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大荔县教研室李小峰

大荔教育

<h3>亲爱的老师</h3><h3>我为你</h3><h3>奉上一本</h3><h3>第56号教室的奇迹</h3><h3>你读,或者不读</h3><h3>它就在那里</h3><h3>不离不弃</h3><h3><br /></h3><h3>来它的怀里</h3><h3>或者</h3><h3>让它住进你的心里</h3><h3>默然相爱</h3><h3>寂静欢喜</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1月7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的很小,让人感觉局促和狭隘;有的显的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前几天,之前在红楼教过的两个学生来看我。回忆起读书的时光,孩子说,那个时候,他俩经常不写作业,经常被我批评,有时候是故意不写完作业,就是为了让我批评。我问为什么,他们说老师批评人的时候会讲故事。很多时候,教育,也许就是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适时的鼓励,抑或是一句短暂的留言。</h3><h3> 1月9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我的自序教室里的火。雷夫遇到了一个"滑稽"的意外,他的头发在帮助学生时着了火,六、七个学生朝他的头猛打,危机解除后,他感觉自己像个白痴,但是同时也觉得当老师真好。正是因为他决心要用"头发着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正如他所说,成功无捷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h3><h3> 1月10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章:给我一些真相。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的秩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大多数的教室都被"害怕"控制着。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试想,一个充满害怕的教室会是什么样?一个充满着害怕的家庭又会是什么样?小孩子不爱逛商场,进了商场就哭,家长不明就里。结果在蹲下来系鞋带的时候,才明白,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商场里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长短、粗细不同的腿。不管教导子女还是学生,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h3><h3> 1月11日,继续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章:给我一些真相。分享两句话: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思考:杰森抢了银行,为什么蹲监狱的是我?一天之中,老师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榜样,为什么事与愿违?收获: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有时候还需要一些鬼点子。</h3><h3> 1月15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这六个阶段分别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读罢这一章节,我想的最多的是第六阶段,确实是非常难达到的。所以,"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既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品质,更是每个人需要的修为。正如书中写的:无论是成人的世界还是学生的世界,我们一定得懂得,规则一旦被打破,就得重新修订方案,没有商量余地。信任也是一样,一旦被打破,将会无法弥补。</h3><h3> 1月16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摘录: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思考:除了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我们小学老师还能做些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呢?</h3><h3> 1月17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四章:写作。雷夫坚持让学生写每周作文和每月读书心得,而且能够花很长的时间评分和写下有帮助的评语,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书中全文分享的"读书心得",类似于文学报告,虽然在雷夫的眼里看起来并不完美,但是在我看来意义非凡。正是有了每月读书心得,孩子们在边读边思考边运用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铺就了学生们未来的成功之路。值得借鉴并反思。</h3><h3> 1月18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五章:加加看。</h3><h3> 各位同学,请打开课本,翻到142页,上面有500道乘法,算完以后再把书翻到最后一页,上面还有500道乘法。请大家安静做题目。</h3>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各位同学,请大家起立,下面我们玩一个"过"的游戏。在游戏中如果出现3的倍数,就用"过"这个词来代替。现在让我们从1开始数起。</span><br /><h3> 同样的乘法,孰优孰劣?了然于胸!</h3><h3> 1月20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六章: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班训: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想一想,我们学校有多少个班级有班训,有班训的班级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了迎接检测,雷夫会和孩子们通过聊天的方式提示归纳总结考试方法,也会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品格最重要。而在这些不经意的聊天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他时刻在注意对孩子们第六阶段的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复一日,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就这样被造就。</h3><h3> 1月21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七章:世界真美好。"团队合作"、"倾听技巧"、"协商让步",这些从来没有被写进过教学目标的能力,却在雷夫老师的课堂上,通过游戏的方式得以培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最为欣赏却从未达到的教育境界,却在雷夫的课堂上轻而易举的被实现。这是一种怎样神奇的课堂,它为什么会如此的有魔力?请你打开书,走进"世界真美好"。</h3><h3> 1月22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八章:火箭人。机翼都歪了。是的,是歪了。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确实如此。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是啊。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一开始会飞不起来……"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我们的教育,与雷夫的理念相去甚远……</h3><h3> 1月23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九章:艺术爱好者。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求的过程就是一切。孩子们一旦爱上艺术,艺术一旦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你会发现,无论你采用的是音乐、表演、还是视觉艺术,艺术都将引领孩子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成长,保有独特的自我。</h3><h3> 1月24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章:教练,让我参加。目标是教学的关键部分,56号教室的体育课目标设定如下:学生要每天运动;学生要认识体育的基本原则和动作的重要性;学生要随时随地展现优异的运动家精神;学生要明白团队合作的价值;学生要把他从体育中学到的种种经验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去。操场也可以成为教室,体育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是我们,都忽略了。</h3><h3> 1月25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一章:经济学的天空。56号教室们的孩子懂得一个道理: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跟着父母租房住,而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都给自己买了房子,很多也给父母买了房子。因为他们懂得延迟享乐,他们明白:最好的东西要留给值得等待的人。于是,理财成了他们人生最大的能力。而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人教会我们理财。现在,当我们成了教师,也从来没有给孩子们教过理财,这是我们教育的短板。</h3><h3> 1月26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二章:独立思考。教会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之一。这一章节,列举了雷夫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每天早上早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所做的事情,而正是这样一段时间,成了孩子们一天在校最宝贵的时间。从艺术到体育,到经济学,再到独立思考,雷夫给予孩子们的,是能力,是品质,是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这本书,让我越发的爱不释手。</h3><h3> 1月27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三章:电影英雄。好的电影能建立孩子们的品格,了解正确或错误决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并且启发他们,让他们就算是身处困境也能为信念挺身而出。看电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看电影,看什么电影,如何去引导学生看电影,在雷夫的56号教室,我找到了答案。</h3><h3> 1月28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四章:行万里路。行前准备:了解目的地的历史;认识离家的生活。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都忽略了。教育部要求组织学生研学旅行,但旅行之前,又有几个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更不用说沿路的组织了。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在56号教室和56号教室之外,真的不是口号。</h3><h3><br /></h3><h3> 1月29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五章:不过是摇滚乐而已。摇滚乐可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但是有了它,你可以踩着舞步度过重重难关。是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困难不期而遇,如果能够踩着舞步,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也会变得那么的不值一提。</h3><h3> 1月30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六章: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使孩子成为模范人物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帮助他人的各项活动。雷夫,在他的56号教室,一直追求的就是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帮助他人,是因为我知道,这么做是对的。恰巧符合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够知行致远。</h3><h3> 1月31日,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七章:意志力。意志力这个词,并未写进课程标准,可是却在雷夫的56号教室里。在那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目标的,从目标入手,选戏、启动、演出等等,都需要孩子们合作完成,如果坚持不下去了,孩子们会互相鼓励合作完成,如果意见分歧,孩子们会轮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家最温暖,而56号教室,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更明白,工作、娱乐、追求卓越,是56号教室永不停止的循环。</h3><h3> 第56号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展示了他们的勇气、毅力和热情,而这些正是他们的许多同辈所缺少的。这些孩子勇敢地探索着那些很少有人走过的路,世道险恶时他们与人为善,别人放弃时他们令人难以置信地继续努力。这些孩子们不找借口。他们抓住机会,让遇到他们的所有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寻找第六阶段<br /></h3><h3>阅读</h3><h3>写作</h3><h3>你把一间教室</h3><h3>无限量放大</h3><h3><br /></h3><h3>贫民窟</h3><h3>最底层</h3><h3>全英最好的</h3><h3>学府</h3><h3>你用一生创造</h3><h3><br /></h3><h3>来我怀里</h3><h3>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h3><h3>与你一起</h3><h3>创造</h3><h3>教育奇迹</h3><h3><br /></h3><h3><br /></h3>

教室

第号

日读

奇迹

孩子

雷夫

学生

他们

我们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