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不能哄外孙,原来那是自然之道

园丁

<h3>奶奶哄孙子,天经地义。姥姥哄外孙,好像也是理所应当,这些年,经常听到熟人在说,帮女儿带孩子。</h3><h3><br /></h3><h3>2017年,到了退休之年。</h3><h3>也许多了这样一份后台支持,女儿女婿的宝宝也在这一年来了,而且,是双胞胎。</h3><h3><br /></h3><h3>这在我心目中,就是我的工作了。</h3><h3>无法推脱的。</h3><h3><br /></h3><h3>然而,我的内观瑜伽老师,心理导师陈微,还有心理老师白老师,都给过我不一样的建议……你不能把自己完全卷进去!</h3><h3>不能?不能!</h3><h3>九月份,西双版纳瑜伽集训时,我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了。</h3><h3>老师郑重提醒,坚决不可以!能生就能养!</h3><h3>旗帜鲜明地指出这样的观点,同时又列举各种事例证明隔代教育不可取。</h3><h3>这些我懂,毕竟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关注心理问题背后的教育问题。</h3><h3><br /></h3><h3>带着老师再次明晰给我的理念,回到了生活中。</h3><h3>女儿怀孕双胞胎,身体沉重,坚持上班,我给她做饭,尽一份母亲的义务。没有任何疑意。同时,再带孩子方面,我也与女儿探讨有关隔代带孩子的利弊,他们也有所准备。</h3><h3><br /></h3><h3>然而,当两个娃出生后,在陪伴女儿做完月子,又兼做保姆的三个月期间,发现自己不能及时回归到自己的轨道上来,感觉我在女儿身边很有用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h3><h3>过程中,我们有着生活方面,育儿方面理念的不一致,也曾经发生过不愉快。</h3><h3>每一次的冲突之后,我都有过深刻的反思,看到了自己作为长辈的强权和控制,当然,名誉都是好的,为了女儿好。可是,女儿的不满一定有她的道理。当她以愤怒的方式表达出来时,我却感觉到的是伤心。我曾经跟老公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只注重了智力方面的培养,忽略了情商的培养。在这里我有着很大的自责与欠疚感。觉得那个时候,我们把女儿当成了停不下来陀螺,她在转,我们在鞭策,后来形成了她的自转,转上了一条高速轨道,看着心急火燎的性格,我为之心疼。</h3><h3><br /></h3><h3>追求完美,压抑,自责,愤怒,死气白咧的扛着,曾经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我们之间的模式,时隔二十多年,我才意识到。这种模式带给我们的都是压抑,女儿被压抑着走向了努力学习之路,我压抑着走向了成长之路。这看似都是完美之路,然而,这种美的背后,依然有着不可明人心痛。</h3><h3><br /></h3><h3>一对夫妻一个孩,不需要我们做任何事情,他们的能力完全能够承担。</h3><h3>这两个娃?</h3><h3>又成了我的借口,我不管能行吗?</h3><h3><br /></h3><h3>坚决不可以!能生就能养!</h3><h3><br /></h3><h3>头脑中,老师的声音一直都在。</h3><h3>分析中,母女也是一致的。</h3><h3>女儿善解父母,父母理解女儿带俩娃的艰辛。</h3><h3>我们选择请专业育婴师来带孩子,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父母就在二线值班,有事随时过去策应,这样好像我的心踏实了。</h3><h3><br /></h3><h3>几天前,我从女儿那里回到家中,疲惫的身心,让我在静心,冥想,瑜伽中再次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不安。</h3><h3><br /></h3><h3>于是,有了下面跟陈微老师的咨询,咨询中,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心瘾,那一刻,我心瞬间敞亮了,也感觉很有力量,更理解能生就能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h3><h3><br /></h3><h3>把自己蒙在鼓里出不来,原来还是自己不想出来,因为,在鼓里我可以随时得到能帮到孩子的心瘾。</h3><h3>当每满足一次自己的心瘾时,就压制一次孩子的成长。</h3><h3>长此下去,后果如何?</h3><h3>悬崖勒马,我感谢陈微老师的一路引领。</h3><h3><br /></h3> <h3>今天一大早把儿子送走,家里留下了我一人,寂寞吗?肯定的。但是,我更需要这样一个人静静的呆上几天了,感觉我好累,好累。跟自己呆在一起,爱的呼唤能量冥想,是我寂寞时最好的伙伴,打开垫子,坐在垫子上,放着音乐跟着老师的引导,我的思绪还是不断跑到女儿家里去了。拉回来,再跑,就这样在拉锯中结束。瑜伽,对,动中取静。体式中依然是挥之不去的身影,儿子单飞开车去北京,一个人路上也寂寞,女儿柔弱的身躯,扛着两个大宝的分量,每天要出奶,每天都不能有连续的睡眠……看着她在不断的向我求救……我在推脱着,帮她找保姆,帮她做我能做的……一个小时就这样在拉锯中划过,当我在躺式式里,在拉回呼吸的瞬间,看到了自己的自责"都成尸体了,还不断东想西想!"那一刻,眼泪流出来了。原来,我的心里依然无比脆弱。在OM诵里,我把自己唱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眼前再次出现女儿的身影,看到我是那么的不舍,那么的心疼,还有当妈妈的无力……每一声唱诵,都像是我在向宇宙发出内心的声音"妈妈不舍得,真的不舍!妈妈不舍女儿承担那么重的担子……"眼泪就这样流着,流着,流出了多日来压在我内心里的情节。身上冷了,披盖上毛毯,陪着自己,双手环抱着……车险管理员小韩的电话,把我从自我的世界里拉了出来。这时,我感觉到了饿,感觉到那股絮绕在嗓子里虚火不见了。冲上一杯红糖水,给自己一份能量,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做回纯粹的自己。</h3> <h3>陈微老师的儿子,15岁送到国外读书,她却能下得了这个狠,源于她懂得什么是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