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日记(一) 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阴天,冷。想不到得到老先生传来了好歌词 —— 陈其活老先生(七拱镇潭村人),从上世纪中叶起任校长多年,至八九十年代任阳山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著书八本,是阳山县教育行家。这天一大早,他就给电话我,说喜欢我作曲的风格,问我能否把他作的词《潭村美》谱曲,我一口答应了。因为出于对陈股长的一直敬重,他是我们阳山的教育行家,著书多本,虽然退休多年,现已年近八十,可还很关心教育;又因为看到他热爱生活,挥笔写歌词,赞颂家乡,令我更敬佩。图为陈股长用微信传给我的两张纸的歌词。</h1> <h1> 这是陈股长用微信传给我的两张纸的歌词。</h1> <h1> 日记(二) 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晴,冷。歌曲“高潮部分”来灵感了 —— 潭村是阳山县七拱镇的一个古村,是县的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今天是星期六,傍晚我去散步时,脑海里回放着去年七月份读中师的部分同学曾在该村观光的“镜头”,我把它与陈股长的词的描述连在一起,顿生灵感。我担心把“灵感“丢了,一边重复哼着曲调,一边快速跑回家,忙找到笔和纸,记下歌曲“高潮部分”的音符,之后用手风琴“对音”。</h1> <h1>歌曲《潭村美》“元稿”。</h1> <h1>一面写“音符”,一面用手风琴“对音”。</h1> <h1>用手风琴“对音”。</h1> <h1> 日记(三)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阴,冷。终于拿出了“初稿” —— 晚上,我终于把《潭村美》有了比较完整的曲谱。太高兴了,从接到陈股长从微信发过来的词算起,刚好是一个星期就“搭好谱曲框架”。我马上我打电话给陈其活老先生,通过用手机试唱给他听,问他感觉如何,他说非常喜欢。这歌,为村而作,为村民可朗朗上口、易唱而作,因而音度不宜过长,难度适中。</h1> <h1> 日记(四) 2018年1月23日,星期二,阵小雨,冷。在创作中有新体会 ——《潭村美》还在“推敲”中,歌词修改部分按陈其活老先生打电话来的意思修改,作曲进入第11天,还在打磨着。我体会到,在钢琴,你可以随想地弹一首如意的原创曲子,可当你在此曲子填上了词不一定如意,因为歌曲是词和曲的有机统一,词和曲两者韵律的有机结合,做到“曲为词而生”,做到“曲为词服务”,否则,就“别扭”,“不顺口”,“不悦耳”。有点歌唱基础的作曲者会比较好处理上述那两个“有机”和两个“曲为词”,因为作曲者可以在自己试唱中“打磨”和“推敲”。所以,作为作曲者要多学习一些歌唱技巧,如歌唱气息、咬字吐字 等。这是我创作歌曲的最大感受之一。</h1> <h1> 日记(五) 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阴,冷。想不到十五天就出炉一首新歌 —— 今天是1月27日,从本月1月12日接到陈其活老先生从微信中传给的歌词就开始构思(创作进入第1天)、到灵感顿生(创作进入第2天)、到比较完整初稿出来(创作进入6天)、到第二第三稿的修改(进入第11天)、到定稿(进入第15天),刚好用了半个月,还是利用业余时间(晚上和假日)创作,就那么有灵感、有创作意识弄出一首新歌,真是太高兴了。今天的上午举行了散学典礼,全校师生都放假了,学校开始冷清起来。中午,我匆忙地吃了盒仔饭,上到学校音乐室用钢琴反复弹奏和修改,从中午1点到下午3点,直至“自我感觉良好”了,终于“死心塌地定稿”了。今后还要抽出业余时间配乐,以及录音等,至少还要用两个月的时间。</h1> <h1>新歌出炉,可以开唱。</h1> <h1> 【欢欢按】 潭村真是个好地方,村史古、村貌美、村人睿、村文浓。可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有朝廷好官,今有卫国英雄。该村是七拱镇乃至是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以下图片为网上下载引用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