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有人说:流年似水,往事如烟......不,我们说,青春似火,往事如歌!</p><p><br></p><p> 有一首歌唱道:“往事就是这样,来得似火,去得并不如烟,如果真的人生如梦,为何我醒不来”......</p><p><br></p><p> 我这里说的是50年前的往事。</p><p><br></p><p> 1967年底,“文化大革命”风云正浓,“上山下乡”大幕已悄然开启,一些中学生自愿到内蒙古大草原落户,也有三线工厂开始到北京的一些中学招工,如陕西汽车制造厂(筹建中)、青海山丹军马场等等。</p><p> 1968年2月,1500名北京中学生被筹建中的陕西汽车制造厂招录,成为三线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我就在其中。<br></p></h3> <h3>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h3><p> </p><p> 准备生产军用越野载重车的陕西汽车制造厂,就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在秦岭山麓中布下的一枚重要棋子。</p> <h3><p align="center">(我们这批学生,先到北京东方红汽车制造厂培训,这是当时的出入证)</p></h3> <h3><p align="center">(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变成了三线工厂工人,大家在北京天安门前合影)</p></h3> <h3><p align="center">(这是我们迁离北京户口的介绍信和到陕西蔡家坡的火车票)</p></h3> <h3><p align="center">(1970年后,我们开始大批乘上西去的列车,奔赴秦岭山中)</p></h3> <h3><p align="center">(这座渭河大桥是专门为陕西汽车制造厂修建的)</p></h3> <h3><p align="center"><br></p></h3> <h3><p align="center">(1970年山沟里还没有建设好的厂区)</p><p><br></p></h3> <h3>(厂房还没有建成,我们这些年轻人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参加基建劳动)</h3> <h3><p align="center">(厂领导们为车身车间青年突击队员授旗)</p></h3> <h3><p align="center">(这是1971年车身车间团支部出的诗集)</p></h3> <h3><p> 少年诗歌,幼稚粗糙,但也有佳作不朽,如JYM写道:“西沟好,碧翠掩红楼,今日汗流挥作雨,他年战备车如流,能不爱西沟。” 至今记忆犹新。<br></p></h3> <h3><br></h3> <h3><p align="center">(这是1972年车身车间青年突击队出的诗集)</p></h3> <h3><p align="center">(厂房盖好了,自力更生安装设备)</p></h3> <h3><p align="center">(安装大型冲压机床)</p></h3> <h1 align="center">上世纪70年代车身车间生产场景</h1> <h3><p align="center">(老厂长和老师傅一起铆接汽车大梁)</p></h3> <h3><p align="center">(大家齐心协力组装汽车大梁)</p></h3> <h3><p align="center">(厂长和书记到车身车间宣读贺信)</p></h3> <h3><p align="center">(钣金工段组装汽车驾驶楼)</p></h3> <h3><p align="center">(翻过来组装焊接驾驶楼)</p></h3> <h3><p align="center">(厂领导看望组装驾驶楼的工人)</p></h3> <h3><p align="center">(组装焊接车厢的工人中有当年的我)</p></h3> <h3><p align="center">(最后一道工序是安装车厢护栏)</p></h3> <h3><p align="center">(钻孔加工油箱支架)</p></h3> <h3><p align="center">(喷漆工段的老师傅给加工后的零件喷漆)</p></h3> <h3><p align="center">(大型冲压机开始工作)</p></h3> <h3><p align="center">(车身车间的工人到总装车间帮助装配)</p></h3> <h3><p align="center">(第一批组装好的军用越野车下线了)</p></h3> <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星期天的娱乐</h1> <h3><p align="center">(早出晚归去爬秦岭山麓中的高峰)</p></h3> <h3></h3><h1>(当年我所在的车身车间篮球队的小伙子个个身手不凡)</h1> <h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弃工从文,离开陕汽,做编辑直至退休,虽有建树却仍不以此为傲,因为那不是我的青葱岁月......</h3><div> 我的青春在哪里?</div><h3> 我的青葱岁月在五十年前,那时——芳华似火,往事如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往事如歌</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日辉煌</b></h1> 陕西汽车制造厂—— 昔日蜗居山沟里的三线工厂,历经磨难,没有垮台,没有破产,没有下岗,而是在改革中浴火重生,冲出重围,凤凰涅槃。 <div> 今日的陕西汽车制造厂走出山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陕西国有企业的支柱,西北地区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前途更加辉煌!<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汽车制造厂考察防疫中的复产工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汽考察)</h3> <h3><p align="center">——xjx2018年元月编制,2021年2月略有修改</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