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 章台柳 昔日前任今在否

陈学斌原创散文

<h1>  如今,麻将之余,我跟朋友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好处嘛,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font color="#ff8a00">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font>。今天给大家说说"<font color="#167efb">前任女友</font>"坚守阵地的动人故事。</h1> <h1>  唐代诗人韩翃,曾任员外郎,中年以后,因为纳了个漂亮的小妾,沉浸在温柔乡里,不思进取,懒政思想严重,又因为小老婆年轻貌美,难免的把老韩头搞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他不热爱工作,工作也不热爱他。其结果,用句文绉绉的话表述:一直屈居幕吏。他就常常称病在家,准备提前退休。<br>  惟一有个韦姓巡视组官员和他关系不错。一日夜里,韦巡官把韩翃家的门擂得山响,门才开,韦巡官就迫不及待地闯了进去,祝贺其荣升驾部郎中、知制诰。<br>  知制诰职掌草拟朝廷诏告文书,相当于现在中委办公厅那些哥们的职责。韩翃压根不信:老夫没几年退休了,岂有这等好事!那可是中枢机构的要职,上近天子,下通百僚,权虽不大,但都是人人要仰视的角色。</h1> <h1>  韦巡官说:据大内传来的小道消息,中委办公厅副主任的这个空缺,是皇上钦点的。<br>  中组部干一司的王司长拿着批示没了章呈,副厅级干部花名册上有两个叫韩翃的,资历都符合,一个现任江淮刺司,一个就是韩大人您。<br>  王司长没办法,屁颠屁颠的拿着两人的干部情况表、个人履历表和呈件连夜去请示,皇上在批示件上写道:<br>  "<font color="#b04fb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font><font color="#010101">"调此韩翃来上任</font>。</h1> <h1>  看来历朝历代同名同姓的太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还是要读书,不然总书记知道你是哪颗葱。<br>  接下来我们就倒叙下:韩主任为什么前阶段一直佯装称病在家,总不上班的这个事。</h1> <h1>  韩翃本来一介寒士,家里穷的和司马相如一样,家徒四壁,他找到漂亮老婆的过程和司马兄的情况如出一辙。<br>  想当初,司马相如和好朋友王吉设计了一个双簧,司马兄高调现身临邛社交圈,装成"<font color="#167efb">高富帅</font>",然后卓王孙"<font color="#167efb">引郎入室</font>",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琴挑卓文君。</h1> <h1>  韩翃呢,也有王吉这样的一个姓李的好朋友。李董事长"<font color="#167efb">人傻钱多</font>",特别崇拜作家。他常常把韩翃请到自己家里,三日一小聚,五日一大聚。每天在一起不是探讨朦胧诗,就是深研后现代主义。<br> 李董有一个宠姬,姓柳,能歌善舞,艳冠一时,也是个文学发烧友。第一天听闻韩公子对当代文学如数家珍的点评,就动了仰慕之心,整天就从墙缝里偷窥,越看越觉得韩翃相貌清奇,越听越觉得这个相公好生有才。</h1><h3><br></h3> <h1>  有一天她就和李董说了,"老板啊,韩秀才绝对是支潜力股,要不咱把他买下。"<br>  李董是个人精,闻弦歌而知雅意,要不也发不了这么大财。<br>  既然自己的宠姬心心念念地想着别的男人,保不准哪天给自己戴了"<font color="#39b54a">绿帽子</font>",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柳氏送给韩兄算了。万一哪天韩兄真考上功名了,届时咱官场有人,生意岂不是更好做了!<br> </h1> <h1>  于是李董就在红楼置了一桌酒宴,酒酣耳热之际,就对韩翃说,“<font color="#b04fbb">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font>?”说罢飘然而去,还给两个人留下三十万家财。<br> 野史记载,厦门的赖昌星是李董事长的第三十七代传人,把李董事长的这套本领发扬光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h1> <h1>  所谓一顺百顺,韩翃得了美人之后,虽然夜夜缠绵,日日恩爱,第二年照样考中了进士(<font color="#ff8a00">这就是爱情的力量</font>),用实际行动证明,柳氏也罢,李董也罢,这支绩优股选对了。<br> 韩翃考中进士后,就要还乡省亲摆酒,柳氏留在首都等待。可是谁也不曾料想,就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兵荒马乱,这对乱世儿女也如同雨打浮萍。柳氏怕人侮辱,就落发为尼了。(<font color="#ff8a00">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font>)而韩翃呢,则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招为掌书记,到了山东。</h1> <h1>  这样过了三年,局势渐渐稳定下来,韩翃就派人拿上柳氏的画像,带上三万元钱,到首都打听柳氏的下落。<br>  那个人千辛万苦找到柳氏,奉上书信,柳氏一看,信上有一首诗,《章台柳》:<br>  "<font color="#b04fbb">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font>。"</h1><h3><br></h3> <h1>  柳氏看完,泪如雨下,你个死鬼,还在人世呢,不枉老娘白等,我们哪像你们这些没良心的臭男人,有了新欢忘了旧爱(<font color="#ff8a00">幸好这韩翃不似那薛仁贵,忘了在寒窑中苦等十八载的王宝钏</font>)。当即回诗一首《杨柳枝》:<br> "<font color="#b04fbb">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font>!"<br> </h1> <h1>  韩翃得到了柳氏的消息高兴得几夜没合眼:我对柳氏看来没白疼,战乱之中,还为老夫守身如玉,不容易,不容易啊!<br>  正好他的上司最近要去长安述职述廉,韩翃把珍藏了三十年的茅台酒赶紧取出来,在鸿福楼请上司喝酒,说,要鞍前马后的伺候领导进首都,侯长官知道他那点小九九,酒桌上就吩咐下去,李秘书这次就不要跟着进京了。<br>  到了长安,韩兄第一件事就是到终南山观音禅院找柳氏。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到首都之前,柳氏已经被人抢走,音讯无踪。韩翃真是顿足长叹,茶饭不香。(<font color="#ff8a00">这真是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font>)</h1> <h1>  有一天,韩翃在长安街上漫无目的溜达,忽然前面一辆豪车里传来了声音,"后面骑马的可是韩员外?"(<font color="#ff8a00">多么熟悉的声音啊,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font>。)<br> 柳氏停下车,告诉他,她被新近立了大功的一个番将叫沙吒利的给抢走了,做了人家的小妾了。今天出来是到京西饭店赴沙吒利好朋友的饭局,出来的就有点晚,不便久留,约韩翃第二天再见。<br> 韩翃一夜无眠,到了第二天,柳氏乘车来了。但是没有下车,只是从车上递出一个玉盒,里面放着几缕头发,哭着对韩翃说,"我已经不能脱身了,留着给你做纪念,我们从今永别吧。"说完,绝尘而去。<br> 那柳氏为什么不留下来,韩翃为什么不追上去呢?因为柳氏现在的老公是个武将,长得威猛,是个三言两语不合就拿刀捅人的主。韩员外,文弱书生、胆小鬼一个,借他八个胆也不敢从那家伙手上抢女人。(<font color="#ff8a00">你说是我们相见恨晚,我说为爱你不够勇敢</font>)</h1> <h1>  隔天,淄青节度使过去的众多部下听说首长要在大唐饭店宴请大人物,于是他们也想集体见见首长,套套近乎,就拉上韩翃一块喝酒。韩翃当然是丧魂落魄,战友们就问他如何似霜打的茄子,韩翃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br>  这时候站起来一位少年将领,叫许俊。许俊说:"这件事小弟我来办,请韩兄给我写几个字就行。"<br>  许俊换上了一身戎装,骑上一匹高头大马,又牵上一匹马,走了。走到哪去了呢?到沙吒利家了,那沙吒利刚出了门一会儿,许俊就用力砸门,说"将军坠马了,快不行了,想见柳夫人最后一面。"</h1><h3><br></h3> <h1>  柳氏赶紧出来,许俊就把韩翃的字给她看,然后把她扶上马策马扬鞭带到大唐饭店。柳氏和韩翃执手相看落泪,无语凝噎。<br>  大家伙欢声雷动。可是欢呼过后,战友们马上意识到,这可给首长找麻烦了,如今再怎么说,柳氏和沙吒利是合法同居,这样明抢,老首长要负责任的啊!<br>  大家赶紧向在隔壁包厢陪国防部常部长喝酒的侯长官认罪,侯希逸大喝一声:"这么急公好义的好事应该我来做啊,怎么让许俊这个小子占了先啊。"马上给唐代宗上表,说沙吒利夺人所爱不义在先,我的下属擅自把人抢了回来,我愿意承担教训不严之罪。</h1> <h1>  唐代宗听完这个故事,也是眼眶湿湿的,这多像我爷爷和小环环的爱情故事啊!于是从国库支出二百万给了沙吒利,把柳氏判归韩翃。<br>  就这样,柳氏和韩翃几经曲折终成眷属。<br>  于是乎,佳人一回到身边,韩员外哪还想着拿了纳税人的钱粮,还有朝九晚五上班这档子事。</h1> <h3>  陈学斌,江苏如皋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就读于毛泽东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研讨班,供职于中共长沙市委。已出版《红色记忆》《心灯》长篇小说两部,发表评论、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搜索<font color="#ff8a00">陈学斌原创散文</font>或微信号<font color="#ff8a00">cxb13755133397</font>,可看到作者许多近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