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问爹问娘问夕阳,天上有没有北大荒?喊儿喊孙喊月亮,天上有没有北大荒⋯⋯"每当午夜梦回,这苍凉的歌声在我耳边萦绕时,那片白桦林,那片黑土地,那没漆大雪中一个小小的人儿赶着三十多头牛,怀揣着两个冻成冰疙瘩的馒头,頂着漫天大雪,一路奔跑、一路哭⋯⋯的场景便如电影般在眼前一一掠过,挥之不去⋯⋯</b></h1><h1><b>整整五十年过去了⋯⋯</b></h1><h1><br /></h1> <h1><b>五十年前,还未满十五周岁的我在看完巜军垦战歌》的电影后,也决心向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b></h1><h1><b>一九六八年深秋的一个清晨,我们告别了父母、姐妹、告别了学校、北京和温暖舒适的家,踏上了北去的列车⋯⋯</b></h1><h1><b>临行前我们手捧"红宝书"在晨曦中的天安门前合影留念。</b></h1> <h1><b>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毛主席的兵团战士,我们的宗旨是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建设边疆,保卫边疆。</b></h1> <h1><b>在兵团我放过牛、盖过房子、伐过树、 冬天修路、春天除草、秋天收割。渴了,我们吃雪、喝地边沟里的水,饿了,牛车会送来馒头吃,但没有菜,晚上饿的受不了,我们会溜到马圈去偷吃马饲料,那是用大豆炒熟后做的豆饼,很香的;有时也会到地窑里啃前一年的糠萝卜。由于常年吃不到蔬菜,正在长身体的我,后来得了严重的贫血。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天气、春夏无孔不入的小咬,水土不服引起的各种疾病伴随着我们这些曾经曾经衣食无忧的孩子们⋯⋯</b></h1> <h1><b>是的,就是为了心中那神圣的却又是那样模糊的信仰,我们在这里与天奋斗、与地奋斗!</b></h1> <h1><b>中苏关系恶化,在这荒凉的小兴安岭也己听到了珍宝岛传来的枪炮声……</b></h1><h1><b>我们发了枪,随时准备上战场,为祖国而战!</b></h1> <h1><b>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我们没有机会拍下更多兵团的生活和劳动照,只能在百度的兵团网里寻找,还好找到一些我们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非常感谢那些保存了这些珍贵照片的朋友们!</b></h1> <h1><b>这是一段让人永远也难以忘怀的岁月⋯⋯</b></h1><h1><b>似乎已镂骨铭心。冰雪严寒、饥饿死亡,这一切都不能使我们屈服,我们已经不觉得苦了,因为那个神圣的信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植入我们的灵魂和肉体。</b></h1> <h1><b>这是几幅关于知青的油画, 每幅油画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部还活着的历史,它像是一部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的故事,更像是一场荒诞的噩梦……</b></h1><h1><b>和油画中的女知青"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b></h1> <h1><b>"问爹问娘问夕阳,天上有没有北大荒?喊儿喊孙喊月亮,天上有没有北大荒?别让我回头望,让我走一趟,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这歌声真的好苍凉,</b><b>时时在叩问着我们的心灵⋯⋯</b></h1><h1><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