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年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起那年 </p><p class="ql-block"> — 写在中学毕业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哪年?</p><p class="ql-block"> 谁能告诉咱?</p><p class="ql-block"> 风儿轻轻说,那年是从前;</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唱,那年是昨天。</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从前,</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了昨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是五十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逢于五号大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聚在七中校园。</p><p class="ql-block"> 人生道路上,我们结识了新的旅伴;</p><p class="ql-block"> 学海生涯中,我们开始了又一个起点。</p><p class="ql-block"> 他俩同桌,桌上划着三八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班,说话也要红着脸。</p><p class="ql-block"> 喧闹的操场,是我们的欢乐课间;</p><p class="ql-block"> 肃静的课堂,有我们的答题灵感。 </p><p class="ql-block"> 那帮男生球场上呐喊,拿着足球投篮,引得一群女孩伫立观看;</p><p class="ql-block"> 那位学霸课堂上发言,获得贊声一片,有个男生把纸条偷放在她的书本间。 </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晚自习,灯火一片。贪玩的男生鼓捣矿石收音机,连上避雷针当做天线 。 </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文艺汇演,一对父女‘’逛新城 ‘’:阿爸在后面走的慢,女儿在前边跑的欢。 </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广播员,燕语莺声,字正腔圆,听得多少男生做操时呆立傻站。</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理发师,技术一般,把谁的分头剪成了秃蛋,男生哭起鼻涕,也挺好看。</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礼堂里打乒乓球,起早贪晚;七中的校队,横扫锦城一片。 </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去过农村锻炼,西堡子摘过梨,王善屯抗过旱,暧池塘还修过梯田。 </p><p class="ql-block"> 追求知识,我们如饥似渴,孜孜不倦; </p><p class="ql-block"> 荒废学业,我们虚度年华,卷入过那场动乱。</p><p class="ql-block"> 那时节我们青春年少,真诚不懂浪漫;</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我们正值芳华,天真伴着笑脸。</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中,有着不曾说出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梦里,可曾把彼此的名字呼唤?</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我们多的度过五载,少的呆了三年,</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我们结下了深情,留下了思念。</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同学,那老师,那校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起了那年,</p><p class="ql-block"> 想起了从前,</p><p class="ql-block"> 回首中,有些人却难再相见!</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远行的(王)建民,(刘)卓群,(杨)济生,(郑)小毛,(梁)春风与(马)冬燕;</p><p class="ql-block"> 还想起了逝去的(邱)继刚,(王)信来,(陈)启财,(赵)凯峰,(黎)灵芝和(褚)玉田……</p><p class="ql-block"> 我祈祷,我祝愿:天堂里,愿我的同学胜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似奔流的河,</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像连绵的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携手趟过了河,</p><p class="ql-block"> 我们并肩爬过了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同走过了那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告别了昨天。</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走过了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风雨中,我们穿过了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我们各奔东西,四方离散;</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我们 天南海北,心心相连。</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岁月的风雨不曾把心中的记忆冲淡:</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学友的深情让我们把相聚时刻企昐。</p><p class="ql-block"> 多么想念我的老师同学,</p><p class="ql-block"> 多么眷恋我的七中校园;</p><p class="ql-block"> 多么想回到从前,</p><p class="ql-block"> 多么想回到那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芳华的风彩,</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火热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学友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心中的挚爱;</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青春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岁月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逝去的昨天,</p><p class="ql-block"> 那年是夕阳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那年已经匆匆过去,</p><p class="ql-block">  那年已经渐渐走远。</p><p class="ql-block">  那年却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那年让我们梦绕魂牵。</p><p class="ql-block">  那年常驻在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年……</p><p class="ql-block">  那年从未走远,从未走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忠奇</p><p class="ql-block"> 2018年元旦</p> <h3>  锦西七中,前身为四四九七部队子女学校,一九六四年交由地方管理,更名为锦西县第七初级中学。校址座落在部队五号大院,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上乘。共设有中小学二个部。其中中学部三个年级四个班计有学生约15O名。</h3> <h3>(校长王运与爱人郑国仲将军及子女合影)</h3> <h3> 逢文革时期,‘’老三届‘’同学在校或为三年,或是五载。一九六八年初,学校的部份部队子弟同学,穿上了绿色军装,接过了父兄手中钢枪 ,应征入伍,走进了军营。<br>  一九六八年十月,在校的同学,除一小部份招工进了工厂外,其余的大部份同学,别无选择的随着全国千百万同龄人一起,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到锦西县沙河营人民公社插队,成为了知青。<br>  从七中校门走出的同学,后来有工人,有农民,有商人,有军人。有央视记者,有军院教授,有大学校长,有医院院长,有私营企业家,还有海军将校。<br>  一九六八年, 老三届同学离校之后,学校解散并入其它学校。</h3> <h3>(央视记者王立昕,副军职教授王忠民二位同学拜访邱镇珂老师)</h3> <h3>(参加海军某部党代会的七中同学留影)</h3> <h3>  那年,是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那年,是一张张岁月留下的笑脸。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h3> <p class="ql-block">马会东老师和王建民,郑小楚,王永才,张家才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马冬燕,黄海青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下乡在苏家屯大队的同学和社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崔志仁,路浩然,王铁岭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刘丽娜,吕翠明,刘德秀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申京红,郑安娜,高效云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苘志军,王烈会,王忠奇,王信来同学</p> <p class="ql-block">张家才,李曼莎,宋英侠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沈文英,朱秦岭,郑安娜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曹丽华,牛静文,赵桂英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军,陈忠民,王忠民,张晓影,王岐,王正波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康陆,仉明,王铁岭,王立昕等同学</p> <p class="ql-block">苘志军,王忠奇,王烈会</p> <h3>  二OO八年十月,阔别学校后走过了四十年的人生风雨旅途,七中老三届的同学们从北京,天津,青岛,长治等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葫芦岛,欢聚在一堂,纪念毕业离校四十周年。</h3> <h3>(大会筹备小组同学)</h3> <h3>(大会筹备小组组长王岐同学致辞)</h3> <h3>(大会费用赞助者路浩然同学)</h3> <h3>(大会筹备组王立昕同学宣读外地同学贺信)</h3> <h3>(大会主持人王忠奇同学)</h3> <h3>(各班级代表发言)</h3> <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四十周年聚会录像片段(十)</span></p> <h3>  一九九八年,在锦西的老师和同学聚会,纪念毕业离校三十周年</h3> <h3>(大会主持人李军同学)</h3> <h3>(毕业三十周年纪念会合影)</h3> <h3>(毕业二十周年纪念会合影)</h3> <h3> <br> <br> 2015年,阔别了四十七年后,天各一方的初一、一班部份同学,由李曼莎发起,在‘’春来京城花艳时‘’的四月,聚集到了一起。<br>  当我们这些儿时的玩伴、少年的同学、昔日的战友们再聚首的时候,都早己过了花甲之年,两鬓斑白了。孩童时代,校园生活,当兵生涯都早已成为了遥远的往事,如梦如烟的往事,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多少欢乐,多少回忆,多少眷恋。<br>  再聚首,我们有多少知心话要说,有多少思念情要叙。天安门前,我们再列队敬个队礼;八达岭长城,我们再结伴携手同游;泛舟北海,我们再唱起荡起双浆的歌声……</h3> <h3>  <br> <br><br>  那年,难忘的一九六八年!还是一群青春年少的我们,结束了早已中断的学业,告别了母校,离别了家人,别无选择的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来到了沙河营公社苏家屯和地藏寺大队插队。<br>  在沙河营这片土地上,流淌了我们的青春汗水,也流逝了我们的青春年华。这里有我们的希望和梦想,也有我们的痛苦和忧伤。这里的纯朴乡亲,和我们结下了浓浓的深情,这里的山山水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眷恋。<br>  几十年后, 故地重游,多少情怀,多少感慨!岁月如梭,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往事如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下乡,知青,是我们大部份同学的共同经历,知青生涯,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渐渐远去的知青年代。</h3> <h3>(2006年下乡三十八年回青年点留影)</h3> <h3>(2017年,下乡四十九年后再回青年点合影)</h3> <h3>(康陆同学回葫,与同学和战友小聚)</h3> <h3>(王岐,崔志仁等同学相聚于秦皇岛)</h3> <h3>(朱秦岭,刘丽娜,仉平,仉飞等同学故地重游,同学相聚在葫芦岛)</h3> <h3>(王立昕回葫与同学们相聚)</h3> <h3>(在北京海军大院工作的高友苏,央视记者王立昕重回五号大院,与同学留影)</h3> <h3>(开国少将王大华将军女儿王智慧为纪念父亲百年诞辰,回葫搜集整理资料,与同学聚会留影)</h3> <h3> 2017年,祁秀华、孟宪春从外地回葫,部分同学相约结伴,一同畅游避暑山庄,一同去坝上看草原,去看那清清的水,去看那蓝蓝的天,去看那风吹草低牛羊现。</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在‘’想起那年‘’后面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是我们锦西七中老三届同学毕业离校五十周年。元旦,有同学推荐了一首歌‘’回到那年‘’,我听了一遍又听一遍。</p><p class="ql-block">  歌声让我想起了我们的那年,想起了七中校园。往昔学校生活的一桩桩,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仿佛就在昨天;同学们那一张张充滿天真的笑脸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在身边。三年五载的校园生活,如梦如烟的往事,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回忆,多少欢乐,多少眷恋!</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弹指间过去了五十年。当我们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变幻,尝遍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更发现学生时代的生活是那么美好!同学间的友情是那么纯洁无瑕!那年,那些人,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那年,那是一首岁月的歌,绵长而悠远;那年,那是一首深情的诗,拨动人们心弦 。 </p><p class="ql-block">  同学是天定的缘份,今生有缘,我们相逢在七中校园,一生情,一世缘,它相伴我们走过了五十年。听完‘’回到那年‘’这首歌,有些激动,还有些心动,于是提笔写下了‘’想起那年‘’这首不叫诗的诗,把它送给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就做为我们离校五十周年的纪念吧。</p><p class="ql-block">  ‘’想起那年‘’写作中,路浩然,祁秀华,吕翠明,郑安娜等老同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忠奇 </p><p class="ql-block"> 2018元旦</p>

同学

那年

我们

四十周年

录像片

毕业

聚会

五十年

想起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