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元素在展览中的表达

薛三川

<h3>一个展览的精彩,从生成到呈现。由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个面,这只是常规动作,还要立体起来,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展品往往是单薄的,单一的,扁平的。如何让它围绕主题变得饱满,能表达,能说话,就需要线性串联、整合。诠释手法实施与最后效果的对比,究竟是重复了昨天的故事,还是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精妙,这就成为决定展览精彩与否的重要因素。</h3><h3>传统建筑元素在展会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和常规的手法,就是把门楼做成传统式样,然后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诠释"新中式",强调"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然而,传统建筑的身份应该尽可能站位和回归到最本质的功能上,也就是空间,居住,饮食,娱乐,等等。换言之,即把建筑式样嫁接、转化成展览空间,营造出一个具有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氛围的空间,然后铺陈施展以展品。由此,展品仿佛瞬间血肉丰满而鲜活生动。</h3><h3>中国美院民艺馆2017年曾举办"江南国匠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不啻是此等叙事手法的典范。展品是苏工代表性的一些门类,如玉器、家具、古琴、砖雕、刺绣、核雕等。但是传统建筑的一些构作,不能不算是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表达出更触动人心的章节主题,如"登高望远的忧思""面向溪山的心航""在家出家的反省""不群居角的孤傲"。而这两者的相遇与相互的观照,看似施法自然,在情理之中,却又是意料之外的突破。杭间先生说:"这个设计不是当代苏州园林的模型移植,而是中国传统空间的一次新尝试",亦即传统空间构建在展会的探索与运用。</h3><h3>王澍先生曾提出"重建本土建筑学,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重构理念,以此来满足新的时代要求和梳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思想。展览如是,"环境"就是"氛围",就是文化空间的营建与再现,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而"江南国匠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的主要策展人,传统元素的表达者,正是经王澍教授推荐的王欣老师。策展人的本来用意我们不得而知,却也没有必要作全面而所谓准确的了解。毕竟每个人的观展感受是不一样的,解读角度和感知也不同。从策展来说,更多时候仅仅只是运用一种用意,为观者提供思考的媒介。</h3><h3>诚然,在展览中如有这样的表达,已经十分精彩,但还有进展的空间和无穷的妙境。曾几何时,"都市化"就是"千篇一律化""千城一貌化"的影射,是浮躁的社会心态的折射。好在,传统的积淀能人内心宁静。何况,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发展,还是本土现代化、本土都市化必须审视和进行对话、转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如何重拾活着的传统,保持内心的宁静,在都市化洪流中为传统文化立方寸之地,然后渐次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都市文化生态?这是这一个宏大的命题。仅展览而言,如何引导人们多角度视听与解读,与之同时让人们通过体验,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与思考?传统建筑与文化空间的构建,就有这样的指向,比如从坡屋项上走过,从厅堂中穿越,从圆洞门中跨进,旋而又登上屋角之远眺平台,如此这般,置身其中的人们,似乎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意思,因为似曾相似,因为它在瞬间唤醒与构筑了一个原本碎片化的事物与信息,让眼前与非眼前的一切都更为立体而生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大概就是此中真意。<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由此,传统建筑在展会中的表达,传统建筑营造的传统文化空间,除了用于门楼、端景等点位上的设置,更关乎一个主题主线的串联与整体诠释,还应该是通过给人们提供体验空间、平台,从而成为引发人们多维度共鸣的精彩载体。而传统营造技艺本身就是民族精粹,通过转化、展陈,联结广大精微,形成新的观照与瞩目,也不失是一种有效传播与良好企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