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故乡

水晶

<h3>只要长大,离开家乡,那么,所谓的家乡也就成了故乡。父母在,故乡就在,即使年龄再大,我们也是孩子,可以撒娇使性子,父母如果去了,故乡就是童年的记忆了。</h3> <h3>小时候,家后面就是乡政府大街,大街上除了乡政府,就是一家书店,一家医院,一家饭店,一家照相馆,一家邮电局,一家收购站,一个初中。小学分散在各个村里。后来乡里办了一所小学,在固定的日子里到各小学挑选尖子生,记得那天,班主任让我必须请假回家,于是我就在村小里顺利上完五年级。</h3> <h3>作为一个健康的小孩,对于医院,没有多深的印象。对于饭店,记忆深刻。那时的饭店应该是只卖东西不留人吃饭的吧?只是觉得饭店很大很空旷,里面贴着阿庆嫂还是谁的画子。柜台是水泥的,很高很高。每次拿着麦子去换油条换锅饼,总得找两块砖头垫着脚,售货员老少无欺,有的时候油条多出一点点,回家的路上就忍不住偷吃了。找不到砖头,就先放下袋子,先来个助跑,然后趴到柜台上,两只脚悬空,不停挣扎,生怕掉下去,现在想想,像不像一只小小的鸵鸟呢?</h3> <h3>书店却很小,有现在两间屋子大吧?售货员是初中同学的妈妈,非常和蔼。书店不远处是收购站,记得最清楚的是收兔毛和各种中药材。我和弟弟养了几只小白兔,放了学就拔草喂兔子,毛长长了,就帮妈妈按住兔子,看着它们的毛一点点短了,一小团一小团云朵一般,然后跟着妈妈去收购站,看着白白的兔毛换成钱,也就一块两块,快乐的心飞到云朵之上,拿着钱直接到书店,下巴刚好够到柜台,非常豪气的指点售货员阿姨拿这本那本小人书,小人书一毛钱一本的。再买一把铅笔,铅笔一分钱一根的。夏天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去几里外的田野里刨白蒿子,现在知道学名叫板蓝根,刨回来晒干了,也是直接送收购站,然后换成了文具和小人书。自己挣的钱花得自由自在,看来这自力更生的精神从小就主动养成了^_^^_^</h3> <h3>邮局就在我家旁边,本来日日走过也没啥特别的,捉迷藏也经常躲进去,就是因为初三那年,换了一个刚毕业的英语老师,小巧玲珑的,穿着粉色的上衣,笑起来甜甜的,俘虏了所有同学的心。有一天,老师让我帮她寄封信,拿着信,大家一路走一路讨论是给谁的?我无意中对着太阳一看,呀,信好薄,于是使劲认字,居然开头是,亲爱的!大家面面相觑,然后疯狂大笑,好像掌握了老师的一个秘密。直到毕业,我都是老师的信使,可是,老师的信越写越厚,再也看不到了。老师的美丽形象,却一直留在心里。</h3> <h3>照相馆只有一名工作人员,是我同学的爸爸。外间是开票取相片的,里面黑乎乎的,是拍照的。记得很少进里面的屋子,总觉得里面会忽然冒出个鬼来。那时的照片是黑白的,我记得小时候一张照片,长长的辫子,扎着蝴蝶结,小脸蛋除了尖尖的下巴,简直是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初中毕业照也是同学的爸爸给拍的,如今屡次搬家,已不知所踪了。</h3> <h3>初中的学校现在看离家不远,也就一脚油门的功夫,那时候觉得好远好远啊,关键是早上有早自习,五点多就得起床,天上还有星星呢,就得去上学。我的胆子特别小,又怕黑,出了门就没命的跑,总觉得有个不知道什么东西在后面追。这健康的身体也许就是每天的疯跑练出来的吧。最要命的是夏天,一场大雨过后,上学要过桥,河水泛滥,看不到桥面,被河水冲走的恐惧日日缠绕心间。当然上学路上风景还是很好的,竹林有一大片,野草莓酸酸甜甜的,好看也好吃。</h3> <h3>可惜,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变了,都不在了。每次回家,都是陌生。唯一一次让我瞬间回到小时候的,是几年前因为搬家,回去弹棉花做褥子,弹棉花的机器嗡嗡响,进来一个憔悴的女人,我看了她一眼,她居然就脱口而出叫出我的小名,我仔细一瞧,也顺嘴叫出了她的小名字,她叫富贵,我的小学同学,当年没少一起咕咚咕咚喝凉水^_^^_^</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