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你如果生活不僅僅是苟且</b><b>,你如果心在遠方,你如果有浪漫的情懷,</b><b>你就可以勇敢前行,你的夢想會引路,旅途有多遠,就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讓夢想給你的旅途記憶譜寫成篇章,煩惱時打開記憶,你會沉浸在美好的旋律中,品味著記憶的旅途。</b></h3><h3><b> </b></h3><h3><b>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日下午一點多離開大理,</b><b>離開了空氣有點稀薄,景色遼闊,卻讓人心裏感到寂寞的大理古城。</b><b>拾起被時間碾碎的勇氣,帶著蒼山一樣的胸懷,</b><b>揣著洱海的柔情,擦掉肩膀的齒痕,踮起腳,用手遮著陽光,看著未來的未來,眺望延長的</b><b>生命線。</b></h3><h3><b> </b></h3><h3><b>旅行者開始雲南之旅的騰沖行程。</b><b>騰沖是一個曆史感很重的地方,特別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殇墓園,厚重的曆史會給妳帶來一種來自內心的震撼,在紀念館、在國殇墓園,幾次的鼻酸、幾次的淚腺膨脹,一股熱淚不能自己,盈眶的淚又模糊了視線,銘感這些時代英雄的無私奉獻,震撼着心靈,震撼!</b><b>旅行者認爲紀念館、國殇墓園是任何一個來騰沖旅行的人值得去參觀的地方。</b></h3><h3><b> </b></h3><h3><b>旅行者依次遊覽了陸軍第五四軍一九八師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殇墓園、</b><b>和順古鎮、熱帶植物園、藥王宫等並用手機拍攝的照片、視頻編寫了雲南之旅~西南騰沖旅行記,分享給您!谢谢您拜读我的旅行记!謝謝!</b></h3> <h1><b><br></b></h1><h1><b>一、騰沖的記憶</b></h1> <h3>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日下午一点多旅行者在大理下关客运站乘车去西南边陲城市腾冲。下午四点在服务区休息。古道驿站现代变通途,瑞杭高速在此通过。</h3> <h3>龙江特大桥位于保腾高速公路跨越龙陵县龙江乡上邦焕村与腾冲县五合乡大丙弄村之间的龙川江河谷。大桥全长2470.58米,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设计,保山岸索塔高度为169.688米,腾冲岸索塔高度为129.703米。桥面离江面280米,主跨长为1196米,为世界第二大桥。五点三十分左右旅行者乘车过龙江大桥。</h3> <h3>龙江特大桥三分钟视频剪辑~拍摄旅行者。<b>丝绸古道,山重水复,龙川江上,架桥引路;高空挥洒,不畏险阻,披星戴月,情满山谷;天空之中把路铺筑,铺出一条云中的路;历经每一步每一步,天地者会记住;一座大桥穿越云雾,通向天边连接幸福;高黎贡下玉带明珠,一江天堑变通途。</b></h3> <h3>晚六点三十分左右到达腾冲旅游客运站。腾冲旅游客运站是为了促进腾冲旅游业发展而新建的长途客运站,位于腾冲热海路南段,霞客酒店附近。客运站现有发往保山、昆明、下关等地的直达班车,每天60班次,基本承担了腾冲的旅游交通重任。<b>大理到腾冲距离320公里,客运时间需5个多小时。自驾需4个多小时,过路费150元,客运票价140元含保险。</b></h3> <h3>天阳酒店,位于腾越镇火山社区绮群小区129号。腾冲旅游客运站附近一百米左右,高德搜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到,旅行休息最佳的选择。</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房间不大,卫生条件很好,无线网一般,网络预定70元;实际到店付款60元,旅游淡季价格。</font></h3> <h3>安顿好住处,存放好行囊,整理好心情,找个食堂晚餐。一壶腾冲记忆、一碗青菜豆腐汤,一盘烤乳猪,一盆淡饭,一天的旅途劳累随着腾冲的记忆化为无形,回酒店香甜入睡,一切的一切都在梦里……。</h3> <h3>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一日早餐后,按预定的线路乘三路公交车到政府附近。腾冲市政府大楼手机照片,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大理320公里。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h3> <h3><font color="#010101">“极边第一城”,城市大型雕塑。西南边陲腾冲距家乡抚顺近4000公里。思念情油然而生,思念啊!就像似是一杯浓浓的烈酒,干掉杯中酒,忘掉你,忘记我,忘了过往,忘记了人间的冬秋。</font></h3> <h3>政府一侧的官厅路,盛开的木兰花,冬季,春天在这里没有距离。花树灿烂,花树飘香,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h3><div><br></div> <h3>腾冲市环城路视频剪辑,剪辑时间比较长,喜欢的欣赏,没时间的可以忽略不看。</h3> <h1><b>二、光復騰沖紀念碑</b></h1> <h3>官厅路附近的“陆军第五四军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也被称作“光复腾冲纪念碑”,是1944年冬抗战即将胜利之际,中国远征军198师为纪念在反攻高黎贡山和腾冲城作战中牺牲的将士,在腾冲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塔呈方锥形纪念碑。</h3> <h3>座镌“还我河山”,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题。</h3> <h3>座镌“建塔纪略”,由师长刘金奎撰文。事件原型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四军第198师奉调参加滇西反攻对日作战,为二十集团军总预备队,在攻克腾冲城及肃清高黎贡山、怒江两岸日军的多次大小战中,官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阵亡团长以下官佐156名,士兵1335人。战后该师在腾冲来凤山脚下小长坡建纪念塔一座,以兹纪念参加腾冲反攻战役阵亡将士。</h3> <h3>观后前往滇西抗战纪念馆,再乘三路公交车到国殇墓园站。游览腾冲城市景观,独自旅行,虽然孤独,但不受羁绊,没有约束,背上包,带上自己,有多远,走多远。</h3> <h3><br></h3><h1><b>三、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b></h1> <h3>腾越旅游文化园,位于腾冲城关六街小团坡28号-1,也是滇西抗战纪念馆所在地。</h3> <h3>我九点钟多到“滇西抗战纪念馆”瞻仰,走过腾越旅游文化园石碑后,在雄伟的纪念馆旁边,有一座被树木掩映的纪念碑,上面写着:警钟 两个大字。安逸了这么多年,现在还有人愿意听警钟长鸣?我驻足仰望大字,内心被震撼,血液往上汹涌。</h3> <h3>滇西抗战纪念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该纪念馆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陈列馆、纪念塔等组成。</h3> <h3><font color="#010101">铭记历史,不忘国殇。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font></h3> <h3>进门大厅雕塑周围的墙上是抗战军人的钢盔,大约有1300顶,气势恢弘,瞬间恍若看见隔着历史尘烟悲壮而行的1300名入缅远征军。据说头盔全都是当时抗战时殉难将士戴过的。据说后来收集这些钢盔够武装一个团。雕塑代表了抗战的主要力量。</h3> <h3>纪念馆有一处是用抗战将士们用过武器、戴过的头盔等摆设的场景,枪托是一顶弹孔残破的钢盔,刀、枪的组合代表硝烟,后衬盟军旗,钢盔代表为这场胜利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所有远征军和盟军战士。我在冥思苦想它的意思!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后退一步看这不是胜利吗!泪腺再一次膨胀!这代表的是胜利的V啊!</h3> <h3>断臂怒江,1942年5月5日,日本占领怒江西岸的桥头堡松山,此时的滇缅公路上,内撤的车辆首尾相抵,逃难的人流拥堵不堪。其中许多是投奔祖国的缅甸、马来亚和新加波的华侨等……当时抗战神勇营长炸断怒江大桥。</h3> <h3>仰攻高黎贡山战役是(1944.5.11—7.28)渡过怒江的中国远征军仰攻高黎贡山,是滇西反攻里最艰难的一战。时值雨季,天雨如注,山峰陡峭,森林密布。在空中支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炮火又难命中目标的形势下,整个战役几乎全仰赖步兵。他们穿着夏天的单衣,顶着大雨,踩着油滑的路面,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枪林弹雨,穿着单衣和破烂的草鞋,一路厮杀着冲了上去。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斗,被美国西点军校作为经典战例列入教材。感悟历史,血往上涌,再次泪腺膨胀。</h3> <h3>浴血松山,松山战役是滇西缅北战役中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后期中国为了打通滇缅公路,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b>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b>,这是一片只有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军曾把这里成为“东方马奇诺”,60多年前中日两国军队三万余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惨烈争夺战,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中国远征军以惨烈代价全歼据守日军,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也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h3> <h3>戴安澜,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41年赴缅甸作战,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抗战胜利后追认为革命烈士。戴安澜将军誓言 此次远征系唐朝以来杨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h3> <h3>旅行者在滇西抗日将军用过的美吉普车旁拍照,有点不太严肃,整个纪念馆背景也就这里拍照留念比较合适。</h3> <h3>腾冲支援抗战,全国第一。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东南西北,全民参与支援抗战。</h3> <h3>滇西抗战纪念馆国军士兵雕像。</h3> <h3>滇西抗战纪念馆的陈列品中,陶瓷细菌弹最为引人瞩目。这个陶瓷细菌弹并未破碎,弹体呈白色,带有蓝色船锚标志。由于年代久远,弹体上的金属件已经锈蚀。该细菌弹作为日军在滇西发动细菌战的有力证据,被单独陈列。</h3> <h3>陈纳德、史迪威与国军将领雕像。</h3> <h3>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h3> <h3>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在战友墓前。</h3> <h3>我在留言簿上看到的留言,拍照下来~远征军前辈 我为你们为国捐躯感到悲痛 为我们这一代军人没消灭日本感到内疚 遗憾 放心吧 家仇国恨一定会报</h3> <h1><b>四、騰沖國殤墓園</b></h1> <h3>国殇墓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h3> <h3>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h3> <h3>中国远征军名录墙视频剪辑。</h3> <h3><b>103141个名字镌刻在纪念墙上。</b>以14个大面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在纪念馆一侧曲折向前,不断升高,暗喻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14年艰难曲折的抗战过程。远征军的名字镌刻在火山青石上,一排菊花依靠石碑而立,轻述对英烈的缅怀。这份隽长的名单,是历时7年从海内外征集而来,是目前国内最全的远征军名录,以让在滇西抗战牺牲的烈士在历史中找到家。</h3> <h3>忠烈祠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碧血千秋”,是民国三十四年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h3> <h3>绕过忠烈祠后的墓碑上书写着“天地正气”。我在墓碑前读“天地正气”觉得缺笔画,在踹想笔者的用意,知识和见识限制了我的思维,感悟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区别。一导游解答了这一难题。墓碑字体是于右任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地”字少一笔划,寓意当时国土大部还未收复。</h3> <h3>走过天地正气墓碑上山,山顶有着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如一柄利剑刺向天空,塔基上“民族英雄”4个字分外醒目。</h3> <h3>这是滇西战役盟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和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雕像。这俩人是当年援华抗战的美军将领:左面是约瑟夫·史迪威,抗战时期中国战区参谋长,收复缅甸、打通中印缅交通的头号功臣,因"史迪威事件"而在美国家喻户晓;右面克莱尔·陈纳德,威震日军的"飞虎队"队长。</h3> <h3>1944年远征军反攻时,政府便发动46000多民工,运送弹药粮秣,抢修桥梁公路,当向导、救伤员、搞侦察。连老弱妇孺也没有闲着,运送60万斤军粮,就是由他们完成,前后仅用了不到6天时间,远征军及美军官兵都赞叹说这真是“空前罕见”。</h3> <h3>滇西抗战,彪炳千秋,走过记忆中的翡翠牌坊玉石桥,敲响和平进步之钟,一敲缅怀先烈,再敲勿忘历史,三敲祈愿和平。下午一点结束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的参观。搭车去和顺古镇。</h3> <h1><b>五、騰沖和順古鎮</b></h1> <h3>下午一点半到和顺游览,和顺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汉族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h3> <h3>和顺古镇大门牌坊。腾冲县和顺乡,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h3> <h3>和顺人家,院落古朴,院内绿树成荫。我以为是和顺民居,进去看后,是和顺古镇很有名的饭馆或叫酒店,和顺饭馆都这么文艺,古镇景观就更漂亮了!</h3> <h3>在双虹桥上书有“文治光昌”“士和民顺”的石牌坊。“士和民顺”是对和顺淳朴民风的褒扬。在清代光绪年间和顺百姓遵纪守法,社会治安非常好,当时的父母官、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就曾写下过“士善民良”四个字以示表彰。</h3> <h3>在双虹桥上书有“文治光昌”“士和民顺”的石牌坊的背面。</h3> <h3>在和顺图书馆阶梯上拍石桥两侧的牌坊,也是和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贞节牌坊,冰清玉洁坊。和顺乡是有名的侨乡,传统中一般人家成年男子结婚之后,都要到缅甸去做生意谋生活。有的成功了,有的客死他乡;而留在家里等候丈夫的女人,就被那些赞美她们品性的牌坊,死死地钉在那些大宅里,如村边荷花堂,寂寞地老去.......</h3> <h3>和顺图书馆位于云南腾冲县和顺乡,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h3> <h3>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h3> <h3>和顺图书馆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h3> <h3>陷河是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称为陷河,和顺陷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有词云~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h3> <h3>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h3> <h3>和顺古镇自然生态优越,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阁的两棵秃杉,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也颇具特色,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h3> <h3>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人如果有来生,能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那就人生的骄傲!</h3> <h3>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乡水碓村,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h3> <h3>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O年2月就诞生在和顺乡水碓村。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元老。艾思奇193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学校副校长兼哲学教研室主任等职,艾思奇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长期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哲学教科书。艾思奇于1966年3月22日因急性心力衰竭病逝于北京,终年56岁。</h3> <h3>龙潭,和顺龙潭为地下涌泉形成,潭方数十亩,碧波荡漾,水体澄澈,游鱼可数,潭周边以精美石栏饰之,潭中石亭翼然,潭畔古木苍天。元龙古阁临潭而建,阁身倒映潭中,如诗如画,为和顺侨乡一胜景。</h3> <h3>洗衣亭,这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有六座,洗衣亭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和顺男人亦儒亦商亦农亦走四方,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就建了这样的亭子(建于清道光年间)。</h3> <h3>和顺和谐,小镇风光,感觉很美、很漂亮!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觉,小镇很温馨。</h3> <h3>进去门楼是小镇的一条商业街。</h3> <h3>一个人走在静静的小镇街道,人很少,感觉时间能凝固下来多好啊!寂静和孤独相伴,不用考虑时间,走步或蹲下来看看地上的痕迹,是我在穿越还是蚂蚁穿越了我的记忆。</h3> <h3>良屋民宿,小镇客栈。感觉装饰很别致,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进去参观一下。</h3> <h3>在一个角度拍照,一个过客的视角,一种不属于你的温馨,一种不属于你的记忆,偏偏在这时候涌向脑海,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假装自己是一个过客,别说自己真是个过客,在发呆吗?这里确实是发呆的好地方!</h3> <h3>郡王古府,小镇客栈,只是名字叫的很大气、很历史。</h3> <h3>水碓村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属于坝区,位于和顺镇的东边,距离镇政府1.5公里。</h3> <h3>水碓村景观,村面积2.48平方公里,海拔1570米,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52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h3> <h3>水碓村是和顺的重点旅游景区。</h3> <h3>水碓村景观,小桥流水人家。记忆之所以对过去不忘,是因为知道,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或快乐,闲磨的时光,不会再有,只能用旅途的时间去淡忘。</h3> <h3>小镇的村落娴静,河边摆放着花盆,河水静静的流淌凸显和顺古镇温馨、秀美。</h3> <h3>石板小桥塔在河的两岸,装点着古镇的靓丽,若要想办法留住美好的景色,那你把她复制保存起来,你存在,景色也在,这也许是我唯一想要的。</h3> <h3>古镇涓涓绿水,红花绿叶,这么美的景色一定要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惊你的心情,免我的苦心,免思绪的四下流离,免情感的无枝可依。</h3> <h3>和顺小镇门楼,从拍照的方向往里走收门票,我从小镇另一方向转一圈在这里出小镇门楼。来时搭出租车,司机负责带进和顺古镇,免门票,但车费从原来的二十元涨到四十元。和顺古镇门票八十元,游览到这里觉得还可以。</h3> <h3>青山、绿树、角楼、陷河、石桥、鲜花,美的构图,温馨的小镇,徜徉在和顺古镇,这里专治心情不舒畅、烦闷;这里能给你烦躁的心情理化成沉稳、平静的心态,并免费送你一份安宁。</h3> <h3>和顺客栈里的马帮雕塑,和顺人世世代代外出闯荡,都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及马帮文化。</h3> <h3>客栈院里盛开的花树。</h3> <h3>客栈院里绿化的树丛也很漂亮。</h3> <h3>和顺总兵府,也是客栈,位于和顺古镇系清末最后一位总兵张松林百年老宅。旅行者拍照留念。</h3> <h3>一处很具有中式风格的特色古宅。在这个具有历史感的老宅里住一宿,去感受久远的气息,这种体验绝对是值得。</h3> <h3>和顺总兵府,张松林是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老宅建于光绪末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h3> <h3>旅行者和顺古镇自拍照一张。</h3> <h3>和顺古镇陷河河畔含苞待放的花朵🌺清新,漂亮。</h3> <h3>走出和顺古镇的湖边有一秋农路石碑是一九八八年教师节,为纪念益群中学第二任校长李祖华先生(1898~1971)和顺乡人大、乡政府、益群中学决定,将农民春播秋种必经之游泳池四周道路命名为秋农路而立的石碑。</h3> <h3>和顺古镇秋农路石碑对面是一片油菜花海,腾冲油菜花正是开得最美的时候!万亩盛开的油菜花形成了花海,山岭、村舍、道路、河流皆融入油菜花海,景色迷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步步有景,处处可观”的春色,村庄镶嵌在花海中,走在田野的道路上观望,犹如在画中。古镇游览结束。</h3> <h1><b>六、騰沖高黎貢山植物園</b></h1> <h3>高黎贡山植物园位于保山市腾冲市华严路平安路。</h3> <h3>园区内指示路牌。植物主要有馨香植物区、木兰植物区等及兰花、杜娟、杉类等,每一片花海都有不同的感觉。可以推荐给您来腾冲时顺带去看看。</h3> <h3>园区主要是植物景观,园内面积挺大,空气清新,三两成群的老年人在演奏吊嗓和交谈,很是惬意。</h3> <h3>园区内大理石空透树叶美术板,透过她看到后面植物,有探寻,有期盼,有旅途,路是经历,不是选择,经历你必须经历的,期盼你想得到的,才有你想要的选择。</h3> <h1><b>七、騰沖藥王宮</b></h1> <h3>腾冲药王宫,始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由医药界人士所倡建。清康熙末年,经住持子翁培修扩建,使其建筑平面呈一葫芦形状。药王宫不仅布局构思精妙,建筑别具特色,亦是腾冲中医药行业发展历史悠久的重要见证。</h3> <h3>药王宫院内的百竹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种植了好多种中药材,是认识中药材的好地方。</h3> <h3>位于药王宫中心池中的思过亭。</h3> <h1><b>八、騰沖美食間介</b></h1> <h3>腾冲知名小吃大救驾简介~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清军紧追不舍。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处歇脚之地后,主人图快,炒了一盘饵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救了朕的大驾。”从此,腾冲炒饵改名为“大救驾”与珍珠翡翠白玉汤有异曲同工之意。东北的炒焖子都吃过差不多。</h3> <h3>腾冲知名小吃大薄片简介~大薄片已成为滇西名菜,工于火候,长于刀法,用特制的猪头肉片成薄如蝉翼的大片,调料齐全,具有咸、酸、辣、麻、香多种滋味,肉脆嫩,嚼时有劲,回味无穷。</h3> <h3>腾冲知名小吃土锅子简介~土锅子是以腾冲当地的一种陶土烤制而成,土锅子烹制独特,用鸡和鲜排骨熬成的骨汤,底菜丰富,青菜为主配以芋头、山药、白萝卜、胡萝卜、黄笋、酥肉、泡皮等十几种原料制作而成。</h3> <h3>腾冲知名小吃赶马肉简介~赶马肉是曾经茶马古道上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食肉方法。将大块的肉加上各种调料一起焖熟,油而不腻,香气扑鼻、营养丰富。</h3> <h3>腾冲知名小吃鸡肉米线简介~腾冲鸡肉米线吃起来有油煎鸡丁的香味和鸡肉的鲜味,口感好、味道非常鲜香,鸡肉米线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老少皆宜,腾冲当地人常用佳肴,也是游客到腾冲品尝的风味小吃。</h3> <h1><b>九、騰沖旅行後記</b></h1> <h3>离开腾冲回程路过龙江大桥侧面拍摄的视频,导出高清视频,去掉水印,配字、配歌曲,我很喜欢分享给您!</h3> <h3>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十点三十分离开腾冲经大理,去丽江。中午在潞江坝服务区休息午餐。潞江坝服务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杭瑞高速公路附近。</h3> <h3>潞江坝服务区怒江铁索桥雕塑。</h3> <h3>永平服务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杭瑞高速公路附近。离开腾冲的一次边境缉毒公安检查。<b>晚上到大理乘火车去丽江。</b><br></h3> <h3><font color="#010101"><b>旅行後記</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在大理旅行者還沒抖掉身上的灰塵,還沒在遼闊景色中趕走寂寞,還沒找到清香的泥;帶著夢,旅行者讓自己的腳步在旅途中走的更遠。</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去西南邊陲騰沖,去看龍江大橋、去參觀滇西抗戰紀念館、去瞻仰國殤墓園、去遊覽和順古鎮、去見識熱帶植物園、去欣賞古樸的藥王宮。目標已定,就讓夢想引路,腳步自然會連成一條生命線。</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b><font color="#010101">騰沖一天的遊覽,路過雄偉的龍江大橋給自己旅行經歷添加的一頁;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震撼的心靈;和順古鎮的小橋流水,溫馨浪漫撫慰被震撼的心;熱帶植物園的清新秀美及多樣化的熱帶植物開了眼界、打开的植物知識之窗;藥王宮的歷史深邃、博大,給旅行者平添了知識的程度。一天遊覽的時間有限,给遊麗江、去昆明、回沈陽的时间。騰沖旅行留點遺憾,也許的也許我會再來騰沖</font>旅行。</b></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雲南之旅不到騰沖就如新疆之旅不到喀什;海南之旅不到三亞;黑龍江之旅不到漠河、撫遠一樣;旅行的終極目標是自己向往的目的和愉快旅行的過程。旅行者的終極目標僅代表個人看法。旅行後記暫時就到這裏,麗江旅行記再見!</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