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月19日,集团人事行政管理中心组织的2018年第一次员工内训在集团办公楼一层会议室顺利开展。</h3><h3> 开年以来,集团着手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管理活动,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使企业适应新的要求,员工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h3><h3> 此次内训依旧为大家挑选解读了樊登读书会推荐的两本书,《清单革命》和《一念之差》。</h3><h3> 《清单革命》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大脑”并借用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应付超级复杂的问题和情况,他并非教我们使用特定的某种器物工具,而是一种“思维工具”。《一念之差》则用科学理性的角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危险~</h3><h3> 当然,简单的培训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提升员工个人能力的,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学会运用“清单”工作法,培训结束后,公司还为每个人留下了“家庭作业”。那就是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写一份工作清单,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不断的应用清单的思维,才能改变行为,才能深入心中,才能达到清单革命的主旨——终结错误,再造安全空间。</h3> <h3></h3><h3> 两百余页的书其实内容很简单,通过已经成熟应用的清单使用案例, 如其在建筑业、医疗业、航空业、餐饮业等的应用、行动及效果评估等案例, 阐述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行业中,人们已经无法依赖个人技能及记忆来保障无错的情况,而是时时面临着出错的可能。 现代社会下,我们面临的错误更多的是”无能之错“,也就是如何持续、正确地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 这时候需要引入清单的机制来保障致命错误的出现!下面我们就用三个数字:3、4、6做了总结:</h3> 3——三项原则:清单要简单、可测和高效。<h3> 4——四项行事规则:权力下放、简单至上、人为根本和持续改善。</h3><h3> 6——六大要点</h3><h3> 1) 设定清晰的检查点</h3><h3> 2)选择合适的清单类型</h3><h3> 3)简明扼要,不宜太长</h3><h3> 4)清单用语精炼、准确</h3><h3> 5)清单版式整洁,切忌杂乱无章</h3><h3> 6)必须在现实中接受检验</h3> <h3> “清单”可以让我们在正确的思维道路上安全驰骋。学会总结和制作清单,使清单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阶梯。但是清单并不算高科技,也绝非多此一举。清单的本质在于沟通,它的实施离不开划定角色,遵照流程。遵守清单,就是检视那些微小且漫不经心的小错误——它们看似无关全局,却会给人致命一击。</h3> <h3> 一念之差,出自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由“一念之误”演化而来。其实就是一个念头的差错而造成严重后果。</h3><h3> 而这次樊登为我们解读的一念之差,是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我们在一念之间的反应和态度。</h3><h3> 在赤裸的数据背后,本书告诉你,对风险不必过分焦虑,也不要心存侥幸。它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对风险的态度,并引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风险。<br></h3><h3></h3><h3> 每天多吃一份油煎食物,会增加多少患胰腺癌的风险?为什么婴儿在一岁之前最危险?吃一根香蕉所受到的辐射和你通过一次机场安检的一样多?买彩票中头奖一夜致富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坐飞机安全还是坐火车安全?维多利亚时期的产妇在家生孩子竟然比在医院更稳妥?</h3><h3></h3><h3> 风险就像浅滩里的鲨鱼、橱柜里的药丸好像小朋友正在街道玩耍时刚好悬在他们上方的钢琴,是超速驾驶、过度节食、跳伞、潜水、抽烟、豪饮,是古怪气候、地震海啸、从天而降的陨石,也是脑血管扩张、肿瘤癌变。风险无时无处不在。</h3><h3> 一面是冷酷无情、公事公办的统计数字,另一面则纯粹是人们的恐惧与期望。</h3> <h3><br></h3> <h3>生活风险无处不在,</h3><h3>但又有多少我们真正了解?</h3><h3>通常我们只是朦胧地认知,</h3><h3>只会盲目遵循主观判断,</h3><h3>或焦虑,或侥幸,或无视,都无所依凭。</h3><h3>当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真正认识它时,</h3><h3>我们就能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h3><h3>更从容、更好地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