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h1><h3>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呼吸训练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着胸外科手术广泛开展,呼吸训练的价值更被肯定,并且在呼吸疾患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治疗。呼吸训练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手术后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h3><h3><br /></h3> <h3> 呼吸训练主要是通过呼吸方式、呼吸肌的训练、胸腔松动训练及咳嗽训练来改善肺功能。</h3><h3>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自制的呼吸训练小工具的临床应用。</h3><h3> 谈到呼吸训练小工具,我们最易想起的就是:气球🎈。但对于患者来说,单一的吹气球是很枯燥的。其实我们作业治疗师也是拥有"魔术手"的:把这个小小的气球变得更精彩、更具实用性。</h3><h3><br /></h3><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气球篇</h1><h3> 如图所见,不同的管子长度代表不同的阻力,管子越长,所受到阻力越大,气球就越不容易吹起。这个是空气流动学的专业问题了,我就只能在这里小谈几点。不同长度的吸管,同样也代表不同的呼吸训练强度。呼吸训练也要遵循分级原则,吹气球也是要分阶段性训练的。</h3> <h3>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管子的构造设计也是十分不错的。在哪儿看起来密密麻麻的线,实际上是可以延长的,也是可以回缩到初始状态的。更延展了管子的长度,同理就是加大了呼吸训练的强度。</h3> <h3> 除了改变管子的长度来制定不同的呼吸训练强度,还可以改变管子的直径。不同的管子直径也代表着不同的呼吸训练强度。管子直径越大,所要求的呼吸强度越大。如图所示,并且还可以在粗管子上改变长度,这样一来,呼吸训练强度就丰富起来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纸片篇</h1><h3> 那么除了吹气球的训练方式外,还有什么简单的呼吸训练方式呢?</h3><h3> 吹纸片也是可以的!不同数量的纸片代表着不同的呼吸训练强度,纸片数量越多,代表强度越大。纸片离嘴唇的距离也是参考数据,距离越远,代表强度也越大。所以,我们的呼吸训练处方就来了。我们绝对是不可以凭主观感觉来制定训练来制定训练处方的。纸片离嘴唇的距离,是不可以光凭我们肉眼来估计的。是需要我们用准确的数据来说话的:10cm、20cm、30cm,还是其他。这里就要再一次谈到精准康复、数字化康复。精准化、数据化的模式才更具科学性,而并不是加上我们的主观判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结</h1><h3>1.适合人群:肺功能减退者。</h3><h3>(包括:长期卧床者,慢性肺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呼吸肌肌力下降,脊柱侧弯,意识清醒等)</h3><h3>2.训练前要充分准备,避免不良反应出现。</h3><h3>3.管子和气球要在训练前做好消毒工作。</h3><h3>4.1分钟内训练次数不超过5次,1小时内不超过5组训练次数,避免发生过度换气。</h3><h3>5.凡出现气紧、胸闷、头昏等不适,停止训练。</h3><h3>6.需在家属或陪护等陪同下进行训练。</h3><h3>7.我科已广泛开展!</h3><h3><br /></h3><h3><br /></h3> <h3>我叫任天,我来自康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