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书画家精品收藏与鉴赏之书法篇[第一期]

北京立空书画研究院

<h3>本期重点推荐:陈靛 张明堂 老本犁 冯长兴 柳佑平 王道合 毛杰</h3> <h3>  陈靛,辽宁开原人。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生班,师从王镛、何应辉、丛文俊、曾翔等。是中国书法新古典理论实践者。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会员,世侨书画院院士。研习书法三十余年,溯源起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擅长汉隶。作品追求朴拙古雅,追崇金石书风,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三十余次,部分作品被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领导人及专业机构收藏,多处纪念馆、文史馆、碑林、碑廊收藏和勒石,并入编名人大典作品集等。</h3> <h3>张明堂老师</h3> <h3>简介</h3><div>张明堂,男,1962年生,山东平度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教育书协会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书法指导教授,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名誉主席。主要著作:《中国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书法教学》、《书法教学字帖》等。主要论文:《高校应重视书法教学》、《关于大学书法教学的思考》、《浅析中国书法隶变及其意义》等。主要教授的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广告学》、《书法艺术》等。他师从著名书法家严边(字承邨)先生。先习唐楷、魏碑、甲骨文,金石文字,后专攻隶书。长期以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致力于书法教学和隶变研究。</div><div>其隶书书法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笔锋如刀似铁、气贯金石。被誉为“铁笔隶书”,或称“铁书”。“铁笔隶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了一致的高度评价。</div> <h3><font color="#010101"> 启功体书法传承人老北犁简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北犁,原名张喜贵,1958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为启功书法传承人,辽宁省毛体书法协会会员,中华东方书画院副院长,塞上鲁西书画院新化分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老北犁为人耿直,勤学苦练,墨海飘香,笔耕不辍,他愿把自己比作犁,耕耘在广袤的墨田,因此取雅号“老北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北犁自幼酷爱书法,学识渊博、勤奋好学,年年春节为全村乡亲书写对联,三十多年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精磨,一笔一笔地琢磨,临摹毛泽东书法,启功书法。特别是学习启功先生的谦和、风趣幽默、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他的笔画结构、书写技法、用笔笔划和整篇布局,深得启功先生的书法精髓,对启功先生的作品和技法有独到的见解和极具个性的表达。老北犁长期艺术积淀,厚积薄发,使他的作品与启功的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地步,从而使他的作品成为精品和艺术品,渊雅而神韵、隽永而洒脱,点画间渗透出的飘逸、洒脱、大气、骨力遒劲,使观赏者感到余味无穷,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业内专家誉为“启功书法传承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北犁的书法艺术并不止于传神,更能直抒胸臆,写意人生。老北犁的作品曾多次参加辽宁省毛泽东书法协会会展和沈阳博雅书画展等诸多大型书画展,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录入画册,为众多书画友人奉为书法界的珍品,受到业界、政界人士的追捧,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政界人士和国内外友人收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北犁正像他所起的名字,一直在挥毫泼墨、不停的耕耘,在用他毕生的精力和挚爱的笔墨撰写着书法传奇!</font></h3> <h3>  冯长兴艺术简介</h3><div> 冯长兴,男,1954年出生于河南方城,别名冯晓,号伏牛居士,清风斋主,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职工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楹联书法委员会委员,华夏儒商企业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部长,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并被中国儒商文化发展中心授予中国书画领军人物。</div><div> 1973-1976年创作的人物画《咱也去参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花引来百花开》在河南省参展,其中《咱也去参战》于1975年在河南日报上刊登;1992年书法作品曾入展中国石油第三届文化大赛并获银奖;1995-2011年书法作品曾三次入展河南省群众书法展并获优秀奖;2011-2014年5幅书法楹联作品入展河南省楹联书法大赛均获优秀奖;2012年中国书法报社联合举办的《观音山杯》书法大赛获优秀奖;2013年-2017曾5次参加中国《梦想杯》、《庐山杯》、《滕王阁杯》海内外书画大赛分别获1铜4金2银;2014—2017年参加全国《第五届羲之杯》和《第七届炎黄杯》书画大赛分别获书法金奖。书画作品多次被国家有关参展方及集邮协会收藏,并在全世界发行。2013年楹联作品获河南省“美丽河南”全国征联大赛优秀奖:河南油田新春全国征联大赛一等奖;楹联诗词河南油田内部征联3次获一等奖;4次获二等奖;4次获三等奖。诗词楹联作品多次在中华楹联报和其他杂志上发表。作品大部分并被组展方收藏及出版,并被收编到《名人书画楹联诗词专集》。</div> <h3>柳佑平</h3><h3>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h3><div>中国国礼书画院院士<br></div><div>那兰陀佛学院教授<br></div><div>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高级院士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br></div><div>是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入室弟子<br></div><div>北京艺创园创始人之一,创作视频已在今日头条、腾讯、网易、百家号等十多家媒体浏览过亿次之多。<br></div><div>作品曾被国家领导人李克强个人,以及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和外国领事收藏。</div><div> 柳佑平,字老泉,法号慧佑,1966年出生于湖北洪湖,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第48代后裔,尊先祖遗训,九岁开始习书,从柳体楷书入门,继而转学隶书,遍临汉碑,尤以张迁碑用工最勤。三十多年坚持不辍,功力深厚。1998年进京拜著名书法家刘炳森老师为师。2003年,经老师介绍,到温州那兰陀学院中心教授书法。在佛学院十多年的时间里,刻苦专研《兰亭序》,对《兰亭序》的技法、技巧进行深入研究深度剖析,挖掘出《兰亭序》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以此游讲于全国知名大学,得到大家的肯定。2013年重返北京后,在北京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开设佑平书画院,并专门聘请院长管理,继续研究创作;并进修于清华美院,通过不断的学习,求教于诸多名家,打开了眼界,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当代书坛卓尔不群。在研究和继承前人隶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溶汇自己新意,承古今之精,自创独树一帜的隶书风格。既有传统隶书惯有的雄健波磔、方整浑厚,又增加了峻峭多姿的写意形态,令人耳目一新。<br></div> <h3>  王道合,男,1975年6月,民族,汉,系邯郸市丛台区黄粱梦镇东官庄村人。现任“邯郸市丛台区第九届政协委员”、“邯郸市丛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丛台区东官庄文化大院院长”、“邯郸市邯报书画社理事”、“邯郸市聚贤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平台副秘书长理事”。 </h3><div> 王道合同志于2015年10月创办了邯郸市首家文化大院(邯郸市丛台区东官庄文化大院),2015年11月被确定为邯郸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六期培训班。公益培训了百余名学生,被聘为邯郸市理论战线特色宣讲员,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书法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先后举办了笔会理论学习班,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书法学习班几十次之多。王道合同时在2016年9月参加了“河北省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计划培训班,并于但年10月份,公益走进邯郸市丛台区三陵中心校四所小学,进行公益书法培训,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汉字文化是中国灵魂,孩子学习书法,为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后继有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6年12月份,王道合同志举办了30名党员特警走进丛台区文化大院“取经学习”,2017年6月举办了增加“四个意识”服务雄安建设特色宣讲活动 。王道合通过一支笔,传递了大家不仅有孝文化、廉政文化,还更加独具创新的嫁接出了理论文化。</div> <h3>毛杰,男,汉族,籍贯甘肃,现在中国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工作,先从师北京书协吴奎老师、北大杨辛老师,书法中收益颇多,2012年有入田英章老师门下学习欧楷,始终记着田老师一句话“允许你写不好字,但绝不允许你不好好写字”,秉承着这句话好好临摹,好好写字,刻苦努力。能写出欧体的骨气劲峭,法度严谨。国家三级书法家(已通过2016年文化部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国家三级书法家鉴定)甘肃省庆阳市书法协会会员,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会员,中促会国礼书画院院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书画艺术研究员,新华传媒书画院院士创作室主任,2013书画频道书法展中获奖,2014年参加中书协考级中心书法展优秀奖,2015年首届丝路杯荣获铜奖。参加2017年第四届中国廉政文化书画展__习近平引经据典主题展优秀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