运用起来简单实用。只要记住四种句式,按照四种组合,什么“粘”呀,“对”呀,“孤平”呀,都是不会出现问题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