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炒米飘香的童年

枫 叶

<h3>图片:亮亮</h3><h3>文字:枫叶</h3> <h3><font color="#010101">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的,对于许多事我们都是一边经历一边遗忘。我们最大的优点就是会选择性遗忘,那些沉淀下来的人事物里总有着让我们不忍相忘的美好,然后在记忆深处越发的锃亮清晰起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昨日看到好友传给我这些照片时,我的心中不由泛起阵阵暖意,那些关于童年的回忆,全在心间泛滥起来……</font></h3> <h3>70后的童年时代,物质还是很匮乏的,想吃什么会想办法从野外采摘。春天的茅针、蚕豆,夏天的糖芦苏、水瓜、香瓜,秋天的梧桐子,冬天的野外也没啥了,吃的最多的就是炒米花了!</h3><h3><br></h3><h3>冬季一到,农闲季节也到了,忙碌的村庄象是进入了冬眠阶段,会渐渐静寂下来。不过这样的沉寂只要寒假一开启,便立马被打破了,小村庄又恢复了热闹。城里的小孩也回乡下来了,孩子们满世界的“乱窜";小的跟着大的跑,大的总是想甩了小的;每到开饭时间,大人们总会扯着嗓门满村喊娃……</h3> <h3>但只要听到村口“砰”的一声响,所有孩子都会飞快的往家赶,让母亲准备好米、干净的蛇皮袋,飞快地跑出家门,赶着时间去排队,这会儿是比速度的时刻。这时候,孩子大人都从家出来,涌向了村口。<br></h3><h3><br></h3><h3>对于孩子们来讲,爆炒米师傅的到来,就如同是带来了最好的美食,让垂涎的小嘴可以得到些许的满足。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与盛满心底的喜悦都写在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上。</h3><h3><br></h3><h3>红红的炉火映着师傅黝黑的脸庞,也映着每一张乐开怀的小脸蛋。孩子们一边盯着旋转的爆筒,一边又相互嬉笑打闹着。那漆黑滚圆的爆筒里,米不知要在里面翻滚多少遍,才能把小小的米粒变成黄豆大小的炒米。</h3> <h3>爆炒米的师傅都是冬天农闲时的老人,他们的皮肤黑而糙,但脸上总是挂着和蔼慈祥的笑容。</h3><h3><br></h3><h3>那一系列熟练的动作,连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都曾作过描述:“这工作的工具是一个有柄的铁球,一只炭炉,一只风箱,一只麻袋和一张小凳。爆炒米花者把人家托他爆的米放进铁球里,密封起来,把铁球架在炭炉上;然后坐在小凳上了,右手扯风箱,左手握住铁球的柄,把它摇动,使铁球在炭炉上不绝地旋转。旋到相当的时候,他把铁球从炭炉上卸下,放进麻袋里,然后启封,――这时候发出“砰”的一响,同时米粒从铁球中迸出,落在麻袋里,颗颗同黄豆一般大了!”<br></h3><h3><br></h3><h3>这样精确的描述我们从小看着不知有多少遍,可是却从来未曾仔细深纠过它的原理与步骤。</h3> <h3>只记得在漫长等待的时间里,师傅的手眼都是不停的,两手忙碌着,眼睛会时不时的看看表,中途也会起身放掉一些气。</h3><div><br></div><div>直到他起身把爆筒拿下来时,就会冲我们示意一笑,我们也是立刻会意,捂着耳朵躲得远远地看他。只见他用力一拉,“砰”的一声巨响,爆米花在布袋里倾泻而出。瞬间,米香四溢,我们都雀跃着围拢过来,不管是谁家的炒米花,先抓一把解解馋。甜而脆,还带着热乎气的炒米花只一会便全化到了肚子里。</div><div><br></div><div>然后又继续下一轮的等候。这样的排队等待丰盈了我们好多个寒假生活。</div> <h3>我喜欢在大米里加两把黄豆,爆的时候会拜托师傅多加一点“糖"。那个被叫作“糖”的东西,就是现在的人所说的有毒的“糖精",可是当年我们有多么爱它的甜味,不放还就是不怎么好吃。</h3><h3><br></h3><h3>我提着蛇皮袋,一路吃着回家。妈妈总会把它分成两三个小袋,把其中一小袋放在两条被子的中间,因为晚上看电视时我可以吃,早上起床又可以当早饭吃。有时放在热水里一泡,就变成一碗炒米粥了。</h3> <h3>那时候条件普遍不是很好,小孩子都没有零食吃,可是对于炒米花,大人还是尽量满足。只要爆炒米师傅来一次总会爆一次。每次出去玩,上衣的袋子里总是装的满满的。</h3><h3><br></h3><h3>可是总有些嘴馋的或是条件更差的小孩,会巴巴的看着别人吃,注意着从别人手指间滑落的炒米,然后飞快的从地上捡起放入嘴里。想起那样的画面,总会泛起阵阵心酸。</h3><h3><br></h3><h3>物质匮乏的年代,会更让人懂得珍惜,珍惜所有来之不易的东西。</h3> <h3>如今,满大街的超市,各种琳琅满目的零食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微商电商更是负责把美食送货上门。</h3><h3><br></h3><h3>爆炒米的人偶尔还会在街口出现,还有现成制作好的炒米糖卖。想当年这个炒米糖只有在过年时妈妈才会做一次,那是新年里最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孩子对它们是不屑一顾,只有一些中年人与老人还会去光顾。虽然制作有所改进,还多加了一些食材,可是吃在嘴里还是少了以前的香味。</h3><h3><br></h3><div>也许,现今的物质太过丰富,让得到总是很简单。我们和孩子们一样,少了期盼、少了等待,从而也丢失了最为珍贵与持久的快乐。</div><div><br></div><div>童年早已远去,但是炒米飘香的记忆却永存心底。时间路口,我们一次次把往事忆起,那是关于一代人的美好童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