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亚,我的家

郭永顺

<h1> 在天津有个东亚毛纺厂,可能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有所耳闻吧?处于闹市中心和平区的工厂,非常大,有近两千人,有自己的办公大楼;有文化楼、职工夜校;有食堂、图书馆、广播站、活动中心、浴室;有绒线、细纱、洗染、包装、毛织、精梳、山羊绒等生产车间;有机修、动力、实验室、后勤等生产辅助部门;大礼堂,篮球场,一应俱全!有托儿所,幼儿园,单身宿舍,保健站;有乒乓球队,文艺宣传队,有丰富的文体生活。哦对了,每年逢4月15日厂庆时全厂聚餐,年底食堂还吃结余呐。那个喜热的劲呀,每天都是高兴的,犹如一应俱全的小社会。<br> 我们东亚的员工啊,有多少都是父一辈,子一辈,顶替接班的,“姨姨、舅舅、姑姑、叔叔、大爷”的称呼不少于对师傅的尊称。我就是16岁顶替母亲进厂的,我的老伴、弟弟都是东亚的员工,就连我们的女儿都是在东亚幼儿园中长大后上了小学的。我的老伴是13岁就在厂办的职校学习、在车间劳动,也是16岁就进厂当了工人的。<br>  那些年我们没听说过手机,更不知道IPHONE、IPAD;我们是从镌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厂训的工厂大门前进入厂区的,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激励我们“抵制洋货、自强不息”的汉白玉抵羊。那些年,我们只知道奉献,没有想过索取,可是我们有最纯粹的快乐,以身为东亚员工为荣!那些年,我们都傻傻的,很单纯,服从领导安排就是我们的职责,我在东亚工会搞宣传,多少年来,换了多少工会领导……张贵福、徐有德、张淑珍、孙竹波、杨素文、杨军、游焕贤,还有我最好的朋友张宗浩,我一直都在做宣传工作。后来精简机构,工会的梁士田、田鸿年和我下岗再就业,还在东亚。我们这一辈为企业奉献了一生,44年,从一而终,直至退休。东亚培养我长大,我为东亚奉献了一生,东亚就是我的家,东亚就是我永远的牵挂!</h1><h1> 我觉得世界很小!小到眼里只有工厂里的你、我、他,也许一别就是一世,也许一别就永远不能再见。这些年,朋友们……你们都还好吗?人生中因为有你,才有那么多美好回忆与怀念!想念同仁们!现在年龄大了,老了,现在静下来才想起,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曾经的你依然在眼前,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已经白发苍苍,过去的一切是我的宝贵财富,曾经的朋友是我心中牢牢的记挂。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四季平安,阖家安康,幸福快乐到永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