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奢华叫低调——已故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的家学渊源与早期求学科研故事

一水东流

<h3>据网络报道,2011年6月20日,曾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曾与钱三强先生比肩而立的中国第一代著名核物理学家、第一位女弹道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何泽慧先生因病逝世后,国内一家官媒在发表仆闻时,特意在副标题下加上“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可见她在国人眼中多么的陌生,需要用他丈夫生前的威名,才能唤醒人们些微的记忆。悲哉哀哉……</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实,在上个世纪风云跌宕的历史进程中,乃至上朔到近代以来,中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图富强、为社会谋发展,前赴后继,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才能,甚至宝贵的生命。其中不乏声名显赫者,但多数人除了业界,少为外界所知晓,在科学界尤其如此。何泽慧先生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她曾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就首先提出了计算子弹飞行速度的新方法;她首先发现了正负电子碰撞现象;她与丈夫钱三强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现象,又独自发现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50年代,她又以自己的方式为我国原子弹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直到90多岁的高龄,她一直在为社会默默奉献,生前却少为大众所知晓。</font></h3><h3>他们的少为人知,一方面为其工作性质使然,也源于舆论导向,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不合时宜”的低调。上几代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科学家们,家国、历史都赋予他们奋发图强的重托,他们也不辱使命,在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听从召唤,报效祖国不讲条件不求回报,在学术研究上克难攻坚,攀登一座座高峰,在职业道德上也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何泽慧先生正是学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这一传统的模范践行者。他们可以不计得失,但共和国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国人不应该忘记他们!</h3> <h3>下图这位端庄温婉、质朴善良、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就是曾经享誉国际的何泽慧先生。</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p>何先生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灵石何寓”,排行第三,祖籍山西晋中灵石县两渡村。她的父亲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何澄</p><p>何澄先生(1880——1946)出身于山西灵石县四大家族的何氏家族。</p><p>何家自明代从河南淅川迁入灵石县两渡村。从始祖何立本开始,这个家族就倡导“以笃学为务”。仅清朝一代就先后中进士15名、举人29名、贡生22名。</p><p>何澄是何氏第十五世孙,在家族里排序第八。他3岁丧母,7岁丧父,靠在沈阳供职的伯父供养,在上世纪初1901年民族危亡关头,成为山西籍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第一人。何先生先就读商科,后转入振武学堂,又升入士官学校第四期步科。在日本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奉命与于右任先生南下上海,协助陈其美光复上海。</p><p>民国成立后,他先退出军届,随夫人到苏州兴办实业,也同时襄助岳母王谢长达办振华女校,还担任过校懂,是著名实业家、收藏家、文物鉴赏家,也间或在政届任职。</p><p>何泽慧的母亲王季山也出身于苏州望族,是被大才子唐伯虎评价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明朝内阁大学士王鳌的后人。她的外祖父王颂蔚是光绪六年(1880)进士,苏州有名的“三才子”之一,供职军机处章京,主张科学治国。其外祖母王谢长达是清末民初苏州著名的妇女运动先驱,教育家。在科举废止正式之初,民风尚未开启之时,她就与友人一起,募捐1000多块大洋,在康熙、乾隆的南巡时在苏州驻跸地、清朝织造府旧址上创办人苏州振华女校(即现在的苏州十中),以“振兴中华”为目的,为女子教育不遗余力。</p><p><br></p><p><br></p> <h3>下图为王谢长达老人</h3> <p>谢长达(1848/1934)老人虽一小脚老太,但因随夫内阁侍读王颂蔚在京居住多年,见多识广,又很有主见。由她主持创办的振华女校,办学理念与别的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不同,虽然重视理科和英语教学,而且数理化也使用外国教材,但是,传统文化仍占很大比重。老太太说,我们不能让西方教育完全替代东方文明,而是应该让它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她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p> <h3>下图为何家全家福,右图为何澄先生</h3> <h3>何澄先生一生致力于救国。他以“科学、自由、平等、独立”教育子女,要求他们“对技术要精细周到,对事物要明快通达,对人要忠厚宽大”。抗战爆发后,他命5个儿子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学业,到大后方去,支援抗战。</h3><h3>据说,何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有8个儿女,将来分别送他们到打败我们的八国联军中的各个国家去学习,等学好科学技术后,再想办法打败他们”。他的8个子女除3个因战争原因外(但在国内都毕业于名校),5个都出国留学,且都专攻自然科学。</h3><h3>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想与现实契合的教育理念,使何家在清末民初科举被废,读书人传统的仕进之途被斩断之后,在新型科学教育体制下能够再铸辉煌。何家8个孩子就有有4个物理学家,1个植物学家,1个医学家。</h3> <h3>何泽惠从小就在开明进步的家庭与学校环境中生活,培养了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所以虽出生于豪门望族,生活环境优越,但她与七兄妹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没有一点恃宠而骄的恶习。她从小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1920年六岁时开始在外祖母王谢长达与人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就读 ,直到高中毕业。她不仅德智体美,诗文书画全面发展,而且在科学和英文方面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她同学的女儿转述其母亲的回忆,泽惠这样的全才,这辈子没遇上第二个。她不仅数理化成绩名列全班第一,而且演讲、唱歌、演剧、排球、网球、书法、绘画等等,样样出色。何泽慧后来回忆时也说,她能取得科研上的成就,要感谢两所学校,其中之一便是振华女校。</h3> <h3>下面的图片是振华女学校的老大门和图书馆。江苏近代教育是全国开先河之区域,即便如此,据说,学校创始之初,仍十分艰难,开始仅招到5名女学生,其中还有一位因别人耻笑而退学。为了筹措经费、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延揽社会贤达加盟,聘请名师教学,终于打开局面。该校校训为“诚朴仁勇”。因为学校注重英语与理科教育,一度被视为江南清华预备学校。该校培养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物理学家何怡贞何泽慧、植物学家何泽英科苑何氏三姐妹,医学和妇产科专家王淑珍,作家杨绛,新闻学家彭子冈等一大批杰出人物。</h3> <h3>为了表彰王谢长达老人对发展女子教育所做的贡献,民国政府于二十三年即1934年,在老人因病谢世后,专门建造了纪念塔。</h3> <h3>何泽惠1932年毕业于振华女中。下图第一张右一位何泽慧,第二张一排右五为何泽慧</h3><h3>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何泽慧被南京一所教会学校看中,对她承诺入学不用考试,还提供全额奖学金。从小就对西方列强文化入侵很抵触的何泽慧毅然决定报国立大学。她与几个女同学一道去上海报考。</h3><h3>据说考前深知女儿倔强脾性的父亲何澄先生曾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也许受父亲的激将,何泽慧报考了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学校的物理系。浙大有800多人报考,清华则有3000多人报考。她本来对考清华没报希望,所以作为第二志愿,可是也考中了,物理系总共录取28人,其中女生有10人,何泽慧便是其中的一个。权衡之后,何泽慧决定上清华。</h3> <h3>何泽慧在高中时,还是学校排球队成员。据她回忆,在高二时,参加江苏省排球比赛获得冠军。</h3> <h3>然而何泽慧的清华大学上的并不顺利。当时守旧的院长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不愿意接收女学生,老师纷纷劝她们转系。生就倔强的何泽慧坚决不同意,拧上了,她就与同样不愿转系的同学一起去交涉,最后院方虽同意她们试读,但要求考试分数达到70分以上才能正式录取,否则还是要转系。</h3><h3>当时的清华物理系名师云集,盛极一时。理学院第一任院长、物理学家叶企孙,早年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吴有训以及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还有刚回国的任之恭(后来成为著名的美籍物理学家)都在此执教。吴有训和任老师指导何泽慧完成了《实验室用电流稳压器》的毕业论文。当时市场上没有现成商品和配件销售,何泽慧就自己动手上机床、拿锉刀、持焊枪、拆卸、装配……,为了获得最佳数据,反复实验,多次调试,最终实验获得成功。她的论文获得90分的高分,以第一名的佳绩毕业(也有报道说,她与钱三强并列第一)</h3><h3>在清华学习期间,正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七七事变前夕。当时群情激奋,许多师生上街游行,还有的卧轨。何泽慧把愤怒压在心里,始终遵守父亲的教导,专心学习,好好读书,用知识去强国,去战胜敌人。1936年在学校组织赴南京、上海做毕业考察的火车上,何泽慧和同学们目睹日本人对中国人粗暴无理,把座位上堆满向中国倾销的人造丝,不让中国人入座。</h3><h3>国人的屈辱使何泽慧留学选择了弹道学专业。她后来回忆说,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了打败侵略者。</h3><h3><br></h3> <h3>大学4年,坚持到毕业的仅仅10人。毕业前夕,学校帮助男生联系工作,女生则让她们自己去张罗。尽管何泽慧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在那个仍然重男轻女的时代,老师却没有给她推荐工作。</h3><h3>何泽慧据说曾与几名男生一起去政府刚成立不久的兵工署争取过,却没有如愿。何泽慧只好另谋他途。此前她曾从山西亲属那里知道了山西省政府有资助山西籍国立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政策的消息,就与父亲商量,然后与山西省政府取得联系,果然其中有3个女生名额,并顺利获得3年14000马克元的资助费,选择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实验弹道学”专业。</h3> <h3>1936年9月初,何泽慧带着两只小手提箱离开北平,与其他5位清华大学同学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前往德国,中旬抵达柏林。在同学帮助下,何泽慧很快找到了房子。</h3><h3>然而,到德国留学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何泽慧所选专业对外国是保密的,一般不接受外国留学生学习。何泽慧径直找到曾在中国军工署当过顾问的系主任克里茨(或克兰兹)教授据理力争。她动情地恳求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军工署当顾问,帮我们打日本侵略者,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教授此时无言以对,终于被这个小女子的爱国热情和执着精神所打动。何泽慧成为该校技术物理系实验弹道专业第一个外国人和第一个女学生。</h3><h3>1937年夏天,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的大姐何怡贞(我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取道欧洲回国,路过德国,顺道看望何泽慧,正直“卢沟桥事变”爆发,何怡贞要提前回国,何泽慧很想随姐姐一同回国,但是被更理智的大姐劝住:“你还没有完成学业,决不能半途而废 ,人贵爱国之心,无论归国迟早,都不乏为国效力的机会。”送别大姐,何泽慧更加发奋学习。</h3><h3>1940年,何泽慧以一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何泽慧首次提出了一种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新方法。</h3> <h3>因为二战爆发,何泽慧滞留德国,为了掌握更多对国家有用的先进技术,1940年进入柏林西门子公司弱电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研究。在那里,她见到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拉贝将他的日记和搜集到的日军暴行的照片给她看,惨绝人寰的照片更坚定了何泽慧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在西门子工作期间何泽慧借住在著名光谱学家巴兴教授家里,并与老教授结下深厚友谊。</h3><h3>1943年,巴兴教授介绍何泽慧去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在波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已经显露其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h3><h3>1945年,何泽慧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h3><h3>何泽慧在利用磁云室研究猛52的正电子能谱时,从上千张照片中注意到有一种近似于S形态的经迹,她测量分析后发现,这正是正负电子弹性碰撞而不湮没的稀有现象。她的测量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另外,她还观测到3个正电子湮没,与根据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也向符合。这项成果在1945年英国布列斯托尔举行的英法宇宙线会议上报告。同年11月3日,英国Nature杂志刊文评价何博士的发现是一项“科学珍闻”。</h3> <h3>1946年春天,何泽慧提着一只简单行李箱,只身由德国前往法国巴黎,4月8号,她与分别10年的大学同学、此时正跟随居里夫妇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钱三强,在巴黎中国驻法领事馆办理了婚姻登记,之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居里夫妇出席了他们的婚礼并致辞,给他们良好的祝愿。</h3><h3>婚后因为此前已经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也有报道说是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与钱三强成为同事。从此他们的生活与事业就紧密结合在一起,长达近半个世纪。</h3> <h3>1946年,何泽慧与钱三强一道出席在英国召开的战后第一次国际基本粒子与低温会议。会后到剑桥大学核物理实验室参观,在观看一位英国学者播放的原子核裂变一分为二的投影照片时,何泽慧发现,在两条方向相反的粒子小经迹之外,还有一条隐约可见的与那两条经迹不在相同方向的粒子经迹。这是否预示着铀裂变除了“两分裂”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裂变方式呢?她把自己的猜测立刻悄悄告诉给钱三强。此后,他们就带着两名法国助手在居里实验室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几个月反复观察、拍照、分析、查找,希望发现新的东西,以证明自己的推断,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三裂变。一般原子一次只能分裂成两个碎片,三分裂意味着原子粒能够一次分裂成三个碎片,这个概率是1/300。这一发现使这对新婚夫妇非常激动。那么是否还有更多裂变的可能呢?他们继续重复每天在平常人看来很枯燥的实验。</h3><h3>11月22日晚上,何泽慧在显微镜中突然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了4条粗线,钱三强最终确定了这些经迹。他们判断,这是一个铀原子的四分裂。原子四裂变的概率大约是1/3000。他们把实验室里的发现报告给居里夫妇。居里称赞这是个重大发现。</h3><h3>1946年12月初,在居里夫妇的支持下,他们公布了“三分裂”研究成果,同月底又公布了何泽慧独自发现的“四裂变”成果。</h3> <h3>在那几个月里,何泽慧钱三强夫妇,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所有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们每天盯着仪器,仔细扫描,认真分析照片。搞科学研究就是这样,不仅需要一个人有足够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有足够的专注、细心、耐心、执着以及敏锐。机会永远只眷顾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们。</h3><h3><br></h3><h3>在发现铀三、四裂变半个世纪之后,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先生却只是很轻描淡写地说,没有什么“艰苦”的过程,只要你工作仔细点,看到了要找的东西,就发现了。</h3> <h3>1947年初,约里奥·居里首先在巴黎召开的科学工作协会会议上公布了这项发现,在法国物理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个重大发现揭示了一个新的裂变模式,为裂变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将会把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步。媒体也对此做了报道,何钱夫妇被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h3><h3><br></h3><h3>但是英国科学家则对此有不同看法。据说有个叫费瑟的物理学者就发文,称从核裂变中看到的那个第三根垂直线不是从铀裂变中出现的,而是原子核将要破裂或破裂后放射出的α粒子,不存在“三分裂”。</h3><h3><br></h3> <h3>难道实验结果真的有问题吗?何泽慧与钱三强夫妇再次投入新的探索研究。这次他们改换思路,从寻找质量、动能和角度的关系中,从理论上又论证了这个发现的真实可靠性。</h3><h3>1947年3月,他们把实验研究的结果撰写成论文《论铀的三分裂机制》,发表在法国科学院院刊上。</h3> <h3>正当何泽慧钱三强夫妇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刚崭露头角、初显锋芒的时候,随着国内核计划的制订,不少单位邀请钱何夫妇的信件也纷纷寄到钱三强的手中。在众多单位中,钱三强最终选择回母校清华。</h3> <h3>就这样,经过整整1个月零8天的海上颠簸,何钱夫妇带着7个月的女儿和10箱行李,在1948年6月回到阔别十多年,此时已经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祖国。</h3> <p>注:资料来源:360doc个人图书馆、百度百科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