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报》与“津门邮坛回忆录”

赵毅

<h3>  自张效建先生介绍我加入天津文献会QQ群以来,笔者便多了一份关心和牵挂。近来,翻阅老邮刊收藏本,在1949年的浙江新闻副刊《中国邮报》上,赫然发现了4篇连载的"津门邮坛回忆录"(作者:冯云浦)。伏案细细品读,兴味亦觉盎然。现拍摄连载全篇,乐与研究中国集邮史的朋友们一同分享。</h3><h3>&nbsp;</h3><h3> 该文作者冯云浦以其亲身经历,一鳞半爪,讲述了早期天津邮人、邮品、邮刊、邮商、邮会及集邮活动情况。文章中,提及的邮人如雷润生、李东园、张伯江、宋慧泉、严西峤、谢鄂常、王纪泽、宋醉陶、范兰如、俞润泉等;邮社如国华邮票社、文记书局、小琅環邮票社、盛大钱庄、霈记邮票社、大陆书局、寰球邮票社等;邮商如樊文炳、李松山、黑玉珍、黑文彬、施秉章、唐伯昆、王霈臣、马丁、李玉学等,均是一段历史的印迹。文章作者碰到的红印花二分倒盖、宜昌商埠票、清代快信票、蟠龙壹分壬字头、蟠龙宋楷字壹分壬字头、清代邮票实寄封、西北科学考查团首日实寄封等邮品,或机遇巧合廉价购得,或友情为重分赠转让,其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更是留下了曲折而有趣的故事。</h3> <h3>  除此之外,需要附带说明的是,文章中作者谈及的&quot;日本大阪林勇邮票社……曾寄来大龙三分新票二十九大方连&quot;之数字,笔者认为,恐为文章作者笔误或印刷厂排字错误。众所周知,清代的薄纸、阔边、厚纸等三期大龙邮票,其整张枚数均无超过二十五枚之数字。而清代的小龙邮票,整张左右两格则为四十枚邮票。</h3> <h3>  《中国邮报》1948年12月创刊,隶属杭州新光邮票会会刊。由浙江新闻报社发行,中国集邮协会编辑,邮人服务社经理。每期16开散页,不定期刊,先为8页,后减为4页,报纸印刷,钟韻玉(主席理事)主编。至1949年8月,共出版20期。其主要文章有:全国集邮界瞩目之伪齿票案公断书发表、津门邮坛回忆录、金圆票史料、珍邮西流记、文艺邮票散记、杭州新光邮票会的声明、光复共和纪念票之传说、新光何以附在中国邮报出版、重庆的邮风跟着胜利趋于平淡、江西斜剖票等。其主要撰稿者有:张包子俊、孙君毅、冯云浦、窦莲荪、王建坤、蒋伯壎、王谢燕、何中仁、王抱存、钟韻玉等。</h3> <h3>  笔者收藏的张包子俊、孙君毅的实寄封,以及张包子俊的胞妹张包平之,寄钟韻玉的"牛年邮票"首日实寄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