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孩子的十句话,请父母嘴下留情!外,最易被孩子模仿的六种言行。

云华小津

<h1>最伤孩子的十句话,父母请嘴下留情!</h1> <h1>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为了孩子有个好未来,不断督促他进步,可一句好话能让孩子重拾信心,一句不好的话却能让孩子陷入自卑。 </h1><div><br></div><h1>“爱之深,责之切”,父母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像锋利的刀子,伤害着孩子。</h1> <h1>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同时告诉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审视孩子、激励孩子。</h1><div><br></div><h1>最戳孩子的10句话</h1><div><br></div><div>✎1. 你怎么这么笨! </div><div>当别人说你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div><div>失落、窘迫、愤怒…… </div><div>这些在孩子身上,不会减少,只会放大。</div><div>孩子的承受和判断能力都没有完善,很容易被别人的话所影响。 </div><div>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和信心,可以换成:</div><div>错了没关系,再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呢!</div><div><br></div><div>✎2. 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div><div>“哭什么哭,再哭我打你了!”</div><div>“你看看别人,谁像你这么爱哭!”</div><div>“哭有什么用.....” </div><div>有些爸妈一听孩子哭,就心烦意乱立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汉气质,坚决不允许孩子哭,甚至告诉孩子哭很丢脸。 </div><div>孩子委屈时,哭可以缓解情绪。</div><div>孩子年龄小,不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想哭就让他哭会吧。 </div><div>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后再跟他讲道理,请注意别在孩子哭的兴头上讲,因为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div><div>也别为了不让孩子哭而妥协,这会让孩子以后拿哭做杀手锏来达到目的。</div><div><br></div><div>✎3. 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div><div>谁家孩子还没撒过几个小谎啊,爸妈发现了怎么应对才是关键! </div><div>都知道撒谎不是好事,但打骂孩子只会让他更不敢说真话。</div><div>孩子屡教不改,父母气急就会说出“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这种话。 </div><div>爸妈不信任孩子,孩子会很受伤,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相信他,还有谁相信呢?</div><div>孩子会更加内向敏感,缺乏安全感。</div><div>所以,发现问题一定要跟孩子好好说哦。</div><div><br></div><div>✎ 4.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失望。</div><div>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压力,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div><div>父母如果经常说这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 </div><div>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自尊心一点一点的被父母的话所磨灭,到最后索性就不学好了,越来越叛逆,成绩越来越差。</div><div><br></div><div>✎5.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div><div>你说不行就不行啊,为人父母也得讲道理不是! </div><div>这一招确实有效,孩子听过之后十有八九不会再“反驳”。</div><div>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此信服,暂时的沉默会在一次次累计之后,形成更严重的反抗。 </div><div>惧怕不等于信服,口服不等于心服,家长的威信不应该用在逼孩子就范上。</div><div>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遇到分歧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言堂”。</div><div><br></div><div>✎6. 你看看人家XXX。 </div><div>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早起早睡抢着做家务,天天看书从不玩游戏。 </div><div>很多孩子都是听着父母讲“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父母们总是夸大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多少孩子心里也曾偷偷的想过:你也不如别人的父母啊。 </div><div>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聪明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掘孩子的潜力,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贬低孩子的能力。</div><div><br></div><div>✎7. 下次能考100分,就给你买。</div><div>不想买就直说,干嘛这么没诚意! </div><div>首先,用物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就不可取。</div><div>因为这只能激起孩子短暂的学习欲望,而并不是内心潜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div><div>还容易养成错误的金钱观。 </div><div>其次,给孩子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是那种努力一把能够实现的。</div><div>平时只能考及格,非要考100才能买,那不是为难孩子吗?哪里还有信心去达成!</div><div><br></div><div>✎ 8.你可真行啊,学好不行学坏快。</div><div>有话直说,该骂就骂,别这么阴阳怪气的! </div><div>有些爸妈总忽视孩子的优点,放大他的缺点,孩子做错事,指出来就好啊,不要说反话讽刺孩子,伤害他的自尊心。 </div><div>其实,多想想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帮他改正,即使避免不了跟孩子争论,也好过不明就理,一错再错!犯了错,改了就好了嘛!</div><div><br></div><div>✎ 9. 算了,看你以后也不会有出息。</div><div>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也不要怪孩子放弃自己!</div><div>父母不断说这句话,孩子就会信以为真。</div><div>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自己,轻易妥协;失败之后也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一蹶不振。 </div><div>父母的否定和不看好,其实给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理由。</div><div>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行的”,赏识和信任才是他突破自己的动力所在。</div><div><br></div><div>✎10. 为了妈妈,你努点力好么。</div><div>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采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有些父母则是打起了亲情牌。 </div><div>“你看妈妈为了你,工作那么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就算为了妈妈,好好学习行不行?” </div><div>这句话的确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父母造成了困扰,带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去学习,能学好吗?</div><div>有些父母老了会说,我的孩子不爱回家,虽然对我们从不吝啬,却也没有亲子间的温情。 </div><div>其实,你们原本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div><div>别让这些刀子伤了孩子的心,这些话,千万别对孩子说了!</div>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给爸爸妈妈的3句忠告</span></h3><div><br></div><h1>ღ 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h1><div><br></div><div>现在的父母有个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div><div><br></div><div>我组织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div><div><br></div><div>我说“你不爱吃吗?”</div><div>“爱吃!”</div><div>“那你怎么不吃呢?”</div><div>“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div><div>“你们家鸡蛋长什么样?”</div><div>“我们家鸡蛋是白的、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div><div><br></div><div>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面前吃。</div><div><br></div><div>所以别老预设结果,而要重视成长过程,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div><div><br></div><h1>ღ 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h1><div><br></div><div>只对孩子付出爱,会让他们没有责任感,只会一味索取。</div><div><br></div><div>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牙从市场买来,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动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口,“别动!”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div><div><br></div><div>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div><div><br></div><h1>ღ 对话比对抗有效——别跟孩子“较劲”</h1><div><br></div><div>青春期的孩子爱跟父母“对着干”,四五十岁的父母也爱跟孩子“较劲”,双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比如谈到早恋,许多家长就简单、粗暴地阻挠、强行压制。</div><div><br></div><h1>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不成熟的时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对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强,心灵的大门只朝着同龄人开放,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h1> <h1>别只盯着人家,大胆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也非常优秀!!</h1><div> </div><h1> 来源 l 网络</h1> <h1>父母想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行,就必须先注意自身的言行。</h1><div><br></div><h1>父母的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好是坏,善恶美丑,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这些行为会深深地印在孩子脑海里,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成长。以下六种行为最易被孩子模仿,请父母都注意点!</h1><div><br></div><div>01</div><h1>沉迷电子产品,不爱运动</h1><div>有的父母特别喜欢玩手机,下班回家就一头扎进手机里,周末也不出门,平时很少运动,从来不陪孩子游戏。不爱运动不仅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让孩子跟着变“懒”。</div><div>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在运动中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对大脑发育有着积极意义,运动能力不达标的孩子,学习也很难学好。</div><div>甚至有些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看韩剧、看网剧,这些影视作品中充满了成人化的情节,对孩子的思维冲击非常大,容易让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div><div><br></div><div>建议:放下手机和平板,多带孩子出门看一看、走一走、跑一跑。热爱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还可以调节心情、活跃思维。</div><div>适合孩子的运动非常多,踢毽子、跳绳、蹦床、滑滑梯、还有各种球类运动,家长们可以善用巧思,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活动中,这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深化亲子感情。</div><div><br></div><div>02</div><h1>负面的评价他人</h1><div>“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答应了帮忙又说临时有事。”</div><div>“你爸爸真是,总记不住事情,整天忙什么。”</div><div>“你奶奶做饭太难吃了,以后我们少去她那儿。”</div><div>总是用你xx开头,把孩子身边的人全都抱怨了一遍,导致孩子对身边的人留下坏印象,他也渐渐变得爱抱怨、不尊重他人。</div><div>建议:抱怨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做出坏的表率,造成他们的负面情绪。</div><div>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情,公正的评价他人,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和埋怨,多理解身边的人,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相互体谅,家庭生活才能更加和谐。</div><div><br></div><div>03</div><h1>不遵守公共规则</h1><div>过马路时,左右看看没有车,也没有交警,就带着孩子闯红灯;在景区,明明挂着“禁止攀爬”的牌子,还让孩子坐上去拍照;需要排队等待时总喜欢插队;在地铁里饮食等等。</div><div>这些行为会让孩子误认为,只要没人监督,想做什么都可以。</div><div><br></div><div>建议: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父母的一举一动就是他们生活的行为准则,不遵守规则不仅影响公共秩序,还会威胁自身安全,我们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讲秩序的好榜样。</div><div><br></div><div>04</div><h1>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h1><div>有的家长吃穿用度十分节俭,舍不得买给自己买东西,对孩子却十分大方,各种玩具、电子产品照给不误,认为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经常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div><div>或者为了鼓励孩子考高分而给他们买昂贵的奖品,用奖品来刺激孩子进步,导致孩子丧失内在的学习动力。</div><div>这样大手大脚,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质量,反而会让他们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加重家庭的负担。</div><div><br></div><div>建议:父母要注意理性消费,不能过度的溺爱孩子,让孩子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向他们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例如,有计划的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把省下的钱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div><div><br></div><div>05</div><h1>不耐烦,大吼大叫</h1><div>家长们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忙着家务活,因此,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难免力不从心。</div><div>“你怎么这么让人头疼”、“太不省心了”、“你就不能安静会儿”。</div><div>孩子对大人的情绪非常敏感,大吼大叫,或者无意间变现出的不耐烦,很容易伤害他们的心灵,会让孩子产生愧疚感,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div><div>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不爱和我沟通”或者“孩子好像和我不亲近”。</div><div>建议:一定学会调整自己情绪,为孩子做好表率。如果每个人都把工作上的“情绪垃圾”带回家,家庭迟早会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他们只是想得到你的关心和陪伴而已。</div><div><br></div><div>06</div><h1>“说一套,做一套”</h1><div>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抱有一种“我能,你不能”的心态,常常“说一套,做一套”,如自己熬夜看电视剧,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乱扔垃圾,却告诉孩子要保护环境;自己在公交车上从来不让座,却教育孩子必须尊老爱幼、懂得谦让。</div><div>把对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完全分割,终有一天会被孩子揭破。</div><div><br></div><div>建议:想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行,就必须先注意自身的言行。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开始,例如作息规律、不讲粗话、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