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村热现象:浅谈乡村文旅带头人的重要性

陶秋风

<h3>2018年2月3日,立春。偏居浙南一隅的泰顺·库村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这里正在隆重举办第二届库村冬季论坛。开村史己1200多年的中国传统村落--库村,犹如鹅卵石的世界,因唐宋遗风石头城而得名,但这一次因包氏后人的文化论坛而名声大噪。</h3> <h3>石门木偶戏《徐策跑城》;泰之叶/日月井/佳人香茗茶艺浙闽联手山中茶会;为君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古琴;北漂作家桦之 "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乡土画家季积庆等石头城诗书画印石雕兰花作品展;当然,论坛的重头戏是诗意栖居包登峰著/季积庆画《库村笔记》首发……在这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文人骚客、"长枪短炮"聚焦库村,引发各异风格的自媒体宣传热潮,这阵式不亚于一场大型的官方活动。</h3><h3>有龚崎现诗为证:</h3><h3> <b>千年积淀继开来,</b></h3><h3><b> 各路英豪展俊才;</b></h3><h3><b> 四季轮流兴雅集,</b></h3><h3><b> 齐心共举建平台。</b></h3> <h3>谁能想到如此轰动全城的高水准乡村文创活动,居然是出自诗意栖居于库村作家包登峰的私家行为。这不禁让拥有丰富资源绞尽脑汁发展旅游的主管部门眼前为之一亮。</h3> <h3>传统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恬淡安详。那里有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是诗意栖居的理想之所。</h3> <h3>时下乡村旅游热,各级政府也在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投入巨大的精力和宣传经费。如知名的&quot;雪乡&quot;旅游线路推荐就一直占据了各大旅行社和媒体的&quot;头版头条&quot;。然,政府重视乡村民俗活动策划和宣传投入的同时,却忽略了乡村旅游里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纯朴的民风和乡村文旅带头人。</h3> <h3>我们来看一个近期发生的旅游业负面案例:2017年12月29日,一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引发热议。&quot;雪乡&quot;其实就是东北的一个乡村。据这名游客在文中写到,自己与家人2017年12月9日在雪乡旅游,被当地商家宰客、天价消费和野蛮服务。</h3> <h3>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这篇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全国上百家媒体对该事件展开集中报道。评论一边倒的批评"雪乡"宰客,并出现知名旅游服务商捷程等APP下架"雪乡"旅游产品,民间抵制"雪乡"的旅游重大事件。主管部门虽及时公关和处罚整顿,但该事件导致"雪乡"旅游品牌一落千丈,政府花费巨资推广的成果将付诸东流。</h3> <h3>我觉得"雪乡"最大的问题就是纯朴民风和乡村文旅模范带头人的缺失。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精英人士外流导致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还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h3> <h3>现在各地都在推全域旅游概念,可以说人人都是旅游参与者。库村现象就给我们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带来了很好的范例。诗意栖居库村的作家包登峰老师,一边文学创作一边积极发挥乡村文旅模范带头创办《库村书院》,传播影响了全村民风纯朴耕读传家的优良传承。利用自己的文才个性吸引风雅之士慕名拜访,碰撞发酵出一个个美丽的作品。如包登峰、包志远著/季积庆画《库村笔记》、《明天又如何》,如包登峰主持总结+桦子主讲的仓央嘉措,福鼎佳人香茗茶馆徐婷婷茶艺课……再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外界,如今的库村古朴文雅静谧安详,游人争相拜访这个偏隅之地就是最好的佐证。</h3> <h3>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树梢的"库村人家"、大漠孤烟的"花满蹊"都是一种庭院生活方式。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回到从前,而是有选择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形成旅游休闲形态的乡村品质生活。</h3> <h3>在这之前我因职业病的原因,逢人就推销媒体传播的重要性,且把旅游推广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不懂传统媒体公信力+新媒体扩散的融媒体借势。还拿出我们之前做过的几场旅游推广活动成功案例来演示。但现在我想说,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好口碑,一个美丽乡村的宣传推广很重要,一个乡村文旅的模范带头和乡土人文的纯朴民风更重要!</h3><h3><br /></h3> <h3>最后,我引用泰籍北漂作家毛爱华(桦之)的朋友圈,我想这最能代表从城市穿越到乡村的感觉:</h3> <h3>当你从一个浮躁不安的现代文明跨入一个原始淳朴的古村落中,你会有一种不自然的穿越的错觉,仿佛,你的左脚还才刚刚离开世俗的尘嚣,你的右眼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窥探自己灵魂的净地。站在村口,你还怀疑,是否真的想要逃离,可就在你心犹豫不决的时候,你的脚步来到了一个摆着琴棋书画的院子。院子里,人们闲散地坐着,聊着,喝着,写着,弹着,笑着,他们的表情从容自若,不急不切。站起来,他们放眼望去,静收心底。坐下来,他们竖着耳朵倾听院长的心灵分享。他的分享真诚,自然,生动,听着听着,原来躁动的人群安静下来,空气变得凝重,因为人们渐渐懂了。人们懂了院长话里的深意,也离懂自己不远了。他说,我们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我活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话题虽老生常谈,可从他的嘴里说出,却有了几分特别,几分独到。于是,你不再纠结,不再犹豫,返璞归真成了你心的图腾。</h3> <h3>如果,他这么问我,我会说,当下就是自己,活着的目的就是找到灵魂的归宿,只是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它的归期,不能快,也不要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h3> <h3> 谁不爱这样的库村</h3><h3> 谁不爱这样的书院</h3><h3> 谁不爱这样的院长</h3><h3> 谁不爱这样的包老师</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