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小学“学科领航”工程教师培训班简报(2018.武清)

武清区学科领航工程教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因为心向往之 所以砥砺前行</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前 言</b></font></h3><h3> 肩负责任,心有目标,行进追寻,我们从天津的各个角落汇聚在“锦绣时尚”,似乎寓意着天津教育的丰实的现在和必将丰盈的未来。</h3><h3><br></h3> <h3>  这些天,源自对学生幸福成长的美好愿望,源自对教育朝圣的心缘期许,我们又一次背起出发的行囊;</h3><h3> 这些天,我们带上学习的激情,交流的热情,感恩的温情;怀揣着实现优质教育、提升自我教育素养的美好愿景,追寻着发展天津教育的有效途径!</h3><h3> 这些天,我们学习着、思考着、践行着;</h3><h3> 这些天,我们快乐着、收获着、成长着;</h3><h3>……</h3> <h3>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 让我们武清的学人始终保持正思维、正精进、正能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天津教育收获“稻菽千重浪”的美丽风光,播种耕耘! <br></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一、培训启航,始于足下</font></b></h3><h3>我是教师</h3><h3>以现在求证未来</h3><h3>让生命幸福完整</h3><h3>让生命在教室的原野上绽放。</h3><h3> ――朱永新 </h3><h3> 天津的第一场冬雪消瘦着她的倩影,凛冽的北风肆意的拉紧空气的严寒,1月24日上午8点,武清区教育中心前广场,武清区“学科领航”工程教师培训班33名学员整装待发,脸上洋溢喜悦,胸中积蓄渴望,学习提高的冲动让他们踏上前往锦绣会议中心5天集中培训的征途!</h3><h3> 8点半到达会议中心,学员入住有条不紊;9点半齐聚第一会场,开学典礼隆重热烈。开学典礼上中国教师教育网主管本次活动的高洪亮副总裁首先致辞,天津市继续教育中心史校长向全体学员详细解读了《培训方案》,继续教育中心李主任做了总结讲话。来自于天津16个区542名各学段各学科优秀老师参加培训。</h3><h3> </h3> <h3>  开学典礼上,天津市继续教育中心李茜主任和全体学员交流了三种想法: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请大家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每个学员都要有目标和愿景;3.“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最后李主任强调了培训纪律。他要求大家遵守培训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做好学习笔记,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培训效果。</h3> <h3><font color="#167efb"><b>二、专家引领,破浪前行 </b></font> </h3><h3> 第一天有幸聆听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督学王建宗做的题为"大学、师说、学记的价值与师德修养"讲座。他以渊博的知识、高深的建树,宽广的胸怀深深地打动在座的老师,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学会理性思考,提高自己的修养。 </h3><h3> 25日上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孔凡哲做了"课堂观察及有效说课评课"专题讲座。孔教授的座右铭是“我毕生所追求的最高教育目标就是把那些难懂的术语变为浅显易懂的知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讲座中,孔教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对这句座右铭做了最好的阐释。 </h3> <h3> 下午,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发展前沿"专题讲座。明确提出"教育自信"的教育思想。我区语文教师王彦明和全体学员进行了现场交流。</h3> <h3> 李院长通过中国教育与英美等国教育现状对比,介绍了中国教育的优势,提出教师的工作方向与目标,引发了参训教师的思考和共鸣。</h3> <h3>  26日上午,全国知名教学专家高纪良进行了“核心素养下名师成长的五项修炼”专题讲座。高教授的讲座充溢着激情,闪耀着智慧,流动着欢笑 。听了一个上午的讲座,我们却感觉不到一丝的疲倦,相反的是会场上掌声迭起,热情高涨。高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令人难忘,尤其是三段改编的歌曲,既唱出了学生的心声,又激起了我们对当前有效教学现状的反思。”整个讲座生动活泼,高教授以改编歌曲的形式与教师频频互动,似天籁之音拨动了我们那尘封已久的心弦,激励我们提升自身修养。下午,关景双教授讲座《现代教学教研的上海密码》让我们明白了教学和教研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什么是“范式”,它是基于基础的教学实践和鲜活经验的总结。但不管何种范式,都要着眼于课堂,着眼于服务学生,服务教学。课堂上,要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h3><h3> 1月27日,教育培训高潮迭起。杨四耕教授,辛勤耕耘教坛数十载,对教育课程改革的认知和解读,带领我们《迈入3.0的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情景!</h3><h3> “你进行过课程开发吗?”“你能把每一个知识赋予情景吗?”“你可以把每一个知识运用于生活和生产吗?”“立德树人‘德’本真如何理解?”“课程的真实概念是什么?”“3.0课程五个关键特征是什么?”“学习需求的课程具体表现怎样?”“课程建设的视角如何确立?”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把我们的思维带入了“课程改革3.0深度”的文化层面。杨教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夸张喜剧的肢体动作,让我们沉浸在海派清口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中;杨教授多彩丰富的学养,深入浅出的课程解读,让我们融入现代课程变革的汹涌洪流里。我们深刻的认识到3.0课程改革即是趋势又是使命,课程改革我们起程,我们在路上!</h3> <h3><b><font color="#167efb">三、学思践悟,受益三生</font></b></h3><h3> 就像有些话语可以打开一个患妥瑞症少年的世界,就像有些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黑夜抵达黎明,诸多的碰撞,即使没有火花,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瞬间的光芒。</h3> <h3>  所有的聆听,都是一种开始;所有的记录,也不过是一种点燃——而所有绚烂的光彩,还在积蓄力量——自我消化、互相交流砥砺前行,也还仅仅是形式;内化为自我的精神,洞悉教育的全部奥义,进而进入我们的教育世界才是终极目标。</h3><h3>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武清学科领航工程所有的学员,都在这寒冷的冬日,因所得而温暖。</h3><h3> </h3> <h3>结语</h3><h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严冬以大雪迎接所有参加学科领航工程的学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寒冷,仅仅是前行路上的小小考验。你若视为火焰,一样可以理解内心的温度。</h3><h3> 有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同样有人信奉“一览众山小”的终极情怀。也许此刻我们仅仅是站在山脚,甚至连门槛都不曾望见,但信念是不会熄灭的。因为路上和山顶的风光,我们还不曾途经。</h3><h3> 当然所有的跋涉者都信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韧与执着,我们这些跋涉在教育之路上的追梦者,也会以自己不息的热情一路向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