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此文转自——翔天</h3><h3> 当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崛起、复兴何以如此恐惧?</h3> <h3> 华夏文明五千年传承,成为世界上五大古文明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h3><h3> 华夏民族数历苦难,一次次走过磨难,一次次实现复兴,正是依靠了勤劳、智慧、进取、坚韧不屈的华夏精魂。</h3> <h3> 黄河——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亿万华夏儿女,孕育了万年传承的华夏文明。追本溯源,大禹治水凿开了黄河大峡谷铸就了华夏精魂,是华夏精魂的象征。</h3> <h3> (俯拍拍黄河)</h3><h3> </h3><h3> 黄河巍延万里,出雪山,经戈壁,过沙漠,收壶口。在壶口瀑布向下60余公里,黄河进入了黄河大峡谷,再出黄河大峡谷,黄 河 将 进 入 一 马 平 川 的 平 原 地 带 。</h3> <h3> (黄河出龙门)</h3><h3> </h3><h3> 黄河大峡谷长约四千米,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域。黄河大峡谷入口是黄河最窄处——黄河石门;下出口是黄河名门——龙门。</h3> <h3> (黄河大峡谷)</h3><h3> </h3><h3> 黄河石门向上百余米,是大禹治水遗迹"错开河"。关于错开河有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时沿错开河开凿,忽传大鹏鸣叫。禹王喜辨鸟语,听闻“错开河,往西不胜往东挪。”于是重新勘察地形,原来,往西开劳民伤财,遂向东凿开了石门、龙门,贯通了黄河大峡谷,大鹏也飞走了。大禹治水的百折不屈,铸就了华夏儿女勤劳、智慧、进取、坚韧不屈的华夏精魂。</h3> <h3> (黄河石门)</h3><h3><br></h3><h3>是为:错开河遗迹述治水精神百折不屈</h3><h3> 凿双门伟业铸华夏精魂万年传承</h3> <h3> (黄河大峡谷)</h3><h3> </h3><h3> 黄河大峡谷两岸绝壁耸立,夹河对峙。在大峡谷东岸的千仞绝壁上,有一条黄河两岸古人为走出大山斧击锤凿开辟的挂壁天梯——黄河大梯子崖,是为“黄河第一挂壁天梯”。黄河第一挂壁天梯的开凿是治水精神铸就的华夏精魂的一脉传承!</h3> <h3> (黄河大梯子崖入口)</h3><h3> </h3><h3> 攀登黄河大梯子崖,看到滚滚黄河在脚下怒吼咆哮,心中不禁感叹祖国河山之壮美;看到原始工具在石壁上留下的条条凿痕,更感叹于华夏人民勤劳、智慧、进取和坚韧不屈的精魂。</h3> <h3> (黄河大梯子崖)</h3> <h3> (黄河大梯子崖)</h3> (黄河大梯子崖)<div> </div><div> 登顶黄河大梯子崖,可以一览大禹治水凿开的石门和龙门,更可遥看大禹治水的错开河遗迹,民族苦难情怀铸造的华夏精魂胸中滂湃,个人坚韧不屈的精神传承在血脉中流畅,奋发励志之气跃然向上。</div> <h3> 黄河大梯子崖上有一处突出的高台名曰梳头启。传说大禹治水时梳头启上每天有一神仙化作老妇人在梳头,大禹受到启发,因“梳”和“疏”同音,遂改变堵水的治水策略为疏水。因势利导,一堵一疏之间,辩证出了华夏哲学智慧。</h3> <h3> (梳头启)</h3><h3> </h3><h3> 纵使华夏民族经历再多苦难,依靠华夏儿女的勤劳、智慧、进取和坚韧不屈,依靠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华夏精魂血脉,华夏儿女将再一次走向世界,屹立在世界名族之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