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神雕侠侣》后传之襄阳之战(上)

潇潇暮雨

<h3>(特殊注明:鄙人不才,乃一未成年小孩;功力尚浅,还望前辈多指教。)<br></h3><div> 望着眼前黑压压的城墙头,望着玄色苍穹上呻吟孤飞的残雁,望着那令人眩晕的一片片人潮如蚂蚁群般沦陷着,望着不远处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她凄然一笑,泪两行。</div><div> 执起地上的打狗棒,她强忍着剧痛,拔掉插进腹部的小半支箭,飞快冲进人群,再一次把全身解数都用了出来——那三十六路、一十二招淋漓尽现: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决,打得敌军大煞士气,蒙古士兵小半畏惧而不敢近之,更有多者嚣张呐喊,与城门另一边冲出的宋军展开血肉之搏。“襄阳兴,大宋王——誓死守护襄阳城!”随着士卒们绝望的呐喊声,她拼死摆平眼前障碍后,看着不远处那个宽厚、结实、给了她一生温暖的身影,她淡然一笑:“靖哥哥!蓉儿来陪你了……”笑得眼角皱纹挤成一团,笑得满头银丝在额边坠落;她此时已是个年近古稀的老妇了,神情却像个十五岁的少女。</div> <h3>  其实,黄蓉早就已经料到了这一天——她决定,无论生与死,都要与靖哥哥在一块儿,因为她早就暗下承诺,靖哥哥做什么,她便陪他一起做什么,她与她的靖哥哥既然不能同生,那便共死。就在前不久傍晚,她叫来叫三个孩子到跟前——这个伶俐的女子,对这种事料得也是神一般地准。她把倚天剑递给小女儿,在她身旁耳语,叫她日后莫要太逞强,也莫要太武断,免得像她那大哥哥一样受苦受难,也免得她像她那脾气极端的外公一样孤独此生。小女儿依依不舍,但终是骑上那头小毛驴,在嘀嗒声响中抹泪远去;往昔傲娇跋扈的郭芙大小姐,如今也褪去了年少时的鲁莽青涩,成了一个两鬓发白的中年妇人,那妇人走到母亲面前,埋进黄蓉的怀里轻轻抽泣,像个九岁的小女孩:“爹,娘,女儿不走,襄阳没了,你们若是也没了,女儿,女儿不走……”一旁的破虏此时泪珠盈眶,他强忍着,一声也不哼,眼圈都红了——他知道,他是郭家唯一的继承者,父母是前人,他这个晚辈要担负起家国天下的责任,就像他父亲一样。黄蓉轻轻抚着郭芙的头,喃道:“芙儿,你不小了,要听话。爹娘无论如何都不会走的,你们不一样,你们还年轻,齐儿那孩子——唉,他可惜啊,可惜啊。芙儿你记着,明晚你马不停蹄地离开襄阳城,听见没有?找一处避世之所,最好有山有水有人家,幸福安稳地过下半生吧……不要太挂念爹和娘。”“娘,我不走!”“芙儿,听话。”一旁始终正襟危坐、一言不发的郭靖开了口。“爹,娘!我们不走……”一家四口相拥而泣,不能自已。“芙儿,你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破虏,你也年轻,你若想走,爹娘绝不强留。”黄蓉无语凝噎。</h3> <h3>  刀光剑影之中,一片杂然,血与尸体染红了大地,铺盖了地面。寒鸦扑羽,万马齐喑,里面夹着蒙古铁骑的狞笑与大宋士卒的怒吼。“小心——”破虏一怔,刹那间后背一阵疼,接着是钻心的痛,他看向自己被染红的胸口,望向天空中的大雁,接着望向敌军阵营,放声大笑,重重地倒了下去,布满血丝的双目依旧圆睁。“破虏——”郭靖、黄蓉呐喊,黄蓉险些要晕了过去,勉强支撑起来,失声痛哭,郭靖双目泛红却圆睁着,搂住她:“蓉儿。”郭芙再也忍不了,扑上去抱住破虏的尸体,抚下他的双眼。哀嚎着:“我的小弟弟破虏啊……你们这帮蒙古人,来来来你们不是想要杀了我们全家吗,本小姐死也不放过你们这帮不要脸的畜牲!”蒙古铁骑用半红的弯刀刺向她的胸口,“破虏,爹,娘,还有……他……他……”郭芙双目一闭,倒地身亡,嘴角半张,话未来得及讲完。“芙儿!”黄蓉伤心欲绝,郭靖强忍着悲痛:“蒙古鞑子,你犯我河山、杀我族人、灭我至亲——我定要让你们命丧黄泉!”说着再一次凝聚内力,使出降龙十八掌,可用力过猛,不禁口吐鲜血,几欲晕去,即便如此,也毫不松懈。黄蓉放声大哭,往昔的足智多谋此时却半点也使不出来,她重新站起,抹掉嘴角的血,拼了命地向敌方阵营杀去,一路击退蒙古铁骑连连,无人能阻,郭靖再次发狠力,用尽生平招数:七怪师父教他的、洪七授他的……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汹涌血潮,前落,后起,冲入城中却被箭射中的蒙古兵、大帐和城墙头联结的铁索、从城里杀出的南宋士卒、乌烟瘴气的漫天石灰、汇成潺潺溪河的血……痛红了心,杀红了眼,染红了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