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特色教育——“我们不一样”

英俊潇洒还扛打

<h3>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美丽乐园,是我们从未成年迈向成熟的一个中转站,是引导我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地方。我们生活在这里汲取其精华与能量,进而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h3> <h3>清晨,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洒像大地,悄然披在一颗颗大树上,叶子在空中悠悠飘荡,再轻轻落地,教室里传来一阵又一阵郎朗的读书声。</h3> <h3>“书文化”书是知识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希望自己学识渊博,就要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吸收知识。</h3> <h3>“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一条通往求学求知的路,这是一条通往知识海洋的路,这是一条通往自我成长的路。</h3> <h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勤奋是一种努力自强的精神,勤奋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更是变理想为现实的行动,是由量变到质的过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成为天才必不可少的条件。</h3> <h3>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培养出学而不厌的学生。</h3> <h3>“ 爱文化” 以“爱”为核心,是对我国“仁爱”思想的继承。“仁爱”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仁爱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立人之道”,是儒家道德的核心精神。</h3> <h3>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抒情诗,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爱是一种特料制成的媒介物,它使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h3> <h3>“棋文化”这一中国文化的传统游戏,深刻地烙印着中国式的思辩哲学意味。人们惊叹棋局的变化无穷。他们在对弈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中国式的哲学,这也是“棋类文化”受到了标高风范、思想自由、自命不凡、才智卓绝的士人们欢迎之所在。而他们正是代表着中国文化思想和智慧精灵的中国文化思想的代表。</h3> <h3>下棋对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处下风时的紧张感,占优势时的兴奋感,赢下来的成就感,大好的局面下有赢变输的懊丧感,棋局不断变化的焦虑感等时时冲击他们,以及要求他们有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h3> <h3>特色办学是指在同类学校中办出自身的独特性来,这种独特性表现为与众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h3> <h3>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发现和挖掘可能形成的特色,培育和呵护处于弱小之中的特色,浇灌和茁壮处于发展之中的特色,完善和强化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特色,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的理性思路。</h3> <h3>现在教师加强艺术进修变成了学校的无形要求,也变成了教师的一种专业发展方向,完全适应了学校特色特长发展的需要。</h3> <h3>从理念到实践,管理到评价,教师到学生,硬件到软件都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格调,彰显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师生洋溢着不一样的精神风貌。</h3> <h3>人文荟萃是其兼容并包的向心力,英才辈出是其川流不息的浪花。</h3> <h3>学校任何的特色教育,既包含了校领导的办学思想;又凝聚了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某种优势,又表现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h3> <h3>把教育特色建设与学校教育的整体推进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的教育特色深深的扎根在坚实的土壤中并开出鲜艳的花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