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日的怀念

角杯白杨情

<h3>时光流逝,人渐已老。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阳历元月14日),是慈母张环环去世七周年的纪念日。那是在二零一零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也是数九寒天,天空飘着雪花,老母亲闭上了双眼,永久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八十岁。再过半月之久,就是父亲去世九周年的纪念日。严父潘明德也是在寒冷的冬季去世的。腊月十六日是父亲去世九周年的纪念日。由兄长一次意外出事,导致了他晚年忧思悲伤,使精神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父亲离世两年后,紧结着相依相伴的母亲,在家里也随父亲走了,父亲潘明德在二零零八年腊月十六日在家里病世的。享年七十六春。两位老人都是在一年当中天气最寒冷时去世的。在这里我要感谢两位老人病重期间,前来探望的左邻右舍、生前好友。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村领导干部,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前来询问有什么困难要求、需要帮助,还感谢村领导为父亲召开了追悼会,高度地评价了父亲的一生!再感谢老人去世后乡邻厚友冒着严寒前来慰问、吊唁及帮忙料理后事,使两位老人才入土为安的。在六十年代最困难时期,父亲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领导村民度过了难关。后来在生产队任队长好些年。村里头每年的红火热闹,他总是会积极地参与,一生当中热心公益,酷爱敲打锣鼓。热心助人,牵线搭桥当月老,撮合了农村乡下许多对年青人的美满姻缘;缓解、调和了好多家的家庭矛盾纠纷;还料理过多少家的红白婚丧大学事。在困难时期,为了我们兄弟姊妹有饭吃,父亲只得拆掉家里的一面房屋,与大哥挑拣了些粗壮木料,再用平车拖拉到二十华里之地的坡下,临晋镇集市上去变换回粮食。曾记得有一年冬季一晚上,后半夜也寒冷,二哥他煤气中毒,当父亲知道后,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气喘病的发作,急忙直奔前去喊叫医生的情景。在我幼小时,有一年得了一场病,为筹钱看病,不光卖掉了一窝猪崽,还把家里最值钱的大母猪也卖掉了。到了晚年,父亲为给儿女减轻经济负担,在家后院养羊又喂兔,到后来去地里割草,蹲着割不成宁跪着在地里间。新年的头场大雪好大,当打扫积雪时,从箱内找出父亲当年穿过的一双部队牛皮大头皮鞋,算是作个纪念吧!这是本家的一个侄儿,当年在河北张家口当兵时捎的,已有三十佘年了,军用品质量优,穿在儿脚上,暖在心里间,更加地会思念老父亲的教悔,让激励着子孙辈后辈们做好人,做社会有用之人!慈母张环环,一生中没有起过正名,也没有进过学堂,豆蔻年华就进入了潘门,这个年龄连炉灶的火都点不着,更谈不上做什么家务农活。母亲一生含辛如苦,勤俭持家,和睦乡邻,孝老疼小,在我们家里渡过了六十六个春秋。如今,家里还保存着母亲她用过的两样东西,一件是擀面饭的擀仗;另一件物是手提式马灯。在生活困苦的年代,能吃上一顿擀面连锅饭,算是享口福了,里边切有萝卜、南瓜块等类菜,大人只是说这些菜好吃,其实那时只想着怎样填保肚子才算为好,哪能谈上什么养生保健呢?在责任制下放后的一个夏收夜晚,母亲手提着马灯来到自家碾麦场,白天没风,只能等到晚上天气有风向,用木锨扔半空扬麦,围着扬出来的小麦堆子,禁不住心里有多高兴啊!想起我烤红薯左腿烧得伤疤,就想起老母亲为多挣工分,为生产队喂牲口往返奔波的背影。还有一年,将快要过春节,听母亲说不给我翻洗棉袄了,不懂事的我故意将袄袖扯烂,母亲只得花费时间赶忙拆洗翻晒,在年月尽的夜晚,坐在煤油灯下赶着缝制棉衣。有一次,为看蒲剧大师王秀兰的戏,我的母亲与同巷伴去邻村西张吴看戏,听说到晚上还有好戏,只是在饼子铺门口看了看,凉粉摊前转了转,也舍不得花上块儿八毛的,最后都还是从自己带的馍布袋,掏出冰冷的凉馍来充饥,再到熟人家里喝了点水,这顿饭就算吃了。记得前几年,本村古会复出,母亲果真花钱了,她拿着小盆在吃食摊前买了份扯面,端着回家后,儿女品尝了她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母亲她老人家总舍不得花钱,嘴里头的牙四十来岁就掉光了,就是不愿意花钱镶牙;特別是到了晚年,饭菜常是吞咽到肚里,胃部总是难受的不行,后来想给她镶牙,但光滑无法弥补了。人常说:牙好胃好、身件才能好。记得母亲从没有睡过天明党,很少睡过午觉。从没有见她浪费过一口馍、糟踏抛洒过一粒米,主要是饿怕了。儿的生日,老妈在世时总是会记起的。可母亲她自己的生日,总是不愿意提起的。儿的生日母亲的难日,这话不假。五十年前冬天的腊月十二日,天气也寒冷、下着大雪,母亲生下了我,父亲用铁盆打着火,无烟后才挪移到房间来供取暖。那年临近年关,雪厚路滑人难行,外婆要回家过年,父亲只好用木锨在前头清除积雪,开了一条小路来,外婆奶才踏上回自家的路。以后出远门回来再迟;再也听不见母亲盼儿回家的呼唤声了;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加热的饭菜了。安息吧!我亲爱的父母亲。</h3> <h1>母与父的照片</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功德千秋</b>碑文:先父生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天资聪慧,因家贫困,辍学早退,立志农村,勤恳耕耘,曾担本村书记重任,队长职位,成效颇斐,社火热心,酷爱鼓槌,诚恳热忱,乐善助人,谁料疾疢,难以脱身,于二零零八年腊月十六长眠永寝,享年七十六春。慈母生于一九三一年七月初五,豆蔻年华,步入潘门,茹苦含辛,积铢累寸,持家俭勤,和睦乡邻,对老孝顺,待小疼亲,本享天伦,烛体燃尽,于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撒手西归,享年八十岁。感报萱椿,勒石树碑,以昭后人。叩拜:儿:女:媳:孙儿:孙女:孙媳:曾孙。于二0一三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立<b>明理清廉万代永,德高望重千古垂<u><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167efb">父爱如山担儿女,母爱如河润子孙!</font></u></b></h1> <h3><b>今年是父亲潘明德去世九周年之际,母亲张环环去世也七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在这里要面怀父母,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沒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没有我们的成长道路!</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