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希望拥有一次心灵觉醒的生命之旅。如果要票选旅行者的终极梦想之地,南极必然入榜,因为那是世界最安静、最纯净、最遥远、最原生态的陆地,如梦如幻的绝美景色,纤尘不染的世外净土,极难一遇的生灵,遗世独立的仙境,着实令人魂牵梦萦。</h3> <h3> 2017的南极洲暨南美大陆自驾,是休闲国际旅行俱乐部继2016北极圈自驾穿越之后,又一定制旅行大手笔!11名队员飞到号称世界尽头的阿根廷乌兹怀亚,乘坐10天9晚的极地邮轮探访南极圈冰雪大陆,然后再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为起点,租车自驾,一路向西跨越安第斯山脉,横穿南美大陆,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往4000公里以外世界上最神秘最难到达的复活节岛,回程期间体验世界上最荒凉的阿根廷40号公路和南美小瑞士乌拉圭,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开辟国人组队自驾穿越南美大陆的先河。</h3> <h3> 本次南极之旅从2017年12月11日到2018年1月5日,历时25天,这也是休闲国际四年来近百次行程中最复杂的一次。</h3> <h3> 因为极昼的关系,南极每年只有11月到次年的2月适合旅行,其中11月和2月属于南极的春天和秋天,12月-1月则是南极的夏季,这时候冰封的水道开始融化,气温舒适动物繁多,登陆也方便,因此邮轮价格最贵。我们本次选择12月中旬+圣诞节的最火爆船期,只为南极最美的时光。</h3> <h3> 亚特兰蒂号是美国船籍,排水量13000吨,一共有9层甲板,邮轮内部设施中规中矩,虽然跟容纳几千人的加勒比海豪华邮轮无法相比,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健身房、图书馆、酒吧、咖啡吧、游泳池样样不少。我们的学者双人仓在五层,13平米左右,属于中高档仓位,两个人住到也不显局促。 除了时间南极邮轮的大小选择也很有学问,从风浪角度考虑船越大越稳,但南极登陆人数一次限制100人,所以100-200人的中型邮轮是最好的选择,价格也要比100人的小型邮轮和500人的大型邮轮贵很多,我们本次精选的亚特兰蒂邮轮乘客198人,最高航速达到17节,大大缩短通过惊涛骇浪的德雷克海峡时间,在2016全新装修,是目前最新的南极邮轮,登陆橡皮艇多达20艘,所有客人可以同时下海登陆和巡航。</h3> <h3> 南美大陆是地球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方,到南极如果不游览阿根廷和智利,那简直是暴敛天珍。伴随五彩斑斓的博卡和缠绵的探戈,从有南美小巴黎美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开车出发,在门多萨品尝全世界最醇美的红酒,站在美洲巨人阿空加瓜山俯瞰壮阔南美大地,体验切格瓦拉摩托日记的阿根廷传奇40号公路,跨过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一路穿行至世界第一狭长的智利,到达色彩艺术走廊瓦尔帕莱索,北部的高原沙漠和璀璨星空、中部的湖光山色、南端的千年冰川和旷世美景,还有太平洋中心的未解之谜复活节岛,这才是旅行家的节奏!</h3> <h3> 2017年12月11日队员从长春、山西、广州分三路出发,搭乘美国航空在达拉斯汇合转机,经过近40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在12日清晨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大幕,徐徐拉开……</h3> <h3>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的含义是清新的空气,的确一下飞机就能感受到,号称南美巴黎的纯净阳光和甜丝空气。</h3> <h3> 早班飞机前往号称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本以为市区叫出租车会便宜,讲价半天还是700比索一辆。阿根廷航空也不靠谱,4个小时的飞行,竟然提前40分钟到达,降落时更是体验了乌斯怀亚著名的季风,飞机如同一片落叶,飘飘悠悠的落在一片群山之间。</h3> <h3> 乌斯怀亚属于那种让人看一眼就会立刻爱上的城市,整座小城依山面海,沿着比格尔水道而建。清冷的空气、斜斜的日光,远处白雪皑皑的尖耸山峰,近处街旁彩色的童话木屋。乌斯怀亚常住人口15000余人,最主要的圣马丁大街两边商店的豪华程度丝毫不输于大都市,因为免税,许多阿根廷人也特意跑来采购。</h3> <h3> 乌斯怀亚距布宜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乘船越过德雷克海峡,两天便可到达。做为南极探险考察最重要的起航和补给基地,世界尽头小城吸引着大批高逼格的游客,让这块本来荒凉的土地充满了文艺气息。 乌斯怀亚的邮轮港口是一个很简陋的铁皮房,行李跟乘飞机一样首先得通过安检,走进去,就看到了蓝色的亚特兰蒂海洋号静静的停泊在船坞。我们属于最早登船的团队,入住手续很快办好,把楼上楼下船头船尾转了个遍,又去港口的超市补充点给养,这时旅行团的大巴才蜂拥而至。</h3> <h3> 从机场到宾馆大约4公里,出租车打表也要140比索,与阿根廷高物价的斗争真是路漫漫兮。宾馆就在主街的西头,规模不大,格调温馨,因为室外温度只有零上几度,每个房间点着电暖器。放下行李赶往排名第一的卡迪娜餐厅,乌斯怀亚最著名的美食就是蜘蛛蟹和黑鳕鱼,下午三点餐厅依然很多人,11人点六只2公斤的帝王蟹,人均消费500人民币,</h3> <h3> 饭后甜点依然是半公斤冰淇淋,在午后的阳光中边融边吃,又去隔壁当地最大的旅行社,报名参加第二天早上的火地岛半日游,包车、导游、门票,几样下来又是500大元,世界尽头果然是帮人散尽钱财之地。</h3> <h3> 火地岛国家公园成立于1960年,位于智利和阿根廷的边境线上,是世界最南端的自然保护区。公园以美丽的冰川湖、原始森林、瀑布溪流和海岸风光著称。公园受欢迎还源于三大尽头情怀,首先是世界尽头小火车,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本是为了当时犯人运输材料而建。其次是世界尽头邮局,里面的帅老头邮递员俨然已经成了上镜最多的网红,可惜最近因为生病翘班。最后就是公园里的泛美三号公路的终点,非常有意义,距离我们3月到达的美国阿拉斯加道顿公路终点17848公里。</h3> <h3> 英语导游是个58岁的阿根廷大娘,对于大自然和这份工作都无比热爱,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花草植物,讲解起来天马行空、滔滔不绝。回到乌兹怀亚已经中午,去大娘拍胸脯推荐的餐馆吃了一顿油煎黑鳕鱼,这才心满意足的赶往邮轮码头登船……</h3> <h3> 本次船期的194个仓位都被中国团队购买,成为南极第一艘全中国人邮轮,因此从讲座到食谱,从厨师到服务员,全部采用中文模式。2016年仅有3000中国人到访南极,2017年翻倍达到6000人,国内高端定制旅行已经井喷,中国人的南极时代已经来临。</h3> <h3> 五点钟在邮轮的维京会议厅举行全体客人欢迎说明会,俄罗斯船长和驻船的南极探险队员以及中方领队与大家见面,然后是所有邮轮的必修科目安全演习,晚上六点钟,邮轮缓缓驶出了乌斯怀亚,南极之旅正式起航。</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开始的航线是沿着平缓的比格尔水道向东行驶,几个小时以后,将进入世界上海况最恶劣的德雷克海峡,900公里宽的西风带常年惊涛骇浪,晕船是前往南极的第一项考验。晚餐后老老实实服了船上发的晕船药,上床躺好,等待翻江倒海的到来。</h3> <h3> 风浪似乎从半夜开始大了起来,半梦半醒之间如同过山车一般左摇右晃,不知不觉一觉醒来已是天明。来到餐厅发现80%的人都在享用早餐,看来德雷克海峡对我们这条船真的格外开恩,据船员讲上个船期过海峡,整船只剩6位还能吃饭。</h3> <h3> 12月15日整天都是海上巡航,茫茫大海,迎风破浪,甲板上也没有什么风光,除了一日三餐,还有各种说明会和极地讲座,一个接着一个,过得相当充实。12月16日继续巡航,到达南极幅合带,冷热水在此交汇,船外一片水雾,空气中也逐渐嗅出一股南极特有的清新。上午开始登陆分组和领取装备,下午海鸟、鲸鱼、冰山开始出现,队员们都兴奋异常,长枪短炮的扫射,晚上7点,左舷出现连绵的冰峰,南设特兰群岛终于到了。</h3> <h3> 南极洲是地球七大洲中唯一无人定居的大陆,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在七大洲中排名第五。1961年《南极条约》签订,明确南极地区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只属于全人类。南极气候干燥、寒冷、多风,年均气温零下25℃,最低温度达到零下91.8℃,最大风速超过100米/秒。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储存着全世界70%的淡水。南极洲陆地仅有少量地衣、苔藓生长,海洋里则物种丰富,磷虾、企鹅、海豹、海狮、鲸鱼等数量众多。</h3> <h3> 南设得兰群岛是距离南美洲最近的南极岛屿,由11个大岛和150多个小岛组成,乔治王岛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由于纬度偏北,温度适宜,成为各国科考站聚集地。中国长城站也在乔治王岛,占地2.5平方公里,有办公楼、宿舍楼等各种建筑25座,可容纳60人生活工作。</h3> <h3> 2017年12月17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抵达南极大陆的第一个登陆点,竟然是中国长城站!全体队员分为两个批次,分别乘坐冲锋舟,一半登陆一半巡航,休闲国际11名队员的南极队服获得了全船的一致好评,再加上令众人羡慕的南美自驾行程,成为亚特兰蒂号最令人瞩目的团队。</h3> <h3> 南极所有登陆点没有码头,队员穿着专门的防水靴在滩涂上岸。长城站就在一处避风的港湾之中,沿着岸边建有一栋栋低矮但非常艳丽的红蓝建筑,最醒目的是山坡上巨大的白色球状雷达。跨越几万里,终于踏上朝思暮想的南极的大地,队友们都欣喜若狂,欢呼着跳进雪里!今天的天气格外给力,碧空如洗,微风徐徐,丝毫感觉不到极地的寒意。虽然科考站大部份依然是白雪皑皑,推土机推出的简易路面,已经有融化的潺潺溪流。</h3> <h3> 3号楼前的小山坡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立刻成为最受队员欢迎的留影地。长城站的工作人员,趁着好天气到室外休息,被队员们拉住各种亲密合影。</h3> <h3>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第一个南极站。相继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厉害了我的国。</h3> <h3> 因此11名队友在此留下永恒的瞬间记忆。</h3> <h3> 邮轮继续向南航行,午餐后是关于南极企鹅的讲座,晚上五点到达今天的第二登陆点-企鹅岛。这次轮到我们第三组率先出发,所有队员穿戴整齐,开始与南极企鹅的亲密接触。</h3> <h3>途径不知多年前,搁浅的某种鲸鱼残骸</h3> <h3> 今天是南极行程的第五天,队员们逐渐从期待与狂热中沉静下来,跟所有的邮轮旅行一样,海上巡游有时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如果自己单独参加很容易寂寞。从早上开始,就已经有耍单的游客独座在咖啡厅窗前,面朝大海发呆。</h3> <h3> 除了登陆与巡游,每天的各种讲座是邮轮生活的重要调味品,这次选择中文服务的南极邮轮,但可以非常轻松的聆听各种讲座,与周围所有的同行者无障碍交流,有效避免了因为船只规模小、设施少,船上生活单调枯燥等问题。</h3> <h3> 下午的登陆点是位于格林威治岛的杨基港,以前捕猎海豹时期的船只大本营,如今已经没有太多当年的遗迹。</h3> <h3> 登陆点旁边是一条堆满浮冰的海滩,浮冰碎成一样的大小,半浸在水里沉伏。</h3> <h3> 岛上面没有什么新奇景观,转了一圈就回到冲锋舟开始巡游</h3> <h3> 远处的冰山围成了一个小的海湾,靠近峭壁的边缘,水里出现大块的蓝色浮冰</h3> <h3> 从近处仰望,冰川有几十米高,上面是厚厚的积雪,下部是经过几十万年挤压呈现漂亮蓝色的玄冰,冰川不断发育,末端慢慢被推进海里,我们正拍照时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塌陷,吓得船员开船就跑。</h3> <h3> 眼前的一切是非常的震撼了,看到水面的蓝绿色浮冰,远方的皑皑雪山冰川。大自然怎么能创造如此瑰奇壮丽及鬼斧神工的作品。</h3> <h3> 犹如一尊尊巨大的蓝宝石,更像一尊尊洁白的石膏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造物者的丰功伟绩,天地浑然一色的晶莹剔透纯洁无暇的冰雪世界。</h3> <h3> 晶莹剔透,别有通天</h3> <h3> 绝美的蓝莹剔透</h3> <h3> 绝美啊,就像美术课素描专用的石膏像</h3> <h3> 雄健挺拔,惹人喜爱 </h3> <h3> 雄浑倒映</h3> <h3> 好个雄健的碧海战舰</h3> <h3> 又似万吨巨轮静泊海湾</h3> <h3> 这可是真正的智利军舰在巡航</h3> <h3> 鬼斧神工难以置信</h3> <h3> 无穷无尽的融解、冰冻、再融解、再冰冻</h3> <h3> 那冲和融的美作,把人美的目瞪口呆,如此让人心醉的作品该奖励谁</h3> <h3> 奇异的融功造型</h3> <h3> 天啊,简直让人无法呼吸,胡思乱想</h3> <h3> 无穷无尽的冰块漂浮悬幅在碧绿的海水中</h3> <h3> 浮冰上那渺小的生命</h3> <h3> 海鸟上下翻飞觅食忙</h3> <h3> 天空、山脉、冰川统统冷透了</h3> <h3> 一抹夕照似乎带来一丝暖意</h3> <h3> 坚毅、挺拔</h3> <h3> 顺手在水里捞一块千年老冰舔一舔。放入嘴中,慢慢融化,放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一瞬间,相逢亿万年。</h3> <h3> 仿佛置身于一个冰的世界</h3> <h3> 12月19日,昨晚邮轮跨越了弗朗地海峡,来到南极半岛附近的拉克罗港,天气依然没有变好,今天下午要穿行最漂亮的雷麦瑞水道,唯一需要的就是阳光!</h3> <h3> 早餐后拉克罗港英国站的工作人员上船给大家做介绍,这里原来是英国海军在1941建立的哨所,二战时期用来监测船行路线,后来改成了南极博物馆,展示一些木质雪橇等原始器具。</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英国站的选址很巧妙,在群山环绕中的一块大岩石上,几栋黑红相间的板房,颇有些艺术气息,里面的小邮局可以盖纪念章,也可以邮寄明信片,费用2美元。据说每个南极旅游季结束之前,从这里要寄出约7万张明信片,首先船运到马尔维纳斯群岛,再转至英国本土后分发到世界各地。没想到这里竟然可以刷卡付账,立刻买了五张明信片,主要体验一下在世界最遥远的地方刷卡的感觉!</h3> <h3> 雷麦瑞海峡是南极洲最漂亮的航道之一,长11公里,宽1.6公里,一侧是布特岛高耸的悬崖和冰川,一侧是南极半岛的海岸,有阳光的时候惊人的美丽,被称为“柯达海湾”,谋杀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底片。德国探险队1873年就发现了雷麦瑞海峡,由于过于狭窄,直到1898年才由比利时探险队完成了穿越。邮轮的俄国籍船长在广播里一再强调,今年还没有船只成功穿越这里,今天的尝试带有很大的冒险成分,愿上帝与我们同在。</h3> <h3> 下午邮轮正式驶入了狭窄的海峡,两侧是连绵不断高耸如云的山峰,除了覆盖的白雪,裸露部分也是寸草不生,水流明显变得湍急起来,海面大小不一的浮冰扑面而来,我们的船虽然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也不敢丝毫大意,航速降到几节,绕开大块的浮冰,在水道中蛇形前进。天气变好了很多,偶尔露出一丝蓝天,让大家充满了期盼。海峡最窄处不到二百米,转弯的时候邮轮的前后左右都是巨大的冰山,前进的海面上也被浮冰盖满,似乎我们已经被冻在里面。站在甲板上一口气拍了两个小时,刚回去休息一会,就听见所有人欢呼,看向窗外,原来是久违的阳光……</h3> <h3> 明媚的阳光再次眷顾亚特兰蒂号,奔上顶层甲板,四周已经成为晶莹的世界,两侧近在咫尺的雪峰洁净的如同圣女,四周的海面深蓝得如同星空,浮冰点点恰似无尽的繁星,恍惚间分不清天地,分不清谁是谁的影子。邮轮也被迷得慢慢停下,时空在这一瞬间凝固,一切都变得至真至纯、至空至净,阳光中的雷麦瑞水道,绝对是星球级别的美景,南极永恒的风光名片。</h3> <h3> 极地跳水大赛是邮轮的保留节目,估计是被美景刺激热血沸腾,竟然有几十人报名,女士们更是空前踊跃,于是就有了20多位南方老太,打了鸡血一样,前仆后继的跳入零度左右的南极冰水里浴火重生。</h3> <h3> 今天是登陆巡游的最后一天,上午的目的地是天堂湾,南极半岛最著名的登陆地之一,也是阿根廷布朗站所在地,该站仅在夏季运营,我们登陆的时候除了企鹅一个人也没看到,传闻现在阿根廷经济问题很大,很多科考站都已经没钱支撑下去。</h3> <h3> 天堂湾以风景绝美而得名,三面被巨型冰山环绕,一面是平静如镜的海湾。爬到科考站后面的小雪山上,从高处俯视整个天堂湾,安静秀美,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接下来的冲锋舟巡游深入到海湾深处,转了几转,来到一处冰雪世外桃源,碧蓝的海面漂浮着大量造型各异的冰山。四周的冰河从山顶延伸到海边,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有洞穴、有桥梁,更多的裂成花瓣,都泛着幽幽的蓝光。</h3> <h3> 这些天经历南极极昼,每天半夜12点黑天,凌晨2点亮天,晚上6点钟的是拍照最好的时间,所有人员统一到顶层甲板集合,拍摄200人的全家福,各个小分队也拿着国旗纷纷秀合影。晚餐过后风浪渐起,邮轮开始返航。</h3> <h3> 12月21、22日全天海上航行,重新穿过德雷克海峡,昼夜兼程赶往南美大陆。好运气似乎已经用完,回程风浪很大,船摇的相当剧烈,餐厅吃饭人数不到一半,坚持来的大部分也是面色苍白、目光发呆。我们已经与外界失联9天,这也是近几十年来最长的与世隔绝。</h3> <h3> 恋恋不舍留下脚印,履行了南极公约,只带走了照片和回忆。</h3> <h3>休闲国际的11名队友,在这看不够的净土奇景上,和睦相处、互帮互敬、团结友谊、体现了国人传统的风范。</h3> <h3> 12月23日早晨,邮轮徐徐驶入乌斯怀亚港口,10天9晚的南极巡游圆满结束,本次行程最南端抵达南纬65度7分,除了船上餐饮稍显单调,只看到两种企鹅有点小缺憾,其他一切堪称完美。开始收拾行囊,飞往布宜,南美洲自驾穿越之旅正式开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