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br><br>今年是全国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知识青年这个名称,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讲,可能认为那只是一段漠生而遥远历史。但对于我们这些亲身经历了的古稀老人来讲,那可是一段该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不勘回首的记忆。</h3> <h3>1968年6月份,张家口市下花园中学掀起了一个,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的热潮。运动从动员到施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下花园中学28班大部分同学,都报了名,我也报了名。<br>6月25日这天,我和本班十几名同学,被决定到农村安家落户。起初我和曹喜还以为和本班的同学在一起呢,可一上车才发现,我俩不知是那个黑了心的,把我们从本班下乡的队伍里给分了出来。分到了以27班为主的康保县,屯垦公社达布沟大队。<br></h3> <h3>当时,由于单纯无知,和还存有一股高涨的革命热情。也就没有多想,稀里胡涂的就被解放牌大卡车,运到了离家300多里的坝上小山村。当天还漓漓啦啦的下了一点儿小雨,同学们从心里感到了一股凉意。<br>从早上九点出发,到太阳快落时才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大队给我们吃了炸油饼。晚上,男女分别休息了。<br>第二天,由大队书记和治保主任,带领我们到村里转一转,介绍了一下村里的概况。算是休息了一天。</h3> <h3>解放牌大卡车把我们运到了远离家乡的小山村</h3> <h3>上坝的第三天,我们就要开始正式下地干活了。<br>早上,东方的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们就被叫醒洗涮,准备吃饭。当地的习惯是两饨饭,由于田地离村都比较远,所以中午都不回来。我们打扫完个人卫生后就开饭了,吃的是莜面窝窝沾着淹胡罗卜的盐酸水。由于吃不惯,好多同学只吃了一点。<br>今天的工作是到村边的山药地里锄草,一开始大伙干的还挺起劲。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可到中午后,一个个就都不行了。加之早上吃的又不多,是又累又饿,总想休息。<br>这时,和我们在一起的社员们就说,要像你们这样子干,到年底连口粮都挣不回来。听了这话,大家的心里都酸溜溜的,有的女同学就哭了起来。</h3> <h3>好容易等到太阳快落山了,大家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挪着几呼快抬不起来的双腿,慢慢的回到了那间低婑的土坯房里。<br>吃过晚饭后,一个个都躺倒在那狠不习惯的热坑上,都累的失去了年轻人的那股子朝气。这时天己经黑了下来。</h3> <h3>晚上,大家虽然劳累一天了,可谁也睡不着。都在个自想着心事,有的女同学还偷偷的在哭泣。<br>难道我们就真的在这举目无亲,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安家落户渡过一生吗?<br>草原上的夜晚静的让人至息,大家都沉默寡言,失去了平日的欢笑。<br>这时,我拿出了口琴,一曲《远飞的大雁》,又把同学们的眼泪给催了下来。<br>天边的月亮发出了她暗淡的余光,仿佛也在为我们伤感。</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