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相隔多遥远,仿佛你一直没走远,我们分别多少年,仿佛你一直在身边……”每每吟唱这首歌,洪庄中学那寒窗时光便浮现在眼前。那是岁月如歌的日子,那是风华正茂的华年。我们结下的同窗情谊,那是镌刻在心扉里一辈子的眷恋……</h3><h3><font color="#010101"> 可曾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同学之间的初次相见。由于彼此陌生,未免有些青涩、懵懂和腼腆。但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像催生感情的摇篮,很快使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变成了兄弟姊妹般的情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教室里,我们聚精会神认真听课;操场上,我们生龙活虎奋勇争先;树林中,我们悠闲漫步畅想未来;实验田,我们播撒希望收获甘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中学阶段虽然短暂,但那是我们人生中最靓丽、最璀璨、最难忘的一道风景线!我们书山寻捷径,学海苦做舟,无数个深夜挑灯未眠。知识、友谊相伴成长,欢歌、笑语洒满校园……。高中毕业那天,全班58名同学除9人参军入伍,2人因故出差迟延,我们47名同学依偎在老师身边,摄影师把我们的豆蔻年华、同窗情谊定格在一张毕业照片,定格在记忆的长河与美丽的瞬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年轮转过25个春秋,当年在校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记得我们第一次聚会,就在温馨的母校校园。一个个拥抱问候,一个个握手欢颜。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尽的同学缘。心情激动手颤抖,眼噙泪花鼻发酸。依依不舍情意浓,谁都不想说再见。情到深处人孤独,相见时难别亦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次聚会时光短,每个人心潮澎湃波浪翻。平日里大家打拼忙事业,睡梦中相逢醒来泪湿衫。总是祈盼何日再聚首,可年复一年美好愿望难实现。如今我们已离校42载,同学们大都步入花甲年。其中九位同学已经去天国,今生不能再相见。回首我们走过的人生路,不全是平坦笔直的阳光大道,也有崎岖不平的坷坷坎坎。不光手脚磨泡流过热泪,也有置身刀光剑影洒下血汗。可以无愧坦言,我们每位同学都用一生的勤奋努力、知识智慧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在创造美好生活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味到了世态炎凉,品味到了苦辣酸甜。感悟最深的,还是那份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断的同学情缘。我们渴望着在不远的那一天,再深情地拥抱握手,听一听你那带有磁性的声线,摸一摸你那刻满岁月的脸庞,看一看你那深情凝视的双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搜集制作《岁月如歌》美篇,寒窗时光,同学情谊,美好回忆,尽在相册间。愿美篇相册能穿越时空,拉近同学间情感的地平线,让真挚的同学情谊再升华、再积淀。让我们珍惜现在,放下所有恩怨,聚会在美好的明天!</font></h3>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全体合影。 2001年4月21日上午,洪庄中学七四届初中、七六届高中毕业生在母校举行新世纪同学联谊会。 <br></h5> <h5> 洪庄七六届高中(1974.8-1976.6)毕业合影照。前排左起:石红霞、肖同华、宋彦玲、韩红、陈允凤、訾彩霞、刘福兰、赵庆霞、沈丙侠、臧书玲;二排左起:吴中迟、李建秋、马松云、许英隽、闫仕松、信训祥、张乃康、宋长生、老师、姚干、高峰、刘英俊、刘从喜;三排左起:朱朝先、赵丙桥、李树军、杨印丰、唐学伦、马玉虎、韩光、孙汉斌、沈海波、徐光明;四排左起:刘文军、赵克峰、邵仕献、朱庆霖、郭学峰、刘明秀、邱如金、杜士礼;五排左起:郭太祥、仉荣亮、李琳、刘怀安、朱光营(现名朱光飞)、陈怀金、张义华(现名张华)、马从伍、陈允芝(现名陈华);后排左起:张义权、赵景新、唐学斌、李明、赵永平、唐学成、张献利、赵佩华、张佑峰、王相臣<br> 注:陈永龙、杨家斌、陈怀忠、樊加佑、宣玉松、马夫才、李兴科、王爱民、季从启等9位同学应征入伍,赵景江、马元召当天请假,共11位同学未能参加毕业照。</h5> <h5> 阳春第二届初中(1972.2-1974.6)毕业合影照。前排左起:赵景新、唐学成、吕学山、朱庆霖、赵景江、滕立标、贾徐州;二排左起:郭兴英、史作宝、白金友、管长俊、左月香、朱老师、刘福兰;三排左起:邵仕献、朱光理、朱光营(现名朱光飞)、印广和、唐学伦、倪战成(现名倪月云)、赵丙桥、朱光才、朱小三(现名朱光青);后排左起:唐学斌、唐学全、赵其中、王相臣、赵佩华、赵克峰、李兴科、朱秀荣、赵永平</h5> <h5> 洪庄中学七四届初二(2)班(1972.2-1974.6)毕业合影照。</h5> <h5> 洪庄中学七四届初二(1)班团支部毕业合影照。前排左起:肖同华、宋彦玲、韩红、沈丙侠;中排左起张常军、马庆虎、闫仕松(老师)、孟庆美(老师)、牛士权;后排左起:陈永龙、马从伍、杨家斌、徐光明、宣玉松、张华、王士强</h5> <h5> 部分女同学毕业合影照。沈丙侠、訾彩霞、肖同华、宋彦玲、刘福兰、陈允凤、韩红于1976年2月1日合影。</h5> <h5> 农机班小组合影照。徐光明、赵景新、赵景江、张华于1976年春季在参加农机班学习时合影。</h5> <h5> 农科班1976年6月合影照。前排左起:吴中迟(老师)、臧书玲、肖同华、宋彦玲、韩红;后排左起:李琳、闫仕松(老师)、赵佩华、仉荣亮、张义权、邱如金、姚干(老师)。由李琳主笔撰写的《土壤普查报告》被中国农科院《土壤》杂志刊登,并奖励洪庄中学一套土壤普查仪器。</h5> <h5> 部分师生1976年6月合影照。前排左起:陈允凤、訾彩霞、李建秋(老师)、姚干(老师)、闫仕松(老师)、宋长生(老师);中排左起:唐学斌、朱光飞、唐学伦、马玉虎、赵克峰、王相臣、张献利;后排左起:刘怀安、郭学峰、刘文军、赵丙桥、李树军、朱朝先、杜士礼、唐学成</h5> <h5> 师生1976年7月合影照。前排左起:韩红、李建秋(老师)、吴中迟(老师);后排左起:肖同华、刘福兰、陈允凤、宋彦玲、訾彩霞</h5> <h5> 高二班团小组1976年7月合影照。前排左起: 邵仕献、马玉虎、韩光、邱如金;后排左起:闫仕松(老师)、刘怀安、李建秋(老师)、訾彩霞、肖同华</h5> <h5> 高二团小组1976年7月毕业合影照。 前排左起: 唐学斌、李琳、李树军、张华、李建秋(老师);后排左起:闫仕松(老师)、张献利、仉荣亮、宋彦玲、刘福兰、石红霞</h5> <h5> 唐学斌、宋长生(老师)、李树军、马玉虎于1976年7月5日在洪庄中学校园留影。</h5> <h5> 郭太祥、郭学峰、邵仕献于1976年7月在洪庄中学校园留影。</h5> <h5> 刘怀安、李琳、张献利、仉荣亮于1976年7月在洪庄中学校园留影。</h5><h3><br></h3><h5> 下图 张华、邱如金、唐学斌于1976年7月在洪庄中学校园合影。</h5> <h5> 郭兴英、刘福兰于1973年元旦在阳春学校合影。</h5><h3><br></h3><h5> 下图 王相臣、唐学伦、邵仕献、唐学斌于1974年5月4日合影。</h5> <h5> 朱秀荣、贾徐州、唐学斌、吕学山、唐学成于1976年春合影。</h5> <h5> 王爱民、杨家斌、陈永龙、仉荣亮于1975年秋季合影。</h5> <h5> 訾彩霞中学时代。</h5> <h5> 韩红中学时代。</h5> <h5> 刘福兰中学时代。</h5> <h5> 石红霞中学时代。</h5> <h5> 陈允凤高中毕业前留影。</h5> <h5> 沈丙侠高中毕业前留影。</h5> <h5> 臧书玲高中毕业时留影。</h5> <h5> 朱朝先毕业时留影。</h5><h3><br></h3><h5> 下图 马夫才在部队留影。 </h5> <h5> 陈永龙在部队留影。</h5> <h5> 李兴科在部队留影。</h5> <h5> 唐学斌在部队留影。</h5> <h5> 陈永龙在部队训练时留影。</h5> <h5> 田径运动会领奖合影。前排左起:苏长侠、訾彩玲、刘福兰、马兴英、郭广兰;后排左起:顾良才、初二同学、韩光、邱如金、郭学峰于1975年10月代表洪庄中学参加田径运动会在领奖时合影。</h5> <h5> 相逢纪念。前排左起:陈永龙、陈永龙父亲、陈永龙二弟、杜永成、马夫献;后排左起:王爱民、杨家斌、马夫才、宣玉松、牛学记于1977年3月27日在部队时合影。</h5> <h5> 同学战友新训合影照。前排左起:韩光、仉荣亮、马玉虎;后排左一唐学斌于1977年3月在武当山新兵训练时和连队领导合影。</h5> <h5> 仉荣亮(前排右1)和学弟盛德华(后排右1)及同乡战友于1977年在襄阳合影。</h5> <h5> 王爱民、杨家斌、陈永龙于1978年元旦合影。</h5> <h5> 唐学斌、李明和学弟陈加荣于1978年4月在丹江大坝合影。</h5><h3><br></h3><h5> 下图唐学斌1978年5月在部队进行新闻采访时留影。</h5> <h5> 唐学斌(后排左1)、邱如金(后排左3)、邱如金夫人(前排左1)等于1979年3月在襄阳古隆中合影。</h5><h3><br></h3><h5> 下图 仉荣亮和学弟盛德华在部队执行任务时留影。</h5> <h5> 马玉虎在部队训练时留影。</h5> <h5> 韩红在中学时期和同学马新春在一起。</h5><h3><br></h3><h5> 下图 师兄妹1978年夏季运河师范合影照。前排左起:孙汉斌、唐学伦、赵景中;后排左起:沈洪琴、邵士献、李树行</h5> <h5> 孙汉斌、唐学伦、邵仕献于1979年春在王杰烈士纪念亭留影。</h5> <h5> 刘福兰(前排右5)、马从伍(后排右2)、印学陵(后排右4)于1979年4月22日参加县团代会时合影。</h5> <h5> 李兴科在部队文艺表演时留影。</h5> <h5> 邵仕献青年时代留影。</h5> <h5> 李树军在北京观光游览。</h5><h3><br></h3><h5> 下图 宋长生老师及夫人。</h5> <h5> 李兴科(前排右2)、宣玉松(后排左1)、张献朋(中排左3)于1983年1月5日参加洪庄公社民兵教员集训班时合影。</h5> <h5> 訾彩霞年青时代</h5><h3><br></h3><h3></h3><h5> 下图 韩红游览万里长城时留影。</h5> <h5> 韩红在韶山参观时留影。</h5><h3><br></h3><h5> 下图 徐光明中学时代留影。</h5> <h5> 徐光明在北京。</h5> <h5> 唐学斌、韩光和同乡战友于1987年春季留影。</h5> <h5> 师生1993年春奔牛广场相聚合影照。前排左起:杨家斌、徐光明、邱如金、赵景江、张华、陈永龙、李明、仉荣亮、乔丙华;后排左起:王士强、唐新兵、沈海波、马松云(老师)、张乃康(校长)、宋发榜(总务主任)、刘从喜(老师)、王学礼(体育老师)</h5> <h5> 1993年春奔牛广场相聚合影照。前排左起:周广荣、臧书玲、石红霞、孙景霞;后排左起:王士强、张华、唐新兵、徐光明、邱如金、李明</h5> <h5> 陈永龙于1993在交警队时期的娱乐生活照。</h5> <h5> 仉荣亮、唐学斌在武当山金顶留影。</h5> <h5> 师生1996年相会合影照。前排左起:小孩、唐新兰、小孩、赵庆霞、?、马松云(老师)、宋彦玲、訾彩霞、孙景霞、石红霞、臧书玲;二排左起:马林吉、刘华云、张献利、樊加佑、石景良、朱朝先、宣玉松、张献朋、张义权、刘怀安、张华;三排左起:李琳、乔丙华、苏振国、马夫献、陈华、马云明、马庆虎、李明、邱如金、郭太福;后排左起:刘文军、刘子树、李树军、孙汉斌,、沈海波、韩光、刘明秀、赵景江</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一。前排左起:薛桂兰、乔泽红、沈丙侠、肖同华、赵庆霞;中排左起:马亮吉、乔俊玲、宋彦玲、孟庆美(老师)、闫仕松(老师)、马松云(老师)、陈允凤、韩红、张华;后排左起;陈怀金、马从伍、马永顺、孙汉斌、徐光明、王士强、杨家斌、朱朝先、陈永龙</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二。前排左起:訾彩霞、沈丙侠、乔泽红、臧书玲、马松云(老师)、薛桂兰、金桂云、肖同华、唐新兰;后排左起:赵庆霞、陈允凤、韩红、宋彦玲、乔俊玲、孙景侠、石红霞</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三。前排左起:金桂云、臧书玲、马松云(老师)、訾彩霞、孙景霞、石红霞、唐新兰;中排左起:李明、邵礼雪、张献朋、陈华、刘怀安、马夫献、郭太福、乔继良、叶守云、刘子树;后排左起:马夫才、杜士礼、马新春、李树军、刘明秀、马云明</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四。前排左起:陈怀金、王相臣、李明、陈永龙、张华、唐学斌、朱庆霖、杨家斌;后排左起:仉荣亮、孙汉斌、唐学伦、邵仕献</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五。左起:陈永龙、张华、闫仕松(老师)、孟庆美(老师)、马松云(老师)、徐光明、杨家斌、王士强</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合影照之六。左起:唐学成、王相臣、唐学斌、唐学伦、朱庆霖、邵仕献</h5> <h5> 新世纪同学联谊会现场一角。前排左起:张献朋、刘华云、唐学斌、赵景江、刘怀安;后排左起:赵永平、赵克峰、朱光飞、马永顺、马云明</h5><h3><br></h3><h5> 下图 赵景江、唐学斌于2001年4月在东海合影。</h5> <h5> 赵景江(左1)、唐学斌(左4)、仉荣亮(右2)于2001年4月22日在东海和同学、战友合影。</h5><h3><br></h3><h5> 下图 印学金(中排右4)、王相臣(中排右2)、唐学成(后排右1)于2003年在第十九个教师节时合影。<br> </h5> <h5> 赵克峰(前排左3)、邵仕献(中排右1)、王相臣(后排左3)于2010年5月25日和阳春完小老师合影。</h5><h5><br> 下图 李兴科在山东蓬莱旅游参观。</h5> <h5> 李兴科在蓬莱丹崖仙境处留影。</h5> <h5> 赵克峰和祖国的未来在一起。</h5> <h5> 王相臣和祖国的未来在一起。</h5><h3><br></h3><h5> 下图 马玉虎和学妹马云荣于2010年11月在襄阳留影。</h5> <h5> 马玉虎和唐学斌在襄阳合影。</h5><h3><br></h3><h5> 李树军在旅游途中。</h5> <h5> 李树军在北京参观旅游。</h5><h3><br></h3><h5> 下图 张华在办公室留影。</h5> <h5> 张华和小孙子在一起。</h5><h3><br></h3><h5> 下图 杨家斌在苏州。</h5> <h5> 杨家斌在苏州山塘街留影。</h5><h3><br></h3><h5> 下图 李琳在办公室留影。</h5> <h5> 李琳在观光旅游途中留影</h5> <h5> 赵景江在英国考察时留影。</h5> <h5> 赵景江在德国考察时留影。</h5> <h5> 部分同学2017年4月20日聚会。前排左起:宋彦玲、刘福兰、陈允凤、韩红、臧书玲;中排左起:陈华、陈永龙、张华、唐学斌、李琳、赵景江、仉荣亮;后排左起:李树军、唐学伦</h5><h3><br></h3><h5> 下图 赵景新在厦门旅游留影。</h5> <h5> 赵景新和颜振环老师旅游合影。</h5><h3><br></h3><h5> 下图 唐学伦、唐学斌和战友在连云港游览时留影。</h5> <h5> 唐学伦和夫人在连云港海边留影。</h5> <h5> 陈永龙和战友郭明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胡锦涛称之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习近平称之为:民族的脊梁)于2017年7月23在辽宁鞍山战友聚会时合影。</h5> <h5> 刘福兰及其两个女儿和俄罗斯小姐于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东海水晶城.第十四次水晶节合影。</h5> <h5> 唐学斌近照。</h5> <h5> 陈华近照。</h5><h3><br></h3><h5> 下图 赵庆霞近照。</h5> <h5> 宋彦玲2018年春节在香港留影。</h5> <h5> 刘福兰、陈允凤、赵克峰于2018年3月3日在中国.东海水晶城留影。</h5><h3><br></h3><h5> 下图 2018年4月7日,赵景江(连云港市华鼎车轮有限公司老总)带领部分老同学参观新落成的车间厂房,并在车间合影。</h5> <h5> 相聚华鼎车轮。前排左起:张义权、王相臣、唐学伦、赵克峰、陈永龙;后排左起:唐学斌、韩红、陈允凤、赵景江、刘福兰、臧书玲、李琳、陈华</h5> <h5> 参观生产车间。</h5> <h5> 参观生产车间。</h5> <h5> 2018年4月8日老同学游览西双湖。</h5><h5><br> 下图 2018年4月12日同学和老师在一起。前排左起:刘福兰、郭兴英、左月香(老师)、韩红、陈允凤;中排左起:陈永龙、王相臣、张华、李琳、赵景江、张义权;后排左起:唐学斌、赵克峰、李树军、邵仕献</h5> <h5> 左老师和阳春同学在一起。</h5><h3><br></h3><h5> 下图 老同学久别重逢时。</h5> <h5> 老同学相拥在一起。</h5><h5><br> 下图 刘福兰、韩红、陈允凤、臧书玲在东海水晶城合影。</h5> <h5> 2018年4月15日, 刘福兰、韩红及小孙女、陈允凤、臧书玲、邵仕献、赵克峰、唐学斌相聚东海水晶城著名品牌店:晶镇翡翠玉器行。<br><br> 下图 参观水晶城广场。</h5> <h5> 参观水晶城广场。</h5> <h5> 水晶城内梅兰竹菊风韵犹存。</h5> <h5> 2018年7月,阳春初中老同学时隔近半个世纪洪庄、牛山两地再聚首。</h5><h3><br></h3><h5> 下图 老同学相聚洪庄。</h5> <h5> 2018年7月17日,刘福兰、赵景江、唐学斌、陈永龙、印学陵和当年小学老师赵景华相聚牛山。</h5><h3><br></h3><h5> 下图 陈栈同学洪庄相聚合影。</h5> <h5> 陈栈同学牛山相聚合影。</h5><h5><br> 下图 阳春同学洪庄相聚合影。</h5> <h5> 阳春同学牛山相聚合影。</h5><h3><br></h3><h5> 下图 2018年7月21日上午,老同学参观东海水晶博物馆展藏的世界最大的七彩色发晶球。</h5> <h5> 2018年7月21日上午,老同学参观东海水晶博物馆时合影。</h5><h5><br> 下图 2018年7月18日,初中同学代表看望71岁的英语老师印学金,并参观其用自家楼房为留守儿童义务开设学习班的教室。</h5> <h5> 同学们和印学金老师合影留念。</h5><h3><br></h3><h5> 下图 2018年7月14日,阳春初中同学洪庄相聚并合影留念。</h5> <h5> 2018年7月21日上午,阳春初中同学和当年初二班主任 、语文老师左月香在牛山欢聚一堂并合影留念。</h5><h3><br></h3><h5> 下图 2018年7月21日上午,阳春初中同学集体看望当年初一班主任、语文老师苏仿茂及赵秀霞老师。</h5> <h5> 同学们和苏老师、赵老师合影留念。</h5> <h3>同学们看望苏仿茂和赵秀霞老师</h3> <h3>同学和初中老师左月香欢聚一堂</h3> <h3>四十年后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h3> <h5>参观华鼎车轮新建厂房。</h5> <h5>参观华鼎车轮自动化流水线。</h5> <h3> 统筹:陈永龙</h3><h3> 编辑:唐学斌</h3><h3> 校对:李 琳 刘福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