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的 级别

王斌

如果你打猎的时间比较长了,有没有发现自己对这项运动的态度有了些变化?如果有的话,你是否想过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两名教授访问了很多打鹿的猎人,试图去弄清楚个中玄妙。 他们划分出了五个猎人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狩猎行为独特的一面。各个阶段没有对或错的区分,不同的猎人经历这些阶段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也许会越级而上--这与猎人所受的指导和在野外所付出的努力相关。 对照一下,你是第几阶段的猎人?或者更重要的是,你希望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第一阶:喜欢开枪 在这个阶段,扣动扳机是最能让猎手感到刺激和兴奋的事情。能到野外去对着那些活生生的猎物进行射击才是最主要的,而能否成功射中猎物则无关紧要了。但过度的欲望会造成错误的判断,也有可能会使猎手自己变成一个危险的狩猎伙伴。像是"误射猎物"和"枪支无意识操控"这些行为在狩猎新手里常看到。处于这一阶段的猎手需要耐心的接受指导,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第二阶:追求数量 到这个阶段,猎手的射击精准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狩猎的成功与否以及狩猎技术的高低也基本上可以通过所猎获的猎物数量来进行衡量。打到法定数量和所持猎票的猎物是唯一目标了吗?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一味追求猎物数量的猎手就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当中有些人就只能停留在这一阶段当中,再也不会进步。最近一连串的电视节目讲的都是这一狩猎阶段,它们在那些缺乏判断力的狩猎新手面前树立了一个不靠谱的榜样。对于猎手来说,成熟和丰富的狩猎经验才是超越这个阶段的前提条件。 第三阶:追求品质 追求品质阶段的特点是“重质不重量”,猎手在选择追捕猎物的时候明显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对有角猎物进行狩猎时,猎手只会选择猎捕那些年龄最老以及体型最大的,而猎鸭时则只会选择公鸭。耐性和坚持是狩猎成功的基础,放过多只本可以猎得的猎物会使猎手油然而获一种自豪感。 遗憾的是,这种针对性常常会被一些人认为是有违运动道德的--他们坚称这是那些一心想要获取猎物犄角的猎手才会干的事,这样打猎的话猎物身上的肉就会被浪费掉了。然而,这明显是对绝大部分正处于这个阶段的猎手们的一个误解。 第四阶:追求策略 处在此阶段的猎手,一切行动都讲求"策略"。猎手逐步了解猎物的行为习惯,并有策略地运用这些信息来进行狩猎,从而获得满足和自豪感。他们通过给自己设定极限以进一步挑战自我,比如仅使用某种特定类型的枪械;或者以伏击代替在树架上狩猎。打到猎物固然重要,但策略的运用才是首要的。有趣的是,有些猎手在从上一阶段进阶前,就已经采用严谨的狩猎策略了。 第五阶:返璞归真 在这一阶段,体验至上。所有的经历和体验都将是激励猎手行动的因素--正在打的是什么动物、怎样可以打到、在打猎过程中体现的友情、以及对户外运动完全着迷……有人认为这一阶段代表着猎手动机的升华,也有人认为这一阶段更代表着猎手的日趋成熟和老练。处于该阶段的猎手其实和以前一样动力十足--只是他们试图从自身的努力中得到更多样化的回馈。 第六阶:传承与回馈 虽然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中并没有划分出这一特别阶段,但基于我多年的亲眼所见,我认为它肯定是猎手发展的其中一个部分。那就是,到了某个时候,猎手会常常思考传承的问题,尽可能的将自己狩猎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他人。为此,他们会与诸如保护组织那样的机构承担起志愿者领导角色,指导着狩猎计划。就狩猎的未来而论,这可能是猎手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