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月9日参加埃及包机首发团赴埃及旅游。经过12小时飞行直达埃及南部历史名城阿斯旺。</h3> <h3>北京时间与埃及的时差为6个小时。透过云端的机翼,看到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左右夹持中蜿蜒流淌的尼罗河。</h3><h3>全长6670公里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源于东非高原,流经卢旺达等8个国家后进入埃及。这是世界上唯一自南向北流入海洋的河流。虽在埃及境内仅1350公里,但却是自然条件最好的一段,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h3> <h3>阿斯旺大坝是1961/1971年由前苏联援建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坝。全长3830米、最宽处980米、高达111米,气势磅礴。建成后造成的利弊一直颇有争议。</h3><h3>此为建在坝端的状似莲花的“埃苏友谊纪念碑。”</h3> <h3>尼罗河被大坝截流后形成南北纵长500公里、面积达3994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人工湖,以当时总统之名命名为纳塞尔湖。极目远眺,一望无垠。</h3> <h3>阿斯旺游船码头,停泊着游轮、快艇、帆船…</h3> <h3>我们乘坐埃及特色高桅风帆船游曳于尼罗河上。河水之清澈出乎意料。</h3> <h3>尼罗河两岸风光秀丽。</h3> <h3>我们入住的皮拉米萨伊西斯岛酒店(Pyramisa Is Iand Aswan)独自处在IsIs岛上,乘坐帆船将我们送达,环境极佳,分外宁静安谧。</h3> <h3>酒店大堂。</h3> <h3>在酒店内憩歇、调整时差。</h3> <h3>卢克索是据今4000多年前埃及古都底比斯所在地。其鼎盛时期曾被《荷马史诗》誉为世界最大城市。在700余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在这里发号施令,使古埃及帝国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辉煌的巅峰,成为西亚的第一强国。</h3> <h3>卢克索入住的美爵卡纳克(MERCURE LUX KARNAK)酒店系典型的北非摩尔式建筑,一式二层楼的联体别墅群,纵横交错,占地宽广,寻找房间,似入迷宫一般。</h3> <h3>餐厅很大,中央还有一条大大的“太阳船”装饰。</h3> <h3>在3500年前(公元前1503年/前1482年),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素特(哈素)女王在位22年,她的丰功伟绩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h3><h3>哈素女王神殿的建筑风格在当时也属独一无二:依山面水、共分三层,每层都有宽阔的柱廊和很大的平台,中间有一坡道上下连接,三层庄严对称的列柱式建筑,开阔简明、气势恢弘。</h3> <h3>鹰首蛇身的“鹰神”是神殿的守护神。</h3> <h3>敬奉太阳神的圣室遗址。</h3> <h3>第三层的柱廊外竖有26座女王雕像(现存9座),大眼直鼻、表情端庄。</h3><h3><br></h3> <h3>女王雕像的下巴处有矩形块状胡须。当年为巩固政权長期戴假须,显示男性形象。</h3> <h3>神殿内的浮雕壁画描绘女王祭祀神灵的场面和她在位期间的功绩。极其精美,部分仍可见色彩。</h3><h3>女王神殿的文化气韵非常丰富,是古埃及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现今埃及许多工艺品和服饰上多有采用这些浮雕壁画作为图案。</h3> <h3>我们乘坐马车前往始建于公元前1991年左右(据今约4000年)的卡纳克神殿。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遗址之一。</h3><h3>卡纳克神殿又称阿蒙(太阳神)神殿,经数十代法老、历时约1900年陆续建造。真正将神殿扩建成现今所见规模(占地30公顷)的是公元前1570/前1090年期间(据今2000多年前)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在内几位法老的手笔。有大小神殿20余座,著名的公羊通道、巨柱大厅、女王方尖碑等皆在于此。</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著名的公羊通道又称“斯芬克司道”,全长约300米,有狮身羊面像90余座。</font></h3> <h3>埃及史书记载“狮为百兽之王,象征统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太阳神之神力,威力无比。”两者合一,则标志着神明的最高权力,寓意法老的力量和生命力。</h3><h3>公羊通道系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建造,故每座狮身公羊像之颌下都雕有拉美西斯二世立像,以显其接受着神的庇佑。</h3> <h3>神殿第二座塔门前矗立着高大的整石雕成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膝下是其最宠爱的王后奈非尔塔丽。</h3><h3>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3年/前1213年,据今约3000余年前)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是一位强大的战无不胜的国王,他長寿至91岁(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在位67年、拥有8个王后、无数嫔妃、100多个儿女,他还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热衷于大兴土木的建筑师,其在位期间下令建造的宫殿神庙、雕像石碑极多,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以及此处的巨柱大厅、公羊通道等皆系其手笔。</h3> <h3>进入举世闻名的巨柱大厅,一排排一列列高大的石柱矗立眼前,难以言表的一种震撼力扑面而来。大厅内134根、每根直径4米开外、高21米、重120吨的巨型砂岩石柱分6排紧密排列,石柱上皆刻有神秘的古埃及绘图和象形文字。</h3><h3><br></h3> <h3>站在大厅中央环顾回周犹如森林般的巨大石柱,密密匝匝交错遮掩着人们的视线,不同时辰造成不同的光影叠乱,深邃而神秘。</h3> <h3>在6名成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前与当地小朋友合影。</h3> <h3>透过石柱的缝隙,可以看到远处留存至今的由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哈素女王所立的方尖碑,也是现今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h3> <h3>哈素女王方尖碑高29.5米、重323吨。</h3><h3>方尖碑是以整块的花岗岩石雕刻而成,表面磨光,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及浮雕图案。制成一座方尖碑将耗费一座山(采整块数百吨的石料),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时代,从开山取石、雕琢打磨直至运输竖立,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力真是令人匪夷所思。</h3> <h3>残存的莲花石柱可以想象其当年的风采。</h3> <h3>虽己断壁残垣,但仍向世人昭示着远古神秘的古埃及文化,展现出古埃及神权建筑的独特神韵。</h3> <h3>离开卢克索,我们横穿阿拉伯沙漠到达红海之滨的新兴旅游城市红加达(赫尔格达)。</h3><h3>入住的“阳光日子埃尔帕拉西奥度假酒店”(PaIacio Sunny Days)紧傍红海,环境优美,更具各类水乐设施,吸引了大量欧洲游客前来度假。</h3> <h3>可选择在室外自助用餐。</h3> <h3><font color="#010101">沙滩排球</font></h3> <h3>俄籍小女孩向大家展示其柔术绝技。</h3> <h3>酒店的每个房间都有阳台。</h3> <h3>红海以蔚蓝的海水、美丽的海底珊瑚和鱼群闻名于世。</h3> <h3>乘船出海。</h3><h3>与船员共舞。</h3> <h3>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21攝氏度)的海域,非常适合潜水活动。咸度仅次于死海。其纯净透明、蓝绿相间的绚丽色彩令人惊叹。</h3> <h3>海底的珊瑚礁、鱼群和蛙人。</h3> <h3>见缝插针地逛逛商店是我的最爱。</h3> <h3>极具埃及特色呈现古埃及文化的工艺品。</h3> <h3>离开洪加达,我们走M65公路沿红海海岸赴埃及首都开罗。一路上充分领略了黄色广袤的沙漠与蔚蓝无际的海洋零距离拥抱的奇特景观。</h3> <h3>中途的休息站。</h3> <h3>红海苏伊士湾的苏伊士运河入口。</h3> <h3>在开罗入住Le Passage酒店,距开罗国际机埸仅5分钟车程,对于赶早班机的旅客是较好的选择。</h3> <h3>整个行程中的饍食基本以自助餐为主。</h3> <h3>尼罗河夜游。</h3> <h3>进入“悬空教堂”,意外发现廊壁上有与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并列镶嵌的中文说明书。</h3> <h3>圣母玛丽亚教堂(悬空教堂)是埃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四世纪。(据今约1500余年)据《圣经》记载,当年耶稣一家避难曾栖身于此。</h3> <h3>古老的阿布希加―圣塞格鲁斯及酒神巴格斯教堂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系科普特正教派教堂。传说当年圣母玛丽亚为逃离希律王的迫害,曾避难于此,现仍保存当时其栖身的地下室。</h3> <h3>教堂内庄严肃穆。</h3> <h3>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据今6000年前)经王朝法老时期约4000余年(公元前4500/前332年),被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马其顿古希腊人和以凯撒、安东尼为代表的古罗马人入侵统治了近1000年(公元前332年/公元642年),公元642年/1517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被逐渐阿拉伯化,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至1100年左右己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 1517年/1798年埃及遭奥斯曼帝国统治,1798年/1801年受法国统治,1801/1922年被英国侵入。埃及最终于1922年取得独立,1953年建立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90%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h3> <h3>车窗外掠过的这些建筑物,你知道是干吗用的吗?</h3><h3>穆斯林必须土葬。这些是墓穴。买下墓地后按家族不同的经济条件自行修建。</h3> <h3>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藏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30余万件古埃及珍贵文物。</h3> <h3>镇宝之宝:3300年前制作的重达11公斤的图坦卡蒙法老黄金面具。前额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下巴镶嵌天青石假须。用任何文字或语言都无法确切表达其令人惊叹的不可思议的华丽和精美。</h3><h3><br></h3><h3><br></h3><h3><br></h3> <h3>镇馆之宝:普遍认为这是吉萨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海夫拉法老的真身雕像。代表着古埃及雕刻技艺的巅峰,被誉为世上最完美的雕像。</h3> <h3>镇馆之宝:拉何泰普和妻子内弗莱特雕象,其眼睛是用紫水晶制成,甚至能看到瞳仁与晶体的分离处。</h3> <h3>各种保护神贴金雕像。</h3> <h3>状似豺狗的阿努比斯神是墓地守护神、木乃伊制作神,也是去世法老前往生后世界的引路者。</h3> <h3>图坦卡蒙法老的包金狮神宝座。</h3> <h3>为法老制作木乃伊时,保存其内脏的雪花石容器(卡诺匹斯罐),罐盖上雕刻的法老形象非常俊美。</h3> <h3>放置卡诺匹斯罐的圣盒,盒的四面各有一位伸开双臂站立的女神守护着法老的内脏。</h3> <h3>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棺椁大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棺材。</h3> <h3>放置棺椁的巨大包金木制圣柜。</h3><h3>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据今3300年左右)法老图坦卡蒙(前1341年/1323年)9岁登基,19岁时突然死亡。他的墓穴经数千年未被盗掘,故大量随葬文物没有流失。</h3> <h3>不知名法老面具</h3> <h3>3000余年前的象牙制品。</h3> <h3>3000余年前的莎草纸画。</h3> <h3>3000余年前木乃伊棺椁上的装饰画。</h3> <h3>上为狮神金躺椅,下为整块花岗岩雕刻的狮身人面像。</h3> <h3>三千多年前用简陋的工具将整块石料以精准的人体比例,雕得如此栩栩如生,实在令人惊叹不己。</h3> <h3>公元前2631/前2498年,即据今5000多年前,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地区(今开罗近郊)由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海夫拉和门卡拉建造了三座金字塔及大型獅身人面像,组成了吉萨金字塔群,这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h3><h3>三座金字塔按对角线形式从东北到西南依次排列,其四个倾面都分别面对东南西北正方向,偏差不超过1度。</h3><h3>这三座人工大山在蔚蓝的天空衬托下,屹立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之上,以非凡的外形及完美无缺的角度,让宏伟的建筑充满神秘色彩。远观震撼,近观惊叹。</h3> <h3>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正方体,四个倾面应对东南西北方向,偏差不超过1度。塔原高146米,经5000余年风化,现高137米;底边各长230米,四边误差不超过10厘米。占地5.3公项。用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巨型花岗岩石块干垒而成,底部最大的石块重达16.5吨!</h3> <h3>海夫拉金字塔高136米,底边长215.25米。最初铺盖在金字塔外层的磨光灰白色石灰石块几乎全部消失,仅剩下顶部的一小部分。</h3><h3>门卡拉金字塔高66米,底边长109米。</h3> <h3>狮身人面像蹲伏在海夫拉金字塔旁,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似像。</h3><h3>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其组织形制反映当时古埃及人对于后世重生的信仰,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需造就一个狮身人面的守护神。</h3> <h3>狮身人面像長73米、脸宽5米、高21米,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凿成。其在法老海夫拉统治期间建成(约公元前2558年/前2532年),据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是现今已知最古老的纪念雕像,也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名胜古迹。</h3><h3>狮身人面像面部的损坏,一般认定是1800年左右法军入侵时炮击造成。</h3> <h3>大漠金塔、天地混沌,苍穹之开阔与人类之渺小形成巨大的反差。</h3> <h3>胡夫金字塔不仅规模高度惊人,建筑技巧也令人惊叹不已,塔身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全靠平面打磨,一石垒一石,方石之间异常契合,刀片也难以插入缝隙!</h3><h3><br></h3> <h3>难以想象在5000多年前,没有任何运输和起重设备,全靠最原始的人拉肩杠,居然能够完成如此令人无比震撼的巨大工程。难道这真是“外星人”所为?</h3> <h3>相依相伴、执手同行,桑榆粲然、夫复何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