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民评石璞《方圆定位习字法》

方圆宫

<h3>评石璞《方圆定位习字法》</h3><div> </div><div> 张富民</div><div><br></div><div> 怎样才能练出一手好字?</div><div> 这是一个大问题!</div><div>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从秦朝蒙恬造笔,李斯提出“鹰望鹏逝”的用笔之法开始,两千多年来,关于怎样用笔写字的论述,到宋朝时就有了洋洋洒洒八万言。元明清以后大多附会演绎,书论更多,犹如汗牛充栋,不胜其数,却又令人莫衷一是,无从下手。然而,书法有法,这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只不过中国古人感知事物重整体宏观感悟,轻视具体微观分析,重道不重器,更厌烦图示分析。所以古人留下的技艺大多适合感悟能力特别强的人学习。古代书法教学最早是面传亲授,口耳相传,许多要紧的东西,如笔法诀窍之类的,多不立文字,书法家留下的书论也大都云山雾罩,绝对高大上,问题在于有时你读懂了也不会操作。 </div><div> 元代书法家李溥光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清代朱和羹在《书论》中指出:“先定位置,次玩承接;悉心体认,笔不妄下。”到了近代,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诸如回宫格,田字格,米字格等习字方法,试图解决初学写字时开笔定位问题。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翻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字薄,百分之七八十的小学生写字笔画扭曲,字体歪斜,书写不够方正规范。是老师不会教,还是学生不肯学?……究其原因,传统的田字格、米字格不适合初学写字是其中一条。由于田字格、米字格都是采用模糊定位法,让小学生在大约一厘米见方的格子内寻找笔画的起始点确实很难,即使有‘十’字心或者‘米’字线作参照,但对一个理性思维还比较简单的小学生来说,寻找起来不免难上加难,他们对距离的比较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写出的字结构松散、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因此,书法初学者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写字需要有直接参照框架才行,这就有必要对传统写字格进行改革。</div><div> 石璞老师独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方圆定位习字法》一书正当其时,他倡导将汉字感性书写变为理性书写,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终于探索出了适宜所有学生的习字方法,他设计的方宫格是一个有独特度量的定位系统,众笔画置于其中,可以定位置,示间距,明比例,凸主笔,正结体,字体字法揭示的直观明了,能够引导学习者仔细观察,准确下笔,减少盲目,戒除随意;解决了小学生初学写字定位不准的问题,已获国家专利。方宫格《中国汉字结构图谱》推演出汉字基本结构七型二十八式,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很适合中小学生使用。2014年获鹤壁市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奖。并附有《规范字练习簿》四册,按结构规律练习2500常用字。独家开创的方圆宫国家双专利汉字坐标定位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习字核心难题——间架结构。无论学员年龄大小,一看就懂,一练就会,实现了精准定位,理性习字。经过长期练习,小学员们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肌肉记忆力也不断加强,最后就可以离开方圆宫格随意书写,而不脱规矩。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一等一的剑客一样,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随心所欲,出神入化。使用方圆宫,写字不用愁,人人学得,人人善书。</div><div> 《方圆定位习字法》的出版是我国书法教育史的一件大事,而此书在发祥地鹤壁市的影响更是非凡。现在方圆宫书法出名了,石璞老师俨然也成了名人。但他依然衣着朴素、低调谦和。但凡主动找他帮忙、诚心推广方圆定位习字法的,他都以诚相待、倾力相助,因此,使用“方圆”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每当有人劝他应收点“授权费”或“加盟费”时,他都以惯有的姿势,捻着浓密的“一”字须说:为往圣继绝学,一人之力,何如众人之力。秘藏,一家之利;弘扬,千秋之福!书如其人,人如其书。大哉,石璞! 善哉,《方圆定位习字法》!&nbsp;</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