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诗和远方,我选择以陶为生。”—黄倩

木忠陶坊

<h1>  当今流行诗与远方之说。从建水回来后,我会经常想起在碗窑村遇到的手工艺人,他们返璞归真,放弃大都市的烦嚣,来到静谧的小地方与陶结缘,以陶为生。<br /> 他们的远方是什么? 他们的师父以什么吸引了这些年轻人?<br /> </h1> <h1>  和其他作坊相比,木忠陶坊陶器的做工和质地都精细许多,且慢工出细活,手工感极强,有一种建水人文的滇南风情,融合了临安之古朴、文庙之典雅。木忠陶坊陶器店就在建水县碗窑村口走进去不到300米,还保留着原来小作坊式的做陶环境,每一寸空间都被很好的利用,黄木忠老师放下手中的活计儿,给我们介绍了制作建水紫陶的工艺流程,他有感而说做陶是他的半个生命,另外一半就是他的女儿黄倩。</h1> <h1>  中间这位盘坐的女陶艺家就是黄倩,来自建水碗窑村,家里面只有她一个女儿,自然想到她的师傅便是他的父亲黄木忠老师。毕业之后他一直在帮忙打理着自己陶坊,同时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仍是个想法很独特的手艺人,她跟我们说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建水紫陶中,让此时此刻的建水紫陶作品能代表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想法。</h1><h1> 介绍着我们跟着黄倩往村里走,她便指给看她父亲的背影,黄倩说:<b>"到我这代已经第七代传承人了,这条街原来只有木忠陶坊一家小作坊,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建水紫陶,不管是买陶的、卖陶的、还是参与到过程中对紫陶的收藏保护,对于碗窑村世世代代的做陶人来说都是对建水紫陶的很好传承。"</b></h1> <h3>黄倩作为建水紫陶新一代传承人,更有着新的想法、新的使命。</h3> <h3>走进木忠陶坊</h3><h3>作坊主正在制作紫陶壶</h3><h3>(木忠陶坊秉承"本分做人,诚实做陶"的宗旨)</h3> <h1>诗<br />手指在心弦上的触摸<br />远方<br />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br />建水紫陶<br />把一片净土化为陶器艺术<br /> 这就是第七代传承人黄倩的使命,也是她的选择。</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