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章说字(一)

林俊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序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今天终于出版个人学术专辑了!把从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微信朋友圈所公开发表的近70篇专门谈论汉字的短文汇集成一本书,命名为《俊章说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一本个人的汉字学习笔记,从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各方面进行探究,但又不像《说文解字》那样单纯枯燥的文字学方面的客观知识罗列,而是以抒写个人主观情感为中心,记录了学习探究汉字的心理历程和心理感受,包括探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充满着个人学习过程的喜怒哀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本书主要记录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生字,有了疑惑之后就迫使自己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文章以汉字为媒介,以解说汉字为形式,描绘了自己学习过程中心灵跳动的轨迹,是个人教学日记的一部分,于是每一篇都有标明具体的写作日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语文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个汉字,学习语文就是从对一个个汉字的认识开始的,认识汉字的字形结构,认识汉字的读音,不仅有普通话读音,更重要的是潮州话读音。因为继承发扬潮州文化,保护挽救潮州话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义不容辞的神圣的历史使命,所以我在说字的过程中没有回避每一个字的潮州话读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习汉字看似枯燥乏味,但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每天都必须面对,一旦有所收获,我就顺手一点一滴地记录在我的手机里,保存在我的微信相册里。别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来做生意,晒吃喝玩乐,我则把微信当做日记簿,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几年下来,微信相册里的文章堆积如山,非常杂乱,难以翻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幸好近期发现了一种叫做"美篇"的软件,可以出版个人的"美篇书",于是我把三年来所写的有关说字的文章选集成一本"美篇书",这是我人生第一本专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8年2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俊章记于棉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行”是个多音字,主要有两个读音,xíng,há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我一般按照词性来决定读音,但“歌行体”是个特殊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歌行体”是个名词,“行”却要读xíng,没有理由的。但潮州话我以前听老师读作“韩”,我不跟随普通话读。(2021年9月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县令”和“知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在,我们称县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县长;在古代,则称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县令”或“知县”。那么,“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印象中,“县令”和“知县”在古代都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作为同义词,是可以随便用,似乎“县令”和“知县”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严格来说,“县令”和“知县”这两个词在历史上的使用范围是有所不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家知道,战国时期开始实行郡县制,管辖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县官叫做县令,人口不足万户的称为县长,县令和县长的官位和俸禄也不相同,县令的俸禄是“六百石至千石”,而县长只有“三百石至五百石”。这说明同是一县之长,“县令”跟“县长”在称呼上、职位上和待遇上是不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南北朝时期,经过三国两晋的战乱,由于人口大幅减少,才逐渐模糊了县城官员的称呼,“ 县长”这个称呼逐渐统一为“县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知县”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唐代,只是当时所谓的“知县”不过是找一个官员代理县令的职权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宋朝,皇帝经常挑选京官担任为县城的行政长官,称之为“知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了,现在我们针对以上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①先有“县令”后有“知县”。以唐宋朝为界,唐朝前有“县令”没有“知县”,宋朝后只有“知县”,没有“县令”。如果演明清时期的戏剧,称剧中人物为“县令”,就是违背历史常识的笑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②“县令”和“知县”一般没有同时使用,有“县令”时就没有“知县”,有“知县”时一般没有“县令”这个称呼,并非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不要轻易给“县令”和“知县”划等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外,我还对“县令”的“令”字,以及“知县”的“知”字产生兴趣:“令”在这里由动词活用作名词,令:发布命令的长官;而“知县”的“知”词性没有变化,还是动词,解释作管理、主持的意思。“知县”就是管理、主持一县的政事。《左传》中说“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史·苏轼传》中说苏轼“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说派苏轼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这些州的知州。除了知县以外,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事中的“知”,都是管理、主持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后,提醒同学们注意,“知县、知府、知州、知事”这些官名中的“知”,潮州话不要读“灾”,要读“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5月15日林俊章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莘莘学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句子中“莘莘学子”使用不当,因为该成语的意思是众多的学生,与“一位”相矛盾,但这凭的是意会,对于“莘莘”为什么要解释作“众多的样子”,我茫茫然,因为除了“莘莘学子”之外,我没见过“莘”还有其他用法,于是我上网查阅,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莘”竟然不读[xīn],而是读shēn ] !(我要记住这正确读音有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法查询到“莘”是不是形声字,也无法查询到本义,更不知道为什么要读[shēn]而不读 [xīn],只查到它倒是有两个读音[shēn]和 [xīn],但只要记得前者就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莘”字平时少见的原因是文言词。但“莘莘学子”一词是现代才有的,出自于: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戊戌变法失败后,这群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莘莘学子”的近义词是“芸芸学子”。但“万物芸芸”和“芸芸众生”语义重复了,大概是约定俗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芊芊学子”是“莘莘学子”的错误写法,很多人会将“莘莘学子”误写为“芊芊学子”,因为“芊芊”专门写草木,形容草木茂盛,没有众多这个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说“莘”的潮州话读音。虽然“莘”普通话是多音字,但潮州话却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读音,读字旁“辛”就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 “莘”的读音,我联想到“猩”,普通话可以读字旁xīng,潮州话却不能读字旁“星”,而是读“升”;“腥”的普通话也是读xīng,潮州话却有文读音和白读音两种,文读音读“升”,白读音读字旁“星”,但不能读“初”,现实生活中潮州人都把“鱼腥草”读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8月12日林俊章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说"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初一语文期末考时,有一道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汉字的题目,其中有个"莅临"很多学生不会写,连老师我都写错成"苙临"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心被针刺得隐隐作痛,于是我今天特意用文字记录我对个"莅"字进行探究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莅"是形声字,但是,字音却不读字旁"位",普通话、潮州话都读"利"(li第四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我问天,天不应;我问地,地不语。大家都笑我太天真,太痴,字典说怎么读你就跟着怎么读,何必问个"为什么",问了也是白问,自寻烦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我很无助,很无奈,因为对于文字,我无法像当年牛顿那样问"苹果为什么要往地上落",然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作为形声字的"莅"为什么不能读声旁"位"的问题我只好不了了之了,那么形旁"草"字头跟草又有什么关系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查字典得知,"莅"的本义是"走到近处察看"。我非常失望,草字头却跟草没有丝毫的关系,霸道总裁,太不讲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尽管心中不服气,但我不得不无条件服从领导安排。领导最常见的安排是让"莅"跟"临"组合,一起去欢迎贵宾或上级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其实,"莅"跟"临"是同义词,都是"到"的意思,而"莅临"就是"到来"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光临",都表示对别人到来的客气词,都是文言词,相比之下,"莅临"比"光临"的客气程度更强,表示到来的宾客身份更加高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除了"莅临"之外,用"莅"来组词还有点难,因为在现代汉语里很少用到这个字,它是文言词。我想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这里的"莅"可用其本义"</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察看</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莅事者"就是"察看政事的人",即地方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我把 "莅"错写作"苙",两个字是同音字且形相似,都是文言词。但"苙"比"莅"更少见,不认识也罢,辛辛苦苦认识了它,到头来可能永远派不上用场。读书真是无用,难怪聪明人都不肯用心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本来想探究“莅”的字形结构,到头来却探了个寂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2018年2月3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林俊章记于棉湖</span></p> <p> 说"铩"</p><p> 多次跟 "铩羽而归"擦肩而过,虽然好生面善,却不曾停下脚步向她打招呼,但因为在一张试卷上有这个词,今天我不得不停下来跟"铩"搭讪,交个朋友呗。</p><p> "铩"可以读字旁"杀",应该是个形声字,那么,"铩"跟形旁"金"有什么关系呢?</p><p> 原来,"铩"的本义是用金属做成的长矛,作名词。</p><p> 正因为"铩"是一种用来杀人的兵器,后来就引申作动词,表示受到摧残、伤害,如"铩羽"、"铩翼"、"铩翅"……</p><p> 从这些含有"铩"的词中可以看出,被"铩"的全部是鸟毛,但"铩羽而归"在现实生活中怎么都用来形容人,而不是写鸟呢?</p><p> 那是比喻义,把人遭受挫折,失败了,失意不得志,就好比鸟的羽毛受到伤害,不能高飞。</p><p> 与"铩羽"结构相似的词语是"暴鳞"。</p><p> "暴鳞"——池塘里的水干了,鱼鳞在晒太阳,鱼可惨啦。于是"铩羽"跟"暴鳞"是一对难兄难弟,手拉手走到一块就是一个成语——"铩羽暴鳞"。</p><p> 那么,成语"铩羽暴鳞"的"暴"应该作动词了,不能读bao(第四声),而应该读pu(第四声)。</p><p> 可是,我上网查了一下成语"铩羽暴鳞"中"暴"的读音,却没有看到有一个读"pu"的?</p><p> 不学无术,误导民众,该"铩"!</p><p> 同时也告诫我们, 在网上查询到的资料信息,不能捧为金科玉律,"尽信书不如无书"。</p><p> 2018年1月5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暴"</p><p> 昨天我为了了解一个"铩"字的读音和意思,特意去查阅资料,无意间遇到了一个带有"铩"字的成语——"铩羽暴鳞",于是对该成语里面的"暴"字产生了好奇:"暴"是什么意思?能读"bao"吗?</p><p> 上网查询,找了四五处,处处都说句中的"暴"读"bao(第一声)"。</p><p> 对于网站的这个读音俊章不敢苟同。</p><p> 不错,一般情况下"暴"读bao,做形容词,但在"铩羽暴鳞"中,"暴"作动词,通假字,"暴"通"曝","晒"的意思,这里必须读"pu(第四声)"。</p><p> 同样道理,在成语"一暴十寒"中,"暴"也是通"曝",读"pu"。</p><p> 当然现在有人干脆写作"一曝十寒"了,但如果要原汁原味就必须写作"一暴十寒",因为该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p><p> 既然"暴"通"曝",普通话读"pu",潮州话就要注意读作"瀑"。</p><p> 对了,别以为"曝"是"晒"的土话,其实是"斯文话"(文言)。潮州话里,只有"曝"没有"晒",如:"晒太阳"潮州话叫做"曝日";"晒萝卜干"潮州话叫做"曝菜铺"。</p><p> ——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p><p> ——林俊章曰:"暴字有两样读音,你知道么?"</p><p> 2018年1月6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苫"</p><p> 用心读文言文的潮州人应该有个发现:古老的潮州话是古汉语的宝库。不少现代汉语没有使用的词汇在潮州话里可以找到美丽的身影。</p><p> 大家知道,"避雨"一词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但潮州话却是说做"闪雨"☔️ ,那么,潮州口头语的"闪雨"这个音有文字可写吗?</p><p> 有,写作"苫雨"。</p><p> "苫"字很少见,一般人不会读。"苫"是个形声字,本义是"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作名词,读shan(第一声),而不读"占"(zhan);潮州话读"闪"的第一声。</p><p> "苫"的另外一个用法是由名词引申作动词,意思是覆盖,遮盖,如蒲松龄的《狼》里有"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苫"作动词时,普通话读作shan(第四声),潮州话读作"闪"。</p><p> 所以,潮州话"我去伊内块苫雨",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我去他家里避雨"。</p><p> 2017年12月5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刨"</p><p> 今天要教一篇名叫《植树的牧羊人》的课文,作为第一课时,我的教学中心任务是先解释题目和学习生词。</p><p> 本课生词里有个"刨根问底",读音和意思虽然都很容易,但我觉得这个"刨"字有点陌生,决定刨一刨它的根底。</p><p> 从"刨一刨它的根底"这话里可以看出来,"刨"是动词,相当于"挖"、"挖掘"。</p><p> 一定是有东西埋在土里了,才须要"刨"。要"刨"就得有挖土的农具,那么,"刨"字为什么不是"耒"字旁,而是立刀旁呢?</p><p> 这说明,"刨"具最初不是农具,而是用刀子来削东西,对了,"削"就是"刨"的孪生兄弟。</p><p> 没见过"刨"兄玩刀子是吗?那么你总有见过木工师傅拿着"抽刀"刨平木板的情景吧?所以,"刨"这个字是形声字,立刀旁表示该字最初是跟动刀子有关系。</p><p> 在读音上,"刨"潮州话只有一个读音"袍",但普通话却有两个读音,除了读pao(袍)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读音bao(第四声)。当"刨"作名词时,读bao,如上文提到的用来刨平木板的"抽刀",规范的名称叫做"刨子",要读bao;跟刨子有关的动词也读bao,如"用刨子来刨平木板",句中两个"刨"都要读bao(第四声)。</p><p> 通过这样刨根问底,我对"刨"字的音形义基本刨清楚了。读书人就要属于"刨",才能挖掘出金灿灿的宝藏。</p><p> 2017年11月8日</p><p> 林俊章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你可知道潮州人为什么叫男人作"禾埔"?"禾埔"这个音写成文字怎么写?——要写作"担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担夫(禾埔)"就是"担埔"的谐音,"担夫"的意思就是"担担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夫"是什么意思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夫"这个音是古时对男人的通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夫"是个多音字,潮州话有四个读音,其中有个读音读作"埔",如"轿夫",潮州话要叫作"轿埔","夫"不能读作"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潮州人叫男人作"担夫",突出了男人的重要地位,说明男人承担的责任重大,所以我们"担夫人"就得努力拼搏,勇于担当,才对得起"担夫"这个光荣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年11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俊章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附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文是对昨天初稿的修改,下文则是昨晚写的初稿,附在下面作为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担夫"潮州话怎么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轿夫"潮州话怎么读?要读作"茄7埠",在这里"夫"不读作"肤",不信你有听过"轿埔脚"这个词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夫"的普通话只有两个读音,作实词时读第一声,作虚词时读第二声;但潮州话的读音就复杂了,有四个读音,其中"夫"作为对成年男子的通称时,要读作"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家知道,潮州人称女人作"姿娘",叫男人作"禾1埠",这只是口头上的叫法,文字上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女人作"姿娘"、男人作"禾1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我今天由"轿夫"一词的读音受到启示,试图破解"禾埠"的由来和写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认为,口头话的"禾埠"在文字上要写作"担夫"!因为"在潮州话"担"与"禾1"谐音,在流传中"担"变成了"禾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以,潮州话里"担夫"一词的意思是"挑担子的人",表示男人就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男同胞们,我们要对得起"担夫"这个光荣称号!</span></p> <p>  文起八代之衰" </p><p> 韩愈是潮汕人民世世代代敬仰的恩公, 作为一个潮汕人,如果不知道韩愈是谁,那就好比法国人不认识拿破仑,美国人不认识华盛顿那样,可笑可悲。 </p><p> 被誉为"百代文宗"的韩愈,有不少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如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散文《马说》、《师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对韩愈的评价,留心学习的学生会说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我想还有一句更加恰当评价韩愈的话——"文起八代之衰"。</p><p> "文起八代之衰"是评价韩愈散文成就的专利产品,犹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专利;"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评价《聊斋志异》的专利一样。</p><p>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以前在初中语文课本出现过,有一次考试时我不会填空,此后我便把它背诵了下来,于是至今还记得。但对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求甚解,今天我就想查找资料解答这一道难题。</p><p> 1."文起八代之衰"的由来? </p><p>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里对韩愈在文、道两方面的高度评价。</p><p> 2."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p><p> 《说文解字》 :"起,能立也",作动词,"起"在这里可解释作"振兴",或者更加详细地解释作"从……中兴起",——韩愈的文章从八代的衰风中兴起,扭转了八代以来颓废的文风。也就是说,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p><p> 3."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p><p> "衰"本来是形容词,但在这里充当动词"起"的宾语,活用作名词了,可以解释作"衰风"、"衰态",即八代衰頽的文风。"衰"与前面的" 起"相对应,表示由衰转兴(起 ),"起……衰"就是"起于……衰"的省略。</p><p> 4."八代"指的是哪八个朝代?</p><p> 大家知道韩愈是唐朝人,"八代"指的就是在唐朝前面的八个朝代,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隋。</p><p> 这段时期文坛盛行写骈体文,追求华丽的形式而空洞无内容。韩愈非常不满,提出"不平则鸣"、"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于是倡导"古文运动",奋力转变衰頽的文风,所以后人评价韩愈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是"文起八代之衰"。</p><p> 最后,大家来欣赏一则谜语:"文起八代之衰"(打《三国演义》人名一)&lt;韩当&gt;</p><p> 2018年1月31日</p><p> 林俊章记于棉湖</p> <p>  谜语赏析</p><p> "文起八代之衰"(打《三国演义》人名一),谜底是"韩当"。</p><p> 这谜语怎么解释呢?</p><p> 大家知道,《三国演义》里面,孙吴有个开国元勋叫韩当,跟程普、黄盖一样,历经孙坚、孙策、孙权,是个屡立战功的老将。</p><p> "韩当"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人名,但是,猜谜要改变原来的意思而歪解才有趣味,于是把"韩当"这个名词拆开来变成两个词,"当"成了动词"担当","韩当"由人名变成一个动宾短语了。</p><p> "韩当"——韩愈担"当"得起"文起八代之衰"这个称号。</p><p> 由这则谜语我想起了与之非常相似的另外一个谜语:</p><p> "有教无类"谁提出?(打唐朝诗人一)</p><p> 大家知道,"有教无类"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但答案你不能说是"孔子",因为"孔子"不是唐朝诗人,必须由"孔子"来进行歪解。因为孔子名"丘",可以用"丘"来代替"孔子",并且"丘"是中国百家姓之一,所以谜底是唐朝诗人"丘为"。</p><p> 问:"有教无类"谁提出?</p><p> 答:(孔)丘为(之)。</p><p> 2018年1月31日</p><p> 林俊章记于棉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用"咄"字来组词,常见的是"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大概意思能够理解,但对单独一个"咄"字就不懂了,于是我对其产生探究的欲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咄"是个形声字,形旁"口",表示发声。什么声?呵叱声。所以,"咄"是个拟声词。这是认识"咄"字最关键的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咄"作为形声字,声旁现在却不表示读"出"(chu)音了,普通话读duo,读音差得远,但潮州话却能够体现出形声字的特点,潮州话"咄"跟"茁"、"拙"同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认识了"咄"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咄咄逼人":这是个成语,形容词,形容人的气势,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感到很难受,这是小人得志之举,所以"咄咄逼人"是个贬义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分析 "咄咄逼人"的结构关系,我认为是偏正关系,"咄咄"用来形容"逼人"的气势令人感叹,"咄咄"还是拟声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7.10.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林俊章记</span></p> <p> 说"怂"和"怼"</p><p> 上网阅读文章,经常遇到"怂"和"怼"字,开始并不在意,大概意思可以意会,就放过去了,没有深究。今天有空便对这两个字作一番探究。</p><p> "怂"一般必须组成词 "怂恿"才有意思,单独使用我就不懂了,作为网络语言,"怂"的意思是"软弱"、"认输",读音上,普通话和潮州话都读"耸"。</p><p> "怂"字我还会读,"怼"字我就不会读了,我在语文课本里从来没有读过。查字典得知,"怼"的普通话和潮州话都读"对"。作为网络语言,"怼"是对干或者对骂的意思。</p><p> "不要怂,怼回去",翻译成潮州话就是"勿浪面,敢敢个伊干返去!",很强势,不认输,爱面子。</p><p>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流行语,日新月异,只能边看边学。</p><p> 2017.10.14.</p><p> 林俊章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天要开始教“《庄子》二则”一课,今天利用星期天在家里备课时,产生一个感觉,每逢要用潮州话读“庄子”时,我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在记忆深处,似乎“庄”有不止一个读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庄”普通话只有一个读音,读zhuāng,潮州话虽然不是多音字,但我所听到的却有多个读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特意查询“在线潮州话”,得知它之所以有多个读音,主要是因为有“白读音”和“文读音”以及地方差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潮州,“庄”的白读音是“砖”,文读音是“棕”,而汕头的文读音是“装”。既然有三个读音,那该怎么办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一个字潮州话有多种读法,造成混乱,这现象不好,不能让其继续发展下去,我认为潮汕地区有必要统一语言了。怎么统一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汕音字典等工具书,没必要把各地的不同读音都一一标出来,只统一成一种标准读音。以上面“庄”字为例来说,“庄”虽然有三个读法,那就以“砖”为准,以“砖”为标准音的原因,我本人提出了统一潮州话的两个准则:①同一个字如果既有“文读音”又有“白读音”,以白读音为准;②同一个字,如果在潮州或汕头或揭阳,不同地方有不同读音时,以潮州为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语文老师,要承担起统一潮州话的历史使命,把“庄”读“砖”作为唯一读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么,庄周、庄家、庄稼、庄园、庄严、庄重,都读同一个音。(2021年5月9日)</span></p> <p> 说"盅"和"蛊"</p><p> 潮州人热情好客,每逢客人来,即端出"茶盅(钟)家伙"来泡"功夫茶"。</p><p> 何谓"茶盅家伙"?就是茶具,"茶盅"就是"茶杯"。</p><p> 既然有"茶盅",就还有"酒盅"。</p><p> ——"你一笑,两个酒盅坞雅死!"这句潮州口头语只的"酒盅坞"就是"酒窝儿",而"酒盅"就是"酒杯"。</p><p> 原以为"茶盅"、"酒盅"是不能等大雅之堂的潮州土话,但事实上"盅"是个高雅的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虽然没有使用了,却还在潮州话里保留着。</p><p> "盅"字,上下结构,形声字,上表字音(但潮州话不能读"中",而是读"钟"),下表字义,表示跟器皿有关,用器皿做成的酒器,即酒杯。</p><p> 由"盅"我想起另一个字跟"盅"外形非常相似的字——"蛊",但两者音义迥异。</p><p> 首先,"蛊"既不读"虫",也不读"皿",而是读"古(gu第三声)",潮州话则跟随普通话读作"久"。</p><p> 其次,"盅"是形声字,"蛊"是会意字,——就是把许多虫放在器皿里,让它们互相撕咬,到头来那只能够把其他虫都咬死了的,就叫它为"蛊"。可见,"蛊"是一种特别毒的虫,是名词。可组词"蛊虫"、"毒蛊"等。</p><p> 由于"蛊"这种虫太毒了,有人便把它培训成专门害人的可怕杀手,于是"蛊"由名词引申做动词了,由"毒蛊"转变为"蛊毒","毒害"的意思。"蛊惑人心"的"蛊"就是这种用法。</p><p> 幸甚至哉!今天结识了"盅"和"蛊"这两个新朋友。平时我多次跟他们打过照面,好生面善,但没有闲工夫去了解其姓名和来历。今天有幸跟他们促膝长谈,得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畅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叹。</p><p> 2017.09.24.</p><p> 林俊章记</p> <p> 说"假"</p><p>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我早在小学就学过,其中的‘假’字,潮州话读作‘家’(第二声),与‘真假’的‘假’读同音。</p><p> 可是,近日在教学中再次遇到‘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时,对于‘假’字的读音产生了怀疑。</p><p> 对于‘假’的读音,普通话有两个读音,很容易区分,不足一提,要提的是潮州话的读音。在我的印象中,‘假’有三个读音:‘家’(第二声)、‘京’(第二声)、‘賈’。</p><p> ‘假’的潮州话三个读音如何区分呢?</p><p> 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我对‘假’的读音形成了如下的认识:</p><p> 1.当‘假’作形容词,与‘真’相反时,潮州话读‘家’(第二声);</p><p> 2.当‘假’作名词时,潮州话要读‘京’(第二声),如‘假期’、‘暑假’、‘放假’、‘请假’等;</p><p> 3.‘假’的其他用法,包括作假设连词和动词,潮州话全部都读‘賈’,如‘假借’、‘通假字’等。</p><p> 成语‘狐假虎威’的‘假’是‘借助’的意思,也是作动词,照理潮州话应该读‘賈’,读‘家’(第二声)是错误的。</p><p> 是不是这样呢?我不敢确定,为了寻找证据,我查询了《潮州音字典》。字典里‘假’只有两种读音,与普通话相对应,至于读‘家2’和‘賈’,那是白读和文读的差别。</p><p> 这么说来,‘狐假虎威’的‘假’,两种读音都是对的,但因为‘狐假虎威’出自文言文,我还是主张读‘賈’好。</p><p> 2016.11.15.</p><p> 林俊章记</p> <h3> "诗和远方"赏析</h3><h3> ——读书笔记一则</h3><h3>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在前几年曾经很流行,我虽然在网上多次见到,但没有及时学习这句网络语言,意思不甚了解,一直没有接受和运用,直到今天才进行探究。</h3><h3>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语出高晓松的一篇文章《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但在"眼前的苟且"前面个别字眼有出入,其原文是"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h3><h3> 这句话很优美,简直是诗句,其中"诗和远方",有浪漫梦幻的意象,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h3><h3> 从结构关系来看,"诗"和"远方"不能并列,"诗"是个抽象名词,而"远方"方位名词,如"有朋自远方来",但在文中是"远方的田野"的省略。</h3><h3> "诗和远方"给人充满希望的感觉,与"苟且"形成对比。"苟且"是个贬义词,形容人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但在这里所形容的是眼前的生活境况,痛苦不堪,意思变化了,"苟且"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苟且的生活"。</h3><h3> "诗和远方"是新鲜出炉的网络语言,大家可以当做新成语来运用。</h3><h3> 新时代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没有用心揣摩,不知其妙!</h3><h3> 2018年3月4日</h3><h3> 林俊章记</h3> <p> 说"洘"</p><p> 在棉湖镇有个小村庄,文字写作“洘溪”。</p><p> 我不曾在书上读过“洘”字,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上网查,得到如下知识:</p><p> “洘”的普通话与“考”同音,意思是"水干涸"。那么"洘"应该是个形声字,可是潮州话却不能读字旁“考”,而是读“可”。</p><p> "洘"潮州话读“可”倒是非常符合生活实际。因为在潮州话的口头语中,水满就说作“水‘猪圆’”,水少了就说作“水洘(可)”。所以,“洘溪”的意思是这附近有一条溪,溪水不是很多,是条小溪吧。</p><p> 但是,在贡山公路的洘溪路口处的路标却写成了"考溪"?上网查询,发现有人写作"洘溪",有人写作"考溪"。这是怎么回事呢?</p><p> 我揣测: 因为社会上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了,"洘"字太偏僻,看懂的人太少了,倒不如干脆写作"考",这样大家看得懂,又容易写,社会上也倡导写简化字,把"考"写成了"洘",既大众化,又简单省事,况且写路标又不是在考试,把"洘"写成"考"没有老师骂,好用就行,于是"洘溪"就被活活烤成了"考溪"!</p><p> 2017年9月25日(第五周星期一早晨)</p><p> 林俊章记</p> <h3> "酒和故事"</h3><h3> 由"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网络名句,我联想到了与之非常相似的另外一句名言——"我有酒,你有故事吗?"</h3><h3>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是大冰的青春小说《阿弥陀佛么么哒》里面的名句。也有人倒过来成为"我有故事,你有酒吗?"</h3><h3> 我认为"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反映的是现代人相互交流、互相分享的生活理念,用了"酒"和"故事"这些生动形象的事物,富有表现力。</h3><h3> 分享是一种宽广的情怀。</h3><h3> 2018年3月4日</h3><h3> 林俊章记</h3> <p> 说"厉"</p><p> 童鞋们好,周末愉快!</p><p> 今天老师利用星期六时间给你们补课,专门讲一个"厉"字。</p><p> 话说老师在查作文时发现有个学生写了个错别字"再接再励",这个错别字错得并不离谱,每一届学生都有人写错这个词,很有代表性,所以今天老师拿出来讲一讲。</p><p> 老师为什么说"再接再励"错得并不离谱呢?因为"再接再厉"用来鼓励人继续努力,用"励"比"厉"更好接受,况且"厉"字容易使人想到"严厉"、"厉害"这些吓人的词语,跟"鼓励"好像牛头不对马嘴,不好接受,结果呢,"承认错误,坚决不改。</p><p> 好,今天林老师就来帮你彻底挖除病根,包你永不发病,——如假包换,无效退款。</p><p> 你所熟悉的"严厉"、"厉害"都是形容词,但"厉"最初是作名词,是"砺"的本字,"磨刀石"的意思,不信请看:"厉"字的"厂"形似山崖,表示跟山石有关。</p><p> 后来,"厉"的使用范围扩大了,由名词磨刀石引申为动词"磨刀"、"磨练"、"磨砺"。不信请看:"秣马厉兵"这个成语中的"厉"就是"磨"(兵器)。</p><p> "再接再厉"的"厉"也是作动词,"磨练"的意思!</p><p> 从结构关系来分析的话,"再接再厉"是个并列短语,既然"厉"是动词,那么"接"也是动词,解释作"接战"。</p><p> 再接再厉——继续奋战,继续磨砺(不要松懈),换成当今社会通俗点的词语就是——"加油"!</p><p> 好了,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告别错别字!</p><p> 嘢,加油!</p><p> 下课——</p><p> 2017.09.23. 林俊章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似乎“学生”一词是现代汉语才有的,古代是叫做“弟子”、“学子”,可我觉得“学生”二字有深刻的含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是一个名词,表示人的身份名称,读书人。为什么把读书人叫做“学生”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强调了学习要善于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老师所教的知识中感悟出新的知识、新的道理来,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活学活用,要先学而后生,即“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的“生”就是“化”的意思,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生”同一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见,“学”与“生”密不可分,“学”是“生”的基础和前提,“生”是“学”的目的,两者构成递进关系,表示学习的两个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与“生”本来是两个动词,现在把它们合并起来,就发生了十分神奇的变化,成了一个名词,成了戴在读书人头上的一顶帽子,却完全忘记了“学生”的本来面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而后生”跟“温故知新”所讲的道理是一致的,能把书读到这境界的学生就可以当老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8月12日林俊章记</span></p> <p> 说"占"</p><p> 开学了,班里来了一个姓"占"的新同学。这个姓我从来不曾见过,感到很新奇,便写下这则日记。</p><p> 这位新同学是由学校同事王老师带来的,我从王老师口中听出:"占"的潮州话要读"詹"。</p><p> 回到家里,我借助工具书对"占"进行了一番探究,并对所得到的知识整理如下:</p><p> "占"是个多音字,普通话一般读第四声,但作为姓氏时必须读第一声。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潮州话、客家话,作为姓氏,"占"与"詹"都读同音。</p><p> 作为姓氏,"占"与"詹"本来是两个不同源的姓,但由于读音相同,在热衷推行简化字的年代,为了书写方便,曾经有些人把"詹"简化为"占",两个同音姓就混淆了起来,(这种情况跟"萧姓"与"肖姓"相似)。俊章以为目前"占"与"詹"在口头上混淆不清,但在书写上不能再混淆了,要细心区分。</p><p> 遇到同音的姓氏,我们在书写时要认真区分,要尊重历史,尊重知识,不能凭主观臆断而随便乱写。</p><p> 在潮汕地区普宁市有个地方叫"占陇",那是一个镇。要不是我去那儿问眼科,亲眼看见文字,我不会想到潮州话的"尖"会写作"占"。现在想来,作为地名的"占陇"之所以叫"尖",那是姓氏,"占陇"就是"占家庄"的意思,"陇"表示地名。</p><p> 2017.08.31. 林俊章记</p> <p> 说"过"</p><p> 在教授《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时,我把"过"解释作"去、到、到……去",标题的意思是:去松源途中在漆公店吃早餐。</p><p> 由此我联想到在《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的"过"也是这种用法,便叫学生翻开课本查看,没想到2017年的新课本改动了,竟然把"过"解释作"经过",跟往年不一样了?!</p><p> 为什么使用多年的教材突然修改了这一处的词语解释呢?</p><p> 我不是说教材必须一成不变,不能修改,但改动必须有理由,总得事先跟前线使用的客户解释一下呀,否则就会被打个差评!</p><p> 虽然把"过寻阳"解释作"经过寻阳"或者"去寻阳"都说得通,但到某地去跟经过某地意思是有一点儿差别的,作为学术必须严谨认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p><p> 那么,"经过"跟"去" 到底哪种解释比较好呢?</p><p> 必须弄清楚当年鲁肃与吕蒙在寻阳论议时,鲁肃是专门去寻阳还是路过寻阳呢?那不是语文的问题,而是历史的范畴,必须去问历史学家,我无法评判。</p><p> 但是今天无意间看到一篇出自《三国志》的短文,我终于得到了答案:</p><p>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可知鲁肃的目的地是陆口,要去陆口必须经过吕蒙的驻地寻阳,所以,"过"解释作"经过"是符合事实的,新教科书改得好。</p><p> 2017.02.17</p><p> 林俊章记</p> <p> 说"进界"</p><p> 今天我奉命去揭西县第一中学查试卷,发现一间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名人名言:</p><p>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进界。——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p><p> 我蒙了!我竟然不知道"进界"是什么意思,便顺手把这幅"名言"拍了下来,以便向天下饱学之士请教。</p><p> 我不敢判定名校的"名言"写了错别字,只能怀疑自己孤陋寡闻,未能够与时俱进学习那么多的新词汇,但让我来写的话一定要写作"最高境界",而不敢苟同于"最高进界"。</p><p> 此外,对于"名人"的介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我认为中间的"的"字可以省略掉,这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中的"的"可以省略一样。</p><p> 对于结构助词"的"的使用,有必要的地方就使用,没必要的地方就尽量省略。</p><p> 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世人没有足够认真严谨的态度,总是马马虎虎,迷迷糊糊,敷衍成风。</p><p> 2017.07.08 林俊章记</p> <p> 说"广"</p><p> 作为揭西人,你可知道"揭西"的意思? "揭"指揭阳,"西"指西部,"揭西县"表示该县的地理位置在揭阳市的西部。</p><p> 既有个揭西,必有个揭东,是孪生兄弟,他们的母亲叫揭阳市,揭阳市之东叫揭东,揭阳市之西叫揭西。</p><p> 那么,作为广东人,你可知道"广东"在什么"广"的东部吗?</p><p> 同样道理,既有个广东省,又有个广西省,我却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广"是什么。</p><p> 大凡地名中的"东、西、南、北"都表示方位,如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洞庭湖以北为"湖北";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太行山以西为"山西";但是在地图上却找不到"广东"与"广西"中间有什么"广"。 </p><p> 那你知道广东省的简称为什么叫做"粤"吗? </p><p> "粤"是广东的历史渊源,广东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广东还不属于中国,只是原始部落,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百越之地",而"越"与"粤"相通,这就是广东简称"粤"的原因。 </p><p> 秦朝时,秦始皇平定百越后,建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管理,岭南地区开始成为中国的一部分。</p><p> 但你知道 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是哪里吗? </p><p> 是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古称广信县,是汉朝时交州首府,被誉为"岭南古都"。广东和广西的"广"就是指广信,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p><p> 但广东、广西这名称是在宋朝才开始有的,宋朝设立了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行政区,东路的治所在广州,西路的治所在桂州。 </p><p> 2017.02.21. </p><p> 林俊章记</p> <p> 说"起兴"</p><p> 又到了期末考时间。学生在下面考试做题,我则站在讲台上边监考边做题。</p><p> 当我做到"根据拼音写汉字"时,写下"即物起兴"后,突然发现试卷里"兴"的拼音标成了第一声,而我是读第四声的,难道试题标错了?</p><p> 我知道,"兴"有两种个读音,一个第一声,一个第四声。我是根据词性来区分读音的:</p><p> 1."兴"作动词时,读第一声,如:兴办、兴建、兴起、兴叹、兴学、兴兵、兴国、兴家、兴业……</p><p> 2."兴"作形容词时,也读第一声,如:兴旺、兴盛、兴亡、兴隆……</p><p> 3."兴"作名词时,读第四声,如:兴趣、兴致、兴味、雅兴、败兴、扫兴、兴高采烈……</p><p> 那么,"起兴"是什么词呢?有两种看法:</p><p> 1. 既然包含着"起"字,应该是动词,"兴"就是"起"的意思,读第一声;</p><p> 2."起"本身虽然是动词,但"兴"是动词"起"的宾语,"兴"作名词,应该读第四声。</p><p> 那么,"起兴"是一个词,还是一个动宾短语呢?</p><p> 那得看看"起兴"的意思如何解释了。</p><p> 查工具书得知,"起兴"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触景生情,因物寄兴,工具书还特意标示"兴"读第四声。</p><p> 大家知道,《诗经》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兴"就是"寄兴"、"起兴",那么,"起兴"应该是一个词,一个名词,必须读第四声。</p><p> 可是我上网查"搜狗百科"发现"即物起兴"中的"兴"却是读第一声!</p><p> 网上对"起兴"有不同的读音,莫衷一是。</p><p> 为什么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呢?</p><p> 2017.07.07. 林俊章记</p> <p> 说"暨" </p><p>  今天上午,我校举行了一个活动,名叫——"王长利公益基金会颁奖仪式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在这名字中间有个"暨"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探个究竟。 </p><p> 从字形和字音来看,"暨"与"既"同音,这说明"暨"是个形声字,形旁是"旦",声旁是"既",本义是初升略现的太阳,作名词。但后来"暨"的使用偏离本义十万八千里:</p><p> "暨"最常见的用法是作连词,相当于"和"、"与"、"及",上面所见到的"王长利公益基金会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就是这种用法。 其次,"暨"还可以作介词,相当于"至"、"到",如"暨今"。</p><p> 这个"暨"字的确平日里很少见,才引起我多怪,它现在一般只出现在活动主题当中。但我好生困惑,为什么在宣传标语中要用上一个文艺词汇"暨"呢?直接用"和"不好吗?语言大众化,通俗易懂,白中夹文,反而不伦不类。 </p><p> 2017.06.06. 林俊章记</p> <p> 说"自"</p><p>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千古名句,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p><p> 然而, 今年的教材却把"只缘"改成了"自缘"了。</p><p> 为什么要改呢?</p><p> 不知道。</p><p> "只缘"的意思是"只因为",那么"自缘"是什么意思呢?</p><p> 大概"自缘"就是"只缘"吧,——猜测而已,我找不到理由根据。</p><p> "自"是不是通假字,"自"通"只"呢?</p><p> 为了证明这个假想,我查阅了不同的工具书,其中有《古汉语字典》以及通假字大全,都没有"自"通"只"的情况 </p><p> "自缘"一词不曾见过,"只缘"却有见过,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为了这个"自缘",花费了我不少心血,到头来一场空,毫无所获。</p><p> 编书的大砖家,千万不要瞎折腾,你如果吃饱没事做,就把诗句随便改动一个字,如此改革创新,让教书的臭老九情何以堪!</p><p> 2017.02.23.林俊章记</p> <p> 说"铁耙"</p><p>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这是纪昀在《河中石兽》中的一句。</p><p> 教科书里有特意对"曳铁钯"注释:1."钯"必须读pa(第二声);2.意思是"拖着铁钯"。</p><p> 看了课本注释后,我提出了一个疑问:"钯"不是读ba(第三声)吗?为什么这里要读"pa(第二声)"呢?</p><p> 查字典知,"钯"是个形声字,表示一种金属元素的名称,必须读"ba(第三声)",如果读"pa(第二声)"那是通假字,通"耙"。</p><p> "耙"从字形看,是形声字,表示一种农具,其造型好像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耙。这种农具尽管是用铁打造而成的,也不能写作"铁钯","铁钯"是对"铁耙"的误解,是不规范的。</p><p> 我发现现实生活中,"耙"跟"钯"人们没有严格区分,存在着乱用的现象,但作为最高权威性的教科书怎么能把"铁耙"写作"铁钯"呢?是随波逐流地从众吗?</p><p> 此外,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对前面那句话,在朗读时,"无迹"前面必须停顿,倒不如干脆加上一个逗号,变成:"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p><p> 为什么要添加一个逗号呢?</p><p> 因为在朗读时这里确实需要停顿,加上逗号之后,使停顿更加自然从容,语气舒缓;加上逗号之后,不仅可以突出"无迹"这个结果,还可以在形式上使前面三个动宾短语更加整齐划一。</p><p> 没有勇气敢于修改大文豪的作品吗?</p><p> 2017.06.01. 林俊章记</p> <p> 说"谓"</p><p> 我查过字典,"谓"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wei(第四声)。</p><p> 那么,容许特殊情况例外的吗?比如,"谓"作为通假字时,允许读它所通的那个字的读音吗?</p><p> ——既然是通假字,当然要读它所通的那个字的读音了,这还用问?问题是"谓"有作为通假字的情况吗?</p><p> 有。请看下列句子:</p><p>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p><p> 2."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p><p> 上面句子中的"谓"都是通假字,"谓"通"为",相当于"是"。</p><p> 既然"谓"是通假字,"谓"通"为",那么"谓"就得读作"为"了。</p><p> 接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怎么读呢?你别忘了"为"是个多音字,除了读第四声之外,还有读第二声的,当"为"用作动词时就要读第二声了。</p><p> 在"太守为(谓)谁"中,"为"是判断动词,必须读第二声,那么,"谓"也要跟随着读第二声了!</p><p> "谓"读"为"的第二声,这只不过是我一家之言,实际上我从来不曾见到有人把"太守谓谁"的"谓"读第二声的,而教科书里不仅没有指出"谓"在这里是通假字,更没有指出它的读音。</p><p> 我不知道该"随波逐流",还是"坚持真理"?……</p><p> 2017.05.27. 林俊章记</p> <p> 说"峪"</p><p> 今天我认识了一个"峪"字。</p><p> "峪"字本来对于我来说不是生字,但由于这个字平时使用得少,没有认真探究,今天不小心把它错读作"谷"(gu)了。</p><p> 读错之后,我就想:"峪"的意思就是"山谷",应该是个形声字,那么,它为什么不能读字旁"谷(gu)",而要读"yu"呢?</p><p> 我经过探究发现,"谷"除了"gu"这个最常见的读音之外,确实存在过"yu"这个读音,如:我国古代有个少数民族叫"吐谷浑",其中的"谷"就必须读作"yu",此外这里的"吐"必须读作"土"。</p><p> 无独有偶,带着"谷"却不读"gu", 跟"峪"的读音情况相似的字还有:"欲"、"裕"等,——看到有"同病相怜"的,我愤愤不平的心理马上平衡了下来。</p><p> 知道了"峪"的普通话读音,再说潮州话的读音。</p><p> 我本人认为,既然"峪"的普通音不能读字旁"谷(骨)",那么潮州话也不能读"国",而要跟着普通话走,普通话读"yu",潮州话就应该读作"育"。</p><p> "峪"跟"欲"普通话同音,潮州话也该读同音,都读作"育"。但是"欲"很多人只知道潮州话读作"爱",却不知道"欲"潮州话文读是"育"。</p><p> 2017.05.18</p><p> 林俊章记</p> <p> 说"犀"</p><p> 今天在写"心有灵犀"时,竟然忘记了"犀"字怎么写,只记得下面有个"牛"字,而上面却模糊不清了。</p><p> 我仿佛摔了一跤,爬起来后,我擦擦摔出的血滴,然后坐下来探究一下摔跤的原因。</p><p> 我反思 "犀"字不会写的原因,除了平日里少使用不熟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求甚解,对这个字没有完全彻底地了解,于是我决定要对"犀"进行亡羊补牢,要把"犀"的祖宗十八代都弄明白!</p><p> "犀"是个形声字,形旁是"牛",上部跟"尿"字有点儿相似,但绝非"尿"字,故读音不读niao,而是读xi,潮州话跟随着读"西"。</p><p> "犀"的本义就是犀牛,是牛的一种,但这种牛真是牛逼,别的牛角是长在头顶两侧,而犀牛偏偏把长尖角长在鼻子上,真是奇葩了!</p><p> 所以古人认为犀牛是怪兽与牛杂交后的变种,在造字时把这个意思体现在上部,上部原来是"尾",表示交配、配种,后来楷书误将"毛"写作"水"了。</p><p> "犀"这个字本身就太古怪了,因此带有"犀"字旁的字,无论是读音还是意思,都跟"犀"没有关系,如"墀"、"遲"等字的读音都不读xi,而是读chi"(第二声)。</p><p> "犀"的本义是犀牛,作名词,因为犀牛有尖锐的角,故可引申作形容词,如"犀利"(像犀牛角一样尖利)。</p><p> 那么,"灵犀"又是什么意思呢?</p><p> 从语法结构上分析,"灵犀"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灵"就是"灵异","犀"不是"犀牛",而是特指"犀牛角";"灵犀"就是"灵异的犀牛角"。</p><p> 犀牛角有何灵异呢?</p><p> 相传犀牛角具有镇妖、解毒、分水</p><p>等奇特功效。</p><p> 此外,犀牛这种怪物的角跟普通的牛角不同,犀牛角有一条贯通两端的白色纹理线,才有灵敏的感应,这就是"灵犀"。</p><p> 后来,有人就把"灵犀"从牛角转基因到人体上,说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彼此的心思能够心领神会,是"心有灵犀"。</p><p> "心有灵犀"这个成语的发明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他在这首叫做《无题》的诗里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p><p> 么么哒……</p><p> 2017.05.23. </p><p> 林俊章记</p> <p> 说"益" </p><p>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意思是:我死之后,子夏将比以前有进步,子贡将比以前有所退步。</p><p> 但我不满足于大概意思,而是要咬文嚼字地探究句中"损"和"益"的用法。</p><p> 从两者之间关系看看,"损"与"益"构成反义词,如"谦受益,满招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费祎等之任也。"</p><p> 既然是反义词,两者的词性应该相同,都是什么词呢?</p><p> 以"益"为代表来说,一般解释作"利益、益处",那么"益"是名词;此外,"益"还可以当副词,解释作"更加",如"精益求精"、"穷且益坚"、"多多益善"……</p><p> 但从"商益赐损"来看,"益"和"损"都是动词,解释作"进步"和"退步"。</p><p> "益"作动词,这种用法比较陌生必须多举例子,如"益寿延年"。</p><p> 其实,如果探究"益"的本义,最初就是作动词的,"益"通"溢",会意字,表示水漫出,后来引申为水涨,如:"澭水暴益"(《吕氏春秋》)。</p><p> "益"可作动词,是一项令我睡不着觉的重大发现!</p><p> 2017.05.11. </p><p> 林俊章记</p> <p> 说"禄"</p><p> 五一节前夕,学校举行期中考试。所以五一期间当学生在外面玩得很开心的时候,我正呆在家里埋头查试卷,过了个"假五一"。</p><p> 查完语文试卷再查历史试卷,我发现无论是语文试卷还是历史试卷,学生们总喜欢把"示"字旁的字写成"衣"字旁,仿佛对"衣"字旁情有独钟,而对"示"字旁望而生畏。</p><p> 究其原因,除了现在的学生不用心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明白"示"字旁跟"衣"字旁有什么区别。</p><p> 我多次跟学生讲:"示"字旁的字义跟求神有关,"衣"字旁的字义跟衣服有关。为加深印象,我把这两句秘诀写在黑板上,叫学生念了三五次。</p><p> 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每逢考试终究要写错,在历史试卷上把"安禄山"这个历史名人的"禄"写成了"衣"字旁,害得我把历史课教成了语文课。</p><p> "禄"字为什么要写作"示"字旁而不能写作"衣"字旁呢?</p><p> "禄"字我们常见的场合是"俸禄","俸禄"就是"工资"的意思,发了工资就可以买新衣服穿了,写成"衣"字旁多"合理"呀!</p><p> 但我们讲字义所追求的是正宗,即本义。"禄"的本义是"福气",名词。既然"福"是"示"字旁,那么"禄"也是"示"字旁。——我们潮州口头话说"这个人真有食禄","禄"指的是有"口福"。</p><p> 那么,"禄"和"福"为什么都是"示"字旁呢?它们跟"神"有什么关系呢?</p><p> 你知道"三星拱照"这个词语吗?"三星"就是三个星官,即"福星"、"禄</p><p>星"、"寿星"这三个吉神。可见"福"和"禄"本来就是神,当然跟"神"有关系了,所以都要带"示"字旁啰!</p><p> 2017.05.06. 林俊章记</p> <p> 说"涌跃"</p><p> 查作文时,发现有学生在作文里写着"勇跃参加",我一眼就能看出"勇"是错别字,随手把"勇"改成"涌"。——"勇"和"涌"尽管普通话同音,但如果用潮州话读就不同音了,很容易区分。</p><p> 但后来我根据"yongyue"这拼音在手机上查询,网络显示出来的词却写作"踊跃",而没有"涌跃"!——我很惊讶,难道"涌跃"也是错别字?那我的老脸将往哪里放!</p><p> 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有"涌跃"这个词存在吗?</p><p> 上网查询:确实有"涌跃"一词,我还看到有"涌跃发言"、"涌跃提问"的用例。</p><p> 那么"涌跃"跟"踊跃"有区别吗?</p><p> 涌:形声字,本义是水由下往上冒出来,作动词。踊:也是形声字,也是动词,人用脚往上跳。</p><p> 踊跃:有两种用法,其一,作动词,跳跃;其二,作形容词,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查词典知,"涌跃"也写作"涌趯",意思是"升腾、跳跃",。——那么,"涌跃"只能作动词,不能作形容词使用!</p><p> 在《百度文库——1000个常见易错字》里,把"涌跃报名"的"涌"列为错别字,应该把"涌"改为"踊"。</p><p> 结论:如果作动词,"涌跃"跟"踊跃"没有区别,可以通用,但如果用来修饰动词,严格来说必须用"踊跃",而不能用"涌跃"!</p><p> 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网络里还是报刊上,人们对"涌跃"和"踊跃"根本分不清楚(连我这专业的语文教师都写错了),乱用的情况非常普遍,问题严重,积重难返啊!</p><p> 2017.05.06. 林俊章记</p> <p> 说"鞠"</p><p> 唉,人老了,记忆力在衰退。今天要手写"鞠躬尽瘁"时,竟然"鞠"字写不出来,只记得右边,左边忘记了,一查才知道是"革"。但我就纳闷了,"鞠躬"不就是弯一下腰吗,跟"革"有什么关系呢?</p><p>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工具书了。</p><p> 原来,最初的"鞠"是名词,是一种用皮革做成的踢着嬉戏玩乐的皮球,叫做"蹴鞠",大概踢球必须弯着腰吧,后来"鞠"变成了动词,弯曲的意思。"鞠躬"的字面意思是"弯曲身体"。现在通过这个动作来表达恭敬,叫做"鞠躬礼"。由于鞠躬礼传递出一种崇敬的态度,"鞠躬"在"鞠躬尽瘁"里由动词摇身一变成了形容词,形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p><p> "鞠躬尽瘁"这个成语用来像诸葛亮那样为了国家而勤奋工作,呕心沥血,一直干到死的人,所以,我以为"尽瘁"就是"到死"的意思,其中"瘁"就是"死"。</p><p> 为了验证我的推断是否正确,我又查阅工具书,结果发现我错了。</p><p> "瘁"是个形声字,从疒,卒音。而"卒"是极端的意思,"卒"与"疒"合并起来就是"极端劳累而病倒了",——还没有死。与其说"瘁"是形声字,不如说它是会意字。</p><p> "瘁"是形容词,形容人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卖力,干得过度疲劳而病倒了,这种工作态度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忠"。</p><p> 那么,"尽瘁"的"尽"又如何解释呢?如果"瘁"是名词的话,"尽"就是动词,竭尽,用尽,但这里"瘁"是形容词了,我估计"尽"就应该作形容词,完。合起来,"尽瘁"应该是形容词,而"鞠躬"也是形容词,"鞠躬尽瘁"是个并列短语。</p><p> 2017.03.30.林俊章记</p> <p> 说"萧"</p><p>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开国大将中,有一个叫做"萧劲光",但在有些地方却写作"肖劲光"。真把我搞糊涂了,到底将军是姓"萧"还是姓"肖"呢?我决定探个究竟。</p><p> 在"搜狗百科"中看到"中文名:萧劲光;别名:肖劲光",在后面有补充说明"肖是萧字的俗写",——怎么有这样的"别名"和"俗写"呢?两个姓不就混淆了吗?</p><p> "萧"与"肖"相混是历史遗留问题。大家知道,在七十年代中国曾经推行一批简化汉字,其中就规定把"萧"简化为"肖","萧"的所有义项包括姓氏都并入"肖","萧"姓的人全部改姓"肖",后来简化汉字虽然取消了,但户籍管理要马上改是很难的,这就造成了"萧"与"肖"混淆不清的现象。</p><p> 查百家姓排名得知,"萧"是中国一个大姓,在2015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萧姓排名第30;而"肖"是排在300名之后,是个人口稀少的小姓。</p><p>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听到有人姓xiao,在没必要搞清楚是哪个xiao的情况下,你大可大胆地认定是姓"萧",因为"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p><p> 2017.03.11</p><p> 林俊章记</p> <p> 说"斜" </p><p>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p><p>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p> 这是清朝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著名诗篇,其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感人至深,一直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我多次给学生教授这首诗。 </p><p> 然而今天有个学生对我说开头一句诗中的"斜"不能读作xie,应该读作xia,是他姐姐说的。 </p><p> 我一听就愣了,有这般奇事,多年来不曾听到,老夫必须调查一下。</p><p> 我翻开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一查,没有啊,"斜"并非多音字,只有xie这一读音。 我还不罢休,再拿出一本《古今汉语实用大词典》,终于发现有xia这个读音,但那是在xie后面打个括号补充说明"旧读xia"。</p><p> 什么叫"旧读"呢?大概是古时曾经有过xia这个读音吧。——那么,古人才把"斜"读作xia,"斜"现在"新读"就是xie了,我长期读作xie是没有错,哈哈,我悬着的心可以放下来啦! 但"斜"今天普遍读作xie之外,旧时也确实有xia这个读音存在。"存在就是合理的",因为在这首诗里"斜"只有读作xia了,才能与"涯"、"花"押韵,共同押a韵,这才符合诗歌韵律的要求。</p><p> 结论:"斜"一般情况下读xie,但如果出现在诗句的最后,为了押韵就必须读作xia。 </p><p> "斜"这个字的读音还真有点儿"斜"。</p><p> 2017.02.15 </p><p> 林俊章记</p> <p> 说"生"</p><p> 今天我给学生教授了一首名叫《賈生》唐诗。课本里有解释,"賈生"就是指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我不禁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称贾谊为"賈生"呢?这里的"生"是什么意思?</p><p> "生"作为名词,表示对人的称谓。在我的记忆里,是对后生晚辈的称谓,可以解释作"年轻男子",如:戏剧里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西厢记》里有个张生;宋濓的《送东阳马生序》里称太学生马君则为马生,一个个都是小鲜肉。</p><p> 至于广州、深圳的粤语里,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是男士,一律称为"某生",我认为"生"的这种用法是不规范的口头习惯。</p><p> 那么,在古诗文中賈生的"生"如何解释呢?</p><p> 我只好查阅工具书了,终于在众多义项中找到一个恰当的解释"有学问的人",如"儒生"。贾谊学问渊博,就被尊称为"賈生"。</p><p> 称呼"有学问的人"为"生",那"生"就是相当于文言文的"子"、"夫子",可以翻译成"先生"。不论年纪,只要有学问的读书人,哪怕只不过是个秀才,也称之为"生",体现出古代对知识的尊重。</p><p> "学生"作为一个名词,可以解释作"学习做先生的人",说明读书的目的是追求学问,而不是做官赚钱。</p><p> 2017.02.14.</p><p> 林俊章记</p> <p>"卷煎"和"粿肉"</p><p> 今天是元宵佳节,林俊章恭祝大家元宵节快乐!</p><p> 每逢佳节,潮汕人的餐桌上总有"卷煎"和"粿肉"这些美味佳肴。</p><p> 何谓"卷煎"?——卷而煎之,是以谓之曰"卷煎"也。</p><p> 何谓"粿肉"?——以粿包肉,是以谓之曰"粿肉"也。</p><p> "以粿包肉",岂不是"肉粿"吗?奈何称之为"粿肉"乎?</p><p> 何为"粿"?粿者,米粉也,也泛指用米粉为原料做成的食物,如"粿条"、"粿汁"。</p><p> 那么"粿肉"是用米粉为原料吗?非也。是用腐膜包着肉丝、马蹄、五香粉等原料。</p><p> 啊!我终于明白了。"粿肉"很可能就是"裹肉",因为"裹"字被潮汕人错误读作"果",由"果"这个音,又错误地写作"粿"。</p><p> "粿肉"就这么将错就错,约定俗成了,而正宗的"裹肉"反而成了假货。</p><p> 2017.02.11.</p><p> 林俊章记</p> <p> 说"鲠" </p><p>  每天早晨五点左右我就醒来,起来后习惯于先喝两碗茶,边喝茶边看占豪微博。</p><p> 我很关心时事,而时事评论家占豪先生则坚持天天写时事评论文,他熬夜写了四五篇文章赶在凌晨发表,当我清晨起来阅读时,阅读量已经超过十万人了,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兴趣相同的人还真不少。</p><p> 今天占豪文章的头条是评论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四天来所打出的五个电话,借此分析国际关系。当我读到"如鲠在喉"一词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我曾经想使用这个词却苦于"鲠"字不会写,今日与之邂逅,真是"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p><p> 这个 "鲠"字我确实不懂,不仅没有学过,而且不好接受,因为它的用法与潮州话不同,在潮州话里"鲠"专门做动词,表示人在吃东西时被东西卡住了(鲠着),但在"如鲠在喉"中,"鲠"是名词,鱼骨的意思,这是"鲠"的本义,我怀疑它是个文言词,现代汉语很少单独使用。</p><p> 由"如鲠在喉"我联想到"因噎废食","噎"也是文言词,现在由"堵塞"、"卡住"所代替了。表示这一意思的词还有个"梗",如"梗塞"、"心肌梗死",但受堵的地方不是喉咙了,而是心脏。 </p><p> "鲠"的读音,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潮州话,都与"梗"同音,两者都是形声字,都是名词。"鲠"是鱼字旁,表示鱼骨头,"梗"木字旁,表示木本植物的枝干。 </p><p> "如鲠在喉"有个近义词叫"骨鲠在喉",怎么读呢?也就是说"骨鲠"要连读成一个词,还是断开来作为两个词?对词义的理解不同,读法就不同了,所以我才专问读法。 </p><p> 因为"鲠"只能作名词,不能作动词,所以"骨鲠"是一个并列名词,不是主谓短语,必须连读。</p><p> "骨鲠"也可以写作"骨骾",读音相同,意思也相同,几乎没有差别,"骾"是"鲠"的通假字,如果一定要区分,从字形看,"鲠"是鱼刺,"骾"是动物的碎骨。</p><p> 今天收入了一个"鲠"字,记入我的账簿里。</p><p> 2017.01.26.</p><p> 林俊章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我在“林伦伦方言茶话”公众号看到了林伦伦教授为佃介眉先生的特殊作品——《母嘱》而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此文,我第一次发现中国百家姓里面还有个——佃姓,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对中国姓氏很感兴趣,有所研究,今天遇到一个新姓氏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兴奋之余,作了这则学习笔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读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语文课本里有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介绍他的家庭出身是佃户,“佃户”的意思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向地主租借土地来耕种。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一个生字——“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佃”虽然是个形声字,却不读字旁“田”,普通话读diàn;潮州话,这个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读音,我则以前老师怎么教我,我今天就怎么教学生,我教学生读作“殿”(由普通话转过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佃户”是个名词,但拆开来“佃”本身却是个动词,租的意思。不过,从字形来看,“佃”表示人在田间耕种,“耕种”才是“佃”的本义。但我压根儿没想到“佃”还有另外一个用法,作姓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佃姓是个稀有姓氏,在全国人口大约才1000人,在全国姓氏排名排1316位。这么稀小的姓氏,偏偏在我们潮汕地区的潮州、揭阳、普宁,都有人姓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认识一个姓氏总是从这个姓氏的历史名人开始的,下面我举几个姓佃的学者:佃松宜(系统工程)、佃袁勇(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佃少娜(药物分析学)、佃蔚敏(作物遗传育种)、佃雪辉(临床检验诊断学)、佃仁森(中西医结合)、佃艳(妇产科学)、佃岳武(声学)……在潮汕地区最出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当推诗书画印四绝的潮州前辈名贤佃介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佃介眉(1887-1969),潮州人,男,又名佃颐、佃寿年,号雁门退士、荻江居士,晚年自号老眉。原在广东潮州市任教师。幼承家学。天资聪颖,从小说喜欢诗书画印,遍临百贴名画。青年时就学并毕业于金山书院。先生学博艺精,擅长书、画、诗、文、工篆刻,技艺得力于传统而不为所囿,成就卓然。其书法艺术造诣很高,隶书尤卓著,曾得郭沫若赞赏。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部分佳作为汕头市、潮州市博物馆收藏,遗作甚丰,是潮籍著名书画家。处事经:"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佃介眉的卓越成就,使我认识到在现代史上潮汕地区出现了一批巨星:书画家——佃介眉、散文家——秦牧、经济学家——许涤新、爱国侨领庄世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完了佃家的历史名人,我们再来探究佃姓的起源。话说在商朝时有个官职叫做“佃”,负责为商王开垦荒地,这个官员的后代子孙就以官职为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结一下“佃”的用法: ①作动词,耕种;②向别人租地来耕种;③管开荒耕种的官职;④以佃这官职作为姓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4月17日林俊章记</span></p> <p> 说"薅"</p><p>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一句俗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为流传,沿用久了遂为成语。</p><p> 在很多地方,"羊毛"不能解释作"羊身上的毛",而是比喻好处、利益。夺取别人的利益叫做"剪羊毛",如美国通过加息的手段吸引资金流入美国最终目的是要剪世界各国的"羊毛"。</p><p> 除了"剪羊毛",还有"撸羊毛"。去年12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标题叫《撸羊毛》的短文,着重讲"撸"的读音。年底经常在财经网站看到有"薅羊毛"这个热词。</p><p> "撸羊毛"和"薅羊毛"是近义词,都是用于P2P行业,指一些网贷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有些人专门针对这优惠活动进行投机谋利,被称为"羊毛党",这种获利行为就叫做"撸羊毛"或者"薅羊毛"。</p><p> 对于"薅"这个字我以前不认识,以为读作"ru,媷",却无法打出字来,只好去查字典,得知不能读字旁,必须读hao,潮州话读作"蒿"。</p><p> 那么"薅"为什么要带草字头呢?因为这个字的本义跟草有关,表示锄草、拔草、除草的意思。</p><p> 结论:"撸"和"薅"还有个共同点,都不能读字旁。</p><p> 认识了一个生字,就是一笔进账,恶能无记? </p><p> 2017.01.20.</p><p> 林俊章记</p> <p> 说"诀"</p><p>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p><p> 这是史铁生在其散文《秋天的怀念》中的一句话。</p><p> "诀别"是什么意思呢?既然含有个"别"字,那应该含有"分别"、"离别"的意思;既然"诀别"前面加上"永远的",那么这种离别就是一别之后就永远不再相见,这种分别也叫做"永别"、"死别"。</p><p> 其实,查词典可知,"诀别"前面即使不加上"永远的",也含有"永别"、"死别"的意思,"永远的"一词是可以删去的,没有改变句意;带上"永远的"可以起强调作用,突出遗憾的感情。</p><p> "诀别"一词的意思我虽然能够理解,但要拆开来解释其中的"诀"字,我颇为难。</p><p> 对于"诀"字,平时我们常见于"秘诀"、"口诀"、"诀窍",这些词中的"诀"都是作名词,而"诀别"是动词,意思是不同的。</p><p> 查《说文解字》知道:"诀,别也",那么"诀"可以解释作"告别、离别"的意思。</p><p> "诀"与"决"形相似,音相同,看来"诀"是形声字,为什么要带"言"字旁呢?</p><p> 我猜测,古人在离别时大概也要相互说声"拜拜",这么一来离别确实跟"言"有关系,"诀"字是可以带"言"字旁的。</p><p> OK,问题解决了。</p><p> 2017.01.04</p><p> 林俊章记</p> <p> 说"诞"</p><p> 今天读到课文里"怪诞不经"一词时,竟然把"诞"错读为"延"了,以为可以读字旁的,——忘记了它就是"圣诞节"的"诞"字!</p><p> 在懊丧之余,我对这个"诞"字迷惑不解:"诞"不是形声字吗?怎么不能够读声旁"延"呢?"言"字旁的"诞"怎么跟"言"没有半毛钱关系呢?我对这个"诞"字感到很"怪诞",决心仔细探究一番。</p><p> 先查《说文解字》,却查不到有解释"诞"字;再查《新华字典》,发现所有的义项都跟"言"无关,我感到很失望。</p><p> 后来我在丁少锋的新浪博客找到对"诞"的本义的"一家之言",看后我终于豁然开朗,如获至宝,遂整理记录如下:</p><p> "诞"就是"言延"——言语延长无止境,即"诞"的本义是说话啰嗦。</p><p> "诞"跟"出生"没有关系,但自从家里生了孩子之后,父母、爷爷奶奶围绕着孩子的话就多了起来,——"诞"了起来,"诞"跟"生"有了联系,"诞"被"生"同化了,于是就有了"诞生"、"诞辰"、"华诞"等词语的产生。</p><p> 同样,"诞"跟"怪"本来没有关系,但有一本叫《神异经》的古书讲述一种叫做"诞"的怪兽,非常怪异,于是"诞"就变成了虚妄、夸大、古怪的代名词,就有了"怪诞不经"这个成语。</p><p> 2016.12.14</p><p> 林俊章记</p> <p> 说"月"字旁</p><p> 中国的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字音,大量的形声字给我们对汉字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像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两点水表示跟寒冷有关,草字头表示草本植物,木字旁表示木本植物。</p><p> 那么月字旁的字是否表示与月亮有关呢?</p><p> 非也。像:肌、肋、肝、脏、肺、脂、肪、肚、胆、肛……,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虽然是"月",意义却跟月亮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怎么解释呢?</p><p>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些字虽然跟月亮没有关系,却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跟肌肉有关系。知道这个秘密之后,你就会理解"脍炙人口"这个成语了。</p><p> 因此,我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月"字旁的字跟"肉"有关系,跟"月"没关系!</p><p> 其实"月"在普通话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读音,读作"rou(第四声,与"肉"同音)",如,汉武帝派张骞去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大月氏"的"月"普通话就要读作"肉","氏"要读作"支",估计很多人都把这个词读错了。</p><p> 由"月"普通话有读"肉"这个音,我想到潮州话"月字旁"是否要读作"肉字旁"呢?</p><p> 此外,在我的生活阅历里,潮州话对于"肉"还有另外一个叫法"无鸭(潮州拼音)",有一句潮州俗语这样说:"食鱼食月,着菜烧甲";我还曾经听到有人把"猪肉"叫做"猪月";香蕉中有一种叫"月蕉"。于是我猜测表示"肉"的意思的"月字旁"的"月",潮州话很可能要读作"无鸭",而不能读作"袜"。</p><p> 对于"月字旁"的"月"潮州话怎么读,我提出了两种新读音,在潮州话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可悲的是至今没有权威性的潮州话字典。</p><p> 2016.11.24.</p><p> 林俊章记</p> <p> 说“二”</p><p> 2016年秋季的初一语文课本进行了改头换面,在外形上采用大开版本,在内容上总体来说改动不大,换上了几篇新的篇目,在细节上也有所改动,比如把原来一则文言文的标题由“陈太丘与友期”改为“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点改得好,我以前曾经写文章对原来的标题提出了异议。</p><p> 《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咏雪》都选自《世说新语》,在课本里合并为一课,课题为《「世说新语』二则》。</p><p> 记得以前老课本里的标题是《『世说新语』两则》,今年的新课本为什么要把“两则”改为“二则”呢?</p><p> “两”和“二”都是数词,意思是一样的,在某些地方可以互相代替,但在某些地方却不能够互换,如:作为序数词时,只能用“二”不能够用“两”,“二年级”不能够说成“两年级”;“第二名”不能够说作“第两名”。</p><p> 但在一般量词前面要用“两”而不用“二”,如“两本书”不说作“二本书”,“两个人”不说作“二个人”,同样道理,“两则短文”不说作“二则短文”,“两首诗”不说作“二首诗”。</p><p> 可是,新课本的标题偏偏要用作“世说新语二则”,“散文诗二首”,我不明白其中是什么道理,用“两”不是很好吗?何必把"两"改为"二"?</p><p> 添乱添堵,故弄玄虚,弄巧成拙!</p><p> 2016.10.17.</p><p> 林俊章记</p> <p> 说"区"</p><p> “区”是个笔画简单的常用字,但对其读音有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区”作为姓氏时就不能再读qu了,应当读ou,潮州话读“欧”。</p><p> 之所以写本文,是因为我长期以来不知道“区”作姓氏时潮州话要读“欧”,记得当年读柳宗元的《童区寄传》时,语文老师并没有教我要读“欧”,我就一直读错,直到今天才知错,于是罚自己写下这篇检讨书。</p><p> 在检讨的过程中,我不仅用眼睛去看纸质的《潮州音字典》,而且用耳朵去听电子版的《潮州音字典》,结果眼睛所看到的跟耳朵听到的并不一致,纸质的《潮州音字典》写着“区”作姓时读“欧”,而电子版的在线《潮州音字典》所发出来的音是“乌”(潮州话与普通话同一个音),这是为什么?</p><p> 不管它,潮州话本来就很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音,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那我就选择读“欧”吧。</p><p> 这样一来,作为姓氏,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潮州话,都有两个同音字:“区”和“欧”,容易混淆,在社交场合有必要进一步说明是哪个“ou”。</p><p> “区”和“欧”两个姓,不仅形相似音相同,而且是同一个祖宗,据说,“区”、“欧”、“欧阳”三个姓都是越王勾践的子孙。</p><p> 啊,中国的姓氏真有趣,中国的姓氏真难读!</p><p> 2016.8.13.</p><p> 林俊章记</p> <p> 说"黄皮”</p><p> 嗨,大家早上好!“林俊章广播电台”好久没有开播了,这段时间我转移阵地了,我每天的生活情况、喜怒哀乐、所见所感记录在电脑里了,没有随手记在微信上,电脑有电脑的好,可以零零碎碎的记。</p><p>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早晨出去打球获得的一个学习成果——</p><p> 话说蔬菜水果的名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潮州话与普通话有时差别很大,比如:菜头——萝卜、地豆——花生、木仔——芭乐、鼠瓜——水瓜、菜豆——豆角、应菜——通心菜、飞龙——波菜……</p><p> 这些不同的叫法也是知识,有生活实用价值的知识,于是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蔬菜水果时总喜欢问“这东西文字怎么写?”,可惜这些知识不留心的话又无从学到,问身边的人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答案。</p><p> 今天早晨出去打羽毛球,歇息时与球友谈笑,听到“袁疲”这种水果,我就请教身边一位老者:“‘袁疲’文字怎么写?”老者说叫做“黄皮”。</p><p> “黄皮"?很形象的,这水果的皮是黄色的。"黄皮——袁疲",我知道了,潮州话的叫法是根据普通话谐音过来的,这种情况我常见,好理解。</p><p> “黄皮”潮州话要读作“袁疲”。这使我想起了两个例子:《木兰诗》中“对镜贴花黄”的“黄”,当年我的老师是度做“袁”;而“调皮”一词在口头语上是度做“跳疲”。</p><p> 这种变音的情况,如果你有留意潮剧的话,里面就很多,比如“山”要唱作“珊”……</p><p> 很高兴,今天我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拣到了一个精美的贝壳,所以,一回到家里我马上拿出手机把它记录下来,生怕把它丟失了,就发送到微信朋友圈与各位朋友分享。</p><p> 2016.7.21.</p><p> 林俊章记</p> <p> 说"罒”</p><p> 大部分的汉字是合体字,这些字好比是一部部机器,由几个零部件组成。于是要记忆一个字怎么写,我总是通过记住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左边是什么字,右边是什么字,这样组合拼凑更容易识字。</p><p> 但是有时遇到一些字旁不知名称怎么叫的,因为这个偏旁不成为单独一个字,这使我很为难。</p><p> 比如,“罗”、“罚”、“罢”等字,上面是个什么字呢?</p><p> 能叫“四”字头吗?因为“四”字与上面那些字列入同一个部首,但字形毕竟不是“四”字,这是我不敢作出决断的原因。</p><p> 有些偏旁虽然不能单独成为一个字,但总有个叫法,比如“提手旁”、“绞丝旁”等,可我一直不知道那个既不是“皿”字,又不是“四”字,“罒”的部首叫什么?!</p><p> 我查“在线潮州音字典”,查无这个字;查“在线新华字典”,这个“罒”字读wang(第三声),同“网”,作偏旁。</p><p> 据此,我推断,“罒”不能叫“四字头”,应该叫作“网字头”。</p><p> 2016.6.28.</p><p> 林俊章记</p> <p> 说“华”</p><p> “华”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p><p> 最常见的“华”读“hua(第二声)”,潮州话读“和”,用法非常广。</p><p> 第二种读音,作为姓氏或山名时,读hua的第四声,潮州话没有变化,仍然读“和”。</p><p> 第三种读音是当“华”作为通假字,通“花”时,就要读hua的第一声,这时潮州话也要跟着读“花”。</p><p> 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叙》中的“华如橘,春荣。”意思是“荔枝的花像橘,春天开花。”</p><p> 但是,我遇到一些带有“华”的成语,照理这个成语来源于文言文,“华”也是通假字,应该读第一声,但工具书都标第二声,为什么?</p><p>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p><p>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p><p> 春华秋月——春天里的“花”朵秋天里的月亮(指最美好的景物或时光)。</p><p> 上面这些带有“花”的成语,“华”却不读“花”,虽然令我困惑,但我不得不服从,随波逐流,并试图对此怪现象作出解释:</p><p> 成语虽然来自于文言文,但已经沿用成为经常使用的普通词语了,由于国民的国语水平普遍很差,根本就不懂得“通假字”为何物,既然“华”字普通老百姓不懂得有“花”这个读音,就干脆不要当作通假字算啦,读音嘛也要大众化,方便大众,将错就错吧!难得糊涂,何必那么认真呢?</p><p> 2016.6.24.</p><p> 林俊章记</p> <p> 说"阳"</p><p> 曾经和故乡一些老人座谈,一听知我在贡山教书,每每有老人脱口而出:</p><p> “好了贡山洋,害了嬷四乡。”</p><p> “三年大旱,贡山猪母戴金耳环。”</p><p> 一提到贡山,人们就想起与贡山有关的两句谚语来,——贡山就是靠这两句谚语出名的!</p><p> 这两句谚语都突出了贡山地势低洼的特点,给人以为贡山是水乡泽国的印象。其实“贡山洋”应该写作“贡山阳”,因为贡山、上浦一带都是平阳。</p><p> “平阳”是什么意思呢?</p><p> 你知道有句俗语 叫“虎落平阳被犬欺”吗?“平阳”就是“平坦明亮的地方”,简称为“平地”。</p><p> 俊章认为,作为地名的“阳”字,只要解释作“平地”,潮州话就必须读作“羊”,不能读作“扬”。</p><p> 众所周知,在潮汕地区有很多地名含有“阳”字,潮州话却不读作“扬”,而要读作“羊”,如“揭阳”、“阳美”、“南阳”、“阳夏”……</p><p> 有人也许要问:普宁市的洪阳镇怎么不读“洪羊”呢?</p><p> “洪阳”的“阳”不能解释作“平地”了,它表示的是方位。因为古代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所以,“洪阳”就是洪山以南的意思。</p><p> 同样道理,“岳阳楼记”、“岳阳市”的“岳阳”就是天岳山之南的意思,“岳阳”的“阳”要读作“扬”,不读作“洋”。</p><p> 也因为“贡山”不是山名,而是地名,“贡山阳”的“阳”要读作“羊",不读作“扬”。</p><p> 2016.6.12.</p><p> 林俊章记</p> <p> 说"阳"</p><p> “好了贡山阳,害了嘛四乡。”</p><p> 一提到贡山,外乡的老辈人就脱口念出了这一句俗语。意思是说贡山、上浦、洘溪一带都是平阳,而且地势较低,水源充足,越干旱越丰收,却旱死了其他四乡六里。</p><p> “贡山阳”的“阳”就是 “平阳”的意思,如“虎落平阳被犬欺”。“平阳”就是“平坦明亮的地方”,简称为“平地”。</p><p> “贡山阳”的“阳”字,潮州话不能读“太阳”的“扬”,而应该读“揭阳”的“羊”。“阳”字普通话只有一个读音,但作为地名时潮州话有两个读音,要小心。 </p><p> 地名带着“阳”字,除了标明地处平阳(平原)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标明方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人给地方命名之前总喜欢先看看附近有什么名山大川,然后用山川来命名,后面加个“东、西、南、北”表示在山川的某个方向,或者用“阴阳”来表示南北,“阴”表示山之北或水之南,“阳”表示山之南或水之北。</p><p> 如:岳阳——在天岳山之南;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华阴——在华山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南。</p><p> 懂得这个常识之后,遇到地名后缀个“阳”字时,不妨探究一下取名的原因,有时会有意外收获。</p><p> 在普宁市有个洪阳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那么“洪阳”是什么意思呢?洪阳——在洪山之南。</p><p> 洪山你认识吗?在大家的印象中,洪山似乎不是什么名山,洪山比不上洪阳出名,其实,洪山好比是父亲,洪阳好比是儿子。</p><p> 普宁旧志有关于洪山胜概的描述,大略是:在县(即洪阳)北十里,平地矗起,嶐奉嵂崒,高出众山之上。山顶洼下,周遭若垣墉,古木凌云,烟蔓蔽日。中有岩曰慧花岩,俗称新庵,以岩侧旧有华岩寺也。岩下有泉,甘而冽,甃池如井,遇旱,注以祷雨辄应。池上旧有亭,泉溢出成泽,过亭下迂折至寺前。泽旁有田。岩北高处有旧塔石基。山麓有纱帽石,或称石母。除了纱帽石外,明万历间知县赵献,还煞有其事地说还有一块“显石”,而且还写过一篇《普宁洪山显石记》。</p><p> 洪山上不仅有灵异的显石,而且神奇的故事:话说洪山有个山窝,四周山岭环合,这样的地形,历史上称为“洞”,为少数民族所居。洪山这山窝就叫洪山洞,潮州十八洞之一。原为桃花公主占据,杨家将后代杨文广平南,在这与桃花公主不打不相识,乃至结为秦楚之好,通过桃花公主在十八洞族众中的威信,不战而归。故事载于野史《杨文广平南》。</p><p> 洪山上建有华严寺,寺周围古木参天,意景通幽,寺景与风景配合,诚一游览胜地, “洪寺幽探”成为“普宁八景”之一。</p><p> 洪阳名出于洪山之南,而揭阳则名出于揭岭之南。 </p><p> 揭岭在哪里啊?</p><p> 《广东图说》卷四十云:“飞泉岭,城(指丰顺旧县城,现丰良镇)西南九十里,一名揭岭,山势,最为险阻,往来大道,汤坑水出焉。”《丰顺县志》云:“南磜乡之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为秦戍守揭阳岭最南之关隘。汉六朝均为南北交通之要隘,建有石马营。迨唐宋,开通瘦牛岭与潘田武宁驿官路衔接,此道废。”</p><p> 由此可知,揭岭就是今丰顺汤西境内的飞泉岭。依古代命名法,揭岭之南(阳)即揭阳,揭阳是因县治在揭岭之阳而得名。</p><p> 早在秦朝时,就设立了南海郡揭阳县,故治在今之揭西河婆,如此说来,河婆很可能是全广东省历史最为悠久的县城了!</p><p> 2020.11.22.</p><p> 林俊章记</p> <p> 说“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孔乙己说:“回有四种写法”;林俊章说:“卷有三种读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前我以为“卷”只有两种读音:作动词时读juan(第三声);作名词时读juan(第四声)。一般的字典里“卷”只有上面这两种读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可是,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有一句“卷石底以出”,课本里有解释,“卷”在这里要读“quan(第二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使我感到很惊奇,便探究其原委。</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查《说文解字》知,“卷”不是独体字,是个形声字,上部表音,下部表形。最初的读音是“quan(第二声)”,本义是“膝曲也”,后来引申为“屈曲”,不专指膝关节弯曲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卷石底以出”意思是“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解释作“弯曲”,所以要读“quan(第二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此可见,“卷”读“quan”才是正宗,我们可不能忘本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卷”读“quan"时,可组词为“卷屈”、“卷曲”、“卷舒”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卷”之读“quan",我想起了同音同义的“蜷”,也可以组词为“蜷曲”、“蜷屈”,不过“蜷”可不是多音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蜷”与“卷”同音同义时,两个字几乎没有区别,可以随便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不知道“蜷”的本义是什么,因为我在《说文解字》里查不到它,我估计不是形声字。你别以为“蜷”是专门用来写虫类的,其他东西和人物都可以用,没有任何限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不知道“蜷”是怎么制造产生出来的,总觉得它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麻烦制造者,不如把它消灭掉,只剩下一个"卷"不是更好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既生“卷”,何生“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6.5.31.</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林俊章记</p> <p> 说"折”</p><p> “折”是个多音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其中解释作“断”的就有两个读音:当“折断”在句中作动词时读zhe(第二声);当作形容词时读she(第二声)。</p><p> 那么,“北风卷地白草折”中的“折”是何词性,是何读音呢?</p><p> 这句诗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开头第一句,描写边塞的奇特风光,写什么景呢?</p><p> 第一种理解是:“北风卷”对应“白草折”,所以句中的“折”是动词,读zhe(第二声);“白草折”就是“北风把白草吹折了”。</p><p> 第二种理解是:不管它们对应不对应,把整句翻译为“北风卷着地面,白草都折断了”,“折”在句中是形容词,读she(第二声)。</p><p> 两种理解都有道理,我不知道“折”该怎么读才好?</p><p> 2016.5.17.</p><p> 林俊章记</p> <p> 说“羁”</p><p> “羁”这个字你认识吗?</p><p> 普通话读ji(第四声),潮州话读“技”。</p><p> 什么意思呢?</p><p> 这个字字形很复杂的,由三部分组成,上下结构,上面的“罒”表示“网”,下面表示把皮革施加于马,三部分合并起来的意思是:用皮革制成的网来把马络住,即马笼头。</p><p> 可见,“羁”是个会意字,本来作名词,如:“无羁之马”。</p><p> 但平常我们见到的“羁”作动词,引申义是“约束、束缚”,如:放荡不羁、羁押、羁绊……</p><p> “羁绊”就是“缠住不能脱身,束缚”。</p><p> “羁”和“绊”是以什么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呢?</p><p> “绊”是个形声字,从系,义为拴系马足的绳索,名词。</p><p> ——可见,“绊”与“羁”十分相似,都是拴马的,一是拴马头,一是拴马脚,所以,“羁绊”是个同义复词,都含有束缚的意思 。</p><p> 可是,在《安塞腰鼓》中有这么一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句中既有“束缚”,又有“羁绊”,不是重复了吗?</p><p> 还有,我在网上看过一句话:“我该如何摆脱这些束缚羁绊?忘却一切呢?”</p><p> 我非常困惑:“束缚”与“羁绊”既然同义词怎么可以并列呢?真啰嗦!</p><p> 2016.5.10</p><p> 林俊章记</p> <p> 说“章”</p><p> “‘林俊章’的‘章’字怎么写?”</p><p> “就是‘立早章’嘛。”</p><p> “为什么‘立早’就是‘章’呢?‘章’跟‘立早”有什么关系?”</p><p> “不是。从文字的造字法来说,‘章’不是‘立早’,‘章’是‘音十’。”</p><p> 《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p><p> 意思是说,“章”是个会意字,“音十”的“音”指音乐,“十”是十进位数的最好一位,即数之终;“音十”就是乐曲之终 。可见,最初“章”是量词,一曲音乐就是一个乐章。</p><p> 但"章"一般是作名词,如:乐章、印章、文章、奏章、规章……</p><p> 从上面含有"章"的词语中,我发现“章”有水一般的柔情,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具有包容性。</p><p> 2016年 4月25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衰”</p><p> 教幼儿园的妻子问我:“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怎么读?”</p><p> “不就读作‘shuai’吗?”</p><p> “可是教材不是这样读呀!”</p><p> 拿过幼儿书一看,才知道我读错了,应该读作“cui(第一声)”!</p><p> 我这才想起几年前在教《长歌行》时,有句“焜黄华叶衰”,也要读作“cui”,但为什么要这样读,潮州话怎么读,什么意思,现在全部都忘记了。</p><p> 为了不重蹈覆辙,为了亡羊补牢,为了一劳永逸,今天我对这个“衰”字进行探究。</p><p> 从字形来看,“衰”从“衣”,意为“雨衣”,作名词,读“cui(第一声)”。至于我们日常生活都读“shuai",那是现代汉语才有的现象。</p><p> 所以,俊章认为,读古诗文,只要遇到“衰”字,不管它什么意思,只管读“cui”。因为“衰”在古汉语中不是多音字,只有“cui”这一个读音。</p><p> 当“衰”普通话读“cui”时,潮州话要读“虽”,——潮州话读准的人就不多了。</p><p> 我发现,在古诗中,“衰”读“cui”这个音之后,有个重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与前后句押韵。如,在《回乡偶得》中,“衰(cui)”可以与前句的“回(hui)”押韵;在《长歌行》中,“衰(cui)”可以和前后句中的“葵(kui)”、“辉(hui)”、“归(gui)”相押韵。</p><p> 2016.4.16.</p><p> 林俊章记</p> <p> 说“姊”</p><p> “姊”,这个字你认识吗?普通话读zi(第三声),潮州话读“紫”,由于是“姐”的意思,有人就误读成“姐”了。</p><p>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句中的“姊”就是“姐”的意思。</p><p> 我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既生瑜何生亮?既有“姐”字为何还有“姊”字?“姐”和“姊”哪一个才是正宗的称呼呢?</p><p> 原来,最初要称呼比自己大的同胞,并不是叫做“姐”,而是叫做“姊”,到了后来才由“姐”取代“姊”。</p><p> 由于最初使用的是“姊”,直到今天在海陆丰地区和潮阳,在口头语中还保留着“姊妹”一词。</p><p> “姊”这个字由于没有其他的用途,被取代之后,从此失业,隐退江湖,但近年发现有人为了标新立异,故弄玄虚,偏偏又把“姐”写作“姊”,注意:那是不规范的!</p><p> 由“姊”字,我联想到另一个与之形相似音相同的字——秭。我是通过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屈原认识这个字的,屈原的故里是湖北秭归。大家如果不认识这个“秭”字,最主要的原因是“秭”的用途太窄,它是地名专用字。</p><p> 既然我们今天的“姐姐”最初并不叫“姐”而是叫“姊”,那么最初的“姐”又是什么意思呢?</p><p> 最初的“姐”就是我们今天的“妈妈”,“姐”的本义是母亲。《说文解字》里许慎说:“蜀人谓母曰姐”,段玉裁注:“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这就是“姐”字的由来。直到今天,在四川德阳还有些地方把母亲叫做“阿姐”呢。</p><p> 语言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意义,要注意区分其不同的含义。</p><p> 2016.4.9.</p><p> 林俊章记</p> <p> 说“版”</p><p> 我除了教语文之外,近几年还客串教历史。</p><p> 昨天,我这个语文老师在上历史课时板书写了一个错别字,就是把“雕版印刷术”的“版”字写成“板”了。</p><p> 为什么会写错呢?</p><p> 人一老,写字就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头脑想。在我想来,“雕版印刷术”就是用刀子在木板上一笔一划地雕刻图文,然后用这个木板去印刷。把字雕在木板上,不就是“雕板”吗?课本为什么偏偏要写作“雕版”呢?</p><p> 其实,“版”也是含有"板"的意思,你看,“版”字的左边是“片”,表示木片,不过这木板是专门用于印刷书籍的。——字典里对“版”的解释是“印刷用的底子”。</p><p>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初是雕版印刷术,把文字雕刻在木板上,这些雕刻着文字用来印刷的“板”,叫做“版”!</p><p> 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于隋唐时期,到了北宋才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前的历史教科书里总是说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可是2016年的历史教科书却把"毕升"改成“毕昇”。于是我就跟学生说“昇”就是“升”的异体字,考试时你写作“升”也可以。——我又错了!</p><p> 虽然 “昇”是“升”的异体字,现在我们只使用“升”,如果把“升”写作“昇”就算是写错别字,不规范,这是1955年12月政府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规定的。</p><p> 但是,我今天在网上获悉,最新研制的《规范汉字表》又恢复“昇”了,不过仅限于姓氏人名。</p><p> 原来如此,难怪今年的教科书突然把“毕升”改为“毕昇”,是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既然教科书写作"毕昇",你就得老老实实写"毕昇",考试时不能自作主张写作"毕升"!</p><p> 那么,为什么又要把“昇”规范为“升”呢?</p><p> 我从《说文解字》了解到,最初没有“昇”字,为了与作量词的"升"区别,专指旭日东升,才创造出这个“昇”来。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行简化字,又把“昇”简化掉,只剩下一个“升”字,到了现如今又网开一面,让“昇”有个狭窄的使用范围,古代怎么写就怎么写。</p><p> 2016.5.20.</p><p> 林俊章记</p> <p> 说“咿哑”</p><p> 在我的印象中,模拟小孩子学说话的声音,写作“咿呀学语”。</p><p> 但冰心在《观舞记》中却写作“咿哑”,我非常惊奇:这不是“哑巴”的“哑”字吗?怎么跑到这里来当拟声词了?</p><p> 探究的结果是:“咿呀学语”与“咿哑学语”都有,两者都对,你可以随便写。</p><p> 可是,当我把“yiya”输入手机后,显示出来的只有“咿呀”,而没有“咿哑”,这说明“咿呀”在社会上使用比较热,而“咿哑”比较冷。</p><p> 除了写小孩子学说话的声音之外,“咿呀”和“咿哑”还可以有其他的用法,如:</p><p> “儿子不住地咿咿哑哑地哀啼。”(郭沫若《女神•暗夜》</p><p> “机杼咿哑闻隔墙”</p><p> “船尾,有个人咿呀摇橹。”</p><p> 除了作拟声词,“咿呀”在古代文学中作叹词,与“嗟呼”相似;现在网络所流行的“咿呀咿呀哟”,也是叹词,表示惊叹,惊讶。</p><p> “咿呀学语”和“咿哑学语”用法完全相同,但我感觉“咿哑”可能比较正宗点儿。</p><p> 2016年5月17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力拉”</p><p>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这句话怎么读?</p><p> 这是《口技》里的一句,其中“中间”是个古今异义词,“中”就是“其中、中间”,“间”是动词,解释作“夹杂”,所以"间"不能读第一声,要读第四声。</p><p> 另外,“力拉”不能解释作“用力拉东西”,它是一个拟声词,教科书把它翻译成“劈里啪啦”,但教科书没有注明"力拉"的读音 。我认为,既然是拟声词了,就要读出拟声词的味道来,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潮州话,我都大胆地把“力拉”读作“哩啦”(别人怎么读我不管)!</p><p> “劈里啪啦”这个音听起来有拟声词的味道,但看起来心理却疙疙瘩瘩的:“劈”本来是动词,怎么跑来这里作拟声词了?“里”有作拟声词这种用法吗?教科书这样写是否符合“王法”呢?</p><p> 查工具书,“劈”没有可以作拟声词这种用法啊!</p><p> 不过,我倒是在词典里查到,把"劈里啪啦"写作“噼里啪啦”了。</p><p> 到底哪种写法才是正确呢?继续上网查吧!</p><p> 当我把“劈里啪啦”四个字的拼音输入后,马上就显示出四个同音词来——“劈里啪啦”、“噼里啪啦”、“噼哩啪啦”、“噼呖啪啦”!</p><p> 我晕了!</p><p> 看来,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写都对,只要同音就行,没有错别字。</p><p> 可怜的语文老师如果在查学生作文时,遇到这情况要严格认真地指出学生的错别字来,那是吃力不讨好的!</p><p> 2016.5.11.</p><p> 林俊章记</p> <p> 说“更”</p><p> “更”是个多音字,潮州话有3个读音(敬、宫、耕),普通话有2个读音(第一声、第四声)。</p><p> 如何分辨“更”在不同情况下的读音呢?</p><p> 我的方法是根据词性来决定读音:</p><p> 1.当“更”作副词时,潮州话读“敬”,普通话读geng(第四声),如“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等都是作副词。</p><p> 2.当“更”作动词时,潮州话读“宫”,普通话读geng(第一声),如:更改、更换、变更等。</p><p> 3.当“更”作名词时,潮州话读“耕”,普通话读geng(第一声),如:夜静更深、三更半夜、更鼓、打更等。</p><p> 各位朋友,你觉得我这种词性决定读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呢?</p><p> 不过,我遇到过用这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难题。</p><p> 在 《孙权劝学》中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里的“更”要怎么读呢?</p><p> 很显然,这里的“更”解释作“重新”,作副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动词“刮”,按照我上面所说的词性决定读音的方法,它应该读geng(第四声)。可是,在语文版的教科书中注音是读geng(第一声)。这是什么道理呢?</p><p> 还有,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叫“自力更生”,这里的“更”同样解释作“重新”(“更生”就是“重新获得生命”),同样要读geng(第一声),为什么不能读第四声呢?难道它不是作副词吗?</p><p> 疑惑不解!</p><p> 2016.4.7.</p><p> 林俊章记</p> <p> 说"孰"</p><p> 今天上午,有个同事向我提个问题,说她的教辅材料里把《孙权劝学》中的“孰若”解释为“哪里比得上”,难道“孰”可以解释作“哪里”吗?</p><p> 我听后不加思索地提出否定,在我看来,“孰”毫无疑问的只能解释作“谁”,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知识。但我还是查阅一下《教师教学用书》——</p><p> “卿言多务,孰若孤?” 《教师用书》翻译为:“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这翻译多好呀,既通顺,又让人容易理解接受,跟我的经验相吻合。</p><p> 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教辅资料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p><p> 我多了一个心眼,拿来一本《文言文词典》查阅,结果让我大吃一惊!</p><p> 原来,“孰”作为文言虚词不止一种用法,要解释作“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作代词,并且前边没有先行词。</p><p> “孰”是何词性我没把握,但前面有“卿言多务”这个先行词,所以不能够解释作“谁”了。</p><p> 因为“孰”与“若”连用,是个连词,把“卿”和“孤”连接起来,表示选择性的比较,不能解释作“谁”了,要解释为“哪如”、“哪里比得上”。</p><p> 现在的问题是,“孰”真的在这里作连词吗?好像“孰若”要与前面的“与其”搭配连用才好表示选择关系?</p><p> “孰”在这里 作副词如何?如果作副词,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可以解释作“怎么”。</p><p> 综上所述,“孰”有三种用法,放入“孰若孤?”中都解释得通:</p><p> 1.有谁比得上我呢?</p><p> 2.(你)哪里比得上我呢?</p><p> 3.(你)怎么比得上我呢?</p><p> 这下麻烦了,条条道路通罗马,哪一条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路呢?</p><p> 我觉得,以上三句的语气是相同的,都是反问句,那么,“孰”就作为疑问副词吧,尽管后面有个“若”,也不当作连用看待,要把两者分开来分析。</p><p> 结论:“孰”在这里解释作“怎么”或“哪里”是可以的。</p><p> 感叹: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越挖越复杂,越教越糊涂!</p><p> 2016.4.6</p><p> 林俊章记</p> <p> 说"十二转”</p><p>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里的一句诗。对于这句诗的大概意思,同是人教版的教科书,不同时间解释有所不同:</p><p> 2013年解释为“记最大的功”;2016年解释为“记很大的功”。</p><p> 为什么要把“最大”改为“很大”呢?</p><p> 2013年版和2016年版本的教科书里头都这样解释:“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p><p> 我不知道专家们这种解释有何依据,但既然“十二转”就是“最高的勋级”了,2016年版的教科书又何必把“最大”改为“很大”呢?</p><p> 2013年的教科书对“转”的读音特意指出要读“zhuan(第三声)”,2016年版的教科书却不指出这个“转”的读音了,这是为什么呢? </p><p> 2016.4.1.</p><p> 林俊章记</p> <p> 说"嵋”</p><p> 年纪一大,就容易依赖经验而想当然。比如,我的印象中,“峨嵋山”是不能写作“峨眉山”的,以为学生写了错别字,哪知道学生说书上是写作“眉”而不是“嵋”,真让我大跌眼镜!</p><p> 作为山名,写作“峨嵋”,都含有“山”,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多合理呀,为什么要把"峨嵋山"写作“峨眉山”呢?</p><p> 查工具书得知,“嵋”这个字只能组词为“峨嵋山”,再无其他用法了,仿佛这个“嵋”字是专门为“峨嵋山”量身定造的。当年康熙皇帝的题词也写作“峨嵋”,而现在的“峨嵋”却被“峨眉”排挤掉了,多可惜呀!</p><p> “峨嵋”为什么会被“峨眉”抢了饭碗呢?</p><p> 原来,峨嵋山两座相对的山,好像美女的眉毛,故也叫形象地称为“娥眉”。把“峨嵋”改为“峨眉”——美女高高的眉头,可以增加其文化底蕴,给人以想像空间。</p><p> 把“嵋”忘却了吧,它太老土了!因为现在官方都统一使用“峨眉”,你如果把“峨眉市”现在“峨嵋市”,你是写了不规范的错别字。</p><p> 2016.3.18.</p><p> 林俊章记</p> <p> 说"伤”</p><p> 教完《伤仲永》一课,我总要布置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而每年都有脑残的学生在作文中讲述仲永的故事时,说“伤仲永”如何如何,以为标题叫"伤仲永",所以仲永就姓“伤”,真是无语!</p><p> 因为在课文开头就交待清楚了——“金溪民方仲永”,还不知道仲永姓方,—— 不用心读书的学生真是“伤不起”啊!</p><p> 那么,这里的“伤”是什么意思呢?</p><p> 为了加深学生对“伤”的印象,我在课前跟学生开了个玩笑说:“王安石跟仲永无冤无仇的,他为什么要伤害仲永呢?”</p><p> 学生如果愿意看书,就能够从课文的注释里发现“伤"的意思是"哀伤,叹息”。</p><p> 不过,我对课本的这个注释不大满意。因为把注释放进“伤仲永”里去,“哀伤仲永”、“叹息仲永”,总觉得不好接受。</p><p> 我有比课文更好的解释:“伤”在这里是意动用法,解释为“对……感到悲伤”。</p><p> 对于“伤”的这种意动用法,我可以再举几个例子:</p><p> 1.“自古多情伤离别”(对离别感到悲伤)</p><p> 2.“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当时的人对他们感到悲伤)</p><p> 3.物伤其类(对与自己相同遭遇的人感到悲伤)</p><p> 当然,如果你不按照意动用法的格式来解释也是可以的,我只是发现“伤”作为意动用法来解释路子更好走。</p><p> 2016.3.17.</p><p> 林俊章记</p> <p> 说“刣”</p><p> 在潮州话的口语里,要表达"杀"、"宰"这个意思时,潮州话叫做“刣(潮州音"台")”,如:“刣猪”、“刣狗”、“刣人”、“刣柚”,打仗则说成“烧刣”。可见,在潮州话里,“刣”就是对人或物动刀子。</p><p> 对于这个“刣”字,口头说说而已,平时我们读书写字却没有用到,没说破还真不认识呢。我翻遍了手头四五本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都查不到“刣”,最后通过微信问学校同事才知道“刣”的普通音读“zhong(第一声)”。</p><p> 然后我根据这个读音上网才查“刣”的意思:</p><p> 《康熙字典》“音钟(zhong),刮削物也”。——可见《康熙字典》的解释与我们潮州话的实际使用有所不同。</p><p> 既然作为“古代汉语活化石”的潮州话广泛使用“刣”字,在网上查有“刣”字,我就猜测“刣”是古代汉语用字,却无法从古代作品中举出使用“刣”字的例子来。</p><p> 我虽然不敢确定潮州话的“刣”是古汉语,但我想到潮州话中的“鉸”确实是古汉语,如“用鉸刀来鉸物件”,潮州话里是没有“剪”这个词,“剪”是现代汉语,“鉸”是古代汉语。</p><p> 2016.3.15.</p><p> 林俊章记</p> <p> 说“朕” </p><p> 看电视剧时,经常看见皇帝自称为“朕”。于是,我产生一种好奇:“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自称‘朕’呢?‘朕’的本义是什么?”</p><p> 先查阅《说文解字》,“朕,我也。”这说明“朕”这个词,起初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称自己为“朕”。</p><p> 帝王一般谦称自己为“孤”或“寡人”。但到了秦始皇,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用不着再谦虚了,不仅规定帝王为“皇帝”,而且皇帝自称为“朕”。从此,“朕”就被皇帝所垄断,其他人不准使用。</p><p> 可惜所有的工具书都没有指明“朕”的字形构造方法,而这才是我最想要的。</p><p> 谁能告诉我:“朕”是不是形声字?是不是“朕”从一出生开始就是“我”的意思?古人为什么要把“朕”作为第一人称呢?</p><p> 以我目前的知识,"朕"是一道解不出的谜语。</p><p> 2016.3.14.</p><p> 林俊章记</p> <p> 说“骊”</p><p> 你会唱《骊歌》吗?那是离别之歌。</p><p> 真凑巧,“骊”无论是读音(包括潮州音)还是意义,都是“离”。</p><p> 但你别以为“骊”通“离”,它不是通假字。</p><p> 那“骊”为什么可以解释作“离”呢?</p><p> “骊”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的“马”表示这个字是用来写马的,是一种纯黑色的马,所以,“骊”可以组词为“骊马”、“骊驹”。</p><p> 先秦时期,有一首诗名叫《骊歌》,描写离别的情景,所以,“骊歌”就成了离别之歌。</p><p> 此外,“骊”还有个用法叫“骊山”,那是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名山。</p><p> “骊”不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一般人不认识,偶尔遇到以为可以读字旁,读作“丽”,那就错了。</p><p> 由“骊”我联想到另一个带“丽”的字——“郦”,这个字也少见,是姓氏专用字,如历史文化名人“郦道元”。</p><p> 这个“郦”字普通话是可以读字旁的,读作“丽”,可是潮州话却不能,潮州话要读作“历”。</p><p> 记得当年我的老师治学不严谨,他错教我们把"郦"潮州话读作“丽”。</p><p> 能不能读字旁,为人师者不能想当然,要勤查字典,才不会出现教学事故。</p><p> 2016.3.12</p><p> 林俊章记</p> <p> 说“钜”</p><p> 我本来对“钜”字是不认识的,从来没有在语文课本里见过此字,但在街头广告和网络上却经常看见这个字,于是今天决意要认识它。</p><p> 可是我手头的《新编潮州音字典》却查无此字,再查《古今汉语实用词典》,虽然查有此字,却没有我所见过的“钜献”或者“钜万身家”之类的用法。</p><p> 我又上网查“在线潮州音字典”,才知道“钜”有一种用法是通“巨”。我终于豁然开朗,原来现在社会上所见到的“钜”,实际上就是"巨",用的是"巨"的通假字,真是“假”字大行其道!</p><p> 我真搞不懂,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把“巨”写作“钜”呢?</p><p> 因为“巨”字书写太简单,太通俗易懂,把它写作“钜”才能显示出高深的文化,才能标新立异,超凡脱俗。</p><p> 殊不知通假字的使用范围仅局限于文言文,并非到处都可以随便用。</p><p> 简单的问题偏要复杂化,以忽悠别人,抬高自己,这是乱用通假字的心理根源。</p><p> 商品要打假,文字也要打假。</p><p> 2016.2.25.</p><p> 林俊章记</p> <p> 说“处” </p><p> “这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朋“取”友……”</p><p> 这是与人座谈听到的一句潮州话,其中“交朋取友”是潮州土话,就是交朋友,与朋友交往的意思,虽然在现代汉语不曾见过,可能不合乎规范,却引起了我的兴趣,细心体味,觉得这个短语很优美,不仅意思浅显易懂,而且结构协调匀称,是个好词语,要表达这个意思普通话可能找不到比它更好的词语。</p><p> 只是这“交朋取友”的“取”字怎么解释呢?</p><p> 从结构环境看,“取”就是“相处”的意思。</p><p> 写到这里,我突然茅塞顿开:作为潮州话只是口头交流,要把口头语写作文字的话,“交朋取友”的“取”字我写错了,应该改作“处”。</p><p> 造成我写错的原因,是我对于“处”字的潮州话读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读音,读作“取”,凡是“处”作动词,就一定要读作“取”!</p><p>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不曾听到有潮州人把“处”读作“取”的,只知道“处”字在普通话是多音字,却不知道在潮州话里也是多音字。</p><p> 因为潮州人只重视普通话的准确性,读得对或错有明确的标准,而潮州话只是口头说一说,读错也不要紧,别人听得懂就行,并不注意潮州话里的多音字,结果造成“你枭哩梟一时,我区哩区三年”,以讹传讹,假作真时真亦假,冒牌假货横行!</p><p> 潮州话在退化!</p><p> 潮汕文化在退化!</p><p> 中华传统文化在退化!</p><p> 2016.1.9.</p><p> 林俊章记</p> <p> 说"淝"</p><p> “淝”是个形声字,普通话和潮州话都可以读字旁“肥”;带着三点水,说明是水名,是水名专用字,除了组作“淝水”之外,无法再另外组词了。</p><p> 要不是因为历史上发生过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可能一辈子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水。因为淝水很短,又分为两支,一支流入淮河,一支流入巢湖,没有独立流入海,所以不是大江大河。</p><p> “淝水之战”在哪里战?在水面战吗?不是,它跟赤壁之战不同,它完全是在陆地上战,在淝水附近战。</p><p> 淝水在哪个省境内呢?在安徽省。安徽省的省会是合肥,合肥的护城河的河水来自淝水,所以“淝水”也可以写作“肥水”,这样一来,要记住淝水之战在安徽境内打就方便了。</p><p> 记住了战争的地点之后,我们再来记住战争的时间:东晋十六国时期。</p><p> 交战一方是东晋,另一方是前秦 。</p><p> 人物:东晋军队的指挥官是谢玄、谢安,前秦的指挥官是皇帝苻坚。</p><p> 交战双方力量对比:东晋只有8万,前秦却有80多万。</p><p> “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这句话出自历史教科书,是个约数,到底八十出头多少至今仍然存在争论,有的资料说是87万,有的说是97万。</p><p> 对于东晋的总兵力也存在争论,历史教科书是8万,有的资料说是18万。</p><p> 我不禁纳闷,科学这么发达,怎么历史学家无法作出科学权威的结论来呢?</p><p> 按照教科书的数字来看,淝水之战双方兵力相差10倍,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p><p> 大家对淝水之战不怎么重视,其实它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相比还厉害,交战双方的规模最大,力量对比最悬殊(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比袁绍少二三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比曹操少四倍),结果人数越多败得越惨,证明了“人多力量大”的论调是错误的。</p><p>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做梦也没想到会刮东风,苻坚做梦也没想到主动一退就不可收拾,所以我从这两个战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奇迹,改变历史!</p><p> 淝水之战至今已经过去了1634年,留给我们的语言遗产是“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三个成语。</p><p> 2016.1.8.</p><p> 林俊章记</p> <p> 说"茗”</p><p> 每当我开车路过一家门口广告写有“专卖茗茶”的茶店时,心里就产生一种反感。</p><p> 在我看来,“茗”与“茶”是同义词,“茗”是文言词,“茶”是口头语,是不能够合并成为一个词的,并且我为此专门查过词典,确实找不到有“茗茶”一词,所以我以为“茗茶”是“非法同居”,必须取缔,不如干脆改为“名茶”或“茶叶”。</p><p> 但是我发现在棉湖写着“茗茶”的招牌不只一处两处,这让我很生气,想写一篇文章痛骂一番。</p><p> 在写之前,我先上网看一下有没有人骂过“茗茶”。结果把我吓了一跳,原来“茗茶”是“合法婚姻”!</p><p> ——“茗”与“茶”虽然是同义词,但是我们现代汉语喜欢把意思基本相同的两个字组成一个双音节词,好比“观看”一样;另外,“茶”前面加个“茗”字,可以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所卖的不是一般的茶叶,而是茶中的精品。</p><p> “茗茶”的定义是:可令人仔细品味的,能够让人进入某种意境的优良的茶叶制品。</p><p> 看来,茗茶一定是名茶,但比名茶还要名茶。</p><p> 2015年12月24日夜</p><p> 林俊章于棉湖</p> <p> 说“芈”</p><p> 听说现在电视正在热播一部叫《芈月传》的电视剧,你有在看吗?告诉你,我是没看电视剧的,一是没时间看,二是没电视可看,因为我家穷得买不起电视机。</p><p> 《芈月传》这名称我偶尔在网上看到,因为是电视剧,我不重视,只看一眼标题而已,没有看详细内容,根本不当回事,也不理会“芈”字怎么读。</p><p> 可是在学校里,却有同事跟我探讨“芈”字的读音及历史,我赞赏她有钻研精神,同时也触发了我的癖好,就跟进去学习这个“芈”字。</p><p> 我查《新编潮州音字典》知道,“芈”普通话读mi(第三声),潮州话读“靡”,是姓的专用字。</p><p> 我历来对中国的姓氏很感兴趣,认识了许多姓,但不认识芈姓,最起码《百家姓》里是没有芈姓的,现在我们身边也不曾有人姓芈了,我本人估计,芈这个姓古代就有,现在再也没有人姓芈了。</p><p> 《芈月传》里的芈月是战国时期楚国公主,可见芈姓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但"芈"是作为公族的姓,却不是氏,连最出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姓芈,而“屈”只是他的氏,屈原不仅不姓屈,而且不名“原”,他的名叫“平”,“原”是他的字,这一点文化常识有许多人就不懂啦,姓与氏,名与字,本来是含义不同的,而现在我们却没有区别了。</p><p> 后来芈姓怎么没有了呢?很可能后来为了使用方便,改为同音的“米”或“弭”了。</p><p> 听说,《说文解字》将“芈”解释为“羊鸣也”。有人说,“芈”解释做羊叫的声音时,就是与“咩”相通,要读mie(第一声)。</p><p> 听说而已,我没有第一手资料,没有查证过,还不敢确信。</p><p> 2015年12月17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俊”</p><p> 期中考试结束了,接着要抓紧备课上课了。今天在备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发现有个生词叫“忍俊不禁”,这个成语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意思就是忍不住要发笑,按图索骥,“俊”就是“笑”的意思,但我并不满足于此,觉得“俊”的这种用法很陌生很奇怪,促使我进一步去探求这个“俊”字。</p><p> 印象中,“俊”是形声字,形容人的外表长得英俊好看,但我查阅《说文解字》之后,才知道它的本义并非如此,“材千人也”,是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才智超群,超过千人的人,所指的是内在美,而不是外表美。</p><p> 我只能通过工具书探究“俊”的本义而已,至于“忍俊不禁”这个成语是怎么由来的,“俊”的用法是如何引申为“笑”的,除此之外“俊”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解释为“笑”的呢?我说不出来了。</p><p> 遗憾,我空有研究古汉语的爱好,却受到条件限制,无路可走。</p><p> 2015年11月16日</p><p> 林俊章记</p> <p> 说 " 荐"</p><p>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先生的名句,出自鲁迅先生的一首小诗《自题小像》,是鲁迅热爱祖国的誓言。</p><p> 但我一直不理解诗中的"荐"是什么意思,为了理解这个字,促使我今天在"美篇"上记录一些文字。</p><p> "荐"最常见的用法是"推荐"、"引荐",作动词,我就纳闷:这跟"草"有什么关系呢?</p><p> 于是我去查工具书,得知"荐"的本义是"草席、草垫",名词,难怪它是"草"字头。</p><p> "荐"一般情况下是推荐人才,但鲁迅先生在诗中却是向"轩辕""荐"自己的血,提现出鲁迅报效祖国的牺牲精神,"荐"在这里的意思是"进献祭品"。"我以我血荐轩辕"从字面翻译就是"我把自己的血进献给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作祭品"。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轩辕"代"祖国"。</p><p>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1903年在日本留学时写的,体现出一个二十一岁的热血青年满腔报国的激情,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非常相似。这说明伟人都是早立志,立大志,志存高远,方能建立不朽的功业!</p><p> 2018年1月31日</p><p> 林俊章记于棉湖</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 ”单车”不是”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单车欲问边"——作者是骑着单车去边疆的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开玩笑,唐代那时候还没有单车这种交通工具呢!那么,"单车"是什么意思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看看教科书是怎么解释"单车"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那么,"单车"就是"车单"的意思,形容轻车简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单车欲问边"可以翻译成"我轻车简从地去边关慰问将士",翻译没毛病,但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去问边时的场面很"单车"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查阅《教师教学用书》,看看权威专家怎么分析"单车"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为什么有孤寂感不开心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教参资料这样分析:因为被皇帝派去西北边塞慰问将士,是一件苦差事,实际上相当于被排挤出了朝廷,王维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受,便借"单车"来发泄对朝廷的不满,这也是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对于教科书和教参书如此解释"单车",俊章颇有微词。不才斗胆把"单车"简单解释作"使者",是诗人的自称,也就是说”单车”根本就不是车,而是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理由之一:因为&nbsp;"属国”不是国,而是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教科书里对后一句诗中的"属国"是这样解释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见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59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既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中,"属国"不是"国",而是指具有使者身份的人,那么,"单车"也不是"车",也是使者。两句相对应,"单车"与"属国"同指"使者"。这种用法就跟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里"国"与"城"同指长安一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理由之二:"单车"不是车而是人是有典故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李陵《答苏武书》:"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后世诗文家就将"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单车"就是"单车之使"的省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单车不是车”这种说法虽不是教学之主流,却是解释诗句的捷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9月2日林俊章记</p><p><br></p> <p class="ql-block"> “春节不打烊”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乡巴佬,今日在街头看见一块招牌写着“春节不打烊”字样,竟然看不懂意思,连“烊”字都不会读,俨然是个文盲。回家后就闭门学习,通过查字典终于明白了“烊”字的读音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烊”是形声字,从火,羊声,普通话读yáng,潮州话读“羊”,本义:金属熔化。——要使金属熔化必须用火🔥烧,所以“烊”是火字旁。</p><p class="ql-block"> 用“烊”组词,可以组“烊铜”、“糖烊了”。——这两个词听起来耳熟,以为是潮州话土话,没想到原来是有字的。</p><p class="ql-block"> 可是“烊铜”、“糖烊了”这些词不常见,最常见的却是“不打烊”,有一不电视剧名叫《爱情不打烊》不知大家有没看过?还有一首甜蜜、抒情浪漫小曲叫《幸福不打烊》你听过吗?除了“春节不打烊”之外,在网络上还有“过年不打烊”、“友谊不打烊”、“青春不打烊”等,那么,“不打烊”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在古代商铺、旅馆到了晚上就关门停止营业,而买卖人做买卖,都想日进斗金,多多发财,对“关门”这种叫法比较忌讳,因为关门有破产倒闭的嫌疑,而那个时候的营业收入基本上都是些散碎银子,晚上需要把它们重新熔化铸成整个的“大元宝”,店主们把这个叫做“打烊”,这里的“烊“就有熔化金属的意思。由于“打烊”的行为有点儿“招财进宝”的意思,于是就用“打烊”替代“关门”的叫法,所以停止营业就叫做打烊了。</p><p class="ql-block"> “不打烊”就是不停运,说明商家24小时运营,“美宜佳”就是这种不打烊的24小时运营方式。</p><p class="ql-block"> “春节不打烊”就是在春节期间店铺不关门,照常营业。看,人家做生意都这么拼,连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都没有停下来,我们读书人更应该“读书不打烊”。</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打烊”这个词来自江南方言,要读【dǎ yàng】,很多人读错了,不知道“烊”是多音字。还有,既然“烊”读yàng了,那么“烊”潮州话就跟着读“漾”。</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8日林俊章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假作真时真亦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通假字的看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贴在教室门口的一则宣传标语。该标语引用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谈论学习的名言,对学生起着警醒与教育 作用,传递正能量,是积极的做法,必须充分肯定。但我要对标语里面一个小小的“悦”字的写法提出来商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孔子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七年级语文课本有学到。但课本里写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本注释“说”通“悦”,喜悦、愉快、高兴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这里“说”是个通假字,它的本字是“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有人要说:把“悦”写作“说”,是古人的写法,古人才写通假字;现在如果有人把“悦”写作“说”的话,就是写了错别字。我们现在引用孔子这句话时就可以直接把“说”还原作“悦”了,这样通俗易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NO!NO!你既然是引用古人话,古人怎么说,你就得怎么说,古人怎么写,你就得跟着怎么写。你非得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原封不动、一字不改地照搬不可!这叫尊重古人,尊重文化,尊重历史,你懂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造化弄人,“说”本来是临时工,“悦”才是正式工,现在你把临时工“说”赶走,换上正式工“悦”,我就要到文字法庭上控告你的违法行为。这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独有偶, 记得几年前去揭西县第一中学,发现校园墙壁上也贴有孔子这句名言,也是把“说”写成“悦”,令我哭笑不得,本来作为学校是不该出现这种文字瑕疵的。莫非标语是广告商制作的,有错也是广告商的错,跟学校无关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告商不仅把这伪劣产品卖给学校,而且卖给孔庙。前日去参观揭阳学宫时,我发现孔庙的墙壁上也贴有孔子的这句名言,但走近仔细看,发现“说”字是修改后重新贴上去的,估计当初广告商也是把“说”写作“悦”吧?毕竟是孔庙,怕孔夫子看见“不亦悦乎”后要“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写作“不亦悦乎”还是“不亦说乎”的争论,实际上都是通假字惹的祸。通假字给后人带来不少麻烦和困扰,我们不妨把罪魁祸首“通假字”抓起来审问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①“通假字”是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②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不用本字,偏偏要去借用别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此说来,通假字是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现象,我们后人无法把它抛弃或无视,而是要尊重、保护和继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我们不能把“不亦说乎”直接写作“不亦悦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7月10日林俊章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句子中“万人空巷”一词使用不当,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因为“巷”是个古今异义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不能根据字面解释作人们都呆在家里,街巷上空无一人,恰恰相反,“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很多人都从家里走出来,出来庆祝或欢迎,街巷上的人很多,场面热闹。也就是说,“空巷”所空的不是街巷,而是家里,因为在这里“巷”是“住宅”的意思,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句中孔子说颜回的生活条件很恶劣,家庭贫困,“在陋巷”是说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而不是居住在简陋的小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8月1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陆贽《兴元论解羌公辅状》:"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言无大小,皆务招延,固不可复有忤逆之嫌,甘辛之忌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句中运用了两个珍稀成语“握发吐哺”和“宵衣旰食”,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来积累,希望有更好的学习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从结构上来分析,“握发”与“吐哺”、“宵衣”与“旰食”都是动宾结构,组合成形容词性的并列短语。从使用范围来看,两个成语都只能用来形容帝王,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使用,否则就是用词不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作为形容词,两个成语都用来形容贤君,都是褒义词,“握发吐哺”写贤君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宵衣旰食”写贤君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握发吐哺”出自初中语文《周公戒子》,我很熟悉,不用细叙;“宵衣旰食”则是生词,从字音到字义都须大讲特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宵”就是“夜”,可以灵活引申作“天未亮”,时间名词;“衣”在这里活用作动词,穿衣,我记得《杨布打狗》里面有“衣”活用作动词的:“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所以,“宵衣”的意思是,天还没亮,贤君就起床穿衣,开始为国事而操劳了,工作非常勤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旰”的读音:普通话读 [gàn],就是读字旁“干”,是形声字。潮州话可以跟随着读“干”(“刚”的第三声)[由于“干”是多音字,一眼看去颇为踌躇,给记忆造成了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旰”既然是形声字,表示跟“日”有关,本义是“天晚”(旰,晚也。——《说文》),作为时间名词,“旰食”表示吃饭的时间很晚,侧面烘托贤君忙于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宵衣”——很早就起床;“旰食”——很晚才吃饭。所以, “宵衣旰食”这个成语从穿衣和吃饭的时间,从侧面歌颂贤君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工作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宵衣旰食”这个成语很有趣,难点是“旰”字平时在其他地方没见过,是文言词吧,还能另外组词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手机打下“旰”字,系统自动显示两个以“旰”开头的成语:旰食之劳、旰食宵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①“恭惟皇帝陛下天仁博施,神智曲成,躬忘旰食之劳,坐讲日新之政。” (宋·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② “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白氏长庆集·杭州刺史谢上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③宵旰图治(“宵旰”是“宵衣旰食”的省略,“宵旰图治”比“励精图治”更加具体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再讲“旰”在潮州话中还有一种特殊用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件工作客阿张三来做,一旰就完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句中的“一旰”就是“半天”的意思,“旰”潮州话读作“挂”的第三声。潮州话有“一旰康课”、“半旰”、“半时蜡旰”等词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潮州方言虽然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但由于不规范而不受大众所接受,市场太狭窄,用文字来还原潮州口头语吃力不讨好,我写了“一旰”有谁看得懂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8月14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祭”和“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古以来,殡葬习俗都是中国传统习俗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参加葬礼或者祭祀的时候,经常看到“祭”、“奠”的字眼,虽然含义差不多,但是两者具体有啥区别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祭”属于会意字,从字形来看,左上部分看起来是块肉,右边好像一只手,下半部分是供奉的桌子。综合分析就是将肉和供奉的东西摆在桌子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论是古代和现在,人们供奉神明和祖先的时候,都会准备好水果和肉等供品祭祀,以此得到祖先的保佑。所以“祭”字适合用于逝去的人。因为已经入土为安,不存在于这世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奠”的理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字形拆分来看,它的上面是一个“酋”,古时候“酋”表示酒的含义。下面的大字反过来念就是桌子,这样理解就跟“祭”字很相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另外一种就是将“奠”看作是“西”和“天”的结合。古人比较相信人去世后都会去往西天,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所以在丧礼上,用“奠”字表示逝世的人灵魂还未消散,还存在这世间,给身边亲近的人留个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祭”和“奠”的区别在于祭祀的侧重点不同,“祭”一般是指在吉祭中的活动,而“奠”则更加侧重于丧祭中的活动。以“五礼”来看,“祭”代表吉礼,“奠”代表凶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体来说就是人死后还未下葬,叫做“奠”;死后已下葬,叫做“祭”。人死后只有一次“奠”,而有很多次“祭”。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无论是传统节日的习俗还是汉字的演变,其实背后都有很多讲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后记</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文是从网络上抄袭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12月3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侨中 林俊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我当年在读初中时,语文课本里有一个戏剧单元,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戏剧这种文体的特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写的“剧”字——[劇],说:“大家看,这个‘劇’字就表示:老虎要咬猪,主人看见后赶快拿着刀追上去。这情节是不是充满矛盾冲突?所以,戏剧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有矛盾冲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不仅让我掌握了戏剧文学的特点,而且认识了一个生字——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豕”普通话读作shǐ,潮州话读作“死”。以“豕”为字旁的字还不少(如:家、逐、豚),只是没想到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字——“豕”,是猪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轮到我当语文老师了。我在教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时,发现课本里有注释:“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课本对于“豚”的解释促使我产生一个疑问:“豚”与“豕”都是“猪”,它们有什么区别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边查阅资料边作笔记,最后对笔记整理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豕”是猪最初的象形文字原形。在甲骨文中,“豕”字像个大肚子的猪,所以“豕”就是“猪”的象形字。金文“豕”的上部是个猪头,头的两侧是两只左右张开的大耳朵,其下有腿,有尾。小篆“豕”的形体,已经失去猪的模样。楷书“豕”的写法,根本没有猪的形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人豢养牲畜,以猪为最。这是因为猪易养,长得快;勤产仔,繁殖快。古代家庭富有程度往往以猪的多少来衡量。正因为古时家家养猪,有猪肉可食,猪的屎尿是农家必不可少的肥料,所以“家”字就表示屋中有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文字的产生历史来看,“豕”的产生时间早于“猪”。在甲骨文中,有“豕”无“猪”。那么,有“豕”就够了,为何还要另外再造一个“猪”字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猪”是“豬”的异体字,“豬”是形声字。小篆从豕,者声。有人解释说“者”字为“煮”之本字,“豕”加“者”,意为豬可用來煮熬油脂,豬是古代食油的主要來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猪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油脂,而且是味道鲜美的肉类。古人喜欢吃猪肉,便专门造了一个字,来强调猪肉的美味,这就是“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说文解字》说:“豚,小豕也。”,所以语文课本才注释“豚:小猪”。为什么要把“豚”解释作小猪而不是大猪呢?因为“豚”最初是用来献祭的,只有小猪才容易搬上供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甲骨文的“豚”字右边是一个“豕”,左边是一块肉。这说明“豚”是个会意字,实际上专指猪肉,强调的是猪的肉很好吃这个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什么“豚”普通话不读字旁shǐ,而是读作tún?“豚”潮汕话不读“死”而读“屯”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原来,“豚”有个异体字“豘”,读音取“屯 tún”音,“屯” 有屯集、聚集的意思。“豘”就是长肉的猪,因其主要是用于生肉,所以配以肉月旁,这就成了“豚”。古人养猪一般都要经行阉割,使其没有欲望专心吃食长肉,这就是屯肉的小肥猪——豚。一般家里养的猪就是“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过到了今天,“豚”字多用于“海豚”、“河豚”,貌似跟猪没有什么联系。那是因为这些水生动物没有鳞片,体型圆滚滚的,像小肥猪,所以才在后面带个“豚”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表示“猪”的词语,除了“豕”和“豚”之外,还有“彘”。有个成语叫“行若狗彘”,意思是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彘”普通话读“zhì”,潮汕话读“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彘”也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可以看出,和“豕”相比,“彘”身上多出一支箭!这说明,“彘”是猎获的,是野猪。此外,“彘”的头上也多出牙,下面还有两个“匕”,这是它曲起来的两条腿。因为是中箭而死的猪,已经没法站起来,所以只能蜷着腿趴在那儿了。因此“彘”最初是指野猪,后来才泛指猪,如“曾子杀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古诗文中,表示“猪”这个意思的字常用“豕”、“豚”、“彘”,而很少用“猪”字,因为&nbsp;“猪”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没有的,说明这个字的出现晚于其他表示猪的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要表达“猪”这一个意思,却有那么多不同的字,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麻烦,但别埋怨,这恰恰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表现。努力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读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12月30日林俊章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仙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些年搞了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在我们周围出现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如:南山镇火炬村、棉湖镇鲤鱼沟村、金和镇有山湖村、东园镇的玉湖村、塔头镇旧住村、赤岗镇仙洞村等,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这些网红村我都有去打过卡,倘若要我评选最美乡村,我会投票给赤岗镇仙洞村,我觉得它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今天不想谈赤岗镇仙洞村到底有多美,而是想谈论“仙洞”这个村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我慕名赶去赤岗镇仙洞村打卡时,发现了一个“名不符实”的现象,就是耳朵听到的叫“西洞”,可到了那儿眼睛看到的招牌却写作“仙洞”,这是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你知道水吼洪山顶有个“洪山洞”吗?作为“洪山洞”的难兄难弟,还有个“西洞”,都是宋代杨文广平“十八洞”之中一,“十八洞”又叫“十八妖洞”,“西洞”就是“狮精洞”,因为潮语“狮”与“西”同音,狮地所在的村就叫“西洞村”,为了彻底清除掉“妖气”,不知何时索性又改名为“仙洞村”,到了如今,“仙洞”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一个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狮精洞”变成“仙洞”就跟“布尾村”变成“富美村一样”,很合乎逻辑,但还是有一些村名的口头叫与文字写,让我迷惑不解,比如在赤岗镇,与仙洞村一路之隔有一个自然村名叫“西篮”,写作文字却成了“西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无独有偶,在潮州市饶平县有个柘林镇,“柘林”潮州话读作“迹篮”,“林”和“篮”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潮州话读音都相去甚远,不会相混。莫非是受到粤语的影响,因为“林”和“篮”粤语读音相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地名,口头叫与文字写不一致,既给我招来了麻烦,也触发我的好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4年01月01日林俊章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