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下最野的野战军

老兵

<h3>东野七纵</h3><h3> 铁血军团</h3><h3> 黑土地上炮声隆,</h3><h3> 辽沈平津硝烟浓。</h3><h3> 飞渡长江战湘赣,</h3><h3> 铁兵直捣广州城。</h3><h3><br></h3><h3> 华夏任我纵驰骋,</h3><h3> 鲜血生命铸光荣。</h3><h3> 挥戈百胜镇南国,</h3><h3> 四十四军战旗红。</h3><h3> 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这些光荣的番号,如今都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但它曾经的辉煌,确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光茫。</h3><h3> 四野,这是一支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铁血雄狮,它经受了何等艰难困苦的磨砺及何等严酷的战火考验,四野的辉煌,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h3><h3> 四野精神万岁!</h3><h3> 四野传统万岁!</h3><h3> 四野意志万岁!</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h3><h3> 毛泽东军事思想万岁!万万岁!</h3> <h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其兵力之强悍,武器之精良,战将之齐备,毅志之坚强,处处都展示出解放军的自豪与骄傲。</h3><h3> 四野是无敌的勇猛战神,四野是扭转乾坤的狂飙劲旅,四野是象征胜利的铁血雄狮,四野是从黑龙江一路凱歌打到海南岛。四野轻轻的一挥手,便风云乍起,轻轻的一踏脚,更是大地轰鸣。</h3><h3> 三大战役埋葬蒋家王朝,而四野独战其二。由其是辽沈战役的胜利,四野歼敌47万之众,解放军从此开始,在兵力数量上超越了国民党军,国共两军兵力对比,由战前的13.14:1反过来变成了1.3:1,此役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了战争格局,决定了国共战场胜负的走向,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h3><h3> 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眼见得号称“固若金汤”,且称可守半年没问题的天津,被四野攻城部队仅用29小时即被攻克后,心理产生强烈震撼,知道抵抗无益,当他发现头戴狗皮帽子的部队已经在围困自己时,明白四野已是兵临城下,于是乎,乖乖投降接受改编。</h3><h3> 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上将杜聿明在东北战场上领教过四野的拳脚,当他调任淮海战场出任指挥官后,曾多次告诫下属各部司令官:关外共军兵将之强悍非同小可,战力远超关内,非关内共军可比,望诸位仁同不可轻心,且慎之又慎!</h3><h3> 在淮海战役中,国军悍将黄维气焰何等囂张,但在其兵团与我军对峙双堆集的熬战中,发现在新一轮发起冲锋的部队,都是戴着狗皮帽子,误以为是东北虎过来参战,立时全线漰溃。而那批狗皮帽子,是东野授助华东野战军的御寒物资,且是刚刚运到。可见四野威名是何等的另敌恐惧,而且四野的威名,是用鲜血和生命打出来的!</h3><h3> 在群里解放战争其间,不包括地方武装和土匪武装,四野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323万之之众,试问,除了四野,还有谁能有如此大的手笔?</h3><h3> 1950年初春,四野各部在广东沿海训练登岛作战训练,这时传来解放金门岛的我军登岛部队近万人全军覆灭的消息,四野部队上上下下心有不甘,气更不服,全军上下卯足了劲,一定要拿下海南岛,彻底粉碎蒋介石企图盘居海南岛继续頑抗的梦想。而战斗的结果是,我四野仅用了两个军,40军和43军就脱手斩得小楼兰,把蒋军消灭在岛上。而木帆船对铁甲舰的战法,更是打出了古今中外战争史的兵家奇迹。</h3><h3> 同样是登岛作战,而海南岛比金门地域更大,距大陆航程更远,守军更多,但为什么多数没见过大海的东北虎旱鸭子能一战定邦,各位看客一定都有自己的答案……</h3><h3> 四野历经亘古未有的大仗和硬仗,历经牺牲重大的血战和苦战。四野驰骋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十四个省区,军旗所指,所向披靡,以其巨大的,压倒性的打击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雷霆万均之力,气呑山河之举,英勇豪迈之威,横扫千军如卷席,把蒋介石集团主要精锐的军事力量,大部都消灭在中国大陆。</h3><h3>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共进行了五次战役,前三次都是四野部队打的,我军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节节胜利,而后换其它部队,其结果是整师成建制被敌消灭,可见四野不仅在国内战场打蒋是铁锤击卵,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军交手,更是钢刀剁瓜,没有敌手。</h3><h3> 而在解放军中,在各野战军中,各部队打仗都有特色,那么,强中更有强中手,哪支部队最牛?哪支部队最狠?哪支部队最横?哪支部队最野?答案也许很多种,但最牛的野战军则非我东野七纵莫属。</h3> <h3> 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这是一支具有红军基因,新四军血脉,诞生在东北黑土地上,在炮火硝烟中,博命撕杀出来的一支钢铁部队,该部队是唯一的一支,参加过四次血战四平的部队,七纵攻击力之威猛,战斗力之强悍,令敌无不胆寒。辽沈战役时,做为主攻部队之一的七纵,在强攻锦州时,首破城门。394团做为七纵突击部队,仅15分钟即旗插城垣。平津战役时,七纵的394团再次担任主攻,仅七分钟即突破城防,首先攻入城市中心区。</h3><h3> 在 南下征途中,七纵一路势如破竹,湘赣报捷,上高追歼白崇禧集团,解放广州城。东野给七纵的评价是该部“战斗意志坚决,求战欲望高,”七纵是四野部队及全国各大野战军中,参加城市攻坚最多的部队。素有“攻坚专业户”之美称。并以“野的最狠的野”,“野的最牛的野”,”野的最横的野”,“野的最野的野”之趣名,被各部队称之谓:是第四野战军中的“四野”纵队。是四野中的“四野”。</h3><h3> 1950年志愿军入朝参战,邓华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入朝前,曾提出用第13兵团任何一军,与广州军区调换自己的老部队44军入朝,但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认为,南国初定,局势不稳,且44军是疯野无敌,战力强悍,为维持南方稳定,不宜调出为由而末舍44军入朝。但在朝战其间,因国防需要,44军做为种子部队被拆编,军部转兵种编入南海舰队海军机关,130师调入新组建的54军进藏,131师之师部转编为南海舰队航空兵机关,其所属部队也随之转入海军,组建青岛海军基地。132师调归43军镇卫海南岛。好一支英勇善战,能攻善守的钢铁部队,最终被拆的七零八落。另人扼腕叹息!但反过来再想,44军做为种子部队四处开花,在各部队都留下其基因血脉,确又另人感到些许欣慰。</h3> <h3>  1947年8月,由三个独立师组成的辽吉纵队,在吉林双辽县上升为主力部队,改番号为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其所属三个独立师,依次改称第19师,第20师,第21师。</h3><h3> 升为主力一个月后,即 9月27日,七纵奉命新民至黑山及巨流河至新立屯一线,执行破坏铁路和阻敌新六军北返的任务。但途中如何越过彰武和法库之守敌,成了问题,副司令员贺晋年和副政委吴善富有顾虑,其理由是:东野总部没有攻击彰武法库的命令,如打起来延误阻击部六军任务,凯不犯下抗命违命之过?</h3><h3>而邓华司令员说:再执行命令,打不了胜仗也不行。邓华决定奔袭法库,以奇制胜。于是,我21师一昼夜强行军近200里,于10月1日拂晓前突然包围法库,并发起进攻。敌守军177师猝不及防,悉数被歼,敌我伤亡比例还不到11:1。战后林彪签发嘉奖令予以表彰。</h3> <h3> 打下法库后,新六军仍无沿北宁县北返之迹象,七纵既命19师,21师进一步扩大战果,并随时做好阻击新六军北返的准备。10月7日,19师又一次拿下彰武,歼灭敌暂编第57师第196团千余敌,21师则又一次强行军奔袭,于10月10日,再克新立屯,全歼敌暂编第57师师部及195及194两个团。计3500余敌,与此同时,执行破路之20师,也于10月10日解放黑山。</h3><h3> 自10月1日至10日,七纵在十天内长驱七百里,横扫大半个辽西,攻战四城,歼敌过万,敌我双方伤亡比例为20:1。仗打的主动漂亮,林彪再次签发嘉将令,表彰七纵积极求战,主动出击,根据实际情况,敢打勇打无命令之仗的果敢精神。</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刻,七纵急昐与王牌新六军交手,再显七纵之威名,无奈新六军始终龟缩不动,等的不耐烦的邓华司令员,即挥出19师21师两支利剑,直取煤都阜新市。10月17日,19师一举攻克阜新,歼敌暂编51师守军1300余,21师同日拿下阜新东北处之新丘,全歼敌暂编51师之师部及一个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7天连打六仗,且均为命令之外的顺手牵羊之战,而战战皆胜,收复城池六座,歼敌三个整编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战前不请示一一敢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没有命令一一敢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打则一一必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七纵一一真野!</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国民党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编陆军第一军,以“善长步炮协同“</font>著称,<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生死不足6年,便在我七纵和兄弟部队的战刀之下,魂断在东北黑土地上。而以“战术灵活,单兵素质高”号称“国军老大”的新编陆军第6军,更是生死不足4年,便在我七纵和兄弟部队炮火硝烟中,一命乌呼,成为葬身在东北黑土地上的短命鬼。战后,林彪签发嘉奖令予以表彰。</span></h3> <h3>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15日我军攻克锦州,全歼锦州守军10万余,10月18日,蒋介石亲飞沈阳收拾残局布署“总退却”,19日,东总采用诱敌深入之战法,在辽西围歼敌西进兵团,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中,计歼敌5个军,12个师(旅)10万余敌。其中包括敌王牌'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七纵生俘49军中将军长郑庭笈及号称“虎师”的新六军第22师少将师长罗英及余下校尉官佐兵士数万余。</h3><h3> 辽沈战役自9月12日攻击锦州始,至11月2日辽西围歼战全面结束止,历时52天,歼敌计47万。</h3><h3> 回顾在东北战场上,不论是围困长春,血战四平,还是奔袭法库,攻坚彰武,以及力克锦州,辽西围歼,第七纵队都因其卓越的上乘表现,而多次受到东野总部的嘉奖和表彰。而出关后,更是锐不可挡,声威虎虎。</h3> <h3>  辽沈战役结束后,遵中共央部署,1948年11月23日起,东野从长城沿线取捷径隐蔽入关,组织平津战役,在平津役中,东野投入22个师,34万人,500门火炮组成攻城部队。</h3><h3> 第七纵队担任东集团的主攻任务。这是因为七纵组建后,不论是围困长春,血战四平,奔袭法库,攻击彰武,力克锦州还是在辽西战场,都因其卓越的战绩和上乘的表现,而受到东野总部和林彪司令员的表彰和嘉奖,而受到东野总部的重视,因此,在攻击天津的五个主攻纵队中,总部命令第七纵队担任东路突破的主要攻击任务。能担任主攻任务的,这是上级对部队最大的信任认可,也是对部队莫大的荣耀和鼓励。</h3><h3> 总攻命令下达后,七纵果然是不负总部厚望,突击队仅用七分钟,率先突破城防进入城区与敌巷战,最终按计划,打到金汤桥与五纵会合,至此天津宣告解放。而394团在解放天津荣获的锦旗,至今仍在天津解放博物馆阵列着,以供后人缅怀。</h3> <h3>平津战役后,四野大军挥师南下。于1949年5月14日渡过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渡江战役的胜利,让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的“黄梁美梦”,瞬间变成了泡沫而随风破灭。</h3><h3> 七纵在湖北黄梅县起渡,在江西九江登陆后即参加湘赣战役,此役大胜,部队马不停蹄,翻越险峻的江西九连山,参加追歼桂粤境地的白崇禧集团的上高追歼战。最终,号称王牌主力的白崇禧心肝起家部队钢七军,在我七纵及兄弟部队钢刀之下,魂断他起家的龙兴圣地桂粤边处。</h3><h3> 随着钢七军的復灭,蒋军己是四面楚歌,风声鹤唳,欲战无力,欲守不能,欲逃无路,只得急急如漏网之鱼,茫茫如丧家之犬,带领残兵败将,一部退守海南岛,企图苟诞残喘,结果也被我四野部队登岛予以歼灭,而另一部则逃亡败守台湾。</h3><h3> 上高告捷,七纵旌旗直指广州城。并于1949年10月14日解放解放广州。</h3> <h3>全国解放后,第七纵队发明的许多点法技巧,战斗范例,都被编进了军事院校的教科书中,而七纵所有取得的这些骄人的战绩和成就,都离不开七纵的主帅,开国上将一一邓华!</h3> <h3><font color="#010101">七纵主帅,司令员邓华,开国将军中的佼佼者,一生功勋累累,威名赫赫。而他下属的几员战将,更都非是等闲之辈。那都是经历过艰苦卓绝万里长征考验,经历过抗日战争锋火薰淘打磨,经历过解放战争锤练和锻造出来的龙虎将军。在党的领导下,邓华将军硬生生的把一支凶悍的江南骄狼,以新四军为骨干,以关东翻身农民为主体的队伍,铸就成一支钢铸铁打的东北猛虎,而这支猛虎,就是解放军中的第四野战军中的“四野纵队”一一东野第七纵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邓华司令员指挥下,部队驰骋在东北大地上,血战四平,攻坚锦州,力克天津,横扫湘赣,直趟衡宝,平铲桂粤,兵捣广州,帆渡琼峽,威镇南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盖世奇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彭德怀元帅曾言“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邓小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邓华将军,无奈,邓华将军由于年高体病,身体已经支持不住了。</font></h3> <h3>七纵司令邓华</h3><h3>邓华将军在1910年出生于潮南彬县,17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早期将领之一。一生身经百战,土地革命时期,经历过井冈山上反围剿,万里长征,古田会议,湘南起义,抗战时期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并组织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授朝一至五次战役,组织指挥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彭德怀司令员调回国内后,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朝鲜战争结束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驰骋疆场一生功勋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病逝于上海。</h3> <h3>  第七纵队的基础部队,是由解放战争初期,由新四军第三师,及关内的几个解放区进入辽宁北部,和吉林西部地区的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有辽吉军区保安一旅和保安二旅及西满军区独立师,组建扩编,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h3><h3> 1948年底,平津战役后,按照中央军委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的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1949年,四野将所属部队编成四个野战兵团,12兵团,13兵团,14兵团,15兵团。邓华任第15兵团司令员,下辖四个野战师,即第130师,131师,132师,157师,一个文工团,一个野战医院。</h3><h3> 四野番号使用时间从1949年1月至1950年4月,计一年零三个月。</h3> <h3>如梦令: </h3><h3> 真 野</h3><h3> 篮球场上争杰,</h3><h3> 老兵不服判决。</h3><h3> 拳打脚踢副政委,</h3><h3> 三师老兵真野。</h3><h3> 真野!</h3><h3> 真野!</h3><h3> 可知谁才是爷?</h3><h3> </h3><h3> 1945年冬,在黄克诚率领下,新四军三师奉命开赴挺进东北。</h3><div> 到东北后,受到中央东北局的热烈欢迎,为増进友谊,东北局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div><div> 谁知,就在友谊赛中,确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打人事件。</div><div> 在比赛中,因三师球员犯规,且不服从裁判,双方挣执起来,结果是打球变成了打人。这时,东北局副书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北满军区司令员的高岗也在场,便上前劝阻,结果挨了三师球员一顿打。高岗边挡边说:不要动手,我是你们副司令,是你们的副政委。三师球员边打还边说:打的就是你这个鸡巴副政委。</div><h3> 这还了得!三师师长黄克诚知道球员发生这事后,非常恼火,又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必境部队刚到东北,风土人情不太了解,地理环境不熟,来不来还把首长给打了,盛怒之下,下令把打高岗的几个球员捆了,五花大绑的押到东北局去,向高岗请罪。</h3><h3> 三师把这几个打人的战士押到东北局后,在办公室正在用热毛巾敷腮帮子的高岗,看到押进来几个五花大绑的战士,手捂着红肿的腮帮子,惊诧的问到:怎么回事?</h3><div> 押送干部答:报告副政委,这是刚才在球场上打你的几个战士,现在抓来请副政委发落。</div><div> 谁知高岗很开通,他抚揉着红肿的腮帮子说,:胡闹!松绑,松绑,这些兵连我都敢打,打起仗来肯定都是不要命不怕死的,都是好样的。全都给我放了!</div><h3><br></h3> <h3> 高岗。1905年出生于陜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高家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陜甘根据地和陜甘地区红军的创建人之一。</h3><div> 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赴东北,1945年1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1947年底,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div><div> 1949年后,任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div><h3> 1954年2月,在七届四中全会上,受到批判,于8月17日,自杀身亡。</h3> <h3><font color="#010101">1945年9月至11月,冀热辽军区第15团,晋绥军区第22团,及晋绥军区教导团部分干部,新四军第三师的三个直属特务团,陜甘宁教导旅一部,晋绥鲁豫军区,太岳军区干部团等,组成东北挺进支队,分别进至沈阳,长春,四平和辽北和吉西地区。 根据东北局指示,我军在沈阳组建东北保安司令部,并同时组建了保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font></h3> <h3>  辽吉军区保安第一旅马仁兴任旅长,李化民任副旅长。参谋长黄云波,政治部主任刘达宣。</h3><h3> 保一旅部队的老底子是由关内进入沈阳的冀东军区15团,晋绥军区22团,及晋绥军区教导旅一部,于10月底组编而成。</h3> <h3><font color="#010101">保一旅旅长马仁兴,河北平乡县人,1926年毕业于开封军官学校,曾在冯玉祥部任少将参谋长,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率部起义,曾任四平卫戍司令员,东北保安一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130师的前身部队番号)。1947年6月,在率部参加四平攻坚战中牺牲。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马仁兴牺牲后徐绍华接替19师(130前身部队番号)师长之职。</font></h3> <div> 辽吉军区保安第二旅,最开始是将在沈阳收编高尚武的,伪匪杂牌军约三千余人,编为保安第二旅。高尚武系东北军旧部,被委任为保安二旅旅长,吕正操派李英武带二十多名干部去做政治工作,掌握部队。而当我军撤出沈阳时,二旅只带出来四五百人,该部当即被缴械遣散。</div><div> 后来邓华司令又重组二旅,在各旅抽调干部和战斗骨干,重新组织了矿工和翻身农民编入队伍,这些矿工,大多是日军从关内抓到东北的苦力,及东北地区的失地农民。因此,在编程整训及阶级斗争教育中,部队政治觉悟快速提升。</div><div>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扩大武装,邓华又抽调一旅二团和四团为骨干,组建了保三旅,和保四旅。</div><div> 保三旅旅长彭飞龙,副旅长南品,副政委刘振华。参谋长曾日章。 </div><div> 保四旅旅长赵承金。</div><h3> 因苏军根据雅而塔协定,只承认国民党为合法政府,拒绝以八路军名义进驻大城市,故而,我军只得用保安旅之名义行事。</h3> <h3><font color="#010101">  徐绍华一三零师师长,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九军的271团任营长,叁加过长征。抗战时期在八路军771团任团长,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过东北吉东军区副旅长,吉东军区延边军分区副司第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47年任东满军区独立一师副师长。马仁兴师长牺牲后,调任十九师任师长。1949年,原132师师长李化民升任44军任副军长后,接任132师师长,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东野改称第四野战军,解放军对龟缩在桂粤地区的白崇禧集团发动夏季攻势,徐绍华率所部132师担任东路纵队先头师,自樟树出击,于8月中旬,解放了赣南重镇赣州城,后又参加两广战役,直捣广州。19</font>55年援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h3><div><font color="#010101"> </font></div> 130师一一 <div> 攻似猛虎, </div><div> 守如泰山。 </div><div> 逢敌必胜, </div><div> 铁血师团。 </div><div> </div><div> 雄 师 </div><div> 驰骋东北战旗红。 </div><div> 四战四平我从容, </div><div> 辽沈平津南下路, </div><div> 狂扫湘赣定广东。 </div><div> </div><div> 授朝抗美为国荣, </div><div> 反击印军气如虹。 </div><div> 越战出手火融雪, </div><div> 百战雄师我为雄。 </div><div> </div><div> 这是我军历史上一支精锐之师,无敌之师。该师是解放战争初期,由关内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十五团,冀中十六团,和晋缓第三十二团各一部及新四军三师特务第三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iv><h3> 该师945年10月组建,12月30日,辽西军区在法库成立,该部划归辽西军区建制,称保安第一旅。1946年6月7日,辽西军区改称辽吉军区,1947年5月31日,辽吉军区改称西满纵队,保安一旅改称辽西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政委邓东哲,参谋长黄忠诚,政治部主任刘达宣,下辖第一,第二,第三,三个独立团。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主力师的阵容,驰骋疆场,勇挑重担,屡建战功。部队以作风頑强,作战勇猛,长于爆破,敢打硬仗和能攻善守著称,被四野列为主力师之一。</h3> <h3>  该师1945年10月组建,12月30日,辽西军区在法库县成立时,划归辽西军区建制,称保安第一旅。1946年6月7日,辽西军区改称辽吉军区时,部队也随之改称辽吉军区保安第一旅,1947年3月,西满军区组建辽吉纵队,保安第一旅改称西满纵队独立第一师。</h3><h3> 1947年5月31日,辽吉军区改称西满纵队,保安一旅改称辽西纵队独立一师,师长马仁兴。东北民主联军西满野战军为第一师。</h3><h3> 1947年8月4日,西满纵队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独1师也随之改称七纵第19师。师长徐绍华,政委邓东哲,同时组建了师教导队,队长梁胜奇,〈政委刘润泉〉,19师下辖的三个团,也随之改称第55团,第56团,第57团。同时师骑兵团缩编为骑兵营。</h3><h3> 1947年8月15日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19师。</h3><h3> 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19师。</h3> <h3>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改称44军,第十九师改称130师,师长徐绍华,政委邓东哲,副师长黄忠诚,参谋长邵震,师増编山炮营,营长李子寿,教导员张敏?</h3><h3> 1949年10月,130师师长邓东哲兼政委。副政委姚国民,副师长邢程,参谋长孙振华。1950年9月,130师代师长邢程,1952年3月,第130师师长空缺,副师长胡绍山,参谋长李彩武</h3> <h3>130师参加了“四战四平”战役,“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诸多战役。部队求战欲望高,在战士中,有许多是被日军抓到煤矿上,下井挖煤的苦力,所以该部善长爆破,在战斗中不怕伤亡,该部攻防兼备,尤为善长大城市攻防作战,部队战斗意志坚决,战力异常凶猛强悍,是东野主力师。</h3> <h3>388团前身是冀东十五团,后编入辽吉军区保安一旅为第一团,1947年5月随所在旅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野战军为第一师第一团。团年8月十五,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19师第55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0师第388团,该部战斗力强悍,系军师一等主力团。</h3> <h3>389团前身是新四军第3师特务第3团,后为保安1旅第二团,1947年5月,随所在旅编入西满野战军为第1师第2旅,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19师第56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9师第56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0师第389团。</h3> <h3>390团的前身部队是由晋绥32团的两个连为基础组建的保1旅3团,1947年5月,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西满野战军为第一师第三团同年八月十五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一师第57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19师第57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h3> <h3>1952年10月,四野整编,由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130师及131师第391团,在广东惠阳地区,合编为第54军。至此,130师改录为新组编的54军。</h3> <h3>1953年,师属山炮营扩编为炮团,授番号第540炮兵团,7月130师在朝鲜参加了著名的金城战役,韩军李承晚的首都师白虎团,就是在此战冰消雪融,亡命于我志愿军炮火之中。</h3><h3>1958年,130师回国。</h3> <h3>1959年3月参加西藏平叛作战。<br></h3><h3>1962年130师己改编为簡编师,从事农业生产任务。</h3><h3> 10月25日,部队接到西藏军区转过来中央军委的对印作战命令,头一句话就是军委毛泽东主席钦命的“着调130师迅速攻歼瓦弄之敌”,军委主席亲调一个师级作战单位赴战,这是在我军的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见130师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h3><h3> 接此命令后,部队讯速集结,昼夜兼程,按时展开,下车就打,激战一星期,打出个著名的东线瓦弄大捷。歼灭印军11旅1200余敌。战后,参战官兵才知道,作战任务是毛主席亲自点将,作战命令也是毛主席亲自口授的。</h3><h3> 战后,多个集体和个人被国防部授予光荣称号,其中就有389团7连3排周天喜和390团5连9班战士,被人们称为活烈士的英雄阵代富。</h3> <h3>  在这次战斗中,390团5连战士陈代富在清扫前进道路的一处地堡时,避敌火力,迂回爬上敌堡顶部,扒开堡顶杂土,将爆破筒从堡顶圆木缝隙中插入地堡,并用胸顶住,以防印军推出爆破筒,在爆炸的一瞬间翻身滚下地堡,印军地堡被炸掉,前进道路被打通,阵代富誉为“活着的黄继光”。<br></h3> <h3>1969年,130师改称160师,</h3><h3>1979年,参加对越还击战。</h3><h3>130师是解放军在建国后,唯一的一支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反击,对越还击三次对外作战的步兵师。也是建国后对外作战最多的部队。</h3><h3>1985年,该师改编为54军第160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h3><h3>1988年缩编为160旅。</h3><h3>2003年,撤销番号及编制。</h3><h3>第130师自西满军区保安第一旅组成之日起,至2003年撤销番号止,计作战1200余次,歼敌10万之余。在历次战斗中,涌现出了“模范战斗连”,“人民钢军连”等多个战斗英雄集体和个人,不仅是东北战场上涌现出来的“爆破英雄”李广正,战斗英雄刘増荣,窦贵芳,卲禄,等,还有建国后,在中印反击战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模人物陈代富,周天喜等全军战斗英雄。</h3><h3> 130师,是一个创造英雄的大熔炉,部队先后5600百余人次立功受奖,该师历战千余,功勋赫赫,铁血军团,当之无愧!</h3> <h3>  2011年底,54集团军第11师拆分为装甲第11旅和机械化步兵第160旅,然而,此时的160旅己非2003年裁撤的160旅了。已非是130师基因和血脉的继承者了。</h3><h3> 作为东野七纵后人,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重新扛起130师军旗的11师新一代军人,能再解放祖国宝岛台湾,能在收复钓鱼岛,能在保卫祖国领土战斗中,再一次打出老130师的虎虎威名和钢铁品牌,在130师的军史册上,再写上浓重的一笔。并能将先辈的光荣传统和傲人之荣誉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h3> <h3>刘永源一三一师1932年叁加红军,参加过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和万里长征。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政治部主任,七纵20师师长。七纵二十师师长。44军131师师长。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指挥了解放万山群岛战斗。1955年被授予小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31师一一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雪原猛虎,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南国狂风,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陆地雄狮,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海上蛟龙!</span> </p><p> 1939年10月,在江苏阜宁组建新四军直属侦察大队。</p><p>1945年10月,随黄克诚挺进东北。</p><p>1945年12月,在辽宁阜新改编为三师骑兵大队。</p><p>1946年1月15日,在内蒙通辽扩编为辽吉分区第19团。</p><p><br></p><p> 1946年12月,由挺进东北的新四军三师直属侦察队,延安教导1旅2团等部,组建成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1947年4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番号为独立2师,同年8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1948年11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该师“参加攻坚战较多,善于攻坚,战斗作风积极,执行命令坚决”。</p><p>1947年3月,在内蒙古架玛改编为西满军区狮立二师第4团。</p><p>1947年8月1日,在吉林双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七纵二十师第58团。</p><p>1948年11月,在在营口改称为44军131师第391团。</p><p>1952年11月,在广东东莞编入54军134师建制。</p><p>1953年4月,在辽宁庄河青堆子,改番号为步兵4 00团。</p><p>1969年12月15日,张番号为步兵481团。</p><p>1985年9月,该团建制被裁撤。</p><p>1985年10月,团部编入第54军工兵团团部。</p><p><br></p> <h3>  先后参加了1947年的东北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和解放万山群岛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取得了赫赫战果。</h3><h3>1952年,44军番号撤销,131师之师部调归海军。1953年2月,改建为海军航空兵第三师。</h3> <h3>391团</h3><h3>该团前身是新四军3师侦察大队老底子改编的辽吉2分区第4团,后随所在军区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为第4团,1947年5月,随所在旅编入西满军区为第2师第4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第58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第58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44军第131师第391团。</h3><h3> 1953年2月,391团调入新组建的第54军,番号为134师第391团,后沿革为第54军工兵团。</h3> <h3>392团</h3><h3>该团的前身部队是由冀中军区等16团第32团合编的延安教导1旅2团,后称辽吉2分区的老7团。于1946年末,随所在军分区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为第5团。1947年5月,随旅编入西满军区,为第2师第5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第59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等7纵队第20师等59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1师第392团。该团是冀中军区的老部队,是冀中军区第一批整训的四个主力团之一,部队战斗力强悍。</h3><h3> 1952年,391团调归第41军第122师,番号为366团。</h3> <h3>393团</h3><h3>393团的前身部队是1946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4军分区第22团,第23团合编的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第6团,1947年5月,随所在旅编入西满军区野战军,为第2师第6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第60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第60团,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1师第393团。</h3><h3> 1952年44军撤编,393团转入海军,组建青岛海军基地。</h3> <h3> 解放万山群岛</h3><h3><br></h3><h3> 伶仃洋外叹伶仃,</h3><h3> 蒋军悲鸣遇铁兵。</h3><h3> 本是雪原东北虎,</h3><h3> 海战更使龙心惊。</h3><h3><br></h3><h3> 木船围缠铁舰轰,</h3><h3> 国军锐甲沉海中。</h3><h3> 谁人解放万山岛,</h3><h3> 一三一师第一功。</h3><h3><br></h3> <h3>1950年4月,正在广州佛山地区担任警备卫戍任务的131师接到命令,速将警备任务移交,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部队即刻向南疾进,不论是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还是雷电交加,暴雨倾盆,部队马不停蹄,晓行夜住。当部队行至雷州半岛的水东,电白一带时,前方传来捷报,兄弟部队40军43军已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海南岛,海南解放了。</h3> 131师奉命回驻广东省中山县,5月初,中央军委,四野司令部命令:131师为主力,解放万山群岛!刚组建的广东江防部队及兄弟部队炮兵助战配合,解放珠江口内外48个岛屿的万山群岛。<div> 参战部队有131师的392团,393团,师直属部队。(391团在粤西一带清剿国军残部及土匪。)广东江防部队有5艘炮艇,16艘登陆艇,8艘运输船,总吨位达千吨。珠江军分区炮团,132师炮兵营,中南军区100豪米加农炮连,50军无后座力炮连和130师炮兵连,总兵力约万余人。</div> <h3>  为统一指挥,在15兵团副司令员,广东军区江防部队洪学智司令员指挥下,成立临时指挥部及临时党委,并由各部队主要指挥员组成联合指挥部。</h3><h3> 前线指挥所由7人组成。131师师长刘永源任总指挥兼党委书记。成员有131师副师长邵震,副政委李长如,参谋长张怀礼,江防部队副政委黄若萍,参谋长李怀章,政治部主任邓楚白。</h3><h3> 5月8日,各参战部队在广东中山县集结。</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时,131师正集结在广东中山县唐家湾。为撑敌情,131师派人到香港澳门旅行为名,乘坐港澳客船,在经敌岛是进行侦察。但末发现敌舰。于是,由一团参谋带一个排,在拉圾尾北面牛头岛登陆,实施武装侦察。加强排上岛后,被敌发现,经激战,侦察船被敌击沉。团叁谋率8名战士隐藏在山洞27天后,直到解放拉圾尾岛才归队。</font></h3> <h3>  5月8日,131师刘永源师长带领392团3营(主攻营),到广州黄甫进行海上作战训练,卲震副师长带领其它部队到中山县石岐备战训练。统一指挥部设在中山县唐家湾(今属珠海市)。</h3><h3> 5月19日,392团参谋张学海率一个排70余人,乘江防汽艇“普罗号”深入虎穴,往万山主岛,敌方海军基地,第二舰队驻地“垃圾尾”进行侦察,被敌包围,后强行登陆近邻“牛头鸟”,与敌浴血苦战三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除5名战士在大部队上岛获救归队外,全部战死,壮烈牺牲。</h3><h3> 5月25日,凌晨2时,江防部队以16艘舰艇和18只民船载运392团,393团各一个营,配合十余门火炮的登际部队,从唐家湾启航。</h3><h3> 火力船队的队长,由392团郭庆隆担任。副队长由江防部队海防队副队长林文虎担任。</h3> <h3>国民党参战部队,有从海南岛撤出的海军第3舰队,海军陆战队一个团和青年军第208师一个营,其它部队6个步兵连,及原驰岛“广东突击军等”计6000余人,各型号舰艇30余艘。由海军第3舰队司令齐鸿章统一指挥。</h3> 5月25日,攻击部队由唐家湾起航,拂晓前,担任火力支授任务的“解放”号炮艇首先进入拉圾尾岛泊地,对国民党海军舰艇实施猛烈攻击,经一小时激战,击沉国军炮艇一艘,重揰旗舰“太和”号。击伤扫雷舰,登陆舰各一艘。余舰艇仓惶逃窜。<div> 同时我“先锋”号,“奋斗”号炮艇在牛头岛以东'海域,与国军22艘炮艇遭遇,当即将其击沉。随后,登陆部队2个先头营在青洲,三角等岛登陆,拉圾尾岛守军趁夜撤逃。26日至28日,登陆部队相继占领牛头岛,垃圾尾岛,蜘蛛岛,大碌岛,大头洲等岛屿。</div><div> 26至28日,国民党军从台湾増授护卫舰2艘,扫雷舰4艘和炮艇数艘,连日在小青洲和牛头岛北海域游弋,并炮击我军已战领的各岛屿和运输船队。</div><div> 30日下午,我三角岛和大头洲岛炮兵,击伤国军舰船3艘,6月5日,我军占领东澳岛及大小万山等岛,国军被迫退守处伶仃,担杆岛等,国军又从台湾续调驱逐舰,炮艇支授万山群岛作战,除主力舰守卫担杆列岛外,还派出十余舰游弋于外伶仃和三门岛海域,企图引诱我军在海上决战。</div> 清晨4时50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战,国军是船坚炮利的正规海军,我方只是一些小炮艇和民用木船,在武器装备上,敌我双方无可比性,但我解放军战士,士气如虹,奋勇无畏,前赴后继,锐不可挡,当我方“解放”号炮艇到达拉圾尾岛海区时,“前进号”和“劳动号”却因迷失方向,未到预定海域。尽管如此,我军仍击沉重揰敌舰十余艘,敌舰队败逃,392团登陆战领“垃圾尾”岛。紧接着,131师刘永源师长,邵震副师长,江防部队黄若萍副政委也登上了“垃圾尾”岛,并在岛上设立了前进指挥所,同时,又带领各团,各舰艇指挥员,参谋人员等实地观察地形,制定守岛作战方案。<div> 392团刘鸣楷团长,393团田作成团长,多次身往一线连队,带队攻坚战领解放多个岛屿,战斗在继续中,但敌所盘据之岛,然己所剩无几了。随后又攻占大小蜘蛛岛,隘洲岛,东澳岛,的沥岛,大小万山岛,横洲岛和竹山岛。</div> <h3> 在战斗中,“解放号”这艘28吨小艇,毅然向敌20余艘的舰队发起攻击,我军另一艘砲艇“桂山号”随后赶到,在激战中,“桂山号”舱面和机舱皆中弹起火,392团郭庆隆副团长命令抢滩登陆时,不幸中弹牺牲,余下官兵也伤亡至甚。最终登。</h3><h3> 509艇和8艘登陆艇动载393团两个营,在参角山岛,青洲海面遭敌截击,团长当即命令,就地抛锚,还击敌舰。最终成功登陆参角山岛和青洲岛。</h3> <h3>登陆部队于6月26日夜登三门岛并架设炮炮,部署舰艇隐蔽进入伏击海域,27日凌晨,以猛烈火力袭击在外伶仃锚泊和在海上游弋的舰艇,激战5小时,击沉其炮艇一艘,击伤驱逐舰1艘,扫雷舰和炮艇各2艘。</h3><h3> 登陆部队于7月1日,占领外伶仃岛,8月3日登陆担杆岛,8月4日,我军以战领直湾,北尖,庙湾等岛,宣告万山群岛海战结束。</h3> <h3> 8月3日,131师392团刘鸣楷团长率一个营,在先锋号和奋斗号掩护下,攻战担杆列岛和佳蓬岛,俘敌上校以下140余敌,8月4日,392团进占直湾,北尖及庙湾等岛,至此,广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h3><h3> 万山群岛战役历时72天,解放军战领了除“蚊尾洲”以外的万山群岛所有岛屿,毙敌俘敌计700余,击沉敌舰4艘,击伤12艘,缴获敌舰11艘,万山群岛的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海上封锁,对巩固华南海防,保证海上渔业生产和海上动输的安全,具有特殊意义。</h3><h3> 上图为当年参加解放万山群岛的“先锋”号炮艇,现已成为展品,供后人缅怀。艇上为参观游人。</h3> <h3> 图片为当年解放万山群岛参战炮艇“先锋”号,现停广州黄浦港,已成为展品供后人缅怀。图中艇上游人为某军校学员于1978年国庆参缅留影。</h3> <h3>131师师部,1953年2月改建为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第3师。</h3><h3>(不知谁能在照片中找到自己的父亲?)</h3> <p>   1952年131师番号撤销,守备第21师152团改为海南军区独立守备第154团,1964年夏,中央军委,为加强海南北部机动作战力量,组建了守备第27师,154团划规该师建制,番号为为第148团。</p><p> 1970年守备27师改番号为陆军第131师,归海南军区节制,所辖147团,广州军区原守备第八团。改为391团。海南军区守备第154团原七纵148团为392团。149团改番号为393团。此时的海南军区后组的131师,与从战火中冲杀出来的44军131师再无任何血缘关系。</p> <h3><font color="#010101">1979年12月,以391团为基础,和一个水陆坦克营,两个装甲步兵连合编,组建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旅部由391团团部扩编。</font></h3> <h3> 132师一一</h3><h3> 逛飊劲旅,</h3><h3> 所向披靡。</h3><h3> 一路凯歌,</h3><h3> 有我无敌。</h3><h3><br></h3><h3> 钢 刀 利 刃</h3><h3> 辽沈攻锦打先锋,</h3><h3> 力克天津我破城,</h3><h3> 莫道蒋军美械化,</h3><h3> 无一不败我手中。</h3><h3><br></h3><h3> 湘赣炮火硝烟浓,</h3><h3> 铁兵解放广州城,</h3><h3> 镇卫海南敌丧胆。</h3><h3> 我为军徽铸光荣。</h3><h3>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2师。</h3><h3> 该部队前身是有新四军3师特务第一团和第二团及嫩江军区警卫团,1947年3月组建成西满军区独立师,4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为独立第3师。同年8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一师,该师基础为新四军老部队及抗联战士组成,战力强悍,十分了得。“攻击精神旺盛,能猛冲猛打”。先后参加了1947年的秋季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h3><h3> 1952年44军番号撤销,132师调归海南军区兼第43军建制,396团赴朝鲜参战,同时,129师385团编入132师改番号改为396团。</h3><h3> 1961年8月,称海南军区第132师,1998年396团改编为装甲团。</h3> <h3>一三二师李化民师长,1931年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参加过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和万里长征。担任过十五军团回民师的代政委。抗战时期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种香固城战役。</h3><h3>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保安一旅副旅长,辽吉纵队独立三师首任师长。东北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首任师长,参加过辽沈,平津,衡宝,广州等著名战役。</h3><h3> 建国后,曾任广州防空司令员,44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h3><h3>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増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h3> <h3>  1982年7月,131师392团赴广西轮战。1983年回撤,1985年全军整编,131师建制和番号撤销,部队并入第132师。</h3> <h3>1945年,黄克诚奉命率新四军第三师挺进东北,其中三师特务1团,特务2团,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军区警卫团,于1947年3月,组建成西满军区独立师。4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番号为西纵独立第三师。8月,改称东北导主联军第7纵队第21师。</h3><h3> 该部队为新四军和抗联合编而成,战力强悍,“攻击精神旺盛,能猛打猛冲”先后参加了1947年的东北秋季和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h3> <h3>1947年6月11日,四平攻击战外围战斗打响,西满纵队独立三师经战攻取机场,并歼灭国军第71军一运输营及一保安团。</h3><h3> 上图为西满纵队独立三师(132师)真实历史照片。</h3> 四平攻坚战,1947年6月14日20时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发起总攻开始,至6月30日拂晓全部撤出战场止,历时十天,我军伤亡惨重,西满纵队独一师师长马仁兴牺牲,。<h3>  上图为西满军区独立三师(132师),四平战后为牺牲烈士开追悼会的真实历史照片。</h3> <h3>在锦州攻坚战中,394团在总攻命令下达后,突破神速,不到15分钟即首长破城登上城垣,不到两小时又首先突入到敌人的核心阵地。</h3> <h3> 攻击锦州战斗结速后,七纵马不停蹄,立即进入辽西会战,国民党军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麾下的新编第六军第22师,廖耀湘是首任师长,是廖耀湘的起家和看家部队,该师是曾在1941年缅甸战场名噪中外的王牌,号称“虎师”的第22师,最后的结局,就是折命于我132师战刀之下。时任师长罗英,及第49军中将军长郑庭芨等决不成仁,举手成俘。</h3><h3> 东北剿总副司令,行政委员会上将副主任张作相, 新八军少将参谋长李文昭,184师少将副师长舒秉权,暂编第54师少将副师长云茂奎等其下官兵万余,悉数被我七纵活擒。</h3> <h3>辽沈战役结束后,132师不顾大战后的疲劳,出关参加平津战役。</h3> <h3>平津战役打响后,我132师攻城主攻部队仅七分钟就突破城防,冲入街区与敌展开巷战,经过激烈撕杀,终于按命令在金汤桥与五纵会合。</h3> <h3>在天津战斗尾声时,395团二营机炮连一张姓副连长,黑龙江人,在带领战士沿街巷清扫零散残敌时,意外发现一仓库,大喜过望,本欲进行收缴,确意外发现有军文工团女兵在临时看守,张副连长鬼点子上来了,他命战士扔一手榴弹,待爆炸过后烟尘散去再看时,几名看守仓库的女兵,早就四下逃散没了踪影,张副连长随即带队进入仓库,进去一看,好家伙,原来是军需粮秣库,起开几个箱子一看,全是好吃的,他命战士们装上罐头,能装多装多少,然后继续沿街巷清敌。待战斗结束后,部队祝捷评奖,正在讨论张副连长及所部和个人,应授何等功劳如何奖励时,不料有人掲发该副连长擅自带队,私开仓库,并截收战利品之事。此事一出,评功会上顿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张副连长如此行为严重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一切缴获要归公之纪律,应予严惩。另一和意见认为,功是功,过是过,违纪应惩,但有功应奖。特别是该副连长,不论是在东北战场上,还是本次天津作战,都勇猛杀敌,不怕牺牲,念其屡历战功,权且饶过,口头教育,令勿再犯即可。两种意见一时相持不下,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即所部官兵,论功行赏,该副连长则有功不奖,有过不罚,将功抵过,不奖不罚。</h3><h3> 多年以后,一群老友在广州偶聚,席谈间谈起此事,当年文工团一看守仓库女兵惊叹道:“原来是你这坏小子干的好事,我们以为是遭遇了国民党败兵袭击呢”。说完众皆掩面,大笑不止。张副连长多年后,从野战部队调往广东,并在广东肇庆军分区离休。而那位当年的文工团女兵,多年后也在广东某文化部门离休。</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是395团的事,一营二连一位江苏淮安籍姓赵的连长,在平津战役后期,带队清剿残敌。冲入一处街巷后,发现一仓库,该连速将守库之国民党守军消灭,连长随既率部进入仓库,见库内尽是油面米肉,粉条黄豆,饼干罐头等各种食品,连长大喜,命战士们尽量装带,这时一干部提醒说:“连长,这不行阿,缴获归公,这样要受处分的”。连长说:从攻击开始,同志们就没吃上正经饭,大家都饿坏了,不能让战士你饿着肚子流血牺牲,不吃饱还怎么打呀?装!受处分算我的,立功算大伙的 。饼干装上了,罐头也装上了,仗也打胜了,连长处分也背上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战后部队祝捷评奖,而该连长却因私开仓库,末能将所缴获物资如数上缴,而受到由连长降到排长的降职处分。后南下部队行军至江西地界,由于蒋军对老根据地的不断清剿和伪政府对老百姓的残酷盘剥,当地百姓生活极为清苦,因而也就造成了我军后勤给养极为困难,战士们一路上都把罐头与沿路百姓换蔬菜吃了,在即将走出江西,行至桂粤地界,在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上高追歼战前夕,上级考虑到,大战在即,连队着实需要一个即有实战经验,又能打,又能指挥的好连长,经议,最终决定,恢复了这位新四军老兵的连长职务。 当时的干部,与战士真是爱兵有如亲如兄弟,明知自己会受处分,也不忍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流血牺牲去打仗。而重另一个意义来说,有谁能说,这不是一个爱兵的好干部呢?</font></h3> <h3>  从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发起攻击始,历时29个小时激战,天津宣告解放。</h3> <h3>辽沈平津战役后,执行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132师于1949年4月12日从天津大沽口出发南下,7月1日部队从湖北小池口起渡,在江西九江登陆渡过长江之后,参加上高追歼白崇禧的钢七军主力的作战任务,6昼夜强行军900余里,胜利完成追歼,和兄弟部队一同,最终将白崇禧主力消灭桂粤境内。钢七军是不是真钢,只有与四野过招之后才能定论,最终结论是:所谓的钢七军在四野面前无非是旗鼓为土,化钢为腐。钢七军的发祥地,最终成为了它最后的葬身之地。</h3> <h3>上高追歼战之后,132师奉命疾进羊城,解放广州。而敌第107师和第36师分别居守新丰以南的良口,米步,温泉,从化一线及至曾城公路之间,396团奉命歼灭良口与米步之敌,395团经古田,溪头,大圩口,津头迂回至从化良口之间的云台山,切断敌退广州之路,394团为师之机动部队。</h3> <h3>部队向南疾进,各连炊事班把饭做好,抬到路边,指战员们走过时用瓷杯一舀,边走边吃,10月13日拂晓,396团抵达良口时,敌守军已于数小时前向从化方向逃跑,396团追敌到水底村时,歼敌一个营,随即沿广从公路向广州方向奔袭敌军。</h3><h3>395团12月12日21时,到达云台山东侧,敌107师361团由良口,米步向广州撤退,敌达云台山北,企图占领云台山顶制高点,掩护主力南撤。而我军也要抢占此制高点,阻敌南撤,由于是夜间山地遭遇战,双方争夺激烈。最终以我132师之胜利,粉碎了敌人夺路南逃的企图。为大部分解放广州铺平了道路。</h3><h3> 1949年10月14日晚,132师与43军383团以战领广州伪总统府,行政院,国防部,省政府和警备总署,发电厂,珠江大桥等重要目标为标志,宣告广州解放。</h3><h3>(上图为132师进攻广州时的真实历史图片)</h3> <h3>394团前身是新四军三师特务一团,1947年3月4日,编入新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独立第三师第一团。1947年5月,随师编入西满野战军为3师7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21师第61团,1948年1月,改称东野七纵21师第61团。同年11月,改称44军132师第394团。</h3><h3> 该团是新四军老部队组成,战斗作风强硬,战斗力强悍,是军师主力团。其“红一连”创建于大别山,在抗战时期,曾荣获“刺刀见红”连荣誉称号,在辽沈战役中,又荣获“突击天津”锦旗,在攻克天津战役中,又荣获“威震敌胆”,“坚韧頑强”等荣誉锦旗。</h3><h3> 五连诞生于井冈山,在攻坚锦州作战中,荣获“巩固模范连”,“坚韧结实连”,先后有“战斗英雄五班,”“孤胆深入九班”等英雄集体和王才和李振荣等个人战斗英雄。</h3><h3> 七连建立于陜北延河畔的红军连队,先后荣获“钢铁连队”,“威震四平”,“全面模范”,“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等荣誉称号和锦旗,并涌现出荣立八大战功的全国战斗英雄钱安良,和抗战时期用身体堵枪眼的徐佳标等著名战斗英雄,全连大小功臣荣立者,累计达322人之多,真是一个创造英雄的光荣部队。</h3> <h3>395团395团前身是新四军三师特务二团,1947年3月4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为独立三师第二团,1947年5月,随师编入西满野战军为第三师第8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21师第62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21师第62团,同年11月改称44军132师第395团。该团战斗力强悍,是师之主力团。</h3> <h3>1949年10月,132师奉命,歼灭国民党驻防广州城外从化一带之国军第107师之后攻进广州。</h3><h3> 10月12日,395团抵达吕田地区,晚21时一营经古田,溪头,大冚口,首先进抵云台山南麓之温宣坑村,随即抢占佛仔坳等山坡高地。而过国军大部在云台山下。我395团不待后续部队到达,即刻发起攻击,敌先头部队在佛仔坳被我一营一连截击后,国军既调两个营就近占领南台山主峰,一部占据公路前方之田竂旁的小山头,用机枪封锁公路,并从侧翼向一营二连阵地发起攻击。战况激烈,我一营多次击退敌之进攻。</h3> <h3>战至黎明,三营从南面斜插过去,国军三面受攻,散逃狂奔,其中一部逃至南面河边处,我二连三连就近发起追歼。此时396团赶到,在水底村背后及茅园等地发起攻击,敌军心大乱,再不能支,怆惶逃窜。</h3> <h3>此战我395团毙敌俘敌500余,395团也有50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广州大门外的这片土地上。战斗至13日,从化县宣告解放。此战后,132师势如破竹,直抵广州,因此,广东云台山之战,也成为广州解放之最后一战。</h3><h3> 1952年,395团随部进驻海南岛。驻扎在五指山区。</h3><h3><br></h3> <h3>395团在对越反击战中,参加了1981年5月的收复法卡山战斗。(望参加过此战的老兵提供战斗细节,以便补充。谢谢!)</h3> <h3>  396团的前身最先是嫩江军区警卫团,该团主要成份是抗联一部,和当地失地农民及部分劳工组成。1945年与挺进东北的新四军一部混编后,编为西满军区为独立团,1947年3月4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为独立第三师第三团,1947年5月随师编入西满野战军为第三师第九团,同年8月15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1师第63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一师第63团,同年11月,改称44军第132师第396团。</h3><h3> 396团五连是诞于抗战争时期的英雄连队,曾被冀鲁边区誉为“铁帽子五连”,在东北战场上,先后荣获“英雄连”,“英雄连队”,“冲杀决胜”,“勇猛頑强”,“英勇頑强连”等光荣称号和锦旗。</h3> <h3>在解放广州战斗中,396团是132师前卫团,1949年10月14日下午,部队攻入广州北郊的太和仔(今太和镇)时,听到巨响连连,是国军败逃前有计划的对广州市区的海珠桥,石井,石牌,沙河,等市区建筑和各类仓库进行的爆炸破坏,396团不及报告,不待后续部队到达,即刻由河田至黄花岗向市中心区发起多路猛攻,最终与友邻部队一起,于14日晚占领了市中心<br></h3> <h3>1952年11月,396团入朝参加加抗美援朝,入朝后,部队将班长以下兵员补入38军,排以上干部回国到安徽补足新兵,训练三个月后,又将所训新兵补入68军,排以上干部于1954年春回到海南,</h3><h3>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在授衔前,琼纵突击超员提拔干部一事,引起军方高层警觉后,即将原有一部份干部调动到各师团,又将各师团干部及连队调入一部份进行混编。396团就是在此时与琼纵边防团合编。1957年又编入榆林要塞,番号为第150团。在396团入朝作战的同时,43军129师第385团调入132师,改番号为396团,1961年8月,该团为海南军区第132师第396团, 1998年,该团改装为装甲团。</h3> <h3>1962年,132师向海南腹地五指山区开进。</h3> <h3>1962年,逃窜到台湾的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并不断的从空中和海上派遣特务到海南,企图建立什么所谓的反攻基地。其结果是不论敌特从空中来还是海上来,我132师部队在海南人民配合下,敌来俩个我们捉一对,来四个我们拿两双,敌特个个是有来无回。</h3><h3> 上图是132师首长,在五指山区搜捕台湾空降特务时的合影纪念照。</h3> <h3>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销,132师调归海南军区兼43军建制。</h3><h3> 1979年,在对越还击作战中,132师侦察连,不仅圆满完成战斗任务,还是全军唯一的一支,在战斗中零伤亡的作战分队。</h3><h3>1985年整编为广州军区步兵第132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归海南军区领导。</h3><h3>1988年,该师増编高炮团,396团改为装甲团,2003年,该师调整缩编为132旅。</h3> <h3>132师之篇在《军旗下的132师》中已有祥述,在此不多赘叙。</h3><h3> 《军旗下的132师》篇,已被剽窃,并以〈J天漄哨兵〉之网名公开发表,本笔者对此不义之举深感愤怒,但念其对军史之好,不予深究,望早将非已之作撤回,此篇《军旗下最野的野战军》之篇,是否还要继续剽窃?望非礼勿动,好自为之!</h3> <h3> 曾敬凡,湖南茶陵人,1927年参加工农革命军,1945年后任辽宁军区副政委,辽南挺进支队司令员,辽北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东北独立第十二师师长,157师师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建国后任江西军区上饶军分区司令员。后任副军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h3><h3> 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h3> <h3>157师一</h3><h3> 忠心铁胆,</h3><h3> 志不可摧。</h3><h3> 镇守江赣,</h3><h3> 舍我其谁?</h3><h3> 该师的前身是1945年12月初组建的辽西军区一分区。1945年6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一分区,1948年7月改称辽北军区第一军分区,1948年9月,以该分区为基础,组建东野独立12师机关,该师由辽吉军区的地方部队组建而成,为保卫辽吉根据地,坚持边缘地区斗争,做出了贡献。1948年年11月12师由地方部队,上升为野战部队,编入44军为157师。</h3><h3> 1949年,157师随44军南下,同年6月,调规江西省军区建制,157师之第469团,第470团组建吉安军分区,司令员曾敬凡,副司令员邓忠仁,政委李立,参谋长康干生,政治部主任杨骥。而157师之471团,则组建了袁州军分区,,司令员王萱春,政张如萍,政治部主任刘世昌,机关驻宜春镇。</h3><h3> 1952年9月,有番号无机关的南昌军分区(1949年6月25日,由156师的466团,467团组建师直欠468团组建的九江军分区),合入袁州军分区,改称南昌军分区,机关先后驻宜春镇,南昌市。1959年2月,改称宜春军分区(机关由南昌移驻宜春镇。1960年10月,以南昌市人民武装部为主,重组南昌军分区至今)。</h3> <h3>157师</h3><h3>1945年8月12日,八路军山东军区组建东北挺进纵队,司令员万毅,政委周赤萍。纵队下辖两个支队。</h3><h3> 第一支队,1800余人,支队长彭景文,政委李欣,辖:由滨海军区25团组成的第一大队。队长刘准,教导员王哲。二大队由滨海军区26团组成,大队长翟仲禹,教导员张至善,三大队由滨海军区27团组成,大队长王乾元,教导员张玉善。</h3><h3> 第二支队1200余人,支队长管松涛,政委黄明清。辖:一大队,由胶东军区特务营区,3,4连组成。大队长宋文洪,教导员王丕礼。二大队由滨海军区特务营1,2连和诸城县大队组成。大队长和平,教导员范天恩,三大队由鲁中军区1团的8连,4团的9连,12团的7连组成。大队长桑维义,教导员宋殿伦。</h3><h3>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9月24日,八路军山东军区东北挺进纵队从黄县栾家口,陆续乘船渡海,向辽宁兴城进发。10月1日,纵队机关在辽宁兴城豋岸。10月3日,乘火车到达沈阳。此时,纵队所属官兵三千余人已更换黄色新式军装和日军战败留下的武器装备,所辖的两个支队,第一支队开赴抚顺,第二支队在沈阳东大营待命。</h3> <h3>10月26日,王振乾带领二支队1200官兵出发,27日开进铁岭城效,铁岭伪县维持会听说是沈阳来的部队,误以为是国民党军,便于伪保安队,到铁岭西门外列队迎接,因此二支队顺利进驻铁岭城。</h3><h3>28日凌晨,二支队的第三大队,分别向各连队预定目标开始行动,解除了为警务科及下属的6个分所和伪保安队的武装后宣布:“解散铁岭维持会”。建立“铁岭民主联合政府”。新政权建立后,首任公安局长张野光,1945年1月,杨竺桓接任。政委徐振宇,留任大部伪警务人员。并用从伪警察局,伪保安队中收缴的300余支长短枪中,组建了五个连兵力的“铁岭县大队”。</h3><h3>铁岭首次获得解放,当地百姓称二支队三大队为“山东大队”。</h3> <h3>31日,中央将1945年9月由东北抗日联军改称的东北人民自治军5万余人和山东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员林彪,政委彭真和罗荣桓。</h3><h3>1946年1月,山东挺进纵队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二支队为第七纵队第20旅,旅长管松涛,下辖13,14,15团。</h3><h3>1948年9月底,13,14,15团和辽北军区独立6团计4900余人,在法库编入7纵为独立第12师,师长曾敬凡,政委于英川。</h3><h3>12师参加了围困长春和进攻沈阳的战斗。于11月15日修整,准备入关,参加平津战役。</h3><h3>1948年11月,第七纵队改称第44军,独立12师改称157师。所辖第14团,改称469团,15团改称470团,13团改称471团。</h3> <h3>1948年11月25日,157师从沈阳出发,经盘山,沟帮子,锦州,锦西,兴城,于12月10日抵山海关。12月中旬,157师行至距天津30余里之祝家庄一带,12月20日,157师,158师及东野司令部警卫团的两个营,在天津北一带发起佯攻,牵制敌部署在城北的国民党军151师。1949年1月10日,四野完成了对天津的包围,1月14日,“天津总攻坚战”开始,157师与131师的391团在津南的张达庄,贾家沽道附近进攻击,15日清晨,天津解放,157师进驻天津。</h3> <h3><font color="#010101">469团的前身,是1945年11月上旬,以陜甘宁晋绥联防教导一旅回民支队的干部为骨干组建的,辽宁省保安司令部保安4旅回民教导团,1945年12月初改编为辽西军区一分区沈北支队。1947年春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第14团。1948年7月改称辽北军区一分区第14团,1948年9月随分区前指改编为东野独立第12师第34团,同年11月随师编入44军为157师469团。该团有冀中回民支队传统,是师主力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9年6月,随师调归江西省军区建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52年5月,467团并入469团。</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53年1月469团机关改为江西省军区训练团,其下属各部调往海南岛补充至43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59年1月,训练团改为训练大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60年改为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至今。</font></h3> <h3>470团前身是辽宁新民县的辽'河支队,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辽西五分区第22团,又改编为25团,划归第一分区,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分区骑兵团,1947年1月改编为辽吉军区一分区第15团各部分别编入13团和骑兵团,1948年7月改称辽北军区一分区第十五团,1948年9月,辽吉一分区新编13团,14团,15团在法库整编为东野独立12师第35团,同年11月随师编入44军为157师第470团。</h3> <h3> 471团前身是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新十三团,</h3><h3>1948年7月改称辽北军区第一分区第十三团,1948年9月随分区前指改编为东野独立第十二师第36团,</h3><h3>同年11月随师编入44军为157师第471团。</h3><h3>1949年7月,随师直一部组建袁州军分区,(1952年9月改称南昌军分区,1959年2月改称宜春军分区。)7月中旬收编了进步武装,修水县民主自卫军后,在本月底对其进行了改编:将自愿留下的百余人,大部编为471团独立连,对有文化的编入团宣传队。</h3><h3> 1952年9月,471团建制撤销。</h3> <h3> 战地明星</h3><h3> 青春的步伐,踏地有声,</h3><h3> 我们行进在解放战争的大舞台中,</h3><h3> 穿跃硝烟弥漫的战场,</h3><h3> 我们也是在和部队一同冲锋,</h3><h3> 踏破关东林海,帆渡滚滚长江,</h3><h3> 我们的战歌响彻长空。</h3><h3> 在七纵的军旗指引下,</h3><h3> 我们从东北一路凯歌到广东,</h3><h3> 这就是我们七纵文工团,</h3><h3> 我们一一</h3><h3> 就是战友们心中的大明星!</h3><h3>(上图是七纵文工团小分队部分战友留影)<br></h3> <h3>44军文工团</h3><h3>东野七纵队宣传队,原名辽西军区文工团,成立于1946年1月,首任团长戴碧湘。</h3><h3> 首场演出是在辽宁省的法库县境内,演出的剧目,是由传统秧歌剧《军爱民,民拥军》,并在此剧本的基础上,改编成的新剧《赔偿》。 同年6月,四平保卫战结束后,由戴碧湘作词,佟英伯作曲的《我们又见四平》,《解放四平大活报》,等剧目。在四平地区及所属部队演出。同时还新编演了许多以立功部队和英雄战士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新剧目。</h3><h3> 剧团活跃在辽吉广大地区演出,不仅为部队鼓舞了斗志,也给辽吉各解放区民众,带去了新思想和新的演出形式。</h3><h3> 四战四平后,东北七纵宣传队改名为辽吉军区广工团,以后又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宣传队。</h3><h3> 文工团随部南下进入广州后,在当地区演出多场,在民众中頗有名气。其中苏联《真理报》国际版副主编(中文)也曾专访过四十四军文工团。</h3><h3> 1952年秋,随着44军撤销,文工团也随之结束。军乐队由周余,曹占东带队转兵种入中南海军(南海舰队)。综合二队由周武,李守春带队编入130师,并随部入朝鲜参战。三队由阵瑶,王玉孝带队,编入132师并随部进驻海南岛。</h3> <h3>44军文工团战地演出。</h3> <h3><font color="#010101"> 军中天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穿着厚重的棉军装,</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背着救护生命的医药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扛着担架飞跃在槍林弹雨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在全力减少部队伤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010101"> 不知挽救了多少战友的生命,</font>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们履行职责救死扶伤。</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跟随大军出关,</span><br></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的身影</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留在平津战场,</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将革命进行到底,</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跨过滚滚长江。</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军旗所指兵驻广州,</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的足迹巡遍哨所海边防。</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八六”海战,痛击“剑门”“章江”</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为海军战友救治战伤,</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对越还击保卫边疆,</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77野战医院救治伤员再谱新章。</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忘不了一一</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到四季如春的南国城乡。</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路上都留下了军中天使的芬芳。</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看七纵那火红的军旗上,</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永远闪耀着我们白衣战士的荣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4</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4军第177野战医院 </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177野战医院诞生在北风呼啸,白雪皑皑的东北战场,医院随军转战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上之间。又随着四野大军南下,一路峰火硝烟,直至驻扎广州。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70截岁月峥嵘,风雨兼程,44军野战医院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抗美援朝,八.六海战,对越反击战,一路走来,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已任,挽救了无数战友和沿途百姓的生命。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座落在广东珠江南岸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是44军原第177野战医院。1988年,在军队体制改革中,医院集体转业,更名为广东省177医院。就此,七纵177野战医院,成为了军史册中光辉的一页。</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04年,广东省政府将医院更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归广东省卫生厅直属管理。2011年,又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六支国家级应急医学救授队之一。2014年,先后成立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阳山医院集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2015年,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全预约的三甲综合医院。</font></h3> <h3>  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是在解放战争中的炮火硝烟中诞生成长,是在金戈铁马,浴血奋战中,崛起的一支威震敌胆的钢铁雄师,它在中华大地上纵横驰骋,凯歌高凑,气呑山河,气魄如虎,锐不可挡,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逛飊劲旅,一切对手,在这支最野部队面前都是同样下场,两个字一一灭亡!</h3><h3> 1949年4月,平津战役后,七纵改番号为44军,编入15兵团建制,7月在江西九江渡过长江参加湘赣战役,10月参加广东战役,解放广州,而后担负广州警备任务和粤中,粤东剿匪任务,1950年5月至8月,解放万山群岛,9月,转到广东阳山翁源剿匪。1952年进军镇卫海南岛。</h3><h3>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第44军(东野第七纵队)就此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册中最辉煌灿烂的光辉篇章。</h3> <h3>寻友广告</h3><h3>此照片为1958年在海南文昌县的一张部队家属合影留照,诚望照片中后人及知情者能与作者,在本文评论区留言联系。</h3> <h3>各位看客:</h3><h3> 愚本笔力不佳,对七纵历史不甚了解,但又想为七纵后人及四野子弟留下点念想。草草成文,难值一阅。老一辈在时,愚玩不知务正,待老一辈离去时,愚想了解又无处可知,因此,望诸位七纵小朋友们,阅后对此文有不祥遗漏之处,能多多给予补充意见,笔者在此谢过!</h3><h3> 七纵后人:孙耀华</h3><h3><br></h3><h3> 2018年10月8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