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这是2014年10月8号拍的红月亮,其实这张照片是合成的,因为用纪实的方法除非用鱼眼才可能拍摄月食变化全过程,再则即使用延时摄影方法拍摄了全过程,那月亮在画面中也只能是一个比星星大一点的小圆点。</font></h3> <h3>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获得上面这种葫芦串的照片呢?其实就是两部分,第一是前期拍摄,第二是后期制作。</h3> <h3><font color="#167efb">前期拍摄又分两个部分,第一是前景拍摄,第二是月亮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前景拍的好可以说照片成功了一半,给照片拍一张地标性的建筑或环境,定会为照片增色不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当时在城东滨河公园拍的前景。前景的拍摄一般要求广角、小光圈、低感光度,当然三角架、快门线是不可少的。</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具体拍摄参数:广 角:12、14、16、35等。</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光 圈:11-22</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感光度:100,200</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感光度低主要保证照片的片质细腻,当然土豪的高端相机不在此列。</font></h3> <h3>拍前景时也可以拍延时摄影,但只能拍一段时间,因为随着月亮升高,就超出了你的相机视野。不过这一段也有用,就是确定了你后来进行合成时的月亮升起位置。我们总不能将一串月亮随便安在什么位置吧。</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24-70镜头63端拍的月亮,太小,无法合成葫芦串照片。</font></h3> <h3>这是100-400镜头400端拍的,所以葫芦串照片中的月亮还是要用大炮一个一个地拍下来。拍摄月亮时要用小一点的光圈,一般在5.6-11.0之间;感光度低一点,100-200左右;速度尽量快一点,因为月亮也在运动,不超过1秒应该问题不大,否则,拍的月亮就糊了,有拖尾。</h3><h3>我图片中用的4OO端照片都是半溪老师拍的。</h3> <h3><font color="#167efb">这也是400端拍的,速度是13分之一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拍摄月全食除了前景之外要拍多少颗月亮呢,其实这也没有定数,但一张图片上的葫芦总得有十来颗吧,其中月食开始之前的满月至少得有二、三颗吧,然后初亏至少得有二、三颗,食既、食甚也要二、三空颗吧,生光是一定要二、三颗,最后复圆不用说了,肯定得有二、三颗。所以,拍摄时尽可能多拍一些,到合成时也有挑选的余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前期拍摄结束了,后面的事就是后期合成了。</font></h3> <h3>第一步是先将前景照片在photoshop中调好,用“裁剪-矩形选框”向上扩充画布备用,留出后期排列月亮葫芦串的位置。特别注意月出时月亮的位置要保留。</h3> <h3><font color="#167efb">再将长焦拍摄的月亮选好要用的,每一张裁剪好,用“图象-调整-色阶”将月亮图片背景调到至黑。</font></h3> <h3>打开前景照片和已经选定的月亮照片,将月亮照片一张一张拖到前景照片上,按前景照片上已经有的月出位置及月亮上升的轨迹方向均匀排列好,当然在每拖进一张都要用“编辑-自由变换”将月亮缩小到一定的大小。大小一定会比实际的大,否则只能是个圆点,但也不能太大,太大就太假了。另外,月亮拖进前景照片要用“混合模式-滤色”。这样月亮就毫无痕迹地融合在前景照片中。</h3><div>至此,一张月全食葫芦串照片就完成了。</div> <h3>明天,2018年1月31日晚,一场天象盛宴——月全食即将上演,让我们做好准备,去体验一下寒冬雪夜的快乐!</h3><h3>南陵拍月全食的地方,我只知道有三个地方比较好,一是城东滨河公园,二是奎湖应该不错,三是朱墩。</h3><h3>最好带两个三脚架,两枚镜头,长焦、广角各一枚。明天晚上我在滨河公园等你。</h3><h3>1月31日 月出:17:27</h3><h3> 初亏:19:48</h3><h3> 食既:20:52 </h3><h3> 食甚:21:30</h3><h3> 生光:22:08</h3><h3> 复圆:23:11</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