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足迹-成长——武山四中2016级高三三班班级记忆

史太宝

<h3><b><font color="#ed2308">第一章 脱胎换骨</font></b></h3> <h3>真正意义上的三班故事,从两年前的这儿开始。班旗的图文,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决定,只可惜打印出了点小问题,“自立”窜改成了“不息”。奔跑的人,是我们的姿态,行书的“文”,和“3”构型,是我们的身份,太阳下的绿色禾苗,是我们的自喻。四句四字句,凝聚了我们的基本信念和追求。与班徽对应的是班歌《奔跑》,歌词中将原来的“希望终点是爱琴海”大家集思广益改成了“梦想大学是我最爱”。</h3> <h3>班主任寄语是我当时针对大家自信不足,老是以基础薄弱为借口的现状提出的。拟定后让16届你们的师姐白丽平(16年全省书法考试第四名)书写(几次书写,最后她比较满意)后快递来的,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用身边例子告诉大家,咱们四中学生,只要自己不放弃,天道酬勤,最终会有收获。</h3> <h3>珍惜新形势是特别针对高一的纷乱无序提出,敢想敢为则主要针对自信不足,勇气不佳,理想渺茫的精神状态,有为有方目的在唤醒大家的学法意识。</h3> <h3>理直气壮谈大学</h3><h3>曾经的你们,觉得上大学无望,觉得谈大学不好意思,甚至以谈大学为耻,谁要考大学,谁就是不自量力。这次主题班会,要扯下遮羞布,坦诚谈大学。</h3> <h3>感谢《弟子规》背诵,这是改组后的三班在全级的第一次亮相,我的目的很明确,下足功夫,打赢第一场翻身仗。你们太需要一次胜仗了,“乌合之众”的班级需要的是自我发现和重塑。实践证明,不只是拿了第一,而且节目水准不在一个层次上。</h3> <h3>感谢高二第一次家长会,这是给家长的第一次亮相,也是我计划中的第二次战役。没有家长的认可,我们自己也认可不了自己。要让你们在爸爸妈妈跟前充分展示精气神。十年班主任,这次家长会我做足了戏。你们又是宣誓,又是朗诵歌唱,又是代表发言,还通过ppt给家长们展示你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付出得到了回报,家长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会后石冰霞家长给我发来短信,我还存在手机里:</h3><h3>史老师你好,我是石冰霞的家长,前天开了家长会,非常高兴,不管学生成積高低,或能否考上好大学,但孩子能在史老师的教育下,成长,学习,我作为家长的的确放心。感动和敬佩,看了你的班会,家长会,和一切程序,班级布署,学习习惯等非常敬佩,放心,有信心。谢谢史老师,一定要拜访,对冰霞多加批评教育,我作为家长孩孑有什么需求我大力支持</h3> <h3>为了让你们树立信心,我叫来了你们的杨丽丹学姐,她在二中复读一年后与2017年考入天水师院,国庆放假最后一天,她和你们分享了她的高中学习生活。我还叫来了邓行行同学,她当时在河西学院心理学系四年级,正在准备考研。包括后来特意让师院实习生安状元老师和胡老师给你们分享他们的求学经历,我的目的很功利,就是让你们想考大学。我知道应试罪恶,但是一所高中校没有说得过去的高考,也是罪恶。</h3> <h3>感谢拔河赛,拉紧的是绳子,凝聚的是人心。</h3> <h3>《映山红》《中国军魂》,唱来了奖杯,唱来了团结,唱出了认真,发现了人才。</h3> <h3>这是高二第一学期。你们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h3> <h3><b><font color="#167efb">第二章 阅读铸魂</font></b></h3> <h3>每一届高三孩子给我的礼物,就是我用考场牛皮纸袋自制的留言册。今年的礼物最丰盛,看到你们密密麻麻的留言,我的成就感瞬间爆棚。</h3> <h3>这些年一直在做一件事,也做对了一件事——推动班级阅读。本来,读书人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今天需要努力。我最喜欢看到,你们因为我而改变了对“闲书”的看法,对阅读的态度,甚至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许多同学都对咱们班的共读活动记忆犹新。娟平:“我们几个坐在一起说,《活法》这本书我们一定要好好保存,要一直陪伴着我们,因为它是我们班共读的书,它承载着你对我们的期望,承载着我们三班的回忆,承载着我们的进步”。</h3> <h3>汇报《论语》共读成果</h3><h3>围绕《论语》经典,我们共同梳理学习了:孔子是个活生生的人;孔子的学习观;君子之道;仁者爱人;孝悌等专题内容。</h3> <h3>共读《活法》</h3><h3>共读之后,大家的读后感电子版整理打印,创办了一起廊道文化。</h3> <h3>共读《人性的优点》</h3> <h3>思维导图共读共绘</h3> <h3>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读书汇报会</h3> <h3>我写的《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读后感。如果没记错,那次还是一堂公开课。</h3> <h3>寒假读书汇报会</h3> <h3><font color="#39b54a"><b>第三章 踏实足迹——有意无意记录下的生活点滴</b></font></h3> <h3>我们毕业了</h3> <h3>当一回领导,颁一次证</h3> <h3>柳荫下的语文课,这是许多同学的美好记忆</h3> <h3>活跃的课堂,争抢上黑板。</h3> <h3>晨曦中的早读</h3> <h3>夕阳下的晚读</h3> <h3>总觉得,我们要“吃的少管得多”。国家时政,世界大势,还是要上心。都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社会就无望了。</h3> <h3>观看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视频,我们还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相关视频,观看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相关视频,观看了十九大大会相关视频。</h3> <h3>两操</h3> <h3>操后小读。这件事我们一直坚持了下来,从未间断。</h3> <h3>誓师大会</h3> <h3>成人礼</h3> <h3>你们的辉煌战果</h3> <h3>富足而独有的角落,除了报刊架,破电脑,还有时事专栏,都是很有三班特色的</h3> <h3><font color="#b04fbb"><b>第四章 师生情长</b></font></h3> <h3>你们曾经厌烦的他们</h3> <h3>美丽的校园,你们美好的回忆</h3> <h3>这是你们颁发给我的奖状</h3> <h3>这我全部工作的意义。谢谢你们,孩子们!不过有些话我不得不讲。3号晚上咱们在操场单杠下聊天,仔细一算,才发现只有云鹏一个同学是我三年一手带过来的,佳慧,媛丰,博文等是高三了才从理科或专业班转来,高二时进来的同学就更多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对班级而言,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驿站班,对部分同学个人而言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归宿地。有许多同学在留言中感谢我“收留”了他,没有这么恓惶,但当时的你也许真有些纠结担忧。为什么要重提这些,因为道路的选择的确太重要,不只是过去,更有将来。还有部分同学面对选择时的草率我至今不能释怀。</h3><h3>这三年我体会到了什么,说出来你或许觉得我失职无能,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家长比老师重要。不是说我至今对一些事没有耿耿于怀,都是职业路上的小插曲而已。但是不得不深思有些事,有些人。曾经在共读《论语》时我有感而发:学习君子固然可贵,但如何应对小人更急迫而必要。在面对你们时,我从来没有低视过你们,我甚至一定程度上将你们看做将来的准父母来对待的,我知道你们不一定都要上大学,但是你们肯定要为人父母,虽然有些沉重,但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这个话我曾经讲过,今天还要重提,目的何在?告诫大家,学会反思从原生家庭,努力构建自己的人生新蓝图。</h3><h3>你们的留言充满感伤,宽容和善意,我和你们一样,不然不会有这些图文。在你们的文字里,我仿佛看到了想要成为的自己。但是,我心知肚明,对待你们,我有太多的不公,分数的挤压我也不能幸免。文祥说谢谢我“看得起曾经他”,那后来的他呢?王娟和肇牧都说我太直,有点伤小青年自尊,岂止是直,你们太委婉,也太委屈,只是时间和离别让你们愿意忘却我的不好罢了,破口大骂,斯文扫地的情形不是有好多次吗?</h3><h3>这几年,我也给大家吹嘘过我的小成就,我的小进步,如果说我还有什么优点的话,我觉得我比较勤快,我说过:勤能补拙是我的人生信条,另外,我没有主动停止学习的脚步,我知道我的无知。</h3><h3>孩子们,知识大多会忘却,故事终将模糊,智慧老师也没有,唯一能给你们的,只有不变的啰嗦——勤快点,主动点,多学习。</h3>

你们

共读

家长

我们

三班

同学

家长会

班级

学习

大学