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昆明行纪实

来自彩云之南

<h1><b>  2018年1月13日,有约五十位各个时期的参战老兵欢聚在昆明火车站附近的军供站。</b></h1> <h1><b>  昆明的天气很冷,但是,老兵们的心里暖哄哄的。</b></h1> <h1><b> 沈阳德邦不锈钢产业集团国防教育基地开展了一个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今天要和昆明的参战老兵见面了。</b></h1> <h1><b> 这个活动的主题是:<br></b><b> 自觉践行十九大习近平主席关于“继承红色基因,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伟大号召。<br></b><b> 让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br></b><b> 让英雄的事迹永葆青春,<br></b><b> 让英雄的赞歌唱遍华夏,<br></b><b> 让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b></h1> <h1><b>  参加活动的老兵来自云南各部队,全部是参战老兵。</b></h1> <h1><b>  云南边防十三团的几位战友。云南边防十三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出了不少战斗英雄,其中董存瑞的战斗英雄李成文,闻名全国。他们是李成文的战友。</b></h1> <h1><b>  当年,他们在战斗英雄李成文牺牲的地方庄严宣誓,继承英雄的遗志,奋勇杀敌,报效祖国。</b></h1> <h1><b>  每当节日来临时,都是老兵自己组织活动慰问自己。</b></h1> <h1><b>  当老兵们听说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从遥远的沈阳来到昆明来寻访英雄、慰问参战老兵时,老兵们心里很感动。</b></h1> <h1><b>  老兵们和活动发起人刘佳佳(中)合影。</b></h1> <h1><b>  刘佳佳是沈阳德邦不锈钢产业集团的总经理。刘经理在抓企业管理的同时,特别注重抓企业崇军尚武的国防教育,建立了一个德邦国防教育示范基地。</b></h1> <h1><b>  刘经理还发起了一个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寻访英雄万里行慰问活动已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启动。现已行程2万公里,分别前往16个省,累计寻访慰问1000位英雄人物。<br></b><b> 图为团里志愿者张女士和孩子。</b><br></h1> <h1><b>  活动团里的两位孩子很受老兵们的喜爱。</b></h1> <h1><b>  活动原定为在二楼的会议室举办。但有关部门说,该活动事先未报有关部门批准备案,所以不能在会议室举行。老兵们只好在军供站前台举办这次活动了。<br></b><b> 图为老兵们在认真整理着装。</b></h1> <h1><b>  活动按时举行。老兵们集合,在军供站前台大厅排起了整齐的队列。<br>  两位孩子为老兵爷爷奶奶们系上红色的、软软的围巾。大厅里顿时温暖如春。</b></h1> <h1><b>  刘经理为大家敬献锦旗。锦旗上面写着:<br></b></h1><h1><b>献给最可爱的人<br></b><b>德邦传承红色基因<br></b><b>钢铁筑牢英雄之魂</b></h1><h3><br></h3> <h1><b>  看到这些字语,一种被社会尊敬和关爱的感觉在参战老兵们的心头荡漾。这是一种很温馨亲切的感觉!</b></h1> <h1><b>  老兵们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在了纸板上。</b></h1> <h1><b>  老兵的心里话全是有关强国强军,不忘英烈等等话语。从这些话语中,可看出老兵们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仍心系军营,关心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时刻想着为国家做贡献。</b></h1> <h1><b>  活动有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参战老兵讲战斗故事,便于活动组织者整理后,作为国防教育的资料。<br></b><b> 解放军57医院刘丰战友首先发言。小朋友为她戴上红领巾。</b></h1> <h1><b>  战友刘丰讲述战斗故事。她首先讲述了自己在卫生列车上抢救护送伤员的故事。然后又讲了她全家的战斗故事。</b></h1> <h1><b>  刘丰战友的全家福。</b></h1><h1><b> 前排:右一刘斌、 右二刘明、右三王昌群;后排:右一女儿刘丰、右二刘光、右三女婿张继公、右四 女儿刘勤。</b></h1> <h1><b>  刘丰战友的父亲刘斌是保山军分区司令员。<br>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刘斌司令一家六口上阵御敌于国门,刘斌司令在前线指挥,妻子王昌群参加支前服务队,已是副连长的大儿子刘光随部队参战,刚从军医学校毕业的二女儿刘丰参加火线救护队。在后来的十年轮战中,二儿子刘明也参战了,接着二女婿陈加勇也被刘斌司令送上了前线。</b></h1> <h1><b>  1981年12月5日,时任副连长的刘光放弃轮休,带领侦察分队外出巡逻。发现敌人埋设在巡逻要道上的地雷时,他立即命令战士们卧倒隐蔽,大声说:“我学过排雷,我先上!”待他迅速排除了两颗地雷后,不幸降临了,离他四米远的工兵班长过意不去,一边喊 “副连长,让我来吧”,一边跃上前,不料碰响了一颗地雷。刘光被气浪掀起,抛在另一颗地雷上,壮烈牺牲。</b></h1> <h1><b>  1984年7月13日,时任代理排长的刘明在老山防御作战中不幸中弹,刘明牺牲时,还不满22岁。</b></h1> <h1><b>  听着刘斌司令员忠烈之家的英雄事迹,全体人员肃立静听,向英雄致敬!</b></h1> <h1><b>  22岁的大儿子刚牺牲两年,又失去了小儿子。当时60多岁的刘斌夫妇处于极度的悲伤中。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是这世界上最伤心的事。女儿刘丰回忆道:父亲,这位经历过无数战争风雨的老革命击倒了,他在床上躺了3天;母亲王昌群哭得死去活来,甚至为抑制悲恸而把自己的手背都咬得青一块紫一块,一家人哭成一团。</b></h1> <h1><b>  刘斌司令员忍受了两个儿子牺牲的巨大痛苦后,又支持鼓励身为医务人员的女儿、女婿上战场救死扶伤,直到战争结束。<br></b><b> 这一家人真是忠烈之家,让人敬佩!</b></h1> <h1><b>  刘丰战友的深情讲述把大家的思绪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b></h1> <h1><b>  大家又想起了那枪林弹雨的战斗,想起了那些牺牲在战场的英雄。</b></h1> <h1><b>  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发起人刘佳佳讲话。 <br>  刘佳佳出身于军人世家,她本人也是一名预备役军人。<br>  她谈起了举办活动的初衷。她谈到她爷爷是一名老红军,老人在临终时,嘱咐她要去看看他的战友,要多关心照顾他们,把他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下去。<br>  刘佳佳把爷爷的嘱托当作一个事业来做,近十年,建立了国防教育基地,并到处寻访各个时期的战斗英模,到实地慰问并收集资料,做成图文和访谈视频,作为国防教育的资科,在媒体上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b></h1> <h1><b>  围着软暖的红围巾,手棒着贴心礼物,享受着暖心的慰问,此情此景,真是暖到老兵的心里!让老兵倍感亲切!</b></h1> <h1><b>  两位小朋友上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b></h1> <h1><b>  孩子们的发言,充满了对参战老兵的崇拜和赞誉,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老兵们心里很感动!</b></h1> <h1><b>  爱军尚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从孩子抓起,这是沈阳德邦国防教育基地的发展战略,只有抓好对年轻一代的教育,红色基因才能得以代代相传。</b></h1> <h1><b>  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负责宣传工作的张女士发言。她说,老兵的发言让她深受感动,流下了眼泪,受到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这次活动,她把孩子也带来了,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教育,长大以后,把这些光荣传统传承下去。</b></h1> <h1><b>  因为军供站前台大厅没有足够的座位 ,老兵们一直站立很累,战斗故事的收集工作改在房间进行。<br></b><b> 图为边防十三团二等功臣荣立者叶志安指导员讲述战斗故事。</b></h1> <h1><b>  叶指导员当年在战场很勇敢,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战功显著。根据他的战绩,他曾被定为一等功,后来,他把一等功让给了牺牲的烈士,而自己领受了二等功。</b></h1> <h1><b>  提起牺牲的战友,叶指导员老泪纵横。</b></h1> <h1><b>  援老抗美女兵杨丽霞讲述战斗故事。</b></h1><h1><b> 转眼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邀请刘经理一行人吃午饭,被他们婉言谢绝,他们说,在活动时不接受老兵们的吃请,这是他们的纪律。这是一支纪律性强,充满正能量的好队伍。</b></h1> <h1><b>  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活动昆明之行圆满结束了,参加活动的老兵们都很开心。</b></h1> <h1><b>  参加活动的老兵们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社会对参战老兵的尊敬和关爱,获得了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一种满满地正能量!</b></h1> <h1><b>  昆明老兵爱心之家是一个由退役老兵自发组织的群体,多年来,经常组织老兵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在昆明市中心百货大楼打扫卫生等等。经常组织战友们到边疆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经常组织战友们帮助生活困难的战友和烈属,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成功地组织老兵举办纪念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br></b><b> 图为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成员和昆明老兵爱心之家部分老兵的合影。<br></b><b> 非常感谢红色基因中国心一寻访英雄万里行团体对参战老兵的关爱!</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