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宁夏祁氏族谱》后记</div><div> </div><div> 《宁夏祁氏族谱》卷一至卷二十一付梓之际,所有参与者如释重负。</div><div> 成功之喜,溢于言表。举杯庆贺,互诉衷肠。 </div><div> 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此次修谱,破旧立新。 </div><div> 男女皆写,一视同仁。架构独创,首开先河。</div><div> 力排非议,矢志不渝。辛劳三载,躬身践行。</div><div> 足迹数省,问祖寻根。夜以继日,汗湿衣襟。</div><div> 逐代考证,记述历程。彰显杰人,弘扬正能。</div><div> 谱书厚重,每户敬存。谨记祖训,传承家风。</div><div> 上慰先祖,下励后人!</div><div> 2014年8月28日,祁氏族谱编修首次会议在彭阳县举行,我主持了这次会议,祁俊明、祁秉杰、祁悦章、祁旺、祁伟成、祁飞龙参加。会后产生的纪要,吹响了宁夏祁氏族谱编修的号角。</div><div> 2015年9月19日,《宁夏祁氏族谱》编修第二次会议在彭阳县五峰山下举行,来自彭阳、原州、红寺堡、银川市的43名族人代表,从不同角度,对编修族谱的重要性、意义、资料搜集与考证、编写原则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形成的第二次会议纪要,指定了有关支系资料搜集与编写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各支系分头落实。</div><div> 2016年3月19日,《宁夏祁氏族谱》编修第三次会议在银川市召开,来自五市有关县区的44名族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展示了海原县祁兴文支系谱书初稿成果,各支系汇报交流了编修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我针对资料搜集与编写中的问题,从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形成的第三次会议纪要,将祁兴文支系谱稿确定为各支系学习借鉴的范本,并对谱书的构架、编写内容作出了详尽的规范性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此次修谱的指导文件,各支系一体遵循。</div><div> 到2016年8月,全区五市有十多个支系完成初稿约一百万字。9月古尔邦节长假期间,我带领祁国平、祁荣章(红寺堡)、祁永峰及两名大学生祁挺、祁亮亮到彭阳县召开有关支系审稿片会,随后又到原州区审稿。</div><div> 2017年1月在银川召开审稿片会,并特邀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史志谱专家刘天明研究员到会指导。同年7一8月,分别在彭阳、原州、银川,对十多个支系的谱稿进一步审阅修订,并特邀《祁氏源流》一书作者、全国著名修谱专家甘肃省祁青山先生对谱稿评议指点。9一10月排版、校核。</div><div> 为了大力支持谱书编审工作,2016年3月,祁建强、祁施诺、祁彦鸿三人率先赞助四万五千元,从而确保了分片审稿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编修骨干祁俊才、祁德仓、祁冠杰、祁国平、祁荣章(红寺堡)、祁荣章(草庙)、祁伟成、祁国海、祁学明、祁学义、祁天武、祁蕾、祁延年、祁君章、祁登智、祁维平、祁维鹏、祁占海、祁挺、祁亮亮、祁蓉、祁引弟等,在做好本职工作与完成学业的同时,夜以继日,审稿、修订、编校,从未喊苦叫累。祁效东、祁俊明、祁德才、祁勇纲、祁彦鸿、祁秀丽、祁韶瑾、祁荣章(草庙)、祁贵章、祁国锋、祁学斌、祁学福、祁国海、祁汉章、祁明章、祁国军、祁占勇、祁魁、祁旺、祁勇、祁菁、祁施诺、祁涛(中铁)、祁飞龙、祁飞鹏、祁娟等族人及姻亲李忠禄、高勇等,分别先后多次以各种形式,对族谱编修审稿人员进行慰劳,极大地鼓舞了士气!</div><div> 每当编修人员看到众多支持的眼神,就信心倍增,忘记苦累,振作精神,奋力前行,把非议抛到九霄云外! </div><div> 尤其是在族谱编审工作受到波折时,祁俊才、祁德仓、祁德才、祁冠杰、祁自安、祁国平、祁荣章(红寺堡)、祁永峰、祁君章、祁国军、祁伟成、祁登智、祁维平、祁刚等有识之士,识大体顾大局,多方沟通协调,正面引导,全力支持,令人感动!</div><div> 修谱是民间自觉自愿行为。修谱的艰辛,只有修谱者体会最深。</div><div> 在《宁夏祁氏族谱》卷一至卷二十一问世之际,我代表本书编委会对各支系资料搜集、考证、绘图、编写及参与修订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div><div> 衷心感谢所有关心支持修谱的族人!</div><div> 衷心感谢为本书编修、印制,提供赞助的祁建强、祁登智、祁施诺、李英(祁义莲曾孙)、祁荣章(草庙)、祁彦鸿、祁荣章(红寺堡)、祁涛(中铁)、祁飞龙、祁蕊(珠海)、高勇、高润(祁家外甥)、李忠禄、马克(祁家女婿)等所有人员(赞助人员名单、金额,详见本书综合卷功德录)。</div><div> 衷心感谢刘天明副院长、祁青山先生为本谱书赐序及给予的高度评价。</div><div> 衷心感谢甘肃省镇原县祁天平、祁恩福、祁世权、祁秉权、祁瑾、祁贵修等族人的关心支持!</div><div> 衷心感谢祁金太、祁佳明等全国祁人的关注与支持!</div><div> 衷心感谢宁夏日报社高级校对董英战老先生的鼎力相助!</div><div> 因各种原因,对本书未编入或遗漏的支系族人,深表遗憾!诚望有识之士牵头,尽早完成,编入后续卷。</div><div> 由于多数编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修谱,加之水平所限,编审工作量大,时间紧,差错在所难免,敬请族人批评指正!</div><div><br></div><div> 祁彦斌</div><div> 2017年11月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