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素有 “恐龙之乡”美誉 的禄丰县,它依山傍江,过去由于极为不便的交通,造就了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原始风貌。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h3><h3> 黑井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斗转星移,沧桑变迁,昔日的“盐城”早已失去了过去的辉煌,留下的是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坊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戏台,以及古寺庙等,特别是享誉省内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还有始建于明末,完工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护卫着黑井镇的安全的黑井庆安堤。</h3><h3> 从不同的视角看黑井,他都会激发你去一探这个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偏僻小镇的一种欲望。</h3><h3> 观黑井不能疾走,黑井的静和古朴只适合慢行。访古观景,一切都在于品它的古韵,品它的醇香:古牌坊、古盐井、古石雕、古龙祠、古院、古寺、古街、古宅,无不散发着古味旧韵。到了黑井是一定要住上一夜的,而且定要住在私人宅院改成的客栈里。枕着香山寺的钟声和龙川江的吟咏入眠。</h3><h3><br></h3> <h3> 武家大院属典型的明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武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咸丰七年扩建竣工,依山势而建,呈“王字型,纵一横三”,布局独特,由四个天井组成,有99间房子108扇门,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四通八达,规模宏大,是云南罕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h3> <h3> </h3> <h3> 大龙祠内悬挂的牌匾是雍正皇帝所题写,上书“灵源普泽”四个大字。此匾长2米多、宽80厘米,匾上雕有9个龙头。 “灵源普泽”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对当时黑井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h3> <h3> 庆安堤位于龙沟河和龙川江的交汇口,始建于明末,于清道光年间完工。南堤长362.5米,高10米,宽6-7.4米,北堤长98.4米,高5米,宽4米。是一座红砂石建成的大坝。是历史上第一个主要用于防泥石流的防护工程。</h3> <h3> 飞来寺位于半山腰,因山势陡峭,从山下往上看,整个庙宇像一只盘踞于山峦的大鸟,仿佛振翅欲飞,又好像刚刚从天空降落停歇。飞来寺就此得名。从寺向下看,深深的峡谷中,龙川江从中穿过,小镇的建筑星罗棋布于江的两岸。</h3> <h3> 在黑井,现存的铺台大约有160多个,有的仍在使用,绝大部分已废弃。所谓铺台,就是当地住家在自己临街街面用青石板砌出的一个平台,并将各种物品摆在台上出售,买卖一目了然,十分方便,赶马人牵着马便可以买东西。有的店铺为吸引顾客,还在铺台上放一瓦罐水和一把木瓢,供顾客和赶马人解渴。</h3> <h3></h3><h3> 黑井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 在外来信息的冲击和启发下,该镇以铁路为媒介,沿线路广泛传播、营销古镇盐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同时大力发展传统小枣、石榴种植,古镇周边区域农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正在日益显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