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开胯

无明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  武术界盛传一句话——传拳不传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胯很重要,二是师父很保守。</b></font><br></h1> <h1><font color="#ed2308"><b>  医学上,是没有胯这个词的,词典上对胯的解释是: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开胯”这个词干脆就没有!由于概念过于模糊,使许多人不知不觉步入了误区。<br></b><b> 误区一:开胯开的是髋关节,此表述过于简单。开胯的“开”是拉开、活化的意思。拉开什么?活化哪里?当然是胯上的关节!那么,胯上都有什么关节呢?<br></b><b> 最为人熟知的是髋关节——大腿股骨和髋骨连接的地方。90%的开胯方法说的都是拉开髋关节。但是,仅仅打开髋关节是不够的!胯上所有的关节都要打开!胯上究竟有几个关节?四个:髋关节、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还有一个不叫关节的关节:耻骨联合。</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  打开髋关节,重心转换才灵活。打开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两块胯骨才能自由运动,丹田的活动空间才会扩大。打开骶尾关节,才能收放自如,真正做到泛臀和敛臀,否则,泛臀只能叫撅屁股。<br></b><b> 误区二:开胯只要拉伸扭转。流行的各种开胯方法,诸如拉腿、压腿、劈腿等等都是拉伸扭转的方法,主要针对髋关节,有时顺便捎上耻骨联合,对于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几乎没什么用!那么,打开骶髂和骶尾关节,用什么方法?丹田气!只有丹田气在骨盆内膨胀、运转,才能撑开骶髂关节,迫使骶尾关节活动!<br></b><b> 骶髂部位不是一个关节,是尾骨与胯骨相连的一块两头粗中间细点骨头,是一个假设的关节,因为它在开胯中很重要,所以称它关节。<br></b><b> 开胯和丹田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初是髋关节和耻骨联合拉开,丹田产生气感,随着气的充盈,会进一步促进骶髂和骶尾关节的活化,形成良性循环。</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 实践证明,开胯圆裆还受制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腰松的程度,腰松不下来,就不能“塌腰”,不能塌腰就无法“敛臀”,不敛臀裆就无法圆;二是腹股沟松的程度,腹股沟松不开,大腿根肌肉及肌腱紧,就无法做到开胯;三是膝关节松的程度,膝关节松不开,裆也开不好。事实上,开胯圆裆对整腿的松依赖性很大,腿松不好,很难敛臀,通常是撅屁股。总是把腿的僵劲退去,屁股才能坐在脚上,下盘才显稳固。</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 打拳首重松静。静者心也。人有五志,主五脏,它们不静,干扰身体,表现为紧张;松者身也,松下来则气血通畅,远离疾病。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次才是拳,殊不知以拳练内是太极拳的初衷,现代人动辄以能否打人为标准,是愚人之见,智者不这么认为。</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 太极拳重视整体调整,只在一个地方努力,很难练好太极拳。例如,纵是连腰胯都觉得松了,膝关节和踝关节松不下来,腿仍像个支架,就还是腿支着打拳,而不是落着打拳。</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