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话说在滇东南,开化府,西华山脚下的盘龙体育城,有那么一只始终低调,但又赫赫有名的老倌足球队,人不多,50来号,队员形形色色,来自各行各业,高矮不等,胖瘦不一,唯有年龄相近,臭味相投。老倌队,顾名思义,肯定都是些岁数大的老球员、老球迷、老愤青,换句话说,就是人老心不老的铁杆足球爱好者。创建一个草根足球队不容易,队里几位元老、长老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东拉西扯,奔走多年,历经坎坷,方建起来一个草台班子。几位长老的丰功伟绩和盖世神功,前面已经一一叙述过了。今天要讲的是老倌队里的几位“小字辈”,当然,说小字辈,是和几位长老相比,其实他们当中一些人早已是人过中年,两鬓斑白,属于不折不扣的老倌倌了。</h3> <p> NO.1——老高,昵称kui'ge 。老倌队里面姓高的太多,个个都是高手。老高在众高手中可谓鹤立鸡群,除了个把最高以外,还有一头蹭亮的脑袋和一副稳妥妥的小眼镜。在小字辈中,老高可谓群里的铁杆,只要群里有活动,必定举手报名,风雨无阻。“为球消得人憔悴”,日积月累,老高不仅油肚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显得越发的精神抖擞。莫非,这就是足球的减肥魔力?高师傅一向司职后卫,脚法如其名,动如剑,稳如钢。几位长老常常称赞:得一剑刚者,后防若泰山,高枕无忧矣!不过,老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不能餐后马上去踢球,一旦饭后上场,必定脚软头软,发挥失常!所以切记,若赛前与他对阵,可事先备好酒好菜招待一番,一定能见奇效,收奇功。</p> <p> NO.2——讲完老高,接着说小高。小高,律师事务所员工,人送外号“法拉利”。从这一外号,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机油味,一种由远及近的发动机轰鸣声,在绿茵场上开始酝酿。一旦小高从后场抢断到皮球,刹那间,他就幻化成红色法拉利F1赛车,鞋钉紧抓草地,仿佛一脚油门,瞬间发动提速,左突右奔,杀到前场,急停,转身,一蹴而就,基本上无人能防。小高虽然是球队的“小字辈”,但绝对是资深队员和核心主力。不仅球技好,为人更是古道热肠,只要球队有事,必定认真对待,全力以赴。球场上更是细心倍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照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师傅们。所以,日常玩球中,长老们都很希望和小高分在一组,为此不惜多次摩拳擦掌,经常红红脸,出出汗,唇枪舌剑几番才罢休。</p> <p> NO.3——光华,公务员。如果你第一次见到光华踢球,肯定会心生敬意:好一条汉子!只见他怒目圆睁,双拳紧握,下盘沉稳,一看就是是一个硬邦邦、响当当、锤不烂的钢铁后卫。果不其然,光华的球技和他的身材形象完全成正比,作风硬朗,出脚果断,拼抢凶猛,经常在门前化险为夷,成为球门前最后一根救命横梁。BUT,当遇到赛事不利或者是队友犯错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画风突变。只见外表粗犷的大叔华仔,一边出脚大力解围,一边突然变成大话西游的唐三藏,碎碎念,时而大声训斥,时而幽怨婉转。要是不小心碰上他和影子前锋老于在一个队,那可就更有趣了。经常是光华如暴风雨般的训斥夹杂着老于苍白而坚定的辩解,此起彼伏,在球场上空回荡,让大家忍俊不住。其实,谁都知道,华仔在场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耿直人说耿直话,一会就烟消云散,继续开心足球。</p> <p>NO.4——老于,来自传说中的内蒙大草原,从事药品生意,一路从北向南销售,直到遇见文山,于是暂居边陲小城,做了一个“文漂”,因为爱踢球混入了老倌队。第一眼看到老于,觉得这人,戴个眼镜,文质彬彬,慢条斯理地说着普通话,口音不似北方也不像南方,完全不符合《套马杆》的草原汉子形象。老倌队都知道,老于话多,尤其是传球失误的时候,他就开启碎碎念模式,小声嘀咕唠叨。第一次在场上,看见华仔和老于幽怨地争吵相互埋怨,我还觉得有点稀罕、吃惊、尴尬、不知所措,犹豫着要不要上去劝说几句。长老们说,没事,习惯了,他们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话照骂,球照踢。果然如此,后来我也习惯了,麻木了,场上没听到老于说几句,还觉得好像差点什么。就这样。老于优哉游哉,一边做生意卖神药,一边在老倌队踢踢球,闲暇时和龙虾队友们吹吹牛,撸撸串,喝喝酒,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也不知道他啥时高升离开文山,老于神秘兮兮不说,咱也不敢问,只希望,他不管云游到何方,都还记得这帮爱踢球,爱吹捧,爱互损的老倌们!</p> <p> NO.5——晓晶。人送外号“三颗石头“,歌舞团鼓手,如假包换的演艺圈人士。你还真别说,晓晶的确不像一个球员,而更像一个艺术家,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在球场下,晓晶都像一个阳光灿烂的大孩子,最有表现欲,最有活力。特别是在球场上,他几乎就像一个耀眼的太阳(并不仅仅是光头的缘故),随时吸引着场边观众的目光。看晓晶踢球,就像看一个多姿的舞者,时而爵士,时而探戈,时而华尔兹......,无论是他飘逸的带球,灵动的走位,还是肆意的奔跑,刁钻的抽射,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运动喜悦,闪动着快乐足球的真谛。其实更多的快乐还来源于晓晶的小尾巴:他那读小学,颇有足球天赋的帅气儿子。只要晓晶有空,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到球场。比赛间隙,小家伙就会抱着他的小皮球,认真地在一旁练习带球、射门、守门,专注而执着,从不打扰父亲的比赛。父与子的足球时光,在冬日暖阳里,显得如此的温暖与感动。</p> <p> NO.6——老苏,大学教师。老苏和晓晶,号称前锋线上的哼哈二将,光头兄弟会,当二人同上场时,两个油亮光滑的脑袋,加上现场灯光的反射,直接就把对方后卫晃晕了。别看老苏是大学教授,讲台上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斯文有礼。一旦换装上场,简直就像超人脱去西装,露出紧身衣一样,火爆得不得了。我们私底下都称苏老师为重型推土机,带球酣畅淋漓,直来直去,从不拐弯。你挡,我硬过,再挡,我再硬过。摧城拔寨,一泻千里,直捣龙门。当然,头球攻门,更是老苏赖以成名的必杀技,光头鱼跃,何以争锋?老苏教学任务繁忙,但是爱球如命,常常是上晚自习前,还要来踢10几分钟,总要到最后一分钟进球后,才大汗淋漓匆匆直奔教室,不得不令人佩服。也不知这样阳刚十足的老师要迷倒台下的多少女生?</p> <p> NO.7——茂安,博彩指导师,人送外号“卡洛斯”。我们都知道,胖子踢球不容易,如果一个灵活的胖子会踢球,那就更不容易了;如果说,一个超级灵活的胖子能把球踢得出神入化,那就毫无疑问说的就是茂安了。茂安是个实诚人,几次拍照,他都憨笑着说,不要拍我,我形象不好,等我减肥成功,再给我一个光辉的形象。茂安有两大绝技,一个是180度回旋快速过人,俗称“马赛回旋”。每当他带球与对手1v1面对面相持时,只见他虎躯微微一沉,肩膀往左一晃,然后突然一个转身,左脚踩球一拉,电光火石间,他已经从对手的右侧闪过,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这一招,屡试不爽。茂安的另一绝技就是快速带球走边路,倚住对方后卫,小角度起脚射门,有时候几乎是零角度进网。这两大神功再加上远距离精准长传,奠定了茂安在场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核心地位。“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茂安的坚持和努力,为我们完美诠释了一个热爱足球的胖子的励志人生。</p> <p> NO.8——明勇,Policeman。明勇是一个低调、朴素、简单的人。每次球队活动时候,他穿着便装悄然来到场边,无声无息,猛然望去,完全就是一个人到中年,愁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油腻大叔。你绝对想不到,当明勇站在前锋的位置,一股气场油然而生,瞬间化身为“风之子”。他在前场,经常是宛如拼命三郎般舍身拼抢,不断奔跑,拦截,再奔跑,再拦截。硬生生把对方后卫逼得手忙脚乱,传球频频失误,进而被明勇眼疾脚快,抢射得手。每当此时,明勇总是低调地回跑回本方半场,风轻云淡,就好像刚刚只是去家门口散了场步,顺便和邻居打了声招呼一样。</p> <p> NO.9——李林,号称“跑不死”,现供职于疾控战线。作为外地扎根边疆的医学高材生,小李林个头不高,但是却拥有一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球员精神。在我的单反镜头里,李林的图片是最多了,只因他总是出现在拼抢最激烈,对抗最凶猛的地方。别看他个子小,但是每次比赛,他的对手都是对方最高最壮的大个子,比如老夏,比如文豪,比如光华。我们经常看到,小巧灵活的李林在场上以各种姿势硬扛一个个高大威猛的汉子,那画面,直接惨不忍睹。曾经有一场比赛,李林摔倒了十几次,大家只看到绿草坪上,“22”号的球衣,在地上不断翻爬滚打,各种造型,但是他摔倒又爬起,摔倒又站起,没有半分犹豫。继续奔跑,继续拼抢。让人不得不佩服,好一个”跑不死“的小强!</p> <p> NO.10——小宇,装潢设计师。小宇在老倌队,可谓是多面手,身兼数职,既是守门员,又是前锋;既是队长,又是青训老师;既是赛程设计者,又是场上裁判。由此可见小宇的能力,所以老倌队的长老们对他也比较放心,给予厚望,一般很麻烦的事情都丢给小宇了,而小宇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特别是对七都职校学生进行足球培训这件事上,小宇是极其重视的,每周末自驾车前往,精心设计教程,因材施教,耗费了很大精力,兢兢业业来做好这件事。当然,小宇在场上,带球也是极其认真的,经常是一往直前,埋头拼杀,偶尔遗忘了边路跑空位的龙虾烧烤队友,这也是情有可原的。</p> <p> NO.11——文豪,豪仔,出生于Hong Kong的马关人,会英语、粤语、马关话,前香港南华队职业门员。由于不明原因,在2017年的初夏,辗转流落回家乡。在他彷徨惆怅,迷茫孤独的时候,老倌队向他伸出了家乡人民热情的双手,给了他一个歇息的港湾。队内各位长老怀着爱才之心,惜才之意,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不用白不用”的用人理念,吸纳他加入家乡球队,让他参与各种本土球赛,甚至帮他找工作,淘生活。队内各位大哥在与文豪切磋球技和游戏的同时,还经常与他促膝谈心,循循善诱,担当豪仔的人生导师,不断为一个迷失了目标和方向的香港青年修正价值观、人生观和恋爱观。豪仔身材好,反应敏捷,基本功扎实。自从加入老倌队以后,他就成了各长老们的抢手宝宝。只要豪仔站在门前,就宛如美国队长,威风凛凛,气势不凡。对方攻来,他高来低挡,左扑右拦,龙腾鱼跃,屡屡确保城门无忧。可以说,作为队内年纪最小、最专业以及最帅的球员,文豪的到来和存在,为老倌队增添了一股别样的足球气息,带来了一种特别的足球文化交流,也为队内平添了不少活力和激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倌队的竞技对抗水平。当然,无论是豪仔还是队内的各位元老、大哥们,心里都清楚,作为一名职业球员,豪仔肯定是不能长期蜗居边城的。乡音乡情虽浓,但外面的世界更大,更广,机会更多。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豪仔,能有更专业的草皮,更大的球场,更厉害的队友来实现他的人生梦想。希望文豪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处,无论是吃方便面还是吃鲍鱼龙虾,都记得有一伙家乡人,有一群爱自我吹捧,互相抬泡的老倌队,曾经和他并肩战斗过的,留下过欢乐和汗水......,这,就足够了!See You Again!</p> <p> NO.12——加龙,人民教师,擅长修电脑,装系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加龙是一种长期潜伏在老倌队群中的神奇生物,据考证,其DNA源于古代四川自贡恐妻龙,主要特点是“耙耳朵“,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好男人,好丈夫,好爸爸。加龙是老倌队的资深球员,入队历史悠久,以球风硬朗著称。在球场上嗜球如命,一旦拿球,若拼命三郎,勇往直前,一骑绝尘,不撞球门柱不回头。不过,自从当了爸爸以后,绿茵场上,就渐渐没有了加龙英俊潇洒的身影,老倌队的活动,加龙已经缺席了很多次。长老们都在奔走寻找,四处呼喊:“加龙,你在哪里?——哪里?——哪里?“。声声真情呼唤,回荡在西华山间。球鞋说,加龙在厨房里,为宝宝做饭;球袜说,加龙在阳台上,为宝宝晒衣服;球衣说,加龙在菜市场,为宝宝准备晚饭;护腿板说,加龙在小区,陪宝宝荡秋千……。是什么力量,让一个男脱下心爱的球衣,围上围裙,拿起锅铲?是什么力量,让一个男人,从粗莽汉子变成了居家暖男?不过,加龙虽然疏于活动,但一颗足球心并没有因此减弱,为了确保不被群主清理出去,他积极发言,不耻下问,每天刷存在。时不时邀请老倌队到市一中的球场去爽一把,这样知书达礼,谦虚谨慎的队员,长老和弟兄们都还是满意的,于是,加龙就这样低调地继续混迹在群中,续写自己在老倌队的传说故事……</p> <p> NO.13——光杰,澳洲龙虾,光荣的交通警察。我们老倌队,有不少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平日低调如普通人,不显山露水,不张扬浮躁。只有在场上肆意奔跑的时候,才会激情迸发,一展身手。光杰就是其中一位,他平时作风严谨,纪律严明,公务繁忙,一丝不苟。一旦有机会膼球,便喜笑颜开,分外活泼。每当球传到他脚下,整个身躯宛如一根紧绷的弹簧,瞬间弹力爆发。只见他身轻如燕,轻盈飘逸,带球如空中漫步,如街舞滑步;时而白鹤亮翅,时而凌波微步,时而蜻蜓点水。尤其是在快速突破时候,光杰的走位极度诡异,手臂各种大幅晃动,身躯极度倾斜,几乎可以忽略地球重力,让对手捉摸不定,难以跟随,最终只能目送光杰扭动的背影消失在绿茵场的尽头……</p> <p> NO.14——金杰,中国本地龙虾,绿巨人般的后卫。我们都知道,绿巨人变身之前是一名戴眼镜,学识渊博的的物理学教授,受到刺激就会变身成力大无比的绿巨人。我们金杰平日里是一名西装革履,夹着公文包按时上下班,写材料喝茶看报的机关公务员大叔,看不出他与足球有丝毫的关联,甚至当他戴着眼镜,穿着长裤上场之后,你也会觉得,他是不是走错了场子,羽毛球场在隔壁嘛!其实,我们都被他蒙蔽了。当前锋带球冲到金杰面前时,才会发现,这个好好大叔,忽然变成了一个战斗力爆表的浩克。他出球凶猛果断,拼抢积极凶悍。特别是在一对一的时候,毫不畏惧,迎面而来,伸腿就拦,绝不拖泥带水,绝无犹犹豫豫。当然,由于金杰在门前的逢球必争,抢位意识较强,在兵荒马乱,电光火石中,偶然有几个乌龙球,那也是极少数,极少数的时候,瑕不掩瑜,丝毫不能动摇到他强大的后防气场。</p> <p> NO.15——小老伟,年轻的老记。他历经了市一中水泥球场、民族体育馆室内球场、球迷天下五人制球场三个历史性阶段,可谓是老倌队中一起爬雪山、过草地的资深队员。作为一个狂热的草根足球爱好者,虽然工作较为繁忙,但老伟仍然保持了对足球的高度热情,一有空隙,必定积极参加球队活动和各种赛事。他的激情,感染了周边的同事朋友,很多中年大叔就是在小老伟的影响下,重拾起阔别已久的足球鞋,重披尘封已久的足球服,重温自己年轻时候的足球梦。身为一名前锋,小老伟号称“场上永动机”,几乎每场比赛,都能看他不知疲倦的奔跑,从前场到后场,从左翼到右翼,几乎是球到哪里人就追到哪里,常常把对手逼得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一不留神,就被老伟截杀成功。当然,有知识有文化的球队长老们对老伟满场飞的抢逼行为,颇有微词,因为这干扰了长老们思考人生,从容传接球的气质和形象,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整体观赏性。为此,有的长老不惜多次用牛干巴教育小老伟,叮嘱他要学会尊老爱幼,学会顾全大局。于是,每当这位长老防守时,就会出现小老伟在门前2米射门打飞的奇迹,甚至还频繁出现带球冲到‘’老丈母娘家”(底线)的奇观。此事屡屡发生后,关于牛干巴的故事就此在老倌队中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有特别含义的专有名词。</p> <p> NO.16——睿小哥,世界五百强China Mobile员工。“豆蔻年华轻狂在,何妨秋月白发催。”说的就是睿小哥同学了,他未至而立霜侵鬓,一头花白的头发,加上一个年轻的脸庞,奔跑于绿茵场上,总觉得有点奇幻,仿佛是从二次元穿越来的。睿小哥,和李林,小老伟一样,属于哨音不停,奔跑不止的小强,前锋线上的尖刀,战斗机中的战斗机,屡屡受伤倒地,转眼又生龙活虎的足球钢镚。睿小哥同时还是移动豪门足球队的赛前战术指导者和场上核心组织者,由于球事操心过多,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让风华正茂的懵懂少年,快速成长成熟,过早地白了头,刻上了岁月的沧桑。虽然每次参加踢球都要做好回家挨训的思想准备,但作为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人,受点小委屈又算什么,已是两个千金的爸爸,睿小哥虽然苦白了头发,憔悴了身躯,但内心的幸福指数是满满的。值得一提的是,队内的不少老倌在使用智能手机上,有些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通讯促销手段,总会有一些“移动”话费、流量之类尼疑问,都是睿小哥不厌其烦尼帮忙处理,为弟兄们省了好些麻烦,省了好些钱,让大家都很满意。所以,每当VS移动队的时候,老倌们总是要殷勤地多问一句:“今日放水各送话费?”</p> <p> NO.17——阿荣,荣大爷,荣总,球球。退伍军人出身,球迷天下负责人兼老倌队赛事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兼球场管理维护员。一个业余球队,如果没有固定的活动球场,那必定是水中浮萍,泥沙之塔,存活不久;一只中老年足球队,如果没有固定喝茶、吹牛聊天、相互吹捧的地方,那更是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好,2012年成立的球迷天下满足了以上要求。无论是球队活动日还是比赛日,老倌们都会提前来到球场隔壁的球迷天下办公区,泡茶、喝茶、吹牛、更衣、尿尿。散场以后,也会三三两两来到球球的办公室,煮茶看球,笑谈球场乌龙,指点国足赛事,点评英超西甲。从某种意义上说,球迷天下已经演变成了老倌队的老年活动中心兼临时比赛组委会办公室。作为东道主,荣总面对长老们长期霸占办公室的行径,从不气恼,从军五年的他充分展现出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不仅好茶好烟相待,时不时还要陪聊,陪打游戏,陪导购......凡事亲力亲为,让长老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其实,球球还是一名好裁判和好球员。当裁判时候,为人厚道,仁至义尽。踢后卫时能力超强,常常有瞬间插上变成前锋的魔鬼冲动,假摔技力压本队所有前锋(某长老原话)。直到有一天,在七都职校的七人场,门前混战之中,球落到香港前南华队队员豪仔脚下,豪仔抬起象腿,大力抽射,球球下意识想躲开,谁知背后有人推了一把,球球没法硬着头皮伸脚一挡,只听见一声闷响,球球瞬间摔地,几分钟后,大家才意识到,平日皮实肉糙的荣大爷球球这会是真尼受重伤了。究竟是谁?那天在背后推了球球一把,导致惨案发生,至今仍是老倌队足球史上的一个悬案。痛定思痛,至此以后,球球决定,苦练摄影,摄像技能,以便日后能抓拍到现场罪证。没想到,随着球球P图技能大增之后,老倌微信群内随时鸡飞狗跳,人人自危,从此不得安宁!</p> <p> NO.18——老夏,绰号拉登,专业运动员,体育界行内人士、资深教练、资深裁判。篮球、气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老夏平日忙于各种赛事的组织,各种竞技培训,各种体育行政管理。不过,只要一听说老倌队有足球玩,老夏就会闪现出孩童般的笑容,一个劲地说:我来,我来……。别看老夏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但控球能力极强。他特别喜欢中后场拿球之后,一对一盘带过人。每当此时,只见老夏踩着皮球,目视全场,不动如桩。正当防守队员欲上前拼抢之时,刹那间,他动如脱兔,脚勾皮球,左晃右闪,走位飘逸,肩抖腿跨。时而大开大合,时而辗转腾挪,电光火石间,连过数人,行云流水,赏心悦目,如入无人之境,一条龙杀到底,把对方防线搅得兵荒马乱,纷纷前来堵截围剿,直到带无可带,传无可传,射无可射。真是一代悍将,横刀立马,纵横球场,唯有夏大将军。</p> <p>NO.19——老谷,谷总,谷少,谷内,范嘀咕……,世界五百强文山分公司高层。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谷对足球的痴情和迷恋。作为70后的大叔,老谷的身材和大多数老倌队的同龄人一样,开始发福,开始聪明绝顶。偶尔看他坐在场边长凳上,翻看手机女儿的照片时,完全就是一个唠唠叨叨、面慈心善的老父亲。但是,不要被他貌似敦厚的外表迷惑。每当老谷批甲上阵,就仿佛踩了弹簧,扭紧了发条,不停地蹦跶蹦跶。特别是司职前锋时,总是能看到他一路狂奔,高速杀入禁区附近接队友斜传球,那一刻,就宛若一个腼腆的大男孩拿到最心爱的玩具,兴奋得不能控制住自己。下一秒钟,要么就是绝杀!要么,就是一声哀嚎,每当此时,场边总时是响起几个干皮潦草的老男人声音:“视频各录下来了?抖音抖起来!”别看老谷球门前有时候不靠谱,但是他组织赛事极其认真,章程规范,凡事亲力亲为,细心周到,每年的豪门足球邀请赛,连续几届,组织非常到位,深得人心。老谷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安菲尔德球场,和全场球迷一起为红军高歌一曲《YOU’ll Never Walk Alone》……。</p> <p> NO.20——小鸡,本姓杨,不知绰号由何而来。“小鸡”是一名卫健系统的财务工作者,身材清瘦,有着艺术家的头发和满脸真诚的笑容。每次约球,他都到场很早,然后慢条斯理地一边和你聊天,一边换鞋,换球衣,就像隔壁的邻家小弟,亲切温暖。“小鸡”酷爱足球,热爱音乐,不仅仅是一位足球爱好者,还是一位酒吧驻唱歌手。所以,“小鸡”一出现在场上,举手投足间,仿佛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控球如控弦,双脚如双手,草地如音键,带球盘带如一首首歌曲。时而是《春风十里》,节奏舒缓,清新雅致,曲调绵长,让人琢磨不透他究竟是传是射?时而是《谢谢侬》,鼓点跳跃,节拍清晰,歌词平凡质朴,让你不知道他要向左突还是往右切?“小鸡”很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总是竭力奔跑,带球,传球,射门。因为他知道,一到21点,他就要脱下球衣球鞋,趁着夜色和还未冷却的热血,奔赴另外一个音乐世界,拿起他的吉他,轻唱一句:“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p> <p> NO.21——老朱,一名被足球耽误了的手艺人。老朱是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活的人,会做菜,会栽花。新冠疫情期间,老朱在朋友圈狂晒他用樱桃木、核桃木做木碗、木盘、木珠、木瓶子、木梳子等等,看着这些精致的手工,我几乎忘记了他是一名优秀的前锋。在老倌队,老朱性格好,脾气好,人缘好,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大家都喜欢和他开玩笑,无论何时何人,他总是乐呵呵的,一笑了之。早些年,老朱喜欢盘带,低头带球,一路带到黑,号称“本地梅西”。那些年,老朱乐此不疲,甚至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有几次他来回踩单车踩得兴高采烈,直接忽视了旁边好搭档马哥的存在。对他这一顽症,球队长老耿耿于怀,多次开展现场教学,从附耳教诲,单独指导,到循循善诱,公开教学,最后到恨铁不成钢的怒骂,长老们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的教学方法,终于让老朱破然醒悟,决定少盘带,多晒肌肉,做一个一锤定音的好前锋。于是,球场上少了一道风景,木工车床边,多了一个孜孜不倦的朱师傅。希望老朱能做一个精致的木头奖杯,将我们的名字都刻上去,待春暖花开时,共同举杯,庆贺我们都还健康快乐地活着。</p> <p> NO.22——老王,不是隔壁老王,是隔壁球场上的老王。老王是老朱的好盆友,老朱是老王的铁哥们。老王是一个好奶爸,和声细语,场上从不发火(除了和老朱)。他一般司职后卫,经常一开球,就听见他说:“你们上,我守后面。”然后他就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不越过中线。不小心队友失球了,老王马上会说:“不好意思,怪我,怪我。”然而,如果你以为老王是一个低调、保守的后卫,那就大错特错了。曾记否,某一天,老王中场拿球,本以为他会传球助攻,没想到他化身好盆友老朱,一路盘带,左拉右拐,跌跌撞撞,练过数人,直杀球门,一蹴而就,让大家瞠目结舌,不能控制自己。从此以后,老王就成了球队的一个传说!</p> <p>NO.23——老余,老村长。老余和老倌队的很多中老年大叔一样,年轻时酷爱足球,后来由于家事工作繁忙,渐渐远远离了球场。人到中年,几近蹉跎,迷茫而空虚。忽然有一天,老余发现,身边还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的老男人,在家庭、事业的重压之下,抱团支撑着自己的足球梦想。于是,老余毅然入伙。自此,群里又多了一个谈笑风生的中年大叔,球场上多了一个勇猛直前的身影。老余在比赛时候,从不畏惧对手,拼抢硬朗甚至是凶悍剽悍(老田同志看到此处,不仅潸然泪下,强烈表示他要说几句)。他在关键比赛中,数次勇挫对手攻势,让闪电波波队化险为夷。大家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纷纷表示带球的时候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老余。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热爱,因为热心,老余入伙后,积极参与老倌队的赛事组织和赛事执法,办事公道,热心公益,得了一个美誉“老村长”。一段时间,村里球赛多,生产忙,老村长忙不过来,于是招些姑爷上门,有个别姑爷身强力壮,风头一时盖过了老村长,于是胸怀大“痣”,有了些觊觎之心。老村长不动声色,借长老之威,顺利摆平。其实,“老村长”和“姑爷”的故事只是老倌队内的一个段子,大家一笑了之。对于老余来说,他更在意的是,能再次身穿球衣或者裁判服,激情昂扬地踏上球场,那才是足球老男人的梦想!</p> <p> NO.24——邦宸,一个如假包换的90后帅锅,老倌队内唯一的一个小伙子(没有之一)。某年的一个夏天,正在读大四的他,被老爹忽悠来老倌队看看球,蹭蹭球。没想到,蹭着蹭着,就变成了老倌队的一员,甚至上升到了主力队员,首发队员。‘’小伙子非常不错,不仅技术好,速度快,更为难得的是为人好,有礼貌。”对于邦宸,长老们是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大家深感年事已高,恐足球事业后继无人,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知书达礼的小伙子送上门来,简直是老天有眼。于是群内的足球前辈们分外亢奋,教球育人的雄心壮志瞬间爆发,大家纷纷倾囊相授,传授邦宸独门球技。于是,敏而好学的邦宸同学,无论暑假还是寒假,都和一群大爹大叔混迹球场,功力日渐增长,隐有大成之势。虽在场上日渐成熟,但邦宸同学依旧腼腆和谦逊,他说:很喜欢老倌队这种氛围,希望这些叔叔大爹们,能一直这样快快乐乐踢下去,直到他结婚生子,那时候,还送娃来给爷爷们教踢球。</p> <p> 当然,老倌队人才济济,群英荟萃。除了诸位元老、长老和以上各路高手之外,还有不少精英好汉,比如跃哥、点哥、老邓、小亮、大炮、昌志、吴雨、黄皇、建斌、玉辉、勇哥、杰哥、杨光、老刘、陆老师等等(排名随机抽取,不分先后),他们都曾经活跃在老倌队,随时听候球队召唤!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欲看众人风采,请自行移步球迷天下足球场,一睹真人为快!</p> <p> 写在结尾的话——</p><p> 这篇小文,因本人词拙笔涩,文笔和球技一样,难以长进,所以陆陆续续写了两年多,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永远告别了老倌队,有些人可能将要离开,也有的人可能会再次回来。不管怎样,聚散离别,人之常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永久的比赛。当终场哨响起,当灯光一一关闭,当我们脱下浸满汗水的球衣,拎着破旧的球鞋,相互告别,走出球场时,只希望能说一声:‘’See you again!”</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